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汽車底盤的製作方法
2023-07-21 21:39:41 3
專利名稱:可升降汽車底盤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汽車的底盤,特別涉及一種可升降的汽車底盤。
背景技術:
當代汽車追求環保節能,所以在外型設計上總是呈流線型以減少阻力降低油耗。 但通常家用轎車或多功能商務車為了追求舒適感,底盤設計離地高度都比較大,我們知道 賽車在急速運動中,賽車的底盤總是緊緊貼著地面,由「伯努力方程」可知,流速越快,壓強 越小,壓力越小,流速越慢,壓強越大,壓力越大和「狹管效應」可知流體流經的容器體積越 小,流體流速越快,體積越大,流體流速越慢。普通汽車車底流速慢,壓力大,車頂流速快,壓 力小,在汽車高速行駛時產生浮力,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減少汽車在高速行駛中的安全隱患,用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而 提供一種可升降汽車底盤,產生下壓力,抵消浮力,保證汽車在高速行駛中的安全。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可升降汽車底盤,包括主底板,所述汽車底盤還包括升降系統,所述升降系統設置 汽車底部,並控制連接主底板,能夠根據車速控制主底板的上下運動。所述汽車底盤還包括產生壓縮車底氣流,形成地面效應,增加抓地力的副效應板, 該副效應板安裝在車頭的下部。所述汽車底盤還包括由於切割控制氣流,保持汽車的穩定性擴散器,該擴散器安 置主底板的後端。本發明當車速夠快時即速度大於等於100km/h時,主底板在升降系統的作用下, 自動下降,小於等於100km/h時,主底板升起,在不增加阻力的情況下,增加了下壓力,保證 了低油耗以及在高速行駛中的安全性。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圖1為本發明的各部件示意圖。圖中3為主底板,1為副效應板,2為升降系統,4為擴散器。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 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一種可升降汽車底盤,包括主底板3、副效應板1、升降系統2以及擴散器4,所述主 底板1設置在車輛底座的中心位置,主底板在車輛啟動後能夠產生壓縮車底氣流,並且形 成地面效應,增加抓地力,無論直道還是彎道,抓地力都是追求速度的保障,而由空氣動力產生的下壓力則會變成抓地力,由於車底盤低,車被吸附在地面上,完全利用大氣壓強,因 為車底近似真空,產生了地面效應。為了配合主底板1更好的工作,在車頭的下部安裝有副效應板1,同樣可以形成地 面效應配合主底板更好的工作,升降系統2為液壓控制,升降系統2與所述主底板3固定連 接,能夠控制主底板3的升降。當車速夠快時即速度大於等於100km/h時,主底板3在升降 系統2的作用下,自動下降,小於等於100km/h時,主底板3升起。擴散器4安裝在主底板3的後端,擴散器4可以切割控制氣流,保持汽車的穩定 性。本發明在不增加阻力的情況下,增加了下壓力,保證了低油耗以及在高速行駛中 的安全性。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 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 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 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 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可升降汽車底盤,包括主底板,其特徵在於,所述汽車底盤還包括升降系統,所述升降系統設置汽車底部,並控制連接主底板,能夠根據車速控制主底板的上下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汽車底盤,其特徵在於,所述汽車底盤還包括產生壓 縮車底氣流,形成地面效應,增加抓地力的副效應板,該副效應板安裝在車頭的下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汽車底盤,其特徵在於,所述汽車底盤還包括由於切 割控制氣流,保持汽車的穩定性擴散器,該擴散器安置主底板的後端。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升降汽車底盤,包括主底板,所述汽車底盤還包括升降系統,所述升降系統設置汽車底部,並控制連接主底板,能夠根據車速控制主底板的上下運動。本發明在不增加阻力的情況下,增加了下壓力,保證了低油耗以及在高速行駛中的安全性。
文檔編號B62D37/02GK101905714SQ20091005239
公開日2010年12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2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2日
發明者王博揚 申請人:上海市建青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