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掃車再生水循環利用裝置製造方法
2023-10-07 05:47:24 1
洗掃車再生水循環利用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洗掃車再生水循環利用裝置,包括含垃圾箱與清水箱的箱體、設在垃圾箱內的過濾網、帶電磁水閥的管道和再生水泵,它還包括含PE燒結膜棒與不鏽鋼框架及出水管的PE燒結膜過濾器,所述PE燒結膜過濾器設在垃圾箱內作為二級過濾裝置位於作為一級過濾裝置的過濾網之後,出水管依次連接PE燒結膜過濾器出水管和水路三通接頭後,一路連接設有電磁水閥和再生水泵的再生水出水管後接至清水箱,另一路連接帶電磁氣閥的氣管後接至儲氣罐。該結構洗掃車再生水循環利用裝置,可延長洗掃車在道路洗掃作業時一次加滿清水的作業時間,提高作業效率,節水節能,降低作業成本。
【專利說明】洗掃車再生水循環利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道路洗掃車設備,特別是洗掃車再生水循環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城市道路洗掃作業已基本實現機械化作業方式,由道路洗掃作業專用車輛 完成。現有的道路洗掃車由於汙水箱體積的限制導致作業至汙水箱裝滿汙水時需中途將車 輛轉場到指定地點排放汙水箱內汙水,存在一次加滿清水作業時間較短、車輛作業效率低、 清水利用率低、車輛作業成本高的缺陷。
【發明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洗掃車再生水循環利用裝置,以延長洗掃車在道路 洗掃作業時一次加滿清水的作業時間,提高作業效率,節水節能,降低作業成本。
[0004]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洗掃車再生水循環利用裝置包括含垃圾箱與清水箱 的箱體、設在垃圾箱內的過濾網、帶電磁水閥的管道和再生水泵,它還包括含PE燒結膜棒 與不鏽鋼框架及出水管的PE燒結膜過濾器,所述PE燒結膜過濾器設在垃圾箱內作為二級 過濾裝置位於作為一級過濾裝置的過濾網之後,出水管依次連接PE燒結膜過濾器出水管 和水路三通接頭後,一路連接設有電磁水閥和再生水泵的再生水出水管後接至清水箱,另 一路連接帶電磁氣閥的氣管後接至儲氣罐。
[0005] 所述設在垃圾箱內的過濾網包括由左上不鏽鋼楔形濾網與左下不鏽鋼楔形濾網 連接而成的左濾網、由右上不鏽鋼楔形濾網與右下不鏽鋼楔形濾網連接而成的右濾網,垃 圾箱被左濾網和右濾網劃分為上區與左區及右區;所述PE燒結膜過濾器左右各一個,左區 PE燒結膜過濾器設在左區內,右區PE燒結膜過濾器設在右區內。
[0006] 所述PE燒結膜過濾器每臺設有兩個出水管,左區PE燒結膜過濾器和右區PE燒結 膜過濾器共有四個出水管呈並聯布置。
[0007] 所述PE燒結膜過濾器還包括左滾輪裝置、左導軌、右導軌和右滾輪裝置,左導軌 和右導軌焊接在垃圾箱底板上,套裝在左導軌上左滾輪裝置和套裝在右導軌上右滾輪裝置 均安裝在PE燒結膜過濾器上。
[0008] 所述PE燒結膜過濾器每臺設有60根PE燒結膜棒,分兩組按每組四列均勻布置; 燒結膜棒外徑為30_45mm,長度為500mm-1000mm。
[0009] 採用PE燒結膜過濾器,使汙水過濾後過濾精度從原來的0. 5mm大幅度提高到1-10 微米;以上PE燒結膜過濾器採用四個出水管呈並聯布置的聯結方式,可在膜棒反衝清洗的 同時進行過濾,實現了連續作業,具有更好的汙水再生效果和過濾器反清洗效果。
[0010] 上述結構再生水循環利用裝置安裝在道路洗掃車上,能夠延長道路清洗車一次加 滿清水的作業時間,提高作業效率,節水節能。作業完成後可利用清水箱內剩餘的清水對道 路洗掃車自身進行清洗,便於車輛的清潔和保養。
[0011] 通過反覆進行實地試驗,一次加滿清水的作業時間比原來延長一倍以上。作業過 程中不需中途轉場排放汙水,減輕工人勞動強度,節約水資源和燃油資源,提高作業效率, 降低作業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 圖1為本實用新型洗掃車再生水循環利用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3] 圖2為圖1的B向結構示意圖。
[0014] 圖3為圖2右區PE燒結膜過濾器局部放大示意圖。
[0015] 圖4為洗掃車再生水循環利用裝置PE燒結膜過濾器PE燒結膜棒布置主視示意 圖。
[0016] 圖5為洗掃車再生水循環利用裝置PE燒結膜過濾器PE燒結膜棒布置側視示意 圖。
[0017] 附圖標記:箱體1、儲氣罐2、再生水出水管3、右上不鏽鋼楔形濾網4、右區PE燒結 膜過濾器5、PE燒結膜棒5-1、不鏽鋼框架5-2、出水管5-3、PE燒結膜過濾器出水管6、水路 三通接頭7、電磁水閥8、電磁氣閥9、再生水泵10、氣管11、被劃分為上區12-1與左區12-2 及右區12-3的垃圾箱12、左區PE燒結膜過濾器13、左滾輪裝置14、左導軌15、右導軌16、 右滾輪裝置17、左上不鏽鋼楔形濾網18、左下不鏽鋼楔形濾網19、右下不鏽鋼楔形濾網20 和清水箱21。
【具體實施方式】
[0018]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洗掃車再生水循環利用裝置作進一 步詳細說明。
[0019] 如圖1-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洗掃車再生水循環利用裝置包括含垃圾箱12與清 水箱21的箱體1、設在垃圾箱內的過濾網、帶電磁水閥8的管道和再生水泵10,它還包括含 PE燒結膜棒與不鏽鋼框架及出水管的PE燒結膜過濾器;所述過濾網包括由左上不鏽鋼楔 形濾網18與左下不鏽鋼楔形濾網19連接而成的左濾網、由右上不鏽鋼楔形濾網4與右下 不鏽鋼楔形濾網20連接而成的右濾網,濾網採用不鏽鋼楔形濾網,垃圾箱12被左濾網和右 濾網劃分為上區12-1與左區12-2及右區12-3 ;所述PE燒結膜過濾器左右各一個,左區PE 燒結膜過濾器13設在左區12-2內,右區PE燒結膜過濾器5設在右區12-3內;所述PE燒 結膜過濾器5每臺設有60根PE燒結膜棒,分兩組按每組四列均勻布置;PE燒結膜棒是高 分子燒結膜元件,其外徑為38mm,長度為500mm-1000mm均可,過濾精度為1微米-10微米均 可,每臺PE燒結膜過濾器設有兩個出水管,左區PE燒結膜過濾器13和右區PE燒結膜過濾 器5共有四個出水管呈並聯布置,每個出水管依次連接PE燒結膜過濾器出水管6和水路三 通接頭7後,一路連接設有電磁水閥8和再生水泵10的再生水出水管3後接至清水箱21, 另一路連接帶電磁氣閥9的氣管11後接至儲氣罐2 ;所述PE燒結膜過濾器還包括左滾輪 裝置14、左導軌15、右導軌16和右滾輪裝置17,左導軌15和右導軌16焊接在垃圾箱底板 上,套裝在左導軌上左滾輪裝置14和套裝在右導軌上右滾輪裝置17均安裝在PE燒結膜過 濾器上。
[0020] 再生水循環利用裝置工作過程主要包括再生水循環過程和PE燒結膜過濾器反清 洗過程。洗掃車將汙水和垃圾一併收集到垃圾箱12後,汙水經過左上不鏽鋼楔形濾網18、 左下不鏽鋼楔形濾網19、右上不鏽鋼楔形濾網4和右下不鏽鋼楔形濾網20粗過濾後,分別 流入垃圾箱左區12-2和右區12-3,體積較大的垃圾被留在垃圾箱上區12-1內,完成粗過 濾,此時的過濾精度為0. 5mm。
[0021] 再生水循環過程開始後,所有的電磁水閥8打開、電磁氣閥9關閉,再生水泵10開 始工作,將垃圾箱左區12-2和右區12-3的粗過濾水經過右區PE燒結膜過濾器5和左區PE 燒結膜過濾器13過濾後回到清水箱21,過濾精度為1微米-10微米,實現汙水的再生循環 利用。PE燒結過濾膜清洗開始時,對應的電磁水閥8關閉、電磁氣閥9開啟,儲氣罐的高壓 氣經過電磁氣閥9、出水管進入PE燒結膜過濾器,將附著在PE燒結膜棒表面的汙物吹洗幹 淨,實現對PE燒結膜過濾器的反洗工作。採用四組並聯的方式,可以輪流對每組PE燒結膜 過濾器進行氣吹反洗,實現再生水過程連續性,且能持續對E燒結膜過濾器進行氣吹反洗。
[0022] 洗掃車作業完成回到停車場後,可以將右區PE燒結膜過濾器5和左區PE燒結膜 過濾器13整組分別從導軌上拉出進行人工清洗。
【權利要求】
1. 一種洗掃車再生水循環利用裝置,包括含垃圾箱與清水箱的箱體、設在垃圾箱內的 過濾網、帶電磁水閥的管道和再生水泵,其特徵是:它還包括含PE燒結膜棒與不鏽鋼框架 及出水管的PE燒結膜過濾器;所述PE燒結膜過濾器設在垃圾箱內作為二級過濾裝置位於 作為一級過濾裝置的過濾網之後,出水管依次連接PE燒結膜過濾器出水管和水路三通接 頭後,一路連接設有電磁水閥和再生水泵的再生水出水管後接至清水箱,另一路連接帶電 磁氣閥的氣管後接至儲氣罐。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洗掃車再生水循環利用裝置,其特徵是:所述設在垃圾箱內的 過濾網包括由左上不鏽鋼楔形濾網與左下不鏽鋼楔形濾網連接而成的左濾網、由右上不鏽 鋼楔形濾網與右下不鏽鋼楔形濾網連接而成的右濾網,垃圾箱被左濾網和右濾網劃分為上 區與左區及右區;所述PE燒結膜過濾器左右各一個,左區PE燒結膜過濾器設在左區內,右 區PE燒結膜過濾器設在右區內。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洗掃車再生水循環利用裝置,其特徵是:所述PE燒結膜過濾器 每臺設有兩個出水管,左區PE燒結膜過濾器和右區PE燒結膜過濾器共有四個出水管呈並 聯布置。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洗掃車再生水循環利用裝置,其特徵是:所述PE燒結膜過濾器 還包括左滾輪裝置、左導軌、右導軌和右滾輪裝置,左導軌和右導軌焊接在垃圾箱底板上, 套裝在左導軌上左滾輪裝置和套裝在右導軌上右滾輪裝置均安裝在PE燒結膜過濾器上。
5. 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何一項所述洗掃車再生水循環利用裝置,其特徵是:所述PE 燒結膜過濾器每臺設有60根PE燒結膜棒,分兩組按每組四列均勻布置;燒結膜棒外徑為 30_45mm,長度為 500mm-1000mm。
【文檔編號】B01D36/02GK203899295SQ201420311135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2日
【發明者】陳隆, 黃秋芳 申請人:福建龍馬環衛裝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