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如初相見易連愷和秦桑片段(人生若如初相見)
2023-10-27 01:37:23 2
其實一個月前我就開始寫這篇文章,但還是決定劇終時再放出來,因為心裡總有那一點期待,期待多年後的易連愷和秦桑能在街頭重逢,一如初相見。
因為看過小說《迷霧圍城》,所以從一開始我就知道改編劇《人生若如初相見》是一齣悲劇。而它其實還有個前傳《碧甃沉》,也就是電視劇《來不及說我愛你》,當年可謂是轟動一時的民國經典。兩部劇不僅在人物和情節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且都是一段讓人肝腸寸斷的亂世虐戀。男主設定也較為相似,《來不及說我愛你》中的男主慕容灃和《人生若如初相見》中的男主易連愷都是軍閥少爺出身,足智多謀,且霸道深情。
(慕容灃 鍾漢良飾)
(易連愷 韓東君飾)
曾經,慕容灃是我心頭的白月光,他和尹靜琬的愛情讓我感慨萬千。但是,在看過易連愷後,我才明白什麼叫情深不壽。
相比於慕容灃的看似深情實則薄情,易連愷則是看似薄情實則深情。
易連愷這個角色,我想了很久,大概也只能用一個「苦」字形容。他短短二十幾年的人生,實在太苦了,年少時母親被害含冤而死,庶出的他從小到大如履薄冰,縱然胸中有韜略卻只能做父親的棋子和二哥的訓練馬,縱然遇到一生摯愛卻不得不用冷漠、爭吵和傷害的方式來保護她。易連愷愛秦桑,但這愛也是苦澀的,無法像尋常夫妻那樣一生平安喜樂。
他知道父親要立二哥為繼承人,一旦他和秦桑先有了孩子就會被認為是爭權、從而引來殺身之禍,所以每天在外面花天酒地、吃喝玩樂,始終不和秦桑圓房,一說話不是吵架就是冷嘲熱諷。
他明白秦桑的心不在自己身上,也知道她在自己身邊會有危險,所以在去雍南時假裝厭惡而把她趕走,明知以後再也不能相見,卻還是願意放她離開。
現在回想起來,如果那時候秦桑真的離開了,那麼這段兩年的婚姻於她而言只有冷戰和爭吵,雖然難過卻也可以開始新的生活,平安過完這一生。而對於易連愷來說,離開秦桑會讓他一輩子難以釋懷,但卻能從此丟掉軟肋、心無旁騖奪取天下。
可惜沒有如果。於是有了雍南逃命時易連愷為秦桑擋下的那一槍和「臨死」前的互訴衷腸。秦桑終於知道易連愷對她的一片深情,而易連愷也終於知道秦桑對他並不是不在意。烽煙亂世中,愛情將兩個人的命緊緊連在一起。但是只要有一點生的機會,易連愷還是會留給秦桑。
在雍南被追殺時,手臂中槍的易連愷隻身引開天盟會的人,將車義無反顧開到河裡;去義州做人質時,自知可能有去無回的他,執意與秦桑分道揚鑣。
在乾平回符遠的火車上,易連愷察覺到易家兵變,於是狠狠打了秦桑一耳光,疼在秦桑臉上,更疼在他心裡。為了讓秦桑活命,他只能這樣做。也許,讓秦桑做二哥的人質總比做李重年的安全;也許,留給秦桑的這一巴掌會讓她心寒,到時候如果他死了,她就不會那麼難過。
李重年答應借兵給易連愷,條件是他必須娶姚師長的女兒,這是打回符遠的唯一機會,但他依然堅定地說出了「我不娶姨太太」。秦桑是他唯一的摯愛,生命和江山都不能與之相提並論,而這也是他和慕容灃最大的不同。
當易連愷帶兵打回符遠,聽到秦桑懷孕的消息時,那一刻,驚喜、自責、擔憂,各種情愫交織在一起,竟讓他不知所措。他向秦桑道歉、他承諾要保護秦桑一輩子。最終,他是保護了秦桑,卻沒有保護自己。
被二哥囚禁後,易連愷在閔紅玉的幫助下逃出了鎮寒關,卻在聽說秦桑去找他時毫不猶豫地回去送死。面對二哥準備的毒酒,他跪下求二哥放過秦桑,他不能讓秦桑死,也不能讓秦桑活在親手殺死他的痛苦裡。漫天飛雪,仿佛也來為他們送行,那兩杯凍住的「毒酒」,是上蒼幫易連愷留給秦桑的最後的慰藉。
電視劇對易連愷的人設進行了改編。小說中的易連愷殺伐決斷、冷酷無情,但唯獨沒有對不起秦桑;電視劇中的易連愷重情重義,甚至為了阻止傅榮才殺掉二哥的孩子,把這個孩子說成是自己和二嫂燕雲的,也讓二哥對他懷恨一生。看到這一幕時我在想,秦桑對易連愷要有多深的愛和信任,才能接受、相信並支持他做的一切。我特別喜歡秦桑喊易連愷「蘭坡」時的樣子,溫柔又堅定,那是她把自己的一生都託付給他的深情。
第一集裡,十六歲的少帥慕容灃圍困芝山,而在山上吃喝玩樂的易連愷只用一把火就把慕容灃燒到了河對岸。他胸懷謀略、本可以成為一代梟雄,卻在最後為情為義而放棄。
我很喜歡韓東君飾演的易連愷,就像是從小說裡走出來的男主角,五官英氣、氣質高貴,不油膩、不土氣,演技也好,很好地演出了軍閥少爺範兒。也正是因為這個人物,讓這部電視劇糟糕的情節看起來沒有那麼糟糕。
可惜,電視劇並沒有帶給我們想要的結局,編劇最後設定的「第二種人生」也被剪掉,連一點念想都沒有留下。
小說裡,為了阻止二哥抓回秦桑,易連愷拉著二哥從城樓上縱身一躍,不僅放棄了天下,也放棄了生命。「下雪了,不知道秦桑會不會覺得冷,這是他最後一點殘存的意識。」
電視劇裡,易連愷發現自己喝到了毒酒,於是用槍逼走秦桑,最後和二哥一同上戰場,中毒中彈身亡。我不喜歡這個結局,不僅因為易連愷死了,更因為他是被二哥毒死的,也是為易家戰死的。他這一生都在為秦桑為父親為兄弟為江左考慮,就是不為自己,最後留下秦桑一個人在烽煙亂世裡。
鎮寒關外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成婚頭兩年,因為秦桑的心另有所屬,因為易連愷花天酒地,他們不是冷戰就是爭吵,直至雍南逃命時才解開心結、生死相依。三年婚姻裡,竟是酸楚大半、甘甜只有一點。而正是這一點甘甜,最後成為了秦桑心頭的硃砂痣。
易連愷總問秦桑,你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情形嗎?
秦桑以為那次舞會是他們第一次相見,她母親故意暈倒以搏易連愷的注意,一直讓她覺得他們的初相見很醜陋。但事實上,很多年前在乾平的醫院裡,他們就已經見過。年少的易連愷磕破額角,掙扎著不肯打針而弄傷了手腕,是旁邊病床上的秦桑安慰他、還用手帕幫他包紮起來。
「我叫秦桑,秦桑低綠枝。」
「這塊糖給你吃,我叫易連愷。」
他們的初相見在易連愷記憶裡是最深的烙印,從此,娶秦桑為妻成為了他這一生最大的執念。而秦桑卻忘記了這件事,直到最後看到那塊手帕時才想起了那個給她糖的小哥哥。還好,易連愷在死前知道秦桑想起了他們的初相見,這大概是電視劇裡唯一的一點安慰。(小說裡是易連愷死後她才想起)
人生若如初相見。如果少年相遇時,秦桑能像易連愷記掛她一樣記住這個男孩,他們的結局會不會不同?
不會。也許他們會相愛的更早,但終究改變不了命運。離別的車站,易連愷把從不離身的那個糖盒交給秦桑,大概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永遠不會回來。
軍閥混戰、風雨飄搖,易連愷的身份和他對秦桑的愛,已經註定了這個結局。
這是一個不得善終的年代,愛不得,恨不能,英雄天下,美人長恨。但正是因為身處那個荒煙蔓草的年代,所以他們的愛情才會如此盪氣迴腸,生離死別中留下一世刻骨銘心。
允許你記得,希望你忘記。秦桑永遠不會知道易連愷喝到了那杯毒酒,而易連愷最後以戰死的方式保護了秦桑、讓她不會一輩子活在殺死愛人的痛苦裡。或許,就是最好的結局。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可是,秦桑已經永遠等不到易連愷的歸來。
(此文原創,侵權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