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與卡槽卡合的遮蔽蓋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19:20:14 1
用於與卡槽卡合的遮蔽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與卡槽卡合的遮蔽蓋,包括與卡槽形狀相匹配的蓋體,所述蓋體的各個外邊緣朝向卡槽的方向延伸有與卡槽的各個側壁相匹配的蓋壁,所述蓋體的內表面以及各個蓋壁相連形成一朝向卡槽的凹槽;在其中一個蓋壁朝向卡槽的端面設置有一個與卡槽的一卡孔相匹配的卡合件,所述卡合件呈凸狀,包括位於凸底且與蓋壁的裡端面連接的連接片以及位於凸頭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的頂端設有卡鉤,卡鉤向蓋體方向彎曲;在蓋體相對於與卡合件的一端邊緣部分設有用於方便打開遮蔽蓋的按壓凸塊,該按壓凸塊凸出於外表面。上述用於與卡槽卡合的遮蔽蓋在關閉時能夠很好的與卡槽卡合,在打開時,能夠很容易的打開遮蔽蓋,它的結構簡單、注模成本低。
【專利說明】用於與卡槽卡合的遮蔽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遮蔽蓋,特別涉及一種用於與卡槽卡合的遮蔽蓋。
【背景技術】
[0002]導航器的面板上設置有諸多按鈕,還設置有諸多卡槽,這些卡槽提供一個供地圖卡接口、存儲卡接口、USB接口等嵌設的空間。一般,這些卡槽都是外露在面板上的,長期下來,這些接口會沾染上灰塵,並且對導航器的外觀也有一定影響,提升不了客戶的體驗度和滿意度。也有一些在卡槽上蓋設有遮蔽蓋,但是這種遮蔽蓋要麼結構複雜、要麼與卡槽不能夠很好的卡合或者即使卡合後不能很方便的從卡槽內取出。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用於與卡槽卡合的遮蔽蓋,它的結構簡單、能夠很好的與卡槽進行卡合、並且在用戶需要打開遮蔽蓋時,能夠很方便的取出遮蔽蓋。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用於與卡槽卡合的遮蔽蓋,包括與卡槽形狀相匹配的蓋體,所述蓋體的各個外邊緣朝向卡槽的方向延伸有與卡槽的各個側壁相匹配的蓋壁,所述蓋體的內表面以及各個蓋壁相連形成一朝向卡槽的凹槽;在其中一個蓋壁朝向卡槽的端面設置有一個與卡槽的—孔相匹配的卡合件,所述卡合件呈凸狀,包括位於凸底且與蓋壁的裡端面連接的連接片以及位於凸頭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的頂端設有卡鉤,卡鉤向蓋體方向彎曲;在蓋體相對於與卡合件的一端邊緣部分設有用於方便打開遮蔽蓋的按壓凸塊,該按壓凸塊凸出於外表面。本方案中,通過卡合件與設於卡槽內的卡孔配合,能夠很好的使遮蔽蓋卡在卡槽上;通過設置按壓凸塊,可以使得在掰按壓凸塊的時候,卡鉤從卡孔中鬆開,使得很方便的取下遮蔽蓋。
[0005]作為優化,所述蓋體呈柳葉狀,它的外邊緣與外表面呈傾斜狀,並且該外邊緣朝向卡槽的方向傾斜以使得所述外表面逐漸凸出於外邊緣。採用柳葉狀的設計,可以使得遮蔽蓋的外觀更美好,外邊緣與外表面的設置,可以使得遮蔽蓋在與卡槽配合後,外表面凸出於卡槽的外表面,這樣也使得用戶更容易打開遮蔽蓋。
[0006]作為優化,在所述蓋體的內表面的一側垂直的設有一防掉柱,該防掉柱插設於卡槽的一防掉孔內,在防掉柱靠近頂端的部分套有定位環,該定位環的周壁上開設有一與防掉孔內的防掉凸塊相匹配的缺口,當所述防掉柱插設於卡槽的防掉孔內時,該定位環位於防掉凸塊的裡端,並且它的缺口與防掉凸塊錯位配合;在所述防掉柱的頂端部沿所述防掉柱的外周面設置有一用於防止定位環從防掉柱的軸向上滑落的凸環。在內表面上設置防掉柱,在防掉柱上設置定位環,使它與卡槽底部的防掉孔和位於防掉孔內的凸塊,使得定位環與凸塊能夠錯位配合,防止遮蔽蓋從卡槽內脫落。
[0007]作為優化,所述防掉柱採用軟性的橡膠材料製作而成。如此設置可以使得它具有一定彈性,使用戶打開遮蔽蓋時手感更好。
[0008]作為優化,在所述蓋體的內表面上垂直設置有多根導向柱。導向柱可以使遮蔽蓋更穩定的與卡槽配合,使遮蔽蓋的一致性、穩定性更好。
[0009]本實用新型用於與卡槽卡合的遮蔽蓋,它的結構簡單、注模簡單、成本低廉、通過卡鉤和凸狀卡合件能夠很好的與卡槽進行卡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於與卡槽卡合的遮蔽蓋較佳實施例一個方向上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用於與卡槽卡合的遮蔽蓋較佳實施例另一個方向上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用於與卡槽卡合的遮蔽蓋較佳實施例又一個方向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15]首先,在對實施例進行描述之前,有必要對本文中出現的一些術語進行解釋。例如:
[0016]本文中若出現使用「第一」、「第二」等術語來描述各種元件,但是這些元件不應當由這些術語所限制。這些術語僅用來區分一個元件和另一個元件。因此,「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稱為「第二」元件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教導。
[0017]另外,應當理解的是,當提及一元件「連接」或者「聯接」到另一元件時,其可以直接地連接或直接地聯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間元件。相反地,當提及一元件「直接地連接」或「直接地聯接」到另一元件時,則不存在中間元件。
[0018]在本文中出現的各種術語僅僅用於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而無意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則單數形式意圖也包括複數形式。
[0019]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術語「包括」和/或「包括有」時,這些術語指明了所述特徵、整體、步驟、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個以上其他特徵、整體、步驟、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組的存在和/或附加。
[0020]關於實施例:
[0021]請參見圖1和圖2,本實施例的用於與卡槽卡合的遮蔽蓋1,包括與卡槽形狀相匹配的蓋體11,所述蓋體11的各個外邊緣朝向卡槽的方向延伸有與卡槽的各個側壁相匹配的蓋壁12,所述蓋體11的內表面以及各個蓋壁12相連形成一朝向卡槽的凹槽;在其中一個蓋壁12朝向卡槽的端面設置有一個與卡槽的—^孔相匹配的卡合件13,所述卡合件13呈凸狀,包括位於凸底且與蓋壁12的裡端面連接的連接片131以及位於凸頭的卡合部132,所述卡合部132的頂端設有卡鉤133,卡鉤133向蓋體11方向彎曲;在蓋體11相對於與卡合件13的一端邊緣部分設有用於方便打開遮蔽蓋I的按壓凸塊14,該按壓凸塊14凸出於外表面。
[0022]本實施例中,所述卡鉤133朝外下方彎曲。所述按壓凸塊14設置在蓋體11外表面的上邊緣部分,它的凸頂部朝外上方傾斜。所述卡孔設於卡槽的底部相對於卡合件13的地方。所述按壓凸塊14與卡合件13的配合關係如下:在將遮蔽蓋I卡合在卡槽上時,將卡合部132穿過卡孔,使卡鉤133從內向外鉤住卡孔的頂端的內壁,蓋壁12與卡槽的卡壁緊密配合,使得遮蔽蓋I能夠緊閉在所述卡槽上;在打開遮蔽蓋I時,向外下方按下按壓凸塊14,進而使得卡鉤133朝外上方移動,如此使得卡鉤133從卡槽的頂端的內壁上鬆開,進而使得整個卡合部132從卡孔內移出,即可取出遮蔽蓋I。
[0023]所述蓋體11呈柳葉狀,它的外邊緣與外表面呈傾斜狀,並且該外邊緣朝向卡槽的方向傾斜以使得所述外表面逐漸凸出於外邊緣。
[0024]本實施例中,在所述蓋體11的內表面的一側垂直的設有一防掉柱15,該防掉柱15插設於卡槽的一防掉孔內,在防掉柱15靠近頂端的部分套有定位環16,該定位環16的周壁上開設有一與防掉孔內的防掉凸塊相匹配的缺口 161,當所述防掉柱15插設於卡槽的防掉孔內時,該定位環16位於防掉凸塊的裡端,並且它的缺口 161與防掉凸塊錯位配合;在所述防掉柱15的頂端部沿所述防掉柱15的外周面設置有一用於防止定位環16從防掉柱15的軸向上滑落的凸環(圖未示出)。
[0025]在所述蓋壁12的內端面上還設置有朝向卡槽方向延伸的導向片17,在所述卡槽的槽底還設置與該導向片17匹配的導向片槽。
[0026]在所述蓋壁12的內表面上還設置有多根朝向卡槽方向延伸的導向柱18,在所述卡槽的槽底還設置有與導向柱18匹配的導向柱槽。通過所述導向片17與導向片槽、導向柱18與導向柱槽的導向配合,使得遮蔽蓋I能夠更穩定的遮蓋在所述卡槽上。
[0027]本實施例中,所述防掉柱15採用軟性的橡膠材料製作而成。
[0028]本實施例中,所述定位環16套設在防掉柱15的頂端的部分,定位環16的缺口 161與設置在卡槽的底部的防掉孔內的防掉凸塊相匹配。
[0029]在安裝時,將缺口 161與凸塊對齊,通過缺口 161與凸塊的配合,即可將防掉柱15插設在防掉孔內,並且由於防掉柱15的長度大於卡槽外表面至凸塊的深度,可以使得定位環16位於凸塊內並且與凸塊間隔一定的距離;在將防掉柱15插設在防掉孔內之後,旋轉防掉柱15,使定位環16的缺口 161與防掉凸塊進行錯位,如此可以使得定位環16的缺口161與所述防掉凸塊錯位;這樣,在打開遮蔽蓋1,拉出遮蔽蓋I時,防掉凸塊可以抵住定位環16,使得防掉柱15不能完全脫主防掉孔,即使用戶的手在離開遮蔽蓋I之後,遮蔽蓋I也不能從卡槽內掉落。
[0030]在將遮蔽蓋I蓋在卡槽上時,遮蔽蓋I的蓋壁12與卡槽的槽壁能夠很好的進行摩擦配合,並且卡合件13穿過卡孔使卡鉤133從內向外的鉤住卡孔的底壁後,能夠使遮蔽蓋I緊密的蓋在卡槽上,當用戶需要打開遮蔽蓋I時,向外下方掰按壓凸塊14,卡鉤133即朝外上方移動,從而使得卡鉤133脫離於卡孔,進而可以使得遮蔽蓋I能夠打開。
[003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在防掉柱15上設置定位環16,使它與卡槽底部的防掉孔和位於防掉孔內的凸塊,使得定位環16與凸塊能夠錯位配合,防止遮蔽蓋I從卡槽內脫落,通過設置卡合件13,能夠使需要蓋緊遮蔽蓋I時能夠很好的蓋緊它,設置按壓凸塊14,它與卡合件13配合,能夠使遮蔽蓋I很容易的從卡槽內取出。本實施例的遮蔽蓋I結構簡單、使它的注模簡單,簡單的模具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0032]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與卡槽卡合的遮蔽蓋,其特徵在於:包括與卡槽形狀相匹配的蓋體,所述蓋體的各個外邊緣朝向卡槽的方向延伸有與卡槽的各個側壁相匹配的蓋壁,所述蓋體的內表面以及各個蓋壁相連形成一朝向卡槽的凹槽;在其中一個蓋壁朝向卡槽的端面設置有一個與卡槽的一卡孔相匹配的卡合件,所述卡合件呈凸狀,包括位於凸底且與蓋壁的裡端面連接的連接片以及位於凸頭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的頂端設有卡鉤,卡鉤向蓋體方向彎曲;在蓋體相對於與卡合件的一端邊緣部分設有用於方便打開遮蔽蓋的按壓凸塊,該按壓凸塊凸出於外表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與卡槽卡合的遮蔽蓋,其特徵在於:所述蓋體呈柳葉狀,它的外邊緣與外表面呈傾斜狀,並且該外邊緣朝向卡槽的方向傾斜以使得所述外表面逐漸凸出於外邊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於與卡槽卡合的遮蔽蓋,其特徵在於:在所述蓋體的內表面的一側垂直的設有一防掉柱,該防掉柱插設於卡槽的一防掉孔內,在防掉柱靠近頂端的部分套有定位環,該定位環的周壁上開設有一與防掉孔內的防掉凸塊相匹配的缺口,當所述防掉柱插設於卡槽的防掉孔內時,該定位環位於防掉凸塊的裡端,並且它的缺口與防掉凸塊錯位配合;在所述防掉柱的頂端部沿所述防掉柱的外周面設置有一用於防止定位環從防掉柱的軸向上滑落的凸環。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於與卡槽卡合的遮蔽蓋,其特徵在於:所述防掉柱採用軟性的橡膠材料製作而成。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於與卡槽卡合的遮蔽蓋,其特徵在於:在所述蓋體的內表面上垂直設置有多根導向柱。
【文檔編號】H05K5/03GK204244605SQ201420608070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1日
【發明者】易春華 申請人:重慶金宏汽車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