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相聲是什麼樣的藝術表演形式
2023-10-12 16:52:04 3
相聲一直都是人們心中的喜劇。在戲曲大全中,相聲給人的印象似乎是兩個人的對話來的多一些。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藝術表演形式呢?你知道嗎,接下來小編就帶你一起來揭曉這種表演是屬於什麼形式的。
相聲,古作像生,原指摹擬別人的言行,後發展成為象聲。象聲又稱隔壁象聲。相聲起源於華北地區的民間說唱曲藝,在明朝即已盛行。經清朝時期的發展直至民國初年,象聲逐漸從一個人摹擬口技發展成為單口笑話,名稱也就隨之轉變為相聲。
一種類型的單口相聲,後來逐步發展為多種類型的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綜合為一體,成為名副其實的相聲,而經過多年的發展,對口相聲最終成為最受觀眾喜愛的相聲形式。
相聲起源於北京,流行於全國各地。一般認為於清鹹豐、同治年間形成。是以說笑話或滑稽問答引起觀眾發笑的曲藝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變而來的。到了晚清年代,相聲就形成了現代的特色和風格。
主要用北京話講,各地也有以當地方言說的「方言相聲。在相聲形成過程中廣泛吸取口技、說書等藝術之長,寓莊於諧,以諷刺笑料表現真善美,以引人發笑為藝術特點,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藝術手段。
一段相聲一般由」墊話兒「——即興的開場白;」瓢把兒「——轉入正文的過渡性引子;」正活兒「——正文;」底「——掀起高潮後的結尾四部分組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新創作的相聲也常有省略」瓢把兒「的。
相聲用藝術手法組成」包袱兒「,表演當中通過說表而」抖響「使人們發笑。其手法計有:三番(翻)四抖、先褒後貶、陰錯陽差、一語雙關、自相矛盾、表裡不一、歪講曲解、違反常規等數十種。每一段相聲裡一般含有四五個以上風趣幽默的」包袱兒「。
相聲是一種歷史較久、流傳較廣、有深厚群眾基礎的曲藝表演形式。儘管相聲藝人供奉的祖師是漢代的東方朔,但這個曲種的真正形成和發展起來卻是在清同光年間。早年北京有窮不怕(朱紹文)、萬人迷、李德錫等人在天橋鬻藝,為相聲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貢獻。他們在演出實踐中創作出不少新段子,大大地豐富了相聲的內容。
相聲雖興起於北京,但作為碼頭城市的天津,卻是相聲興起繁盛的地方。京津近在咫尺,天津相聲演員必到之地,並逐漸形成一個新段子必先得到天津觀眾的認可才能進京演出的局面。許多著名的相聲演員都是在天津演出過多年,成名後才走向全國的。侯寶林、張壽臣、郭榮起莫不如此。
舊時天津的演出場所並不多,除在茶館、雜耍園子演唱外,主要還是在街頭和廟會」撂地「賣藝。」圍坐團團密復疏,開場午正到申初。風高萬丈紅塵裡,偏有閒人聽說書。「用藝人自己的話說:」倆肩膀扛著一個腦袋,有塊地就能演。「三不管是雜耍藝人」撂地「賣藝的重要場所,相聲」撂地「的發祥地就在南市三不管。1900年以後,三不管出現雛形,20世紀30年代以後日漸繁榮。
」撂地「賣藝的地場分為三等:上等的設有遮涼布棚和板凳;中等的只有一圈板凳;下等的什麼設施都沒有,只有一塊空地。相聲藝人用白沙子在地上畫個大圈就開始表演,行話叫做」畫鍋「,無非靠它吃飯的意思。自嘲是」颳風減半,下雨全無「,過的是」雨來散「的生活。
相聲就在人群之中,以」說「、」學「、」逗「、」唱「求得生存。然而掙錢並不容易,有時說完一段要錢,觀眾卻一鬨而散。藝人出於無奈,不得不耍」生意口「,甚至說些損話:」小哥兒幾個侍候您一場不容易,玩藝是假的,精氣神兒是真的。
帶著零錢,您費心掏點兒。帶多了多給,帶少了少給。「」您若身上不方便,沒帶錢,許您白瞧白看,請您站腳助威。「有時為了湊夠整錢,加演小段,湊足以後,再接著演。直到相聲進入茶園、劇場後,相聲演員的生活才逐漸有了保障,演出內容也開始去粗取精,變得更加文明起來。
【結束語】相聲是一種民間的說唱曲藝,這種口頭上表達的表演已經不多了。現在的人都隨著科技化也不怎麼去了解最傳統的東西。但小編還是希望能夠將它傳承下來。
你可能也喜歡:
【城市文化】北京歷史文化知識大全
滿族有多少人口,滿族的分布情況
關羽的臉譜是什麼顏色,關羽臉譜的介紹
浙江有什麼劇種,浙江盛行的劇種是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