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裝高爾夫球袋的製作方法
2023-08-06 00:37:21 8

本發明涉及健身娛樂器材領域,具體是可拼裝的高爾夫球袋。
背景技術:
傳統的高爾夫球袋由上框、底框、球袋身片、支柱棒組成的,每一個配件都是通過車縫與鉚釘的方式固定成一個整體,一旦固定,每個配件不能反覆使用。
目前現有的技術中,很多球袋的專利都是上框與底框配有副框而組裝,身片都是一個整體,做工複雜,一旦組裝完成,非專業人員是很難去拆卸與修改。
中國公開了一種「可自由拆裝的高爾夫球袋」,其專利號為2016204336463,該專利的組裝方式是通過插扣連接上框、身片、底框,一旦組裝完成,非專業人員拆卸易損壞插扣;其身片是一個做工複雜的整體,一旦某個部位損壞,返工作業量耗損巨大。
因產品都是做工、拼裝複雜的結構設計,當球袋一部件損壞,必須返廠維修或報廢,不能讓資源合理利用,不利於環保;產品身片給消費者選擇空間小,不可自己任意組合,造成資源浪費。
高爾夫球袋上的手把大小都是固定的,不能根據消費者的不同需求,而選擇合適自己大小的手把。
本發明針對以上產品的缺陷,亟需一種新型的拼裝高爾夫球袋的問世。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了可自由拆裝的高爾夫球袋,該球袋為上框、底框與主身片通過鉚釘的方式固定為一整體;帶有卡槽的支柱棒和卡條的副身片,採用一目了然的卡條與卡槽、扣鈕的組裝方式,也保證能夠輕鬆拆卸與更換副身片;手把的大小可通過在手把主體上裝入不同顏色大小的膠條來改變手把的大小與顏色的搭配,拼裝高爾夫球袋的配件都是獨立的,從而消費者可以拼裝更適合自己的球包。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拼裝高爾夫球袋,包括上框、底框、支柱棒、主身片、副身片與手把;所述可自由拼裝手把分兩部分組成,即手把主體與膠條,在手把主體上設有凹槽、兩端設有倒鉤,膠條有分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膠條放入手把主體的凹槽內,膠條的兩端掛在手把主體兩端的倒鉤上;所述支柱棒的外壁設有卡槽條;所述主身片的裡面設有格棒片、外壁設有多條卡槽條、上端與下端設有扣鈕;所述副身片外壁設有卡條、上端與下端設有扣鈕;所述將上框、底框與主身片用鉚釘的方式固定於一個整體,再裝入多條外壁設有卡槽的支柱棒,將支柱棒固定在上框與下框孔內後,扣上底框上的扣腳,最後把帶有卡條的副身片卡入支柱棒與主身片的卡槽內,扣合上端與下端扣鈕,組裝完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球袋身片可以輕鬆更換不一樣款式;僅需要單獨更換球袋副身片,便可作為一種新的產品;手把根據不同需求,自由改變大小與顏色。
附圖說明
圖1為拼裝高爾夫球袋卡槽條三視圖。
圖2為拼裝高爾夫球袋主身片立體圖。
圖3為拼裝高爾夫球袋上框立體圖。
圖4為拼裝高爾夫球袋底框立體圖。
圖5為拼裝高爾夫球袋上框、底框與主身片合成為整體後的摺疊圖。
圖6為拼裝高爾夫球袋卡槽條套在支柱棒上的三視圖。
圖7為拼裝高爾夫球袋上框、底框、支柱棒與主身片合成整體後的立體圖。
圖8為拼裝高爾夫球袋卡條三視圖。
圖9為拼裝高爾夫球袋副身片三視圖。
圖10為拼裝高爾夫球袋組裝圖。
圖11為拼裝高爾夫球袋手把主體三視圖。
圖12為拼裝高爾夫球袋膠條示意圖。
圖13為拼裝高爾夫球袋手把主體與膠條的裝配圖。
附圖標記:01-上框;02-主身片;03-底框;04-上框支柱棒孔;05-下框支柱棒孔;06-卡槽條;07-車縫線;08-格棒片;09-車縫線;10-扣鈕;11-鉚釘;12-支柱棒;13-卡條;14-副身片;15-車縫線;16-扣腳;17-內壁;18-手把主體;19-手把凹槽;20-手把倒鉤;21-膠條;22-固定車線。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10所示,本發明由上框01、主身片02、底框03、手把主體18、支柱棒12、副身片14所組成。
如圖1、2、7所示,首先將格棒片08通過車縫線09固定在主身片02的內壁17上,將卡槽條06通過車縫線07固定在主身片02的外壁上,並在主身片的上端與下端鎖上扣鈕10;
再將手把主體18的上端通過鉚釘11,將其固定在主身片02上,手把主體18的下端通過固定車線22,將其固定在主身片02上。
如圖5所示,上框01、主身片02與底座03通過鉚釘11將其固定為一整體,從而方便摺疊,利於節省運輸空間。
如圖1、6所示,將卡槽條06套在支柱棒12上,將其固定為一整體。
如圖1至7所示,將上框01、主身片02與底座03固定為一整體後,通過將支柱棒12,分別固定於上框支柱棒孔04與下框支柱棒孔05內,扣上底框03上的扣腳16,從而固定了支柱棒,使球袋撐開拉直。
如圖8、9所示,通過車縫線15把卡條13固定到球袋副身片14的左右外壁,在球袋副身片14的上、下兩端各鎖有扣鈕10。
如圖6至10所示,球袋副身片14左右外壁的卡條13,分別卡入支柱棒12的卡槽條06內,再將球袋副身片14上的扣鈕10,對應與球袋主身片02上的扣鈕10相扣合,這樣固定了副身片14在主身片02與支柱棒12上。
當需要更換副身片14時,只需將副身片14的上端與下端扣鈕10拉開,就能輕鬆通過卡條與卡槽的結構取下副身片14。
如圖6至10所示,球袋副身片14左右外壁的卡條13,根據不同位置要求,分別卡入主身片02的卡槽條06內,同時可卡入支柱棒的卡槽條06內。
如圖11至13所示,在手把主體18的凹槽19內裝入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膠條21,將膠條21的兩端分別掛在手把設有的倒鉤20上,將膠條21固定在手把18的凹槽19內,只要更換膠條21,就能改變手把大小與配色。
所述卡槽條06、卡條13、手把膠條21可以為圓形、橢圓、方形以及多邊形的任一形狀。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例的細節,在不背離本發明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很多特點及優勢,包括細節及優點,但在加工製造方面可能還有相似的變化、特別是關於相似的結構及形狀,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可自由拼裝的高爾夫球袋,包括上框、底框、支柱棒、主身片、副身片和手把,該球袋的上框、底框與主身片通過鉚釘的方式固定為一整體,帶有卡槽的支柱棒、主身片與帶有卡條的副身片,採用一目了然的卡條與卡槽、扣扭的組裝方式,能夠輕鬆拆卸與更換副身片;手把通過在手把主體上裝入不同顏色大小的膠條來改變手把的大小與顏色的搭配。本發明的優點是:可根據需求自由搭配球袋身片,不僅更換輕鬆,而且維修方便,保證球袋上的部件能夠循環利用。
技術研發人員:不公告發明人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王瓊
技術研發日:2017.06.25
技術公布日:2017.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