寬高頻低損耗均勻輻射漏洩同軸電纜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01:53:54
專利名稱:寬高頻低損耗均勻輻射漏洩同軸電纜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漏洩同軸電纜,具體的說是一種寬高頻低損耗均勻輻射漏洩同軸電纜。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通信行業的不斷發展,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通信從初始的語音通信和低數據流通信(如普通通話和簡訊),逐漸轉向於高數據流、多媒體化的通信方式,比如手機高速上網、可視電話、視頻會議、物聯網等。從而誕生了現今的移動通信3G(CDMA800、CDMA2000、WCDMA、TD-SCDMA 系統)網絡、WLAN、WiF1、4G (LTE 系統)網絡;系統頻段也從 800/900MHz — 1800MHz — 2100MHz — 2400MHz — 2700MHz,並且在地鐵、高鐵等大型工程領域的移動通信覆蓋中,民用通信系統往往採用多系統接入的方式進行無線覆蓋,這就要求我們所選用的漏洩同軸電纜需同時含蓋以上諸多頻率的諸多系統。對於輻射型漏洩同軸電纜來說,其使用頻段相對較窄,不同於耦合型漏纜可以使用在全頻段(注:耦合型漏纜的耦合損耗性能較差,在現有移動通信系統中逐漸被輻射型漏纜取代)。
輻射型漏纜要求使用頻段涵蓋800-2700MHZ,可見使用頻率最大最小值相差約2倍,即不同信號波長最大相差約2倍,這從而造成各頻率的電磁輻射量相差很大。因為漏纜耦合損耗和傳輸衰減成反比的關係,使得低頻電磁輻射小、傳輸損耗小,高頻電磁輻射大、傳輸損耗也大,以至於現有結構漏纜一般都體現出低頻耦合損耗性差,高頻衰減大的特點。針對以上種種問題,需要設計出出寬高頻低損耗均勻輻射漏洩同軸電纜。專利號為200810218637.2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漏洩同軸電纜,每個槽縫組包括四條槽縫,並呈雙八字形排列;但其整體輻射性能和衰減性能不是很好,使用頻段較窄,不可以權衡800-2700MHZ各頻段性能指標。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寬高頻低損耗均勻輻射漏洩同軸電纜,通過設計2組相同節距而不同槽孔長度的四八字槽槽孔,使得漏纜在800-2700MHZ頻段內的耦合損耗和衰減性能處於一個更為均勻較為理想的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解決以上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寬高頻低損耗均勻輻射漏洩同軸電纜,其由內到外依次包括內導體、絕緣層、外導體和護套,外導體上沿電纜軸線方向間隔均勻開有若干相同的槽縫組,槽縫組中的相對應的槽縫呈八字排列;每個槽縫組包括相鄰的第一槽縫分組和第二槽縫分組,第一槽縫分組包括8條相同的第一槽縫,第二槽縫分組包括8條相同的第二槽縫,第一槽縫的長度大於第二槽縫的長度;第一槽縫分組的8條第一槽縫呈四八字形排列,其中位於A組的4條平行的第一槽縫與電纜軸線的夾角a為5° -45°,另外位於B組的4條平行的第一槽縫與電纜軸線的夾角b為135° -175°,夾角a和夾角b互補;第二槽縫分組的8條第二槽縫呈四八字形排列,其中位於C組的4條平行的第二槽縫與電纜軸線的夾角c為5° -45°,另外位於D組的4條平行的第二槽縫與電纜軸線的夾角d為135° -175°,夾角c和夾角a的度數相同,夾角d和夾角b的度數相同;在相鄰的兩個槽縫組中,相對應的兩條槽縫間的間距為P為480-560mm ;第一槽縫分組與第二槽縫分組的間距、第一槽縫分組中A組與B組的間距以及第二槽縫分組中C組與D組的間距都為Dl=P/8 ;A組、B組、C組和D組中的相鄰平行槽縫的間距都為D3=P/24 ;第一槽縫分組與第二槽縫分組中相對應的兩條槽縫間的間距為D2=P/2。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是:前述的寬高頻低損耗均勻輻射漏洩同軸電纜,第一槽縫和第二槽縫形狀由兩側平行的直線和兩端連接兩平行直線的半圓弧構成,半圓弧的直徑為兩側平行的直線的間距,第一槽縫的長度LI為25-30mm,第二槽縫的長度L2為20_24mm,第一槽縫和第二槽縫的長度為其兩端半圓弧的一條外切線之間的距離,外切線為與兩平行直線垂直的那條切線。前述的寬高頻低損耗均勻輻射漏洩同軸電纜,第一槽縫和第二槽縫的寬度L3相同(L3=2R),寬度L3為3-7mm,第一槽縫和第二槽縫的寬度為兩側平行的直線的間距。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⑴採用四八字槽結構,整體輻射性能和衰減性能更好;⑵使用頻段更寬,可以使漏纜使用頻段達到2700MHz,涵蓋所有民用通信網絡;⑶可以權衡800-2700MHZ各頻段性能指標,使得漏纜在整個800-2700MHZ頻段內的耦合損耗和衰減性能處於一個更為均勻較為理想的範圍內,可以使得漏纜耦合損耗處於62-68dB之間。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 用新型外導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本實施例是一種寬高頻低損耗均勻輻射漏洩同軸電纜,結構如圖1所示,其由內到外依次包括內導體1、絕緣層2、外導體3和護套4,外導體3上沿電纜軸線方向間隔均勻開有若干相同的槽縫組9,槽縫組9中的相對應的槽縫呈八字排列;每個槽縫組9包括相鄰的第一槽縫分組5和第二槽縫分組6,第一槽縫分組5包括8條相同的第一槽縫7,第二槽縫分組6包括8條相同的第二槽縫8,第一槽縫7的長度大於第二槽縫8的長度;外導體3的結構如圖2所示,第一槽縫分組5的8條第一槽縫呈四八字形排列,其中位於A組的4條平行的第一槽縫與電纜軸線的夾角a為5° -45°,另外位於B組的4條平行的第一槽縫與電纜軸線的夾角b為135° -175°,夾角a和夾角b互補;第二槽縫分組6的8條第二槽縫呈四八字形排列,其中位於C組的4條平行的第二槽縫與電纜軸線的夾角c為5° -45°,另外位於D組的4條平行的第二槽縫與電纜軸線的夾角d為135° -175°,夾角c和夾角a的度數相同,夾角d和夾角b的度數相同。在相鄰的兩個槽縫組9中,相對應的兩條槽縫間的間距為P為480-560mm ;第一槽縫分組與第二槽縫分組的間距、第一槽縫分組中A組與B組的間距以及第二槽縫分組中C組與D組的間距都為Dl=P/8 ;A組、B組、C組和D組中的相鄰平行槽縫的間距都為D3=P/24 ;第一槽縫分組與第二槽縫分組中相對應的兩條槽縫間的間距為D2=P/2。第一槽縫7和第二槽縫8的形狀相同,由兩側平行的直線和兩端連接兩平行直線的半圓弧構成,半圓弧的直徑為兩側平行的直線的間距,第一槽縫的長度LI為25-30mm,第二槽縫的長度L2為20-24mm,第一槽縫和第二槽縫的長度為其兩端半圓弧的一條外切線之間的距離,外切線為與兩平行直線垂直的那條切線。第一槽縫7和第二槽縫8的寬度為兩側平行的直線的間距,第一槽縫7和第二槽縫8的寬度相同,寬度即為半圓弧的直徑L3(L3=2R),寬度 L3 為 3-7mm。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 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寬高頻低損耗均勻輻射漏洩同軸電纜,其由內到外依次包括內導體、絕緣層、夕卜導體和護套,所述外導體上沿電纜軸線方向間隔均勻開有若干相同的槽縫組,槽縫組中的相對應的槽縫呈八字排列;其特徵在於: 每個槽縫組包括相鄰的第一槽縫分組和第二槽縫分組,所述第一槽縫分組包括8條相同的第一槽縫,所述第二槽縫分組包括8條相同的第二槽縫,所述第一槽縫的長度大於所述第二槽縫的長度; 所述第一槽縫分組的8條第一槽縫呈四八字形排列,其中位於A組的4條平行的第一槽縫與電纜軸線的夾角a為5° -45°,另外位於B組的4條平行的第一槽縫與電纜軸線的夾角b為135° -175°,夾角a和夾角b互補;所述第二槽縫分組的8條第二槽縫呈四八字形排列,其中位於C組的4條平行的第二槽縫與電纜軸線的夾角c為5° -45°,另外位於D組的4條平行的第二槽縫與電纜軸線的夾角d為135° -175°,夾角c和夾角a的度數相同,夾角d和夾角b的度數相同; 在相鄰的兩個槽縫組中,相對應的兩條槽縫間的間距P為480-560mm ;所述第一槽縫分組與第二槽縫分組的間距、所述第一槽縫分組中A組與B組的間距以及所述第二槽縫分組中C組與D組的間距都為Dl=P/8 ;所述A組、B組、C組和D組中的相鄰平行槽縫的間距都為D3=P/24 ;所述第一槽縫分組與第二槽縫分組中相對應的兩條槽縫間的間距為D2=P/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寬高頻低損耗均勻輻射漏洩同軸電纜,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槽縫和第二槽縫形狀由兩側平行的直線和兩端連接兩平行直線的半圓弧構成,所述半圓弧的直徑為所述兩側平行的直線的間距,所述第一槽縫的長度LI為25-30mm,所述第二槽縫的長度L2為20-24mm,所述第一槽縫和第二槽縫的長度為其兩端半圓弧的一條外切線之間的距離,所述的外切線為與兩平行直線垂直的那條切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寬高頻低損耗均勻輻射漏洩同軸電纜,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槽縫和第 二槽縫的寬度L3相同,所述寬度L3為3-7mm,所述第一槽縫和第二槽縫的寬度為所述兩側平行的直線的間距。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漏洩同軸電纜,是一種寬高頻低損耗均勻輻射漏洩同軸電纜,其由內到外依次包括內導體、絕緣層、外導體和護套,外導體上沿電纜軸線方向間隔均勻開有若干相同的槽縫組,槽縫組中的相對應的槽縫呈八字排列;每個槽縫組包括相鄰的第一槽縫分組和第二槽縫分組,第一槽縫分組包括8條相同的第一槽縫,第二槽縫分組包括8條相同的第二槽縫,第一槽縫的長度大於第二槽縫的長度。本實用新型通過設計2組相同節距而不同槽孔長度的四八字槽槽孔,使得漏纜在800-2700MHZ頻段內的耦合損耗和衰減性能處於一個更為均勻較為理想的範圍內。
文檔編號H01P3/06GK203119072SQ20132013119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1日
發明者劉中華, 徐國強, 李申月, 葉夏良, 張群 申請人:江蘇亨鑫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