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是什麼意思哲學道理(牢騷太盛防腸斷)
2023-10-12 11:07:40 3
七律
和柳亞子先生
1949年4月29日
飲茶粵海未能忘,
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
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
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
觀魚勝過富春江。
1949年3月18日,柳亞子由香港抵達北平,準備參加新政協會議,他可能覺得受到怠慢,在28日寫了一首《七律.感事呈毛主席》「開天闢地君真健,說項依劉我大難。奪席談經非五鹿,無車彈鋏怨馮驩。頭顱早悔平生賤,肝膽寧忘一寸丹。安得南徵馳捷報,分湖便是子陵灘」。
柳亞子用了很多典故。「開天闢地君真健」,「君真健」出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周易》裡的句子,意思是天不停運轉,人應不斷地前進,大地能承載一切,人應有容納萬物的胸襟。柳亞子雖是誇毛主席很了不起,將要建立一個新中國,但聯繫全詩看,柳亞子好像埋怨毛主席原來經常找他,請他喝茶,態度也謙虛,他也利用自己的政治影響力推崇毛主席,現在毛澤東把他冷落一邊。
「說項依劉我大難」用了兩個典故。「說項」是唐代的楊敬之逢人便說項斯的好話。「依劉」講漢代文學家王粲(càn )去荊州投靠劉表,劉表見他相貌醜陋,個子比較矮,站不到人前,而且體質虛弱,不看重他。柳亞子把這兩個典故捏在一起,說他很早就為毛主席說好話,毛主席還是山大王,柳亞子就寫詩說已故孫中山和毛主席是「兩列寧」,以後要看「毛郎」,可是現在你邀我來北京又不聞不問,讓我留也不是,走也不是。
「奪席談經非五鹿」也用了兩個典故。「奪席談經」說漢武帝劉秀叫很多人辯論經文,辯輸了把座位讓給勝者。「五鹿」是複姓,指漢代學者五鹿充宗,他利用漢元帝對他的器重講經,沒人敢辯駁。從以後的事看,柳亞子是說他不求封官封賞,只想找一個地方搞文史研究。
「無車彈鋏(jiá)怨馮驩(huān)」齊人馮驩,投靠孟嘗君。孟嘗君門下食客分三等,上等坐車,中等吃魚,下等吃粗飯。馮驩列下等,他彈著長劍唱道「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把他列為中等,他又彈劍唱道「長鋏歸來乎,出無輿。」孟嘗君又為他安排了車,列為上等。柳亞子借這個典故,講他曾經要車去碧雲寺祭孫中山,沒有給他派。
柳亞子罵自己「賤」,不怪別人,都是自己要來的,早知道這樣,寧願別人忘掉他所做的一切,也不跑來受這個氣,說要回家釣魚。
柳亞子說毛主席把他忘了,毛主席說沒忘。他記得兩人在廣州初次見面,還記得1945年秋赴重慶談判,柳亞子要他的詩,他把《沁園春.雪》抄給了他。柳亞子寫了一首和詩,把《沁園春.雪》拿到報紙上發表,像一顆重磅炸彈,把蔣介石炸暈了。這次柳亞子來北京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作為一個有影響的人,代表著民心,又為建立新中國出力。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腸斷」就是傷心,毛主席讓柳亞子保重身體,有啥事再說,不要生氣。「風物」就是風景,這裡的「量」是用眼睛看,要從遠處看風景,眼光要看遠一點。這一句表面上是批評柳亞子發牢騷,其實也是一個嵌字聯,上聯有一個「騷」,也就是楚辭中的《離騷》,下聯有一個「風」,就是詩經中的《國風》,放在一起就是《風騷》。毛主席一方面批評柳亞子一肚子牢騷,一方面誇他一肚子才華。這是一個非常妙的句子。
柳亞子「分湖便是子陵灘」用了嚴子陵釣魚的典故,說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嚴子陵跟劉秀是同學,他幫助劉秀推翻了王莽,建立了東漢,然後就走了。劉秀當了皇帝後,就在全國到處找他,發現他在富春江釣魚,就把他請到宮中,晚上兩人睡一床,嚴子陵把腳壓在劉秀的肚子上,但嚴子陵還是回去了。毛主席勸柳亞子留下別走,「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用了莊子和惠子觀魚的典故,莊子說魚很快樂,惠子說,你又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很快樂?莊子說,你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快樂?這個故事好像說站不到對方的角度,從毛主席來說,就是你怎麼知道我不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