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簡易銅片安裝板的電腦散熱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07-24 04:07:31 1
帶簡易銅片安裝板的電腦散熱組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簡易銅片安裝板的電腦散熱組件,包括散熱銅片、傳熱管、散熱鰭片組、風扇和銅片安裝板,銅片安裝板為矩形板,在矩形板正面設置有矩形的銅片焊接區,在矩形板的背面上設置有兩個分別正對弧形槽兩端頭的傳熱管焊接區,銅片焊接區、傳熱管焊接區內設置有壓線,在銅片焊接區外設置有環繞銅片焊接區的加強筋,在加強筋上刻有不同的防錯裝順序編號;散熱鰭片組由第一散熱鰭片組的尾端與第二散熱鰭片組的尾端相對並扣合成一體,在散熱鰭片組的一側設置有傳熱管布置空間。強度可靠、安裝方便,提高了散熱銅片、傳熱管的焊接穩固性,有效避免了散熱鰭片扣合面的扣合點凸出的現象發生,並具有防錯裝功能。
【專利說明】帶簡易銅片安裝板的電腦散熱組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提電腦零部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手提電腦的散熱組件。【背景技術】
[0002]散熱組件是筆記本電腦上必不可少的零部件,由散熱銅片、傳熱管、散熱鰭片組、風扇和銅片安裝支架幾部分組成。散熱銅片及散熱鰭片組是散熱組件中的核心部件,散熱銅片安裝在CPU下方,通過傳熱管將CPU的熱量導出,再通過散熱鰭片組散熱,在散熱組件中還設置有風扇,風扇將外界冷空氣與散熱鰭片組換熱,從而實現CPU的降溫。
[0003]散熱銅片通過焊接固定在銅片安裝板的正面,傳熱管通過焊接固定在銅片安裝板的背面,現有的銅片安裝板普遍存在結構複雜、整體強度不夠、安裝不方便、散熱銅片及傳熱管在安裝板上焊接不穩固、容易錯裝等問題。
[0004]另外,現有的散熱鰭片組均是由多個散熱鰭片構成,通常由一種規格的散熱鰭片以縱向堆疊的方式扣合在一起構成,散熱鰭片的一側壁為平面,另一側壁為扣合面,扣合面的一側會有多個凸出扣合面的扣合點。安裝後,會出現散熱鰭片組前端平整,尾端扣合點凸出的現象,一方面影響美觀,另一方面也會刮傷安裝者或損壞電腦內部零件。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筆記本電腦散熱組件,使銅片安裝板結構簡單、強度可靠、安裝方便,提高銅片安裝板與散熱銅片、傳熱管的焊接穩固性,同時具有防錯裝功能,並能有效避免散熱鰭片組的尾端出現扣點凸出的現象發生。
[0006]為此,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簡易銅片安裝板的電腦散熱組件,包括散熱銅片(I )、傳熱管(II)、散熱鰭片組(III)、風扇(IV)和銅片安裝板(V),所述銅片安裝板(V)是由鋼板衝壓而成的矩形板,且鋼板的表面設置有鍍鎳層,在矩形板的四個角上各設置有一個沉臺(I ),每個沉臺(I)上設置有一個安裝孔(Ia),所述矩形板正面的中部設置有矩形的銅片焊接區(2),在銅片焊接區(2)內開有貫穿銅片焊接區(2)兩個對角的弧形槽(3),在弧形槽(3)的兩側邊上分別設置有與弧形槽(3)延伸方向一致並朝向背面的弧形翻邊(4),在所述矩形板的背面上設置有兩個分別正對弧形槽(3)兩端頭的矩形的傳熱管焊接區(5),所述銅片焊接區(2)、傳熱管焊接區(5)內各設置有若干條相互平行的壓線,在銅片焊接區(2)外設置有一條環繞銅片焊接區(2)的加強筋(6),所述加強筋(6)在兩個傳熱管焊接區(5)的位置處斷開,在所述加強筋(6)上靠近四個安裝孔(Ia)的位置處刻有不同的防錯裝順序編號(A);
[0007]所述散熱鰭片組(III)包括第一散熱鰭片(11)和第二散熱鰭片(12 ),所述第一散熱鰭片(11)以縱向堆疊的方式扣合在一起構成第一散熱鰭片組,所述第二散熱鰭片(12)以縱向堆疊的方式扣合在一起構成第二散熱鰭片組,所述第一散熱鰭片組的尾端與第二散熱鰭片組的尾端相對並扣合成一體,所述第一散熱鰭片(11)與第二散熱鰭片(12)的高度相等,第二散熱鰭片(12)的寬度小於第一散熱鰭片(11)的寬度,從而在第二散熱鰭片組的一側形成傳熱管布置空間(F);
[0008]所述散熱銅片(I)焊接在銅片焊接區⑵內,所述傳熱管(II)的一端呈弧形,位於兩弧形翻邊(4)之間的弧形槽(3)內,並通過傳熱管焊接區(5)焊接在銅片安裝板(V)的背面,傳熱管(II)的另一端位於散熱鰭片組(III)的傳熱管布置空間(F)內,所述風扇(IV)安裝在散熱鰭片組(III)的一側。
[0009]優選為,所述弧形翻邊(4)的長度小於弧形槽(3)的長度,弧形翻邊(4)位於所在弧形槽(3)側邊的中部。弧形翻邊主要對安裝在安裝板背面的弧形傳熱管限位,傳熱管剛好位於兩個弧形翻邊之間,弧形翻邊不需要太長便能達到限位的效果,設計時,弧形槽的長度小於弧形翻邊的長度,主要是為了衝壓方便,避免幹涉。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I)通過將四個安裝孔分別設置在銅片安裝板的四個角的沉臺上,結合環繞銅片焊接區的加強筋,共同提高了銅片安裝板的整體強度,同時沉臺提高了銅片安裝板與CPU的貼合度;
[0012](2)散熱銅片焊接在銅片安裝板正面,並位於散熱銅片焊接區內;弧形傳熱管焊接在安裝板的背面,並結合兩個弧形翻邊對傳熱管限位;設置在銅片焊接區內、熱管焊接區內的壓線,主要起到助焊的作用,保證了焊接的方便性和可靠性;
[0013](3)整個銅片安裝板採用表面帶有鍍鎳層的鋼板衝壓而成,整體呈矩形,並通過四個安裝孔安裝到CPU上,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快捷,同時,帶有鍍鎳層的鋼板具有防鏽和助焊效果;
[0014](4)在加強筋上靠近四個安裝孔的位置處刻有不同的防錯裝順序編號,避免焊接過程中出現位置錯誤;
[0015](5)將散熱鰭片組分成兩種不同規格製造,先將同種規格的散熱鰭片扣合在一起後,再將兩組反向扣合成一體,這種反向扣合的方式,有效避免了散熱鰭片扣合面的扣合點凸出的現象發生;並巧妙地將第二散熱鰭片的寬度設計成小於第一散熱鰭片的寬度,從而在第二散熱鰭片組的一側形成傳熱管布置空間用於布置傳熱管。
[001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強度可靠、安裝方便等特點,並且提高了銅片安裝板與散熱銅片、傳熱管的焊接穩固性,有效避免了散熱鰭片扣合面的扣合點凸出的現象發生,還具有防錯裝功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圖1中銅片安裝板的正視圖。
[0019]圖3是圖2的後視圖。
[0020]圖4是圖2的一個立體圖。
[0021]圖5是圖2的另一個立體圖。
[0022]圖6是圖1中散熱鰭片組的正視圖。
[0023]圖7是圖6的仰視圖。
[0024]圖8是圖6的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6]如圖1所示帶簡易銅片安裝板的電腦散熱組件,由散熱銅片1、傳熱管I1、散熱鰭片組II1、風扇IV和銅片安裝板V五部分組成。散熱銅片I通過焊接固定在銅片安裝板V的正面,傳熱管II通過焊接固定在銅片安裝板V的背面,散熱銅片I是散熱組件的核心部件,散熱銅片I安裝在CPU (圖中未示出)下方,通過傳熱管II將CPU的熱量導出,再通過散熱鰭片組III散熱,風扇IV將外界冷空氣與散熱鰭片組III換熱,從而實現CPU的降溫。以上所述與傳統的結構一致,在此不再贅述。
[0027]區別在於:圖2—圖5所示為銅片安裝板V,是由鋼板衝壓而成的矩形板,且鋼板的表面設置有鍍鎳。在矩形板的四個角上各設置有一個沉臺1,每個沉臺I上設置有一個安裝孔la,銅片安裝板V通過四個安裝孔Ia安裝到CPU上。結合圖1所示,矩形板分為正面和背面,安裝散熱銅片I的一側為正面,另一側為背面。在矩形板正面的中部設置有矩形的銅片焊接區2,銅片焊接區2的形狀與散熱銅片I的形狀一致,散熱銅片I剛好置於銅片焊接區2內。在銅片焊接區2內開有貫穿銅片焊接區2兩個對角的弧形槽3,弧形槽3將銅片焊接區2分割成兩部分,傳熱管II剛好置於弧形槽3內。在弧形槽3的兩側邊上分別設置有與弧形槽3延伸方向一致並朝向背面的弧形翻邊4,弧形翻邊4對傳熱管II限位。在矩形板的背面上設置有兩個矩形的傳熱管焊接區5,兩個矩形的傳熱管焊接區5分別正對弧形槽3的兩個端頭。銅片焊接區2、傳熱管焊接區5內各設置有若干條相互平行的壓線,便於焊接。在銅片焊接區2外設置有一條環繞銅片焊接區2的加強筋6,該加強筋6在兩個傳熱管焊接區5的位置處斷開,從而形成兩條加強筋。加強筋6避開弧形槽3的兩端設置,以避免與傳熱管II幹涉。
[0028]在加強筋6上靠近四個安裝孔Ia的位置處刻有不同的防錯裝順序編號A,共四個防錯裝順序編號A,依次為「1」、「2」、「3」和「4」,也可以採用其它防錯裝順序編號。四個防錯裝順序編號A分別對應四個安裝孔la。防錯裝順序編號A最好位於加強筋6的背面。
[0029]銅片焊接區2與傳熱管焊接區5內的壓線方向可以相互垂直,最好是,銅片焊接區2與傳熱管焊接區5內的壓線方向一致,以便於壓線加工。
[0030]最好是,弧形翻邊4的長度小於弧形槽3的長度,弧形翻邊4位於所在弧形槽3側邊的中部。
[0031]結合圖6—圖8所示,散熱鰭片組III由若干第一散熱鰭片11、若干第二散熱鰭片12組成,第一散熱鰭片11與第二散熱鰭片12為兩種不同規格的散熱鰭片。第一散熱鰭片11以縱向堆疊的方式扣合在一起構成第一散熱鰭片組,第二散熱鰭片12以縱向堆疊的方式扣合在一起構成第二散熱鰭片組,第一散熱鰭片組的尾端與第二散熱鰭片組的尾端相對並扣合成一體,扣合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第一散熱鰭片組與第二散熱鰭片組採用反向扣合的方向組裝,使散熱鰭片組III的兩端面不會有扣點凸出。第一散熱鰭片11與第二散熱鰭片12的高度相等,第二散熱鰭片12的寬度小於第一散熱鰭片11的寬度,從而在第二散熱鰭片組的一側形成傳熱管布置空間F,傳熱管布置空間F供傳熱管II通過。
[0032]最好是,第一散熱鰭片11、第二散熱鰭片12分別由厚度LI為0.2_的鋁板衝壓而成,第一、第二散熱鰭片11、12的厚度L2分別為1.2mm。鋁板質量輕,同時散熱效果好。
[0033]結合圖1所示,散熱銅片I焊接在銅片焊接區2內,傳熱管II的一端呈弧形,位於兩弧形翻邊4之間的弧形槽3內,並通過傳熱管焊接區5焊接在銅片安裝支架V的背面,傳熱管II的另一端位於散熱鰭片組III的傳熱管布置空間F內,風扇IV安裝在散熱鰭片組III的一側。
【權利要求】
1.一種帶簡易銅片安裝板的電腦散熱組件,包括散熱銅片(I )、傳熱管(II)、散熱鰭片組(III)、風扇(IV)和銅片安裝板(V),其特徵在於:所述銅片安裝板(V)是由鋼板衝壓而成的矩形板,且鋼板的表面設置有鍍鎳層,在矩形板的四個角上各設置有一個沉臺(1),每個沉臺(I)上設置有一個安裝孔(la),所述矩形板正面的中部設置有矩形的銅片焊接區(2),在銅片焊接區(2)內開有貫穿銅片焊接區(2)兩個對角的弧形槽(3),在弧形槽(3)的兩側邊上分別設置有與弧形槽(3)延伸方向一致並朝向背面的弧形翻邊(4),在所述矩形板的背面上設置有兩個分別正對弧形槽(3)兩端頭的矩形的傳熱管焊接區(5),所述銅片焊接區(2)、傳熱管焊接區(5)內各設置有若干條相互平行的壓線,在銅片焊接區(2)外設置有一條環繞銅片焊接區(2)的加強筋(6),所述加強筋(6)在兩個傳熱管焊接區(5)的位置處斷開,在所述加強筋(6)上靠近四個安裝孔(Ia)的位置處刻有不同的防錯裝順序編號(A); 所述散熱鰭片組(III)包括第一散熱鰭片(11)和第二散熱鰭片(12 ),所述第一散熱鰭片(11)以縱向堆疊的方式扣合在一起構成第一散熱鰭片組,所述第二散熱鰭片(12)以縱向堆疊的方式扣合在一起構成第二散熱鰭片組,所述第一散熱鰭片組的尾端與第二散熱鰭片組的尾端相對並扣合成一體,所述第一散熱鰭片(11)與第二散熱鰭片(12)的高度相等,第二散熱鰭片(12)的寬度小於第一散熱鰭片(11)的寬度,從而在第二散熱鰭片組的一側形成傳熱管布置空間(F); 所述散熱銅片(I )焊接在銅片焊接區(2)內,所述傳熱管(II)的一端呈弧形,位於兩弧形翻邊(4)之間的弧形槽(3)內,並通過傳熱管焊接區(5)焊接在銅片安裝板(V)的背面,傳熱管(II)的另一端位於散熱鰭片組(III)的傳熱管布置空間(F)內,所述風扇(IV)安裝在散熱鰭片組(III)的一側。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簡易銅片安裝板的電腦散熱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弧形翻邊(4)的長度小於弧形槽(3)的長度,弧形翻邊(4)位於所在弧形槽(3)側邊的中部。
【文檔編號】G06F1/20GK203689360SQ201320802199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8日
【發明者】項彬 申請人:重慶僑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