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面殼處理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05:00:41 3
本發明屬於產品面殼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應用在電器產品上的產品面殼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電磁爐又稱為電磁灶,1957年第一臺家用電磁爐誕生於德國。1972年,美國開始生產電磁爐,20世紀80年代初電磁爐在歐美及日本開始熱銷。電磁爐的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即利用交變電流通過線圈產生方向不斷改變的交變磁場,處於交變磁場中的導體的內部將會出現渦旋電流,這是渦旋電場推動導體中載流子運動所致;渦旋電流的焦耳熱效應使導體升溫,從而實現加熱。
電磁爐已經越來越普及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著電磁爐市場的發展,消費者對電磁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有的電磁爐面殼製作流程簡易,其的指示或圖案都是直接印刷在電磁爐面殼的表面,使用時間長後,指示或圖案會出現模糊不清,給操作使用帶來麻煩;而且,人們又通常喜歡將炒鍋與電磁爐配合使用,然而在作煎或炒食物過程中,溫度較高,油物容易出現濺落在電磁爐面殼上,從而導致電磁爐面蓋被損壞。因此,尋求一種操作簡便的處理工藝,以能提升產品面殼的性能要求,就成為業界所不斷努力的方向。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的不足,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操作簡便、生產效率高且能有效提升產品面殼的性能要求,保證長時間使用後,指示或圖案依然清晰的產品面殼處理工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產品面殼處理工藝,其特徵在於,其包括以下步驟:
(1)成型:將注塑成型好的產品面殼從注塑機取出,去除水口,在產品面殼的視窗部位進行貼覆保護膜,然後接著擺放;
(2)貼膜:將產品面殼上的保護膜撕開,然後用靜電槍吹洗產品面殼進行靜電除塵;在產品面殼的視窗部位的正面貼保護膠紙,在視窗部位的背面貼保護貼紙,接著整齊擺放在擺架上;
(3)應力釋放:將完成貼膜工序的產品面殼放置烘烤箱進行烘烤去除應力;
(4)噴塗底漆:對產品面殼進行噴塗底漆,然後進行IR烘烤;
(5)鐳雕:對產品面殼進行鐳雕,鐳雕出所需的標識和圖案;
(6)打磨:撕開視窗部位的正面上的保護膠紙,然後再在該視窗部位貼上保護膜,然後打磨視窗部位的邊緣區域;
(7)絲印:將產品面殼定位在夾具上,把產品面殼上需要絲印字體的區域清洗乾淨,將網板對應放置在絲印字體的區域上,將調好絲印油倒在網板,然後用刮刀刮動,實現絲印的目的;
(8)噴塗面漆:對產品面殼進行噴塗面漆,然後進行IR烘烤;
(9)拋光背面:撕開視窗部位的背面上的保護貼紙,然後對該視窗部位的背面進行拋光;待拋光好後,再貼上保護膜;
(10)拋光正面:撕開視窗部位的正面上的保護貼紙,然後對產品面殼的正面進行拋光;待拋光好後,於產品面殼的正面上再貼上保護膜;
(11)包裝:將產品面殼放入泡棉袋,再一起放入氣泡袋。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步驟(3)烘烤的溫度為78~82℃,時間為10~30分鐘。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步驟(3)烘烤的溫度為78~82℃,時間為10~30分鐘。所述步驟(4)在噴塗底漆之前,採用白電油對產品面殼清潔、擦乾,然後再進行靜電除塵。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步驟(4)中的噴塗氣壓為3~5Kg,溫度為15~35℃,溼度為35~75%,底漆噴塗的厚度為9~12μm。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步驟(4)中IR烘烤的溫度為70~80℃,烘烤時間為5~15min。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步驟(6)中使用1000#的砂紙進行打磨。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步驟(8)在噴塗面漆之前,採用白電油對產品面殼清潔、擦乾,然後再進行靜電除塵。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步驟(8)中的噴塗氣壓為3~5Kg,溫度為15~35℃,溼度為35~75%,底漆的噴塗厚度為17~22μm。所述步驟(8)中的IR烘烤的溫度為50~60℃,烘烤時間為3~7min。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提供的工藝操作簡便,易於實現,能根據所需的顏色效果來選擇相應顏色的底漆,並加上清洗和靜電除塵步驟,利於增強底漆和絲印塗層的附著力,有效提升噴塗效果,保證產品質量;而且再在絲印塗層上噴塗有面漆,通過底漆與面漆相配合結構,其中底漆用來顯現出所需的顏色效果,面漆用來提高面殼的耐磨性和耐高溫性能,有效解決在使用時間長後,指示或圖案會出現模糊不清以及在作煎或炒食物過程中,高溫油物濺落而導致面殼損壞的問題,有效延長使用壽命,提高產品外形美觀程度,而且噴塗工藝簡易,成本低,利於生產,便於大面積推廣應用。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1,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產品面殼處理工藝,其包括以下步驟:
(1)成型:將注塑成型好的產品面殼從注塑機取出,去除水口,在產品面殼的視窗部位進行貼覆保護膜,然後接著擺放;
(2)貼膜:將產品面殼上的保護膜撕開,然後用靜電槍吹洗產品面殼進行靜電除塵;在產品面殼的視窗部位的正面貼保護膠紙,在視窗部位的背面貼保護貼紙,接著整齊擺放在擺架上;
(3)應力釋放:將完成貼膜工序的產品面殼放置烘烤箱進行烘烤去除應力;較佳的,所述步驟(3)烘烤的溫度為78~82℃,時間為10~30分鐘。
(4)噴塗底漆:對產品面殼進行噴塗底漆,然後進行IR烘烤;較佳的,所述步驟(4)在噴塗底漆之前,採用白電油對產品面殼清潔、擦乾,然後再進行靜電除塵。所述步驟(4)中的噴塗氣壓為3~5Kg,溫度為15~35℃,溼度為35~75%,底漆噴塗的厚度為9~12μm。所述步驟(4)中IR烘烤的溫度為70~80℃,烘烤時間為5~15min。
(5)鐳雕:對產品面殼進行鐳雕,鐳雕出所需的標識和圖案;
(6)打磨:撕開視窗部位的正面上的保護膠紙,然後再在該視窗部位貼上保護膜,然後打磨視窗部位的邊緣區域;較佳的,所述步驟(6)中使用1000#的砂紙進行打磨。
(7)絲印:將產品面殼定位在夾具上,把產品面殼上需要絲印字體的區域清洗乾淨,將網板對應放置在絲印字體的區域上,將調好絲印油倒在網板,然後用刮刀刮動,實現絲印的目的;
(8)噴塗面漆:對產品面殼進行噴塗面漆,然後進行IR烘烤;較佳的,所述步驟(8)在噴塗面漆之前,採用白電油對產品面殼清潔、擦乾,然後再進行靜電除塵。所述步驟(8)中的噴塗氣壓為3~5Kg,溫度為15~35℃,溼度為35~75%,底漆的噴塗厚度為17~22μm。所述步驟(8)中的IR烘烤的溫度為50~60℃,烘烤時間為3~7min。
(9)拋光背面:撕開視窗部位的背面上的保護貼紙,然後對該視窗部位的背面進行拋光;待拋光好後,再貼上保護膜;
(10)拋光正面:撕開視窗部位的正面上的保護貼紙,然後對產品面殼的正面進行拋光;待拋光好後,於產品面殼的正面上再貼上保護膜;
(11)包裝:將產品面殼放入泡棉袋,再一起放入氣泡袋。
將套好氣泡袋的產品整齊的擺放在錯位箱裡,裝好箱的產品,整齊的擺放在卡板上。整個工藝操作簡便,易於實現,能根據所需的顏色效果來選擇相應顏色的底漆,並加上清洗和靜電除塵步驟,利於增強底漆和絲印塗層的附著力,有效提升噴塗效果,保證產品質量;而且再在絲印塗層上噴塗有面漆,通過底漆與面漆相配合結構,其中底漆用來顯現出所需的顏色效果,面漆用來提高面殼的耐磨性和耐高溫性能,有效解決在使用時間長後,指示或圖案會出現模糊不清以及在作煎或炒食物過程中,高溫油物濺落而導致面殼損壞的問題,有效延長使用壽命,提高產品外形美觀程度。
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此外,儘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並不對本發明構成任何限制。如本發明上述實施例所述,採用與其相同或相似工藝均在本發明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