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的《白夜行》讀後感
2023-10-13 00:04:04
《白夜行》講了兩個人從義務陪伴、相互愛慕、表白、為愛穿越「荒原」與人間的界限,終成眷屬的故事。
東野圭吾的《白夜行》讀後感一:
《白夜行》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代表作。該書1997.1~1999.1連載於期刊上,1999.8在日本發行單行本。
這本書在各大售書網站上的排名一度很高,但真正讓我買,是因為學生的推薦。他說:「老師,你去看吧,真可好看了。」我問他講什麼的,他卻告訴我:不能劇透。出於好奇和相對學生有更多的了解,我開始讀這本書。
結果,這一開始,就停不下來了。小說環環相扣,引人入勝。每一章引入幾個新人物,並從新人物的視角敘述新事件。看似不相關,卻慢慢發現總是有著蛛絲馬跡的關聯。
本書從一起殺人案開始,這兇手一找就是19年,這期間警署放棄了,辦案的警察也退休了。但是好在這位退休的警察沒有放棄,而且這期間也一直有這樣那樣的人離奇死去。當小說所有的事都與書中有修養、有學識、從小就是同齡人中佼佼者的女主角有關的時候。說真的,我開始懷疑她了,但是結果卻不僅僅是她,還有開篇拿起殺人案受害者的兒子。
本書一直到最後,就要揭露所有真相的時候,男主人公卻為了保護女主人公而選擇了自殺。一邊是多次殺人的罪,一邊是承擔父親罪行後對女主人公的愛。整本書都在明暗、正邪、黑白的對比中完成,引人對現代社會、對人性的思考。
書中經典!
東野圭吾的《白夜行》讀後感二:
終於把白夜行看完了,2015年看了很多書,但是沒有哪本書是看完的,白夜行是第一本完結的。看完了原著,又去看了崛北真希電影版本,跳著看,但是結尾部分卻看了3遍,崛北真希的演技真的到位了,把看書的時候唐澤雪穗一個抽象的女人實體化了。
對於崛北真希最後一幕,我嘗試去理解一下。唐澤雪穗在白夜行,一直保護她的桐原亮司應該是那道黑夜裡的光,也是唐澤雪穗身上最後一絲溫情或者說人性。唐澤雪穗在被母親逼迫賣淫的時候就開始一步一步陷入了黑暗,而最後母親以100萬的價錢把她賣給了桐原洋介,這個時候,唐澤就完全的處於黑暗了,再也不會有太陽升起,而造成這一切的卻是給予她生命的一直信賴的母親,如果給予你生命的人就是惡魔,那自己除了惡魔還能是什麼?但是誰願意甘心生活在黑暗中呢,陽光是那麼美好,就算沒有陽光,有日燈光也可以啊,我真的能擁有這道日燈光嗎?唐澤雪穗在心裡會這樣問自己嗎?隨著桐原亮司的不斷付出,唐澤雪穗慢慢的似乎接受並相信了自己並不是完全的一無所有的虛假現實,看,我雖然身處黑暗,但至少還有一道日燈光,她這麼安慰自己。然而桐原亮司最後還是死了,最後一個保護她的人死了,那個救自己的小男孩,像日光燈一樣的男孩,也被冥冥中不可知的未知收走了,這是什麼情況?唐澤雪穗迷惘了。但是她又很快意識到自己內心深處一直被自己忽視的聲音,從來沒有所謂的日燈光,從來只有黑暗,從來只有一個人,桐原亮司是這個世界給自己開的一個惡意玩笑,而自己卻貪戀一片光,忘記了冰冷的現實,而現在冰冷的現實赤裸的展現在了面前,你看或不看都在那裡,唐澤雪穗這麼堅強怎麼會不看呢,所以唐澤雪穗的目光由迷惘變為冷酷。既然世界這麼冷酷,既然已經身處黑暗,那我也冷酷的對待世界,那我也坦然的在黑暗中行走,接受了現實的唐澤雪穗微笑起來,生活在繼續,路總是要走下去,從來就沒擁有過,失去又是從何談起。
你無法去苛責唐澤雪穗,忘掉過去,做一個正常人。每一個人都是過去的因結成的果,除非在過去有光明的外力來幫助唐澤逃離黑暗,但是客觀環境這個外力沒有出現也不可能出現,黑暗的唐澤雪穗幫助自己的方法只能讓黑暗更加黑暗。至於桐原亮司,對於唐澤雪穗來說不管當時還是現在他的力量都太小了,所以他只能是一個日光燈,燈管爆了就什麼都沒了,況且他也不是陽光,他損耗著自己的光給予唐澤雪穗溫情,自己也在不斷的墜向黑暗。桐原亮司死在了自己還能發出微弱的光的時候,如果真有那麼一天桐原亮司也完全黑暗了,等著他們自相殘殺吧。
就像笹垣所說在萌芽的時候就應該拔除的東西,現在卻已經開花結果了,唐澤雪穗看著桐原亮司的屍體,冷漠道:「我不認識他」。這時候我想到了驚悚片,唐澤雪穗由一開始的惡嬰,最終變成了厲鬼。
也有人問,唐澤雪穗喜歡桐原亮司嗎?每一種感情大類個人都認為是複雜的多種感情的綜合,喜歡是一個大類,而每個人對大類的分類標註又不同,我想對於唐澤來說,她是喜歡桐原的,但是很明顯這個喜歡和普通大眾的去掉細節提煉後的一般化的喜歡是不同的,所以看看這本書的人的價值取向嘍,不過個人認為唐澤誰也不喜歡,包括她自己。
另外此書的翻譯真是要給個大大的贊。
東野圭吾的《白夜行》讀後感三:
白夜行》是我看過最奇怪的一部偵探小說,我們知道誰是兇手,知道殺人動機、殺人方法,甚至是兇器,但這些都不影響小說的懸念。也許說它是一部披著推理小說外殼的言情小說比較合適吧。
在閱讀《白夜行》時,一個疑問一直縈繞在我腦海,直到結局也沒有消失,那就是:為什麼桐原與雪穗不在一起呢?如果他們在第一件兇殺案之後安安分分,像普通人一般生活,那麼等到案件追訴期效過了以後,兩人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在一起了,憑藉他們兩個的個人能力,生活絕不會窘迫,為什麼他們要瘋狂的斂財,要在刀尖上跳舞,要選擇「白夜行」這條道路呢?我一直以為桐原和雪穗是被迫通過各種不法手段斂財的,然而直到最後也沒發現原因,兩人又都不是享受花天酒地的人,那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在看了眾書友的評論以後,我受到了啟發,原因還得從書名入手。白夜行,是對男女主人公桐原與雪穗生活狀態的描述。在書中,桐原與雪穗各有一次以白夜行為內容的談話:桐原是在與好友友彥等人的新年聚會上說了一句「我的人生就好像在白夜裡走路」;雪穗則是在大阪分店開業前與下屬夏美的對話中提到,描述也更為具體:「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你明白了吧?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兩人對於自身狀態的描述驚人相似,但對於這一狀態的看法卻迥然不同:桐原的夢想是擺脫「白夜行」的狀態,堂堂正正的「在白天走路」;而雪穗的夢想卻是永遠待在「白夜行」的狀態裡,「。。。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兩人夢想的不同,才是兩人不能在一起的原因,也是全書悲劇的根源所在。
具體分析如下:雪穗幼年遭逢不幸,被自己至親的背叛、外人的凌辱讓她的世界永遠是黑暗。她再也不敢去追求「太陽」,不敢去追求那些美好的事物,因為她認為一旦得到那就將面臨失去,她不想再沉浸在對「失去」的恐懼中。而在雪穗這樣的世界裡,桐原就是那唯一的光源,雖不亮,但對於雪穗來說已經足夠了。雪穗小心翼翼的保持著與桐原的距離:她不敢去追求與桐原的幸福,不敢把桐原變成自己的「太陽」;同時她也不能失去這唯一的光源,所以她不斷設定下一個目標,其真正目的,只不過是希望桐原能以她同伴的身份也僅以同伴的身份陪伴在自己身邊而已。而桐原也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著,希望能把雪穗從黑夜裡拉出來,希望能和雪穗手拉手「在白天走路」,就這樣直到自己生命的終結。
不同於笹垣的看法,我覺得桐原和雪穗並不是惡之芽、惡之花,真正買下罪惡的種子的是桐原洋介,是西本文代,是松浦勇….等等,而桐原與雪穗,只是惡之果而已,使受害者、身邊的親朋好友和他們自己,一同品嘗著那無比苦澀的味道。
作為一名堅定的桐雪配主義者,在此我想就雪穗是否愛著一成的問題發表一些個人看法。
容易讓人誤解雪穗愛著一成的地方有三處:1、川島江利子遭襲的原因;2、唐澤禮子葬禮當晚雪穗舉動的原因;3、今枝直巳的推斷。我們就這三方面進行分析。
1.關於川島江利子遭襲的原因,很多書友認為是雪穗為了將一成從江利子身邊奪走的舉動。
然而這並不能起到如上作用。小三上位最好的做法莫過於挑撥離間,讓原配感情破裂才對。對江利子拍裸照,首先並沒有對江利子的清白有實質性的傷害,一成心中的芥蒂並不深;其次江利子因此離開一成只是一個概率事件,如果江利子堅強的挺過了心理陰影怎麼辦呢?最後,這樣做讓一成對江利子更增憐愛之心,雪穗想要上位只會難上加難。事實上此後雪穗的行為,不管是通知一成江利子情況時的公事公辦,還是日後社團活動時對一成的一視同仁,都沒有流露出半點愛上一成的意思。
那麼江利子遭襲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答案很純粹,也很俗,那就是:錢。金錢可以說是貫穿桐原與雪穗犯罪史的首要目標。雪穗拿到社團社費的銀行卡之後,很快找桐原複製了一張。但是如果就這樣將錢取出,接觸過銀行卡的雪穗和倉橋香苗都將被列為嫌疑人。為了將偷取社費的黑鍋讓倉橋背上,就必須設計一個倉橋最可能做、雪穗最不可能做的事件。毫無疑問,與倉橋有奪愛之仇、雪穗的摯友江利子遇襲,完全滿足上述要求。案件發生以後,倉橋嫌疑陡升,不僅如此,桐原還趁熱打鐵,將交易數額都配合得絲絲入扣。就這樣,雪穗不費吹灰之力之力盜走二十五萬巨款,而倉橋卻背了黑鍋。至於江利子遭襲是否還有雪穗嫉妒等感情因素在內,或許有,但那只是其次了。
2.唐澤禮子葬禮當晚,雪穗不顧一切的抱住一成,求他留下來。很多書友覺得這是雪穗真心
流露的瞬間,是愛一成的表現。但我認為,這恰恰是雪穗不愛一成的表現,因為這是最不恰當的示愛時機。示愛前後截然不同的表現我們就不說了,不妨假設一下如果一成接受了示愛會是什麼結果。康晴委派一成代自己去大阪幫助雪穗操辦喪事,結果一成從大阪轉了一圈回來之後卻和雪穗在一起了。以前一成勸說康晴不要迎娶雪穗的話語,在康晴看來就此成為一成自己對雪穗存非分之想的表現。作為二房的一成與身為長子長孫的康晴對抗,只怕從此冷落,遠離家族企業中心了。而雪穗大可以說是一成在大阪對其瘋狂糾纏,屆時誰又會相信一成的辯解之言?雪穗在大學四年不表白,丈夫出軌自己被拋棄寂寞孤獨冷的時候不表白,為什麼一到了大阪攻勢便一波接著一波,難道真的是因為養母去世而傷心崩潰?可唐澤禮子都有被其害死的嫌疑!
3.今枝直巳的推斷。《白夜行》的行文風格是以旁人的視角來描述雪穗與桐原的人生。今枝
以偵探身份登場,很多推斷都正確。所以很多書友認為今枝關於雪穗對一成心存愛意的推斷是作者的暗示。但我並不如此認為。今枝的推斷基於兩個判斷:1、雪穗對一成的觀察太過細緻入微;2、川島江利子的反常舉動。關於這兩點,我們都知道雪穗向來是一個細心慎密的人,一成並不是被特殊對待的那個;而江利子的恐懼,恐怕是覺察了自己遭襲的真正原因。而這原因之前我們也分析過了。另外,今枝向一成提出上述判斷時是在笹垣來找今枝之前,那是今枝對於雪穗身後的黑武士桐原還完全沒有概念。基於兩個錯誤判斷和不全面的情報信息而得出的推斷,其正確率當然高不到哪裡去。
其實一句話就可以了:始終照耀著黑夜中行走的雪穗的光,怎麼可能是大學才認識、並沒有什麼親密關係的一成呢。
說了這麼多分析,接下來就是主觀喜好時刻了。看《白夜行》一直感覺滲得慌,那種發現危險卻不能提醒,只能看著受害人逐次增加的感覺實在是太糟了。對於雪穗,我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討厭,唯一的感覺是害怕。她給我的感覺和伊藤潤二筆下的富江很像:出現在無數人的世界裡,驚人的魅力以及背後隱藏的未知危險。雪穗安慰美佳時讓我對她的恐懼到達了頂點:她安慰的話是真的,述說自己悲慘童年的經歷是真的,讓美佳感到溫暖的擁抱也是真的,但是,就是她設計讓人強暴了美佳也是真的。如果雪穗是個精神分裂者,心中同時有善與惡兩個人格的話我還可以接受,但事實卻是她心裡根本就沒有善與惡的概念,只有達到目標的方法,她是沒有感情、最可怕也最高超的戲子。
我最佩服的人是桐原。曾看到有書友說,為什麼結局不是真相大白呢,那麼多受害者們難道不應該討回個公道麼?應該,當然應該!但是桐原太可怕了,他用自己的鮮血,把雪穗這一路走來的汙穢都衝刷乾淨。我無數次在想,桐原最後與笹垣對視的短短一秒,心中究竟轉過多少念頭,才能讓他義無反顧的邁上終結之路;當他毫不猶豫的躍出時,心中又是懷著多少對雪穗翻滾的愛意。雪穗從頭到尾都沒說過幾句真話,但我仍願意相信那段「白夜行」是發自她的真心。當最後雪穗轉身離去的瞬間,她一定聽到唯一的光源熄滅的聲音,從此她的人生只剩下漫漫長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