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26 16:19:32 2
專利名稱: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於一種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面板拆裝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行動電話、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字助理)等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應用日益廣泛,可攜式電子裝置用戶對其外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目前很多可攜式電子裝置都提供可更換面板的功能,以滿足消費者求新求變的心理。
現有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多採用卡鉤及扣鎖結構卡固在本體上,如阿爾卡特公司出品的阿爾卡特OT310型行動電話,是在行動電話面板頂端和本體連接部分向下彎折,形成卡固結構,卡固結構內側設有凸扣,在機殼本體一端對應凸扣設置一卡槽。面板另一端和本體相連處向下延伸出二個固定插銷,本體上設有相應的插槽和其相配合。另外,面板兩側設有多個小卡扣,和本體上相應的卡槽相配合。欲拆下面板時,先用手指將卡固結構的凸扣從卡槽中摳離,面板兩側的多個小卡扣將順勢脫離卡槽,再將插銷從插槽取出。欲安裝面板時,先將插銷插入插槽,再用力按壓面板使卡固結構及小卡扣卡入相應卡槽即安裝完畢。但是,這種行動電話的面板拆裝時需通過外力將面板的卡固結構從本體上摳離,其比較費力且容易因為使用者用力不當而損壞,導致使用不便,此外,面板上設置的卡固結構及卡扣經多次拆裝後易於折斷,導致面板損壞。
有鑑於此,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固持穩定且拆卸操作方便的行動電話的面板拆裝結構實為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可將面板穩定的卡配在前殼上,且拆卸操作簡單方便。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包括一前殼;一旋鈕,其上設有一滑動狹縫、一卡固凸起;一面板,其上設有一鎖孔、一抵持凸起,該鎖孔和旋鈕相配合,該抵持凸起和該卡固凸起相配合;一彈簧;其中,該旋鈕固定在前殼上並可相對其旋轉,該彈簧一端抵持在旋鈕內,另一端由滑動狹縫伸出而抵持在前殼上,上述面板的抵持凸起和旋鈕的卡固凸起相配合可迫使旋鈕旋轉,該面板下沉而卡配在前殼上,利用彈簧的回覆力使旋鈕迴旋,從而卡固凸起被迫卡固在面板的抵持凸起上方,從而將面板卡固在前殼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通過卡固凸起和抵持凸起相配合而迫使旋鈕旋轉,從而面板下沉,再利用彈簧的回覆力,將面板通過卡固凸起和前殼卡固在一體,且拆卸操作簡單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面板拆離後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作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另一角度的立體分解圖。
圖4是圖3的III部放大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作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的旋鈕和彈簧裝配後的立體放大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的完整裝配後的立體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的彈片和前殼立體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適用於行動電話、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字助理)等可攜式電子裝置。
請參照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行動電話面板拆裝結構1,其包括前殼12、旋鈕14、彈簧16及面板18,彈簧16裝配在旋鈕14內,旋鈕14裝配在前殼12上,面板18通過旋鈕14和彈簧16卡配在前殼12上,其也可通過旋鈕14和彈簧16拆離前殼12。
該前殼12的上表面122上設有卡配凹部123,該卡配凹部123和面板18的外形相配合,以便於該面板18卡配入該前殼12上。該卡配凹部123一端設有二插槽1232,側邊緣設有多個卡槽1234。其另一端設有一彈片孔124,該彈片孔124的側壁上延伸出二對稱的彈片1242,該彈片1242向前殼12的上表面122方向傾斜,與其成一定角度,該彈片1242採用具有較佳韌性的材料製成,從而可反覆下壓和彈起。該彈片1242兩側分別設置弧形第一導引平臺125和第二導引平臺126。該二導引平臺125、126位於同一圓周上,並關於該圓周的中心軸對稱。該第一導引平臺125包括第一平臺側壁1252和第一平臺頂壁1254,該第一平臺頂壁1254由第一平臺側壁1252向圓心方向彎折90度而形成。該第一平臺側壁1252和第一平臺頂壁1254圍成第一導引槽1256。該第二導引平臺126也由第二平臺側壁1262和第二平臺1264頂壁圍成第二導引槽1266。該平臺頂壁1254、1264的側面1257、1267為位於同一圓周上的弧面,且和旋鈕14相配合。第二平臺頂壁1264遠離彈片1242的一端的上表面上設有一卡持凸塊1268,用於卡持彈簧16。與二導引平臺125、126相鄰且和彈片孔124相對的位置處設有一弧形導引凹槽1282,該導引凹槽1282和二導引平臺125、126位於同一圓周上。
請同時參照圖5所示,旋鈕14是中空圓柱形,其具有圓形頂壁141及和頂壁141相鄰的圓筒形側壁144。該頂壁141具有外表面(未標號)和內表面143,該外表面上設有十字型防滑凹槽1422,該內表面143中心延伸出一圓柱形定位柱1432。該側壁144具有外表面146、內表面147及底面148,該外表面146和底面148相鄰位置上設有和前殼12上的第一導引槽1256、第二導引槽1266相配合的第一轉動凸起1456、第二轉動凸起1466。對應第二轉動凸起1466一端的上方,設有一固持凸起1468。第一轉動凸起1456和第二轉動凸起1466之間,較接近頂壁141的位置處設有第一卡固凸起1452和第二卡固凸起1454,其二者均有一端設有卡固斜面1455。該側壁144的內表面147上與其外表面146上的固持凸起1468正對處設有一固持凸塊1474,用於抵持彈簧16。旋鈕14的底面148上與前殼12的導引凹槽1282相應的位置設有導引凸起1482,該導引凸起1482小於該導引凹槽1282,以便於在其中滑動。該側壁144上,在第二轉動凸起1466上方開設和其平行的弧形滑動狹縫1462a,該滑動狹縫1462a一端始於固持凸起1468一側,另一端向側壁144的底面148方向延伸,從而形成和該滑動狹縫1462a垂直且相通的安裝狹縫1462b。該滑動狹縫1462a長度應適度,從而可滿足旋鈕14的轉動需求。
請參照圖3所示,該彈簧16是一扭簧,其包括一主體1632,其一端沿主體1632的切線方向伸出一第一固持端1672,另一端也沿主體1632的切線方向並和第一固持端1672垂直的方向伸出一第二固持端1668。該第二固持端1668的末端向和第一固持端1672相反的方向彎折90度而形成彎折部1678。
再請同時參照圖1所示,該面板18具有上表面183、下表面184及側面185,其上設有貫穿上、下表面183、184的鎖孔180、顯示窗181、及多個按鍵孔182。該鎖孔180設在面板18一端,位於顯示窗181上方。該下表面184遠離鎖孔180一端向下延伸形成二插銷1832,該插銷1832和前殼12上的插槽1232相配合,該側面185和下表面184相鄰處設有多個卡扣1834,其和前殼12上的多個卡槽1234相配合。請同時參照圖4所示,面板18的下表面184在鎖孔180周圍環設容置凹部186,用於容置旋鈕14。該容置凹部186具有側壁187和底壁188,該側壁187上設有第一抵持凸起1852和第二抵持凸起1854,其上分別設有抵持斜面1855,第一抵持凸起1852和第二抵持凸起1854分別對應配合於旋鈕14的第一卡固凸起1452和第二卡固凸起1454,其上的斜面1455、1855也相配合。該抵持凸起1852、1854和容置凹部186的底壁188間具有一定的間隔距離,從而形成第一卡固凹槽(圖未示)和第二卡固凹槽1884,分別用於容置並卡固旋鈕14的第一卡固凸起1452和第二卡固凸起1454。與面板18的容置凹部186相鄰處設有弧形第一轉動凹槽1895、第二轉動凹槽1896,其分別與前殼12上的第一導引平臺125和第二導引平臺126相配合併長於該導引平臺125、126,從而可在其中轉動,該第二轉動凹槽1896中設有和卡持凸塊1268相應的凹槽1898。
請參照圖5所示,裝配時,先將彈簧16裝配在旋鈕14內,將彈簧16的主體1632套設在旋鈕14的定位柱1432上,其第一固持端1672遠離旋鈕14的頂壁141,並抵靠在固持凸塊1474面向滑動狹縫1462a一側,其第二固持端1668插入旋鈕14的安裝狹縫1462b,從而滑入滑動狹縫1462a而其彎折部1678卡持在固持凸起1468上,從而彈簧16裝配在旋鈕14內。再請同時參照圖1所示,將旋鈕14安裝在前殼12上,將旋鈕14的第一轉動凸起1456、第二轉動凸起1466分別對準第一導引槽1256、第二導引槽1266遠離彈片1242一端,向彈片1242方向推動旋鈕14,從而第一轉動凸起1456、第二轉動凸起1466分別滑入第一導引槽1256、第二導引槽1266,直至旋鈕14的導引凸起1482進入前殼12的導引凹槽1282內而停止。此時,第一卡固凸起1452位於彈片1242上方,彈片1242處於自然狀態。扳動彈簧16的彎折部1678使其卡持在第二導引平臺126的卡持凸塊1268上。
請同時參照圖6所示,安裝面板時,將面板18的插銷1832插入前殼12的相應插槽1232內,使面板18和前殼12的卡配凹部123相配合,按壓面板18使得其邊緣的卡扣1834嵌入前殼12上相應的卡槽1234中。此時,鎖孔180套設在前殼12的旋鈕14上,旋鈕14的頂壁141從鎖孔180中露出,面板18的下表面184的抵持凸起1852、1854上的抵持斜面1855和旋鈕14上的卡固凸起1452、1454的卡固斜面1455相牴觸。按壓面板18具鎖孔180一端,面板18下沉,迫使抵持斜面1855和卡固斜面1455相互作用,從而旋鈕14被迫向順時針方向旋轉,由於固持凸塊1268的擋止作用,彈簧16被迫扭轉,從而儲存彈性勢能。此時,第一卡固凸起1452移向彈片1242一側,面板18下沉而向下壓迫彈片1242,使彈片1242被迫趨於水平,直到卡固凸起1452、1454接觸到容置凹部186的底壁188,並對準抵持凸起1852、1854和該容置凹部186的底壁188之間的第一卡固凹槽、第二卡固凹槽1884。此時,彈簧16釋放彈性勢能,從而產生一迫使旋鈕14迴旋的回覆力,由此,該旋鈕14向逆時針方向迴旋,從而旋鈕14的卡固凸起1452、1454滑入面板18的第一卡固凹槽、第二卡固凹槽1884中,從而將面板18卡固在前殼12上。
拆卸面板18時,將旋鈕14向順時針方向旋轉一定角度,使卡固凸起1452、1454移出第一卡固凹槽、第二卡固凹槽1884,此時,第一卡固凸起1452偏離彈片1242,且彈片1242呈壓縮狀態且抵持於面板12的下表面184。在彈片1242的回覆力作用下,旋鈕14被向上彈起,從而帶動面板18向上彈起,此時,面板18邊緣的卡扣1834將順勢脫離卡槽1234。再將插銷1832在插槽1232中取出,即完成面板18的拆卸。
請參照圖7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方式,其和上述實施方式不同之處在於彈片的設置方式。本實施例中,前殼12上設置二可與其分離的彈片24代替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彈片1242。該彈片24由韌性較佳的金屬薄片製成,其包括彈性部242和固持部244,該彈性部242呈弧形,該固持部244上設有一卡固凹陷246。前殼12上設有和該彈片24相配合的安裝凹部344,該安裝凹部344位於導引平臺125、126兩側,其形狀和固持部244相配合。該安裝凹部344上設有和卡固凹陷246相配合的卡固孔346,該卡固孔346的側壁上伸出一卡片3462,該卡片3462上設有便於卡設彈片24的斜面3464。裝配時,將該彈片24的卡固凹陷246插入卡片3462即可將彈片24固定在該安裝凹部344上。本實施方式的裝配及拆裝工序也和上述實施方式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包括一前殼和一面板;其特徵在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還包括一旋鈕和一彈簧,所述旋鈕上設有一滑動狹縫、一卡固凸起;該面板上設有一鎖孔、一抵持凸起,該鎖孔和旋鈕相配合;其中,該旋鈕固定在前殼上並可相對其旋轉,該彈簧一端抵持在旋鈕內,另一端由滑動狹縫伸出而抵持在前殼上,所述卡固凸起卡固在面板的抵持凸起上方,而將面板卡固在前殼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前殼具有上表面,該上表面上設有卡配凹部,該卡配凹部和面板的外形相配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卡配凹部內設有彈片。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面板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及側面,該下表面在鎖孔周圍環設用於容置旋鈕的容置凹部,該容置凹部具有側壁和底壁。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卡配凹部內設置弧形導引平臺,該引平臺由平臺頂壁和平臺側壁圍成導引槽,該平臺頂壁遠離彈片一端設有卡持凸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面板的容置凹部旁設有弧形轉動凹槽,該轉動凹槽和上述導引平臺相對應,該轉動凹槽一端設有和卡持凸塊相對應的凹槽。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旋鈕是中空圓柱形,其具有圓形頂壁和頂壁相鄰的圓筒形側壁,該頂壁外內表面,該側壁具有外表面、內表面和底面。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外表面和底面相鄰位置上設有和前殼的導引槽相對應的轉動凸起。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其特徵在於上述的卡固凸起位於接近頂壁的位置處,該卡固凸起一端設有卡固斜面。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抵持凸起設在容置凹部的側壁上,其一端設有抵持斜面,該抵持斜面配合於上述卡固斜面。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抵持凸起和容置凹部的底壁間具有一定之間隔距離,形成一卡固凹槽。
12.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簧是一扭簧,其包括一主體、第一固持端及第二固持端,該主體固定於旋鈕內,該第一固持端抵持在旋鈕內,該二固持端卡持在前殼的卡持凸塊上。
13.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滑動狹縫開設在旋鈕的側壁的轉動凸起上方且和該轉動凸起平行。
專利摘要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面板拆裝結構,包括一前殼;一旋鈕,其上設有一滑動狹縫、一卡固凸起;一面板,其上設有一鎖孔、一抵持凸起,該鎖孔和旋鈕相配合,該抵持凸起和該卡固凸起相配合;一彈簧;其中,該旋鈕固定在前殼上並可相對其旋轉,該彈簧一端抵持在旋鈕內,另一端由滑動狹縫伸出而抵持在前殼上,上述面板的抵持凸起和卡固凸起相配合可迫使旋鈕旋轉,該面板下沉而卡配在前殼上,利用彈簧的回覆力使旋鈕迴旋,從而卡固凸起被迫卡固在面板的抵持凸起上方,從而將面板卡固在前殼上。
文檔編號H05K5/02GK2737120SQ200420014598
公開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請日期2004年1月5日 優先權日2004年1月5日
發明者陳瑞豪, 陳家驊 申請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