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糖型小柴胡顆粒劑的製備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7-13 10:33:26 2
專利名稱:無糖型小柴胡顆粒劑的製備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小柴胡顆粒劑的製備新工藝,屬於中藥製劑領域。
背景技術:
小柴胡湯出自中醫古典醫籍《傷寒論》,由柴胡、黨參、大棗、半夏、黃芩、生薑、甘草組成,用於治療寒熱往來,胸肋苦滿,心煩喜吐,口苦咽乾等症。目前一般的劑型有口服液、顆粒劑、片劑等。小柴胡顆粒(衝劑)即是在小柴胡湯基礎上以現代工藝製備而成,現收載於衛生部藥品標準第八冊,但其工藝中加入大量的蔗糖粉,現代研究表明,蔗糖能同某些中藥蛋白質、鞣質等成分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資,能分解某些藥物有效成分,幹擾某些藥物吸收,影響藥物的最終療效;同時製劑含糖量高,體積大、易吸潮,給生產、儲運帶來不便,而且增加了生產、銷售成本;此外製劑含糖量高,不適於伴有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等症的患者使用,從而約束了小柴胡顆粒(衝劑)的臨床應用。本發明無糖濃縮型小柴胡顆粒(衝劑)針對上述問題,在工藝方面作了創新,去除原工藝中大量的蔗糖粉,改用適量糊精代替,拌軟材後制粒,這樣既降低藥物粘性,利於制粒,又使製成的顆粒粒度好,色澤均勻,溶化性佳。另外我們添加適量的不含熱量、無副作用,安全可靠的甜菊糖作為矯味劑,以解藥苦,易於入口。
技術內容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穩定性好、療效高,能擴大用藥對象的的小柴胡顆粒劑的製備新工藝;本發明目的還在於提供一種小柴胡顆粒劑的質量檢測方法。
本發明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柴胡500-1000重量份 姜半夏200-400重量份黃芩200-400重量份 黨參200-400重量份甘草200-400重量份 生薑200-400重量份大棗200-400重量份以上七味,柴胡、黃芩、黨參、甘草及大棗加水煎煮2-4次,每次1-2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姜半夏、生薑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F的滲漉法,用60-80%乙醇作溶劑,浸漬12-36小時後,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回收乙醇,與上述濃縮液合併,濃縮至清膏,加糊精、甜葉菊苷及乙醇適量,混勻,製成顆粒,乾燥,即得。
本發明藥品為棕黃色至棕褐色的顆粒;味甜、微苦。
本發明藥品的鑑別方法為取本發明藥品1g,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芩苷對照品,加稀乙醇製成每1ml中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分別點於同一聚醯胺薄膜上,以醋酸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365nm紫外光燈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螢光斑點;取本發明藥品10g,研細,加5mol/L鹽酸30ml與氯仿30ml,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分取氯仿液,蒸乾,殘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對照品,加無水乙醇製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3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薄層板上,以20∶7∶2苯-醋酸乙酯—冰醋酸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磷鉬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本發明藥品含量測定方法為照高效液相色譜法,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47∶53∶0.2甲醇-水-磷酸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80nm;理論板數按黃芩苷峰計算應不低於2500;精密稱取在60℃減壓乾燥4小時的黃芩苷對照品適量,加甲醇製成每1ml中含60μg的溶液,即得對照品溶液;取裝量差異項下的本發明藥品,研細,取約1g,精密稱定,加70%乙醇80ml,加熱回流3小時,放冷,濾過,濾液置100ml量瓶中,用70%乙醇分次洗滌容器和殘渣,洗液濾入同一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搖勻,即得供試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發明藥品每袋含黃芩以黃芩苷(C21H18O11)計,不得少於20.0mg。每袋裝3g,口服一次3g,一日3次。
本發明顆粒劑,經科學實驗證實具有小柴胡湯的所有功效,質量穩定可控。
實施例柴胡848g 姜半夏318g 黃芩318g黨參318g甘草318g 生薑318g大棗318g以上七味,柴胡、黃芩、黨參、甘草及大棗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姜半夏、生薑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F的滲漉法,用70%乙醇作溶劑,浸漬24小時後,以每分鐘1-3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約3180ml,回收乙醇,與上述濃縮液合併,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2-1.35(75~80℃)的清膏,加糊精、甜葉菊苷及乙醇適量,混勻,製成顆粒,乾燥,製成1000g,即得。
權利要求
1.一種無糖濃縮型小柴胡顆粒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為柴胡500-1000重量份 姜半夏200-400重量份黃芩200-400重量份黨參200-400重量份甘草200-400重量份生薑200-400重量份大棗200-400重量份以上七味,柴胡、黃芩、黨參、甘草及大棗加水煎煮2-4次,每次1-2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姜半夏、生薑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F的滲漉法,用60-80%乙醇作溶劑,浸漬12-36小時後,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回收乙醇,與上述濃縮液合併,濃縮至清膏,加糊精、甜葉菊苷及乙醇適量,混勻,製成顆粒,即得。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糖濃縮型小柴胡顆粒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為柴胡848重量份 姜半夏318重量份黃芩318重量份黨參318重量份 甘草318重量份 生薑318重量份大棗318重量份以上七味,柴胡、黃芩、黨參、甘草及大棗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姜半夏、生薑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F的滲漉法,用70%乙醇作溶劑,浸漬24小時後,以每分鐘1-3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約3180ml,回收乙醇,與上述濃縮液合併,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2-1.35(75~80℃)的清膏,加糊精、甜葉菊苷及乙醇適量,混勻,製成顆粒,即得。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製備方法製成的小柴胡顆粒劑的鑑別方法為取本發明藥品1g,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芩苷對照品,加稀乙醇製成每1ml中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分別點於同一聚醯胺薄膜上,以醋酸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365nm紫外光燈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螢光斑點;取本發明藥品10g,研細,加5mol/L鹽酸30ml與氯仿30ml,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分取氯仿液,蒸乾,殘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對照品,加無水乙醇製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3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薄層板上,以20∶7∶2苯-醋酸乙酯—冰醋酸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磷鉬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製備方法製成的小柴胡顆粒劑的含量測定方法為照高效液相色譜法,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47∶53∶0.2甲醇-水-磷酸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80nm;理論板數按黃芩苷峰計算應不低於2500;精密稱取在60℃減壓乾燥4小時的黃芩苷對照品適量,加甲醇製成每1ml中含60μg的溶液,即得對照品溶液;取裝量差異項下的本發明藥品,研細,取約1g,精密稱定,加70%乙醇80ml,加熱回流3小時,放冷,濾過,濾液置100ml量瓶中,用70%乙醇分次洗滌容器和殘渣,洗液濾入同一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搖勻,即得供試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每袋3g裝小柴胡顆粒劑含黃芩以黃芩苷計,不得少於20.0mg。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糖濃縮型小柴胡顆粒劑的製備方法以及小柴胡顆粒劑的含量測定方法和鑑別方法,本發明顆粒劑,經科學實驗證實具有小柴胡湯的所有功效,質量穩定可控。
文檔編號A61KGK1493308SQ0212580
公開日2004年5月5日 申請日期2002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02年7月17日
發明者蕭偉, 戴翔翎, 夏月, 沈靜, 畢宇安, 徐玉玲, 蕭 偉 申請人: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