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辛為何評價龐暖為「易與之」?劇辛和龐暖是什麼關係?
2023-10-12 07:05:34
公元前326年,秦、魏、齊、楚、燕五國國君帶著本國最精銳的部隊進入趙國,參加趙國趙肅侯的葬禮。趙肅侯的去世,讓各諸侯國都蠢蠢欲動,想要趁著趙國新君趙雍年幼的機會,攻打趙國,瓜分趙國的土地。趙雍是趙肅侯的兒子,在趙肅侯死後繼承趙國王位,是為趙武靈王,是趙國歷史上,或者說是戰國時期中比較出眾的一位國君。
父親死的那一年,趙雍不過十四之齡,就能夠鎮定冷靜的面對諸侯列強的威脅,在趙國進行全面戒嚴,用最強硬的態度對待各國來使。各諸侯王沒有想到,趙雍居然是一顆硬釘子,只好打道回府,無功而返。趙武靈王逼退五國以後,便在趙國舉行了繼位大典,成為了一位雄才略略的君主。
趙武靈王在位時期,他運用自己獨到的軍事戰略眼光,在趙國進行了「胡服騎射」改革,強大了趙國的軍隊,訓練了一支戰無不勝的趙國騎兵。趙武靈王滅亡了中山國,攻佔了婁煩,將趙國領土擴大了兩倍之多,就連秦國也要看趙國的臉色行事。能夠將趙國發展得如此強大,靠的當然不僅僅是趙武靈王一個人的功勞。趙武靈王喜歡賢才,有能力的人來投奔他,往往能夠得到他的重用。因為趙武靈王這些出色的政績,以及在列強中的威望,許多的能人異士都來投奔趙武靈王來了。
樓緩、樂毅、龐暖、富丁、劇辛等人都是聽說了趙武靈王的名聲之後,投奔的趙武靈王。在這些人當中有一個叫做劇辛的趙國人,是一個法家思想者,也是一位大將。趙武靈王重視武將,對於劇辛的到來也是極為高興。另外,還有一個叫做龐暖的人,這個人也是趙國人,也在趙武靈王手下做事。劇辛和龐暖之間就是工作上的關係,說不上兩個人私底下的關係如何。但是我們可以從之後發生的歷史事件中分析出兩人的關係。
共同侍奉趙武靈王的兩人,或許會有工作上的交接,因此應該是有過交集的。至於這交集屬於摩擦矛盾還是友好往來就不清楚了。劇辛對龐暖此人的評價是「易與之」,也就是說龐暖是一個好打發的人,很容易對付。那麼,龐暖是誰呢?為何劇辛對於龐暖會作這樣的評價呢?
龐暖是戰國時期的最後一位合縱家,也正是龐暖促成了戰國末期的最後一次合縱。在趙武靈王時期,生在趙國的龐暖受到趙武靈王的吸引,從仕於趙國,受到趙武靈王的重視,但是沒有做出特別轟動的事情。趙武靈王參與了沙丘之變,之後便被李兌和趙成餓死於沙丘,趙成和李兌把持趙政,排擠驅逐非己派的臣子,龐暖受到排擠,便離開了趙國朝廷。關鍵是,那個時候,很多當初效忠於趙武靈王的大臣,如樓緩、樂毅、富丁、劇辛等人都因不受重用而離開了趙國,大家都投奔別的國家去了,只有龐暖這個人沒有再侍奉另外的國家的君主。據說龐暖離開趙國朝政以後,跟著老師鶡冠子到楚國潛心修學去了。龐暖這副不問世事的模樣,可不就是好打發的人嗎?因為在趙國不受重用,自動退出朝政,也沒有想過報復趙國,沒有投奔其他的主子。
劇辛離開趙國以後,來到了求賢若渴的燕昭王身邊。因為劇辛是法家思想的代表者,他來到燕國後便在燕國實行了一次變法。這次變法規模雖小,卻仿佛一道興奮劑,讓瀕死的燕國恢復了些生機。
公元前245年,趙孝成王去世,趙悼襄王繼位。趙悼襄王不喜廉頗,一繼位便逼走了廉頗,而廉頗又發兵攻退了樂乘,因此此時趙國的軍隊是龐暖為統帥。由於龐暖是最近才復出的人,燕昭王不是很了解,就問劇辛,龐暖這個人怎麼樣,燕國可不可以攻打趙國?劇辛回憶起從前的龐暖,再聯想到龐暖復出之前這五十多年的時間,覺得龐暖是個「易與」的人,可以攻打趙國。可是他忘記了人是會改變的,龐暖利用五十多年的時間深造去了,怎能和從前相比。最後,劇辛因為輕敵,戰死沙場,燕國也因此損失了兩萬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