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泥脫水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23:47:59 2
專利名稱:汙泥脫水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環保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汙泥脫水機。
背景技術:
汙泥脫水機作為一種環保設備,主要用於汙水處理系統中的排渣工藝中,其功能是將汙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高含水率的汙泥加壓脫水,成為含固量高的泥餅或泥渣。以便於運輸或再利用。其中,較為常用的是使用濾帶的汙泥脫水機。由於無紡布是平纖維集合體,具有很好的彈性、柔韌性以及多孔的優點。因此現有技術中廣泛使用具有纖維網的無紡布來製作濾帶。然而,其強度卻較低,尤其是其與固形物之間的接觸方式為面與面的接觸,這樣一方面導致流體阻力較大從而濾水效果降低,這一問題在處理粘性較高的汙泥時尤為突出;另一方面,導致汙泥濾水後形成的泥餅的剝離性較差,即泥餅與濾帶不容易分開,並且影響隨後進一步濾水的效率;另外,其對汙泥的捕獲率也不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濾水效率更高、泥餅剝離性更好、汙泥捕獲率更高的汙泥脫水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汙泥脫水機,包括滾輪以及繞設於所述滾輪之上的濾帶,其中,所述濾帶包括基布和纖維簇,所述基布為網狀結構,所述纖維簇的纖維以同一方向與基布呈一夾角而規則地固定於基布的表面,以在基布表面上形成三維覆蓋層。
此外,所述纖維簇的纖維為依次交替地固定在基布表面上的三種長短不同的纖維。
此外,所述基布的網孔尺寸為每平方英寸8-50個網孔,所述纖維簇的纖維長度為網孔對角線長度的1.5-6倍,所述纖維均與基布呈30°-85°的傾角,所述基布與纖維簇之間用粘結劑粘合。
由於本實用新型汙泥脫水機採用了在網狀基布表面植上站立的纖維簇,不僅具有抗拉伸強度高、重複使用周期長的優點,尤其是具有濾水效率高、泥餅剝離性好、汙泥捕獲率高以及清洗容易的有益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汙泥脫水機的工作流程及相關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汙泥脫水機未脫水狀態時濾帶的局部縱向斷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汙泥脫水機脫水狀態時濾帶的局部縱向斷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汙泥脫水機脫水後濾帶上泥餅剝離的動作演示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汙泥脫水機的工作流程及相關結構的示意圖。其中,凝集劑在凝集劑溶解槽1中經加水充分溶解後注入凝集部,在該凝集部中汙泥的固形物發生凝集,之後固液混合物分別通過一次重力濃縮部、二次重力濃縮部、楔形脫水部和加壓脫水部。其中,濾帶3繞設於滾輪7組成的滾輪組上,濾帶9則繞設於滾輪11組成的滾輪組上。濾帶3A包圍於主滾輪8上,通過滾輪7和11的轉動,帶動濾帶3和濾帶9移動,而包圍於主滾輪8上的濾帶3A則隨主滾輪8一起轉動。濾帶3和濾帶9以及濾帶3A的移動(轉動)速度(線速度)應協調一致。其中的大部分水分由濾帶3和濾帶9分離出去,其餘的水份進入楔形脫水部和加壓脫水部經濾帶3和3A過濾後進一步除去。汙泥被逐步濃縮,剩下的含水量極少的固形物則最終變成汙泥餅以便於運輸或再利用。洗淨水槽2則用於對其中的一條濾帶3進行清洗。有關汙泥脫水機的工作流程及基本結構為公知技術,在此不予贅述。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汙泥脫水機的重大改進在於採用了具有新型結構的濾帶3和濾帶3A(又稱立毛纖維濾帶),濾帶3和濾帶3A為同一種濾帶。該濾帶3和濾帶3A由帶有纖維(又稱立毛纖維)的濾布加工而成。如圖2所示,為該濾帶3或濾帶3A在未脫水時的自然狀態下的局部縱向斷面結構示意圖。由圖中可以看出,該濾帶3或濾帶3A包括基布5和纖維簇4。其中,所述基布5為網狀結構,所述纖維簇4的纖維以同一方向通過粘結劑被規則地固定於基布5的表面,以在基布5的表面上形成三維覆蓋層。並且,所述纖維簇的纖維為依次交替地固定在基布表面上的三種長短不同的纖維。該結構更有利於捕獲汙泥。
所述基布5的網孔尺寸可根據所要處理的汙泥的不同情況而選用較粗的網目或較細的網目。比如,本優選實施例中基布5的網孔尺寸為每平方英寸8-50個網孔,所述纖維簇4的纖維長度為網孔對角線長度的1.5-6倍,所述纖維簇4的纖維與基布5均以同一方向呈30°-85°的傾角。具有上述結構的濾帶3或濾帶3A,由於基布5上有纖維站立,基布5的開孔率大。濾液能順利地大量過濾掉,且立毛纖維未被擠壓前的摩擦係數最大,捕獲汙泥量多,並且不易漏失。
如圖3所示,為所述濾帶3或濾帶3A在脫水狀態時的局部縱向斷面結構示意圖。圖中,纖維簇4的纖維在汙泥層6的壓力下傾角變大,並與汙泥層6為點面接觸。利用毛細管原理,通過纖維簇4的毛細管作用,汙泥中的水分由纖維之間的毛細管濾出。當過濾壓力增加,此時立毛纖維的傾角進一步變大甚至立毛纖維往同一方向平躺,而增加基布5表面的緻密程度以防止汙泥滲漏。即使在進一步增加壓力時,仍能藉由立毛纖維的毛細管現象,繼續過濾脫水,有效解決汙泥側漏問題。與現有技術中採用無紡布等其它結構濾布的濾帶相比,該種結構的濾帶其過濾水的性能特佳,濾水速度特別快。
如圖4所示,當汙泥最終變成汙泥餅,並且當濾帶3經過滾輪7時,由於立毛纖維的恢復性佳,特別是其與汙泥之間為點面接觸,所以在作用於纖維簇4上的壓力解除後,立毛纖維會立即恢復原狀而站立,其上的汙泥餅會被彈起完全剝離。因此,汙泥極易與濾帶3剝離而不易粘附在濾帶3上,毛端上汙泥殘留少,不易阻塞,從而清洗所需的水量也相對減少。而濾帶3A上的泥餅則通過一楔形塊10予以剝離。由於立毛纖維逆著相對於楔形塊10運動的方向,便於有效清除泥餅。所以使用該濾帶3和濾帶3A可大大提高水的回收率,對於粘性高的汙泥其處理效果尤其明顯。
另外,所述基布5可以採用粗機織物、針織物或其它具有較高抗拉伸性能的布料。並推薦使用有機化纖、合成纖維、自然纖維、無機纖維或用模製合成樹脂做成的多孔材料。有關該濾布的製造問題,現有技術中已有成熟的方法(可參閱美國專利申請號180414,名稱用於去除流體中微粒和混雜汙泥的濾布)。相對於使用無紡布的濾帶,不易發生褶皺變形,尺寸穩定,從而行走穩定、可延長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一種汙泥脫水機,包括滾輪以及繞設於所述滾輪之上的濾帶,其特徵在於,所述濾帶包括基布和纖維簇,其中,所述基布為網狀結構,所述纖維簇的纖維以同一方向與基布呈一夾角而規則地固定於基布的表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汙泥脫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纖維簇的纖維為依次交替地固定在基布表面上的三種長短不同的纖維。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汙泥脫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基布的網孔尺寸為每平方英寸8-50個網孔,所述纖維簇的纖維長度為網孔對角線長度的1.5-6倍,所述纖維均與基布呈30°-85°的傾角,所述基布與纖維簇之間用粘結劑粘合。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汙泥脫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網孔為圓孔或方孔。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汙泥脫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粘結劑的粘結層厚度在0.3mm-0.6mm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環保設備,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濾水效率更高、泥餅剝離性更好、汙泥捕獲率更高的汙泥脫水機。其包括滾輪組以及繞設於所述滾輪組之上的濾帶,所述濾帶包括基布和纖維簇,其中,所述基布為網狀結構,所述纖維簇的纖維以同一方向與基布呈一夾角而規則地固定於基布的表面,以在基布表面上形成三維覆蓋層。
文檔編號C02F11/12GK2712922SQ200420008980
公開日2005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16日
發明者吳志勇 申請人:吳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