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孔切斷一體的製造方法
2023-05-12 14:56:46 2
鑽孔切斷一體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鑽孔切斷一體機,包括機座、立柱、Z軸移動機構、Y軸移動機構與B軸移動機構,立柱位於機座上,立柱左側上設置有B軸移動機構,Y軸移動機構位於機座上並位於立柱的右側,Y軸移動機構上部設置Z軸移動機構,Z軸移動機構上部設置主軸箱,主軸箱上面設置有鑽孔電機,主軸箱的左側上設置有第一主軸、第二主軸與第三主軸,第一主軸、第二主軸與第三主軸之間相互平行,第一主軸、第二主軸與第三主軸分別安裝有第一鑽頭、第二鑽頭與第三鑽頭;立柱上與主軸箱相對的側面安裝有對刀儀,對刀儀與第一主軸、第二主軸與第三主軸均位於同一水平面上。該鑽孔切斷一體機能夠精確控制鑽孔深度,同時保證鑽頭的安全。
【專利說明】鑽孔切斷一體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鑽切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能夠精確控制鑽孔深度的鑽孔切斷一體機。
【背景技術】
[0002]錶帶、首飾、五金加工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其中錶帶零件在生產過程中鑽孔切料是必不可少的工藝。該工藝需要大量熟練工人。傳統的鑽孔切斷一體機中各個鑽頭安裝的伸長長度不一致,後續工序無法探知各個鑽頭伸長長度的差值,導致後續工件的鑽孔深度不一致。同時,軸向移動機構調整主軸箱上面的鑽頭時,鑽頭存在被立柱撞斷的風險,給加工帶來不便,浪費時間,效率低下。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鑽孔切斷一體機,該鑽孔切斷一體機能夠精確控制鑽孔深度,同時保證鑽頭的安全。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5]一種鑽孔切斷一體機,包括機座、立柱、Z軸移動機構、Y軸移動機構與B軸移動機構,所述立柱位於所述機座上,所述立柱左側上設置有B軸移動機構,所述Y軸移動機構位於所述機座上並位於所述立柱的右側,所述Y軸移動機構上部設置Z軸移動機構,所述Z軸移動機構上部設置主軸箱,所述主軸箱上面設置鑽孔電機,所述主軸箱的左側上設置有第一主軸、第二主軸與第三主軸,所述鑽孔電機分別與所述第一主軸、第二主軸與第三主軸連接,所述第一主軸、第二主軸與第三主軸之間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主軸、第二主軸與第三主軸分別安裝有第一鑽頭、第二鑽頭與第三鑽頭;所述立柱上與所述主軸箱相對的側面安裝有對刀儀,所述對刀儀與所述第一主軸、第二主軸與第三主軸均位於同一水平面上。
[0006]進一步,所述對刀儀包括彈片與感應器,所述立柱裡面設置有與所述感應器相吻合的凹槽,所述彈片位於所述感應器的右側,所述彈片通過壓塊固定在所述立柱側面。
[0007]進一步,所述第一主軸、第二主軸與第三主軸通過螺母分別安裝有第一鑽頭、第二鑽頭與第三鑽頭。
[0008]進一步,所述B軸移動機構包括切刀,所述切刀位於所述B軸移動機構的右端。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0]本實用新型的鑽孔切斷一體機在Z軸移動機構、Y軸移動機構與B軸移動機構相互配合下,分別將第一鑽頭、第二鑽頭與第三鑽頭移動到對刀儀位置,然後分別鎖緊螺母;下一步,將第一鑽頭移動到對刀儀的彈片位置,感應器探測到第一鑽頭實際伸出的長度,第二鑽頭與第三鑽頭分別按照前述方法進行探測,對刀儀將測得的實際數據傳送給鑽孔切斷一體機的總控制系統,總控制系統計算第二鑽頭與第一鑽頭的差值、第三鑽頭與第一鑽頭的差值,並將該結果傳送給後續鑽孔加工工序,後續鑽孔加工工序對第二鑽頭與第三鑽頭進行補償,保證所述第一鑽頭、第二鑽頭與第三鑽頭之間鑽孔深度一致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鑽孔切斷一體機的立體機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鑽孔切斷一體機的側面剖視圖。
[0014]附圖標示:1、機座,2、立柱,3、Y軸移動機構,4、Z軸移動機構,5、B軸移動機構,6、對刀儀,7、主軸箱,8、第一主軸,9、第二主軸,10、第三主軸,11、第一鑽頭,12、螺母,201、凹槽,501、切刀,601、彈片,602、感應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16]參照圖1和圖2,一種鑽孔切斷一體機,包括機座1、立柱2、Z軸移動機構4、Y軸移動機構3與B軸移動機構5,Z軸移動機構4做橫向直線運動,Y軸移動機構3做縱向直線運動,B軸移動機構5做上下直線運動。立柱2位於機座I上,立柱2上設置有B軸移動機構5。B軸移動機構5包括切刀501,切刀501位於B軸移動機構5的右端。Y軸移動機構3位於機座I上並位於立柱2的右側。Y軸移動機構3上部設置Z軸移動機構4,Z軸移動機構4上部設置主軸箱7。主軸箱7的左側上設置有第一主軸8、第二主軸9與第三主軸10。第一主軸8、第二主軸9與第三主軸10之間相互平行,第一主軸8、第二主軸9與第三主軸10通過螺母12分別安裝有第一鑽頭11、第二鑽頭(圖中未標示)與第三鑽頭(圖中未標不)。主軸箱7上面設置鑽孔電機,鑽孔電機分別與第一主軸8、第二主軸9與第三主軸10連接。立柱2上與主軸箱7相對的側面安裝有對刀儀6,對刀儀6與所述第一主軸8、第二主軸9與第三主軸10均位於同一水平面上。
[0017]參照圖2,對刀儀6包括彈片601與感應器602。立柱2裡面設置有與感應器602相吻合的凹槽201。感應器602安裝在凹槽201中靠近主軸箱7的一端,感應器602右側設置有彈片601,彈片601通過壓塊固定在立柱2的側面。
[0018]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
[0019]將總控制系統中輸入預定的第一鑽頭11的Z軸、Y軸與B軸坐標系值,將第一鑽頭11通過螺母12安裝在第一主軸8上,這時螺母12不能完全鎖緊。下一步,Y軸移動機構3將第一鑽頭11移至對刀儀6的位置,B軸移動機構5移至對刀儀6的位置,Z軸移動機構4將第一鑽頭11按照預設的數值進行移動,此時完全鎖緊螺母12。第二鑽頭與第三鑽頭的安裝也用上述方法進行,此時第一鑽頭11、第二鑽頭與第三鑽頭伸出的長度基本一致。
[0020]下一步,將第一鑽頭11移動到對刀儀6的彈片601位置,感應器602探測到第一鑽頭11實際伸出的長度,第二鑽頭與第三鑽頭分別按照前述方法進行探測,對刀儀6將測得的實際數據傳送給鑽孔切斷一體機的總控制系統,總控制系統計算第二鑽頭與第一鑽頭11的差值、第三鑽頭與第一鑽頭11的差值,並將該結果傳送給後續鑽孔加工工序,後續鑽孔加工工序對第二鑽頭與第三鑽頭進行補償,保證所述第一鑽頭11、第二鑽頭與第三鑽頭之間鑽孔深度一致性。
[0021]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鑽孔切斷一體機,包括機座、立柱、Z軸移動機構、Y軸移動機構與B軸移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立柱位於所述機座上,所述立柱左側上設置有B軸移動機構,所述Y軸移動機構位於所述機座上並位於所述立柱的右側,所述Y軸移動機構上部設置Z軸移動機構,所述Z軸移動機構上部設置主軸箱,所述主軸箱上面設置鑽孔電機,所述主軸箱的左側上設置有第一主軸、第二主軸與第三主軸,所述鑽孔電機分別與所述第一主軸、第二主軸與第三主軸連接,所述第一主軸、第二主軸與第三主軸之間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主軸、第二主軸與第三主軸分別安裝有第一鑽頭、第二鑽頭與第三鑽頭;所述立柱上與所述主軸箱相對的側面安裝有對刀儀,所述對刀儀與所述第一主軸、第二主軸與第三主軸均位於同一水平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鑽孔切斷一體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對刀儀包括彈片與感應器,所述立柱裡面設置有與所述感應器相吻合的凹槽,所述彈片位於所述感應器的右側,所述彈片通過壓塊固定在所述立柱側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鑽孔切斷一體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主軸、第二主軸與第三主軸通過螺母分別安裝有第一鑽頭、第二鑽頭與第三鑽頭。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鑽孔切斷一體機,其特徵在於,所述B軸移動機構包括切刀,所述切刀位於所述B軸移動機構的右端。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鑽孔切斷一體機,所述B軸移動機構包括切刀,所述切刀位於所述B軸移動機構的右端。
【文檔編號】B23B39/24GK203972906SQ201420287219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30日
【發明者】廖鑫 申請人: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