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紡絲箱體的導熱油循環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8-03 11:27:3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紡絲箱體的導熱油循環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紡絲箱體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紡絲箱體的導熱油循環系統。
背景技術:
利用紡絲箱體進行紡絲時,需要利用導熱油來保證箱體溫度的均勻性。而在現有技術中油泵設置的高度高於紡絲箱體內導熱油液位,這樣容易導致油泵抽不上油,油泵工作過程中容易吸進空氣,降低熱循環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設計提供一種用於紡絲箱體的導熱油循環系統的技術方案。所述的一種用於紡絲箱體的導熱油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設置在紡絲箱體內腔中的進油管,所述的進油管連接設置在紡絲箱體下方的油泵,所述的油泵連接設置在紡絲箱體頂部的回油管。所述的一種用於紡絲箱體的導熱油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油管與紡絲箱體底部的距離為10 30cm。所述的一種用於紡絲箱體的導熱油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油泵設置紡絲箱體下方0.2 Im處。上述的一種用於紡絲箱體的導熱油循環系統,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將進油管設置在距紡絲箱體底部10 30cm處,將油泵設置紡絲箱體下方0.2 Im處,將回油管設置在紡絲箱體頂部,採用上述結構後,可以有效保障導熱油循環,減小油泵空轉的機率,確保紡絲箱體溫度的均勻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紡絲箱體;2_進油管;3-油泵;4_回油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如圖所示,一種用於紡絲箱體的導熱油循環系統包括設置進油管2、油泵3和回油管4。進油管2設置在紡絲箱體I內腔中,並且進油管2的位置位於距紡絲箱體I底部10 30cm處,這樣保證了紡絲箱體I最高溫度的導熱油從紡絲箱體I抽出。進油管2連接設置在紡絲箱體I下方的油泵3,油泵3具體設置在紡絲箱體I下方0.2 Im處,這樣保證導熱油處在低位處,防止油泵3空轉。油泵3連接設置在紡絲箱體I頂部的回油管4,導熱油從紡絲箱體I頂部進入。工作時,導熱油從進油管2進入,通過油泵3進入回油管4,最後進入紡絲箱體I內腔中,依次循環。以上所述及圖中所示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型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紡絲箱體的導熱油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設置在紡絲箱體(I)內腔中的進油管(2),所述的進油管(2)連接設置在紡絲箱體(I)下方的油泵(3),所述的油泵(3)連接設置在紡絲箱體(I)頂部的回油管(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紡絲箱體的導熱油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油管(2)與紡絲箱體(I)底部的距離為10 30c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紡絲箱體的導熱油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油泵(3)設置紡絲箱體(I)下方0.2 Im處。
專利摘要一種用於紡絲箱體的導熱油循環系統,屬於紡絲箱體技術領域。其包括設置在紡絲箱體內腔中的進油管,所述的進油管連接設置在紡絲箱體下方的油泵,所述的油泵連接設置在紡絲箱體頂部的回油管。上述的一種用於紡絲箱體的導熱油循環系統,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將進油管設置在距紡絲箱體底部10~30cm處,將油泵設置紡絲箱體下方0.2~1m處,將回油管設置在紡絲箱體頂部,採用上述結構後,可以有效保障導熱油循環,減小油泵空轉的機率,確保紡絲箱體溫度的均勻性。
文檔編號D01D13/02GK202968806SQ201220638959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8日
發明者華立明, 魏燕瓊, 徐紅波, 邵建農, 石詠會 申請人:杭州貝斯特化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