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議論文答題技巧
2023-07-09 13:17:55 2
議論文也稱為論說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表達自己見解和主張的文章。它是一種常見的文體,也是一些考生在高考中喜歡寫作的文體。以下是「高考議論文答題技巧」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在高考和平時的考試中,議論文閱讀題常常是考試的重點,那麼,如何解答議論文閱讀題呢?具體說來,考生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抓準中心論點
議論文一般只能有一個中心論點,但有的議論文有多個分論點,而沒有中心論點。如,巴甫洛夫《給青年們的一封信》就用分論點對青年們提出了希望。
議論文對論點的要求是:正確、鮮明、集中、一致。即作者的立場、觀點、態度和方法應正確;贊成什麼,反對什麼要旗幟鮮明;中心論點只有一個;論點前後要保持一致。
為此,要注意中心論點的這些特點,看中心論點出現的位置。有的議論文中心論點出現在開頭,也有的出現在中間和結尾。
二.分析議論文的語言
議論文的語言嚴密、準確,概括性很強,往往運用長句(使用修飾語)來闡述。又由於議論文的邏輯嚴密,推理合理,因此,其結構非常嚴謹。為此,分析語言時,要抓修飾限制語,用語法分析法進行剖析。平時,可找出魯迅先生的議論文進行分析,看其語言有什麼特點。
三.看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議論文有三要素,即論點、論據和論證。論點是作者對論述的對象(事物或問題)所持的見解和主張;論據是用來證明論點的道理和事實,論證是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
議論文總的論證方法為:擺事實,講道理;既擺事實,又講道理。細分為:引證法、例證法、歸納法、演繹法、歸謬法、比喻論證法、類比論證法、正反對比論證法等。分析議論文,要注意找出作者所運用的論證方法,以準確理解文章的內容與中心。
四.注意議論的方式
議論文有兩種議論方式,即立論和駁論。立論是從正面證明所提出的論點。駁論是反駁錯誤的論點或錯誤的論據、論證。
以立論為主的議論文很常見,以駁論為主的議論文可參考魯迅先生的《友邦驚詫論》,看魯迅先生是怎樣反駁論點和論據的。
五.明確議論文的結構方式
議論文的結構方式有以下幾種:
1.縱貫式結構。即按照引論(導論、緒論)、本論(正文)、結論三部分組織材料,符合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順序。2.並列式結構。即緊緊圍繞中心論點,用幾個分論點構成並列關係,從不同角度共同論證中心論點。3.遞進式結構。即作者闡述中心論點時,使文章的各個層次和段落逐層深入,從而推出文章的結論。4.對比式結構。即把正反兩方面的觀點或事例加以對比,使兩種不同的觀點或事例在對比中更加鮮明、清晰,以使正面的論點和主張更加突出。
明確了議論文的結構方式,有助於分析文章的結構層次,把握行文脈絡,從而對文章作出準確的分析和判斷。
知道了以上的方法,閱讀時可採用精讀、略讀相結合的方法,注意從原文中篩選信息。要把表明作者觀點的句子勾畫下來,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注意分析文章的段落層次,看符合哪種結構方式,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等。
要注意認真閱讀題幹,帶著問題從原文中尋找答案,對與題幹無關的內容,可略讀或不讀。
【範文賞析】
創新每天都在改變著人類
文/舒雲
20世紀科技的飛速發展,得力於20世紀前25年間物理學的三大成就。愛因斯坦打破牛頓力學,創立了劃時代的相對論。以玻爾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創立了量子力學及原子核物理。從蘇聯第一顆衛星上天,到美國人從月球取回「一片月光」;從1901年義大利工程師馬克尼在大西洋兩岸實現無線電傳送,到一張光碟裝下一座圖書館,一根頭髮絲般的光纖在不到一秒鐘內傳送《華爾街日報》創辦以來的所有內容。近30年,人類的科技成果比過去2000年的總和還要多,創新在綜合化、產業化的同時,出現高速化,知識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尤其是計算機,甚至每分每秒都在變化。而且現代科學不再是「單槍匹馬」,而是成了集體的「活兒」。信息和生物技術最終可能發展為神經技術,目前德國科學家已成功地使神經在集成電路板上生長。小型的傳感器或檢測器預測早期疾病,可以下載自己的基因圖譜。現在吃藥不用水,注射不用針,而是用生物貼片,或口腔崩解片,入嘴就化。南京鼓樓醫院從國外引進無線膠囊內鏡,病人吞服後,能連續拍下胃腸道不同部位的五萬餘張圖像,醫生由此看到了你的胃腸道,可以直接確診那些長期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腹痛、腹瀉等。
美國《時代》雜誌評出2002年問世的40多項「最酷」的發明,像籃球一樣可以「跳來跳去」的全能麥克風,塞在耳朵裡的利用藍牙技術的無線手機,「壽命延長」的肥皂泡,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研製的沒有發動機,沒有操縱杆,沒有剎車閘,也不需要汽油的疾馳如飛的汽車,「燒」剩下的「廢物」僅僅是水蒸汽。美國宇航局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研製出一種像煙一樣輕的凝膠,但成分卻與玻璃相似,被金氏世界紀錄確認為世界最輕的物質。如果用在太空飛行器上,無疑是一場「航天革命」。美國醫學家研製出可以讓盲人重見光明的眼鏡,將數碼攝像機和電腦聯結,由安裝在鏡片上的攝像頭負責「看」,數字圖像信號植入盲人的大腦中,這樣,盲人就可以「讀」出景象,並能分辨最基本的顏色。日本衝電氣公司研製出由彈簧和微型發動機組成的會彈跳的機器人腿。
美國陸軍士兵裝備研究中心在波士頓西邊的半島有一個「瘋狂」實驗室,50多年中發明不斷。為美國宇航局提供鋁牙膏管的蘋果醬,以及凍幹色拉、三明治和冰淇淋。並發明了民用食品罐頭、巧克力豆、速溶咖啡等食品的包裝。壞不了的三明治,鹹而濃的烤雞配方,能保證在高溫下三年不變質。戴在手腕上的語言指揮發射器,監測士兵生理指標的遙感裝置,以電池為能源的冷熱衫。像「智能皮膚」的新型纖維軍裝,能儲存個人信息和醫療數據,還有能飛簷走壁的軍鞋,以及安裝在牙齒上的「手機」,代替護照的眼球識別技術等,並試圖在人的眼睛中安裝精微的夜視裝置。以及像鳥一樣振翅的人力飛機,太陽能輕型飛機,太陽能動力汽車,氫動力汽車……
靠著無窮無盡的幻想,一位名叫皮布爾斯的美國人結合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的諸多特點,搞出了實用的旋翼飛機,創造出全新的飛行技術。大型客機將安裝神經網絡軟體,它能「邊看邊學」,自動下達命令,保證飛機安全降落。1998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利用仿生原理研製出微型「蒼蠅」,100毫克的重量,不到3釐米的身高,堪稱未來世界的「超級間諜」。最近被收入金氏世界紀錄的最小生物計算機由脫氧核糖核酸和酶構成,用顯微鏡才能看到……
面對這些「天方夜譚」,也許我們連想都沒想過,而人家做出來了。很多事情其實就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透,有時候我們真需要一點點好奇心。
有人說種莊稼要像打機關槍一樣就好了,於是有人發明了種子槍。
瑞士的機械手錶世界聞名,但電子表出現時卻被瑞士手錶製造商拒絕。電池驅動,沒有軸承或主發條,又幾乎沒有齒輪,這哪能叫手錶啊。而日本精工株式會社在1968年世界博覽會看到這個發明,立即認定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經典創造,由此發明了準確實用、價格低廉的電子表,贏得了世界手錶市場。
通用自動計算機公司發明了計算機,但他們拒絕與商人談判,認為沒有商業用途,整個世界也就幾個科學家需要。大好的商機就這樣被IBM、蘋果電腦公司搶去了。
1861年德國人菲利普發明了傳送音樂的機器,距電話的發明很近了。但因為電報聯絡已經很好,所有的德國通信專家都說沒有市場。15年後,亞歷山大格雷姆貝爾發明了電話,成了億萬富翁,而德國是他的第一個客戶。
20世紀的發明數以萬計,像不鏽鋼、空調、阿斯匹林、汽車、飛機、電燈泡、袖珍計算器、矽片、電影、心電圖、傳真、光導纖維、照相機、複印機、彩色照片、微波爐、基因工程、殺蟲劑、試管嬰兒、胰島素、網絡、雷射、洗衣機、隱形眼鏡、心動記錄儀、地鐵、冰箱、電子計算機、青黴素、避孕藥、塑料、雷達、無線電、射電望遠鏡、放射療法、核能、手錶、人工腎、機器人、人造衛星、磺醯胺、超導體、信用卡、電視、電唱機、輸血、錄像機……這些重大發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可是有哪一個是中國人的專利呢?
選自《北京文學》「精彩閱讀版」第10期
【簡評】
本文最大的亮點就是運用大量的事例來論述「創新每天都在改變著人類」。議論文中的事例非常重要,因為「事實勝於雄辯」。作者選用的事例非常典型,但又發人深省。面對如此繁多的「創新」,正如作者所說,「這些重大發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可是有哪一個是中國人的專利呢?」為此,文章的結尾令人警醒,催人奮進。
寫議論文,要注意選用典型的事例來論證論點,舉例之後,應有畫龍點睛的議論。作者很注重這一點,她為我們寫議論文,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
【試題設計】
1.選出下列選項中有誤的一項
A.以玻爾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創立了量子力學及原子核物理。
B.南京鼓樓醫院從國外引進無線膠囊內鏡,病人吞服後,能連續拍下胃腸道不同部位的五萬餘張圖像。
C.國宇航局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研製出一種像煙一樣輕的凝膠,但成分卻與玻璃相似,被金氏世界紀錄確認為世界最輕的物質。
D.大型客機已經安裝神經網絡軟體,它能「邊看邊學」,自動下達命令,保證飛機安全降落。
2.本文主要運用了、、的論證的方法。
3.解釋文中「天方夜譚」的含義。
【答案示例】
1.D(「未然」和「已然」發生混淆。原文為「將安裝」,選項中改為了「已經安裝」)
2.主要運用了例證法、比喻論證法、對比論證法。
3.靠著無窮無盡的幻想進行大膽的創新,創造出令人難以想像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