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2歲寶寶的早教遊戲(5歲寶寶的60個超簡單家庭早教遊戲)
2023-08-11 15:22:38 1
30、認識字母
用彩色扣子拼一下字母,順便認識顏色:
31、認識大小寫
將不同大小寫的字母寫在積木上,讓孩子配對。
詳見:《國外幼兒園這樣教孩子識字,我們怎麼在家學起來?》
32、學習加減法
用樂高直接觀察數量對應關係,迅速學習加減法。
33、認識整體與部分,學習分數
孩子看懂了整體和部分的概念之後,就可以學習分數啦!
詳見:《國外媽媽竟然這樣給孩子玩樂高,什麼早教錢都省了!》
34、認識地圖和方向
給孩子講解地圖上的陸地和水,讓孩子自由發揮,自己決定水和陸地的顏色,用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地形,並畫出一幅地圖,最後讓孩子將生活其中的動物也畫上,順便講解動物的習性。
詳見:《美國從幼兒園就培養孩子的這項科學技能,好處竟然這麼多》
35、認識漢字
1)找相同。最開始我們可以不強調認字,而是讓孩子認圖形。只要能找到相同的字配對成功就算贏。
2)連句子。把一些字和短語,分別寫在卡片上,講這些卡片分成主語、謂語、賓語或狀語三堆。玩的時候,隨意每堆拿出一張,連起來就是一句話。
詳見:《人家孩子4歲認識1000多字了,我家孩子怎麼辦?》
36、職業認知
列印一些孩子相對熟悉職業的卡通形象,從中間裁切開來,讓孩子進行配對。通過遊戲,可以練習到孩子的觀察力和專注力,同時也能用直觀的方式讓孩子了解消防員、警察、海軍、工人等等的典型服飾特點。
詳見:《「爸爸媽媽,你每天上班都是幹什麼去了?」》
創意繪畫啟類遊戲
37、印章畫
印章畫很好理解,但買印章要花錢對吧?不花錢的方法:把家裡做菜剩下的根莖拿出來給孩子畫畫用吧。你瞧,西藍花的根隨便一印,就是一朵花:
花朵也可以直接用作畫筆哦!
詳見:《畫畫好處多多,千萬別讓錯誤的啟蒙毀了孩子的天賦》
38、海綿畫筆
我們可以用海綿當畫筆,混合多種顏料,讓孩子創意發揮。
別看寶寶小,畫出來的效果可能會很漂亮哦!
39、製作美麗的蝴蝶
準備一張紙對摺,在其中的一半紙面上滴上顏料,再將紙對摺按壓後再打開,顏料就會印滿整張紙面。
等顏料幹後,沿著原來的折線剪出蝴蝶翅膀的形狀,再用扭扭棒做成蝴蝶觸角的樣子做點綴,美麗的蝴蝶就做好了。然後帶孩子觀察大自然中有對稱性的事物。
詳見:《教孩子認識動物竟有這麼多花樣玩法?》
40、用樂高畫畫
家裡的樂高積木除了搭建,還可以用來當做畫筆,讓孩子發揮想像,進行藝術創作。
41、落葉拼畫
帶著寶寶一起搜集散落在草地上的植物,把它們帶回家,作為創意材料,和寶寶拼湊成一副美麗的手工藝品,留下永久的紀念吧。
詳見:《這9種家門口的親子互動遊戲,讓寶寶的戶外時光不無聊》
42、畫地球儀
氣球不要吹的太大,有一定彈性。給孩子一些撕碎面巾紙和膠水,請她將紙片粘到氣球上,然後發揮創意塗色。
詳見:《小氣球大世界,她竟然和寶寶玩出了這麼多花樣?!》
搭建類遊戲
43、洗碗刷積木
市面上有那種很輕的EVA積木,既佔地方,價格又不便宜。其實我們用家裡的洗碗刷就能做到,只要剪成不同的形狀就可以了,是不是特別划算?
44、軟糖空間
大號的軟糖和牙籤,可以構建出各種不同的形狀,甚至立體空間。比塑料積木還好玩。
小寶寶可以先做平面的:
詳見:《STEAM老師告訴你,在家培養孩子能力,最重要是這個!》
45、冰塊積木
把冰塊當作「積木」來玩搭建,也很有挑戰性,因為冰塊本身滑滑的,在凍的過程中也很難保證每一面都平整,所以比較適合大些的孩子來玩,能搭起來也會更有成就感的。
46、雪花片「壘高塔」
將雪花片拼插成小花的形狀,讓孩子一層一層地壘上去,很輕鬆地就可以壘很高。只要咱們注意每一層的小花都用同一顏色拼插出來,最後壘出的「雪花塔」就會挺漂亮。一歲多的孩子也能玩。
47、雪花片齒輪
利用這樣的「小花」作為「齒輪」,找一個大小高度合適的紙箱,在蓋子上紮上一些小洞,再插入木棒/筆作為柱子,將雪花片齒輪插在柱子上。轉動其中一個齒輪,剩下的也跟著轉起來啦。
詳見:《從手眼協調到STEM,我教孩子在家玩出這麼多花樣!》
肢體運動類遊戲
48、不落地的氣球
上網買一些氣球,要厚實點、不容易破掉的,不要珠光的,避免反光。吹空氣就行,不吹太滿,避免易爆。帶孩子下樓的時候,互相傳送這個氣球,保持氣球不落地。這個過程中孩子會一直看著氣球,高高低低,鍛鍊追視能力,也會去追、去拍。
因為氣球飄得慢,不會像踢足球,孩子跑出去很遠,或者因為跑太快摔倒。這個遊戲可以將孩子控制在一定活動範圍內,而且四肢都得到鍛鍊,還能訓練反應能力。
詳見:《0-5歲分齡早教方案:如何教孩子認識春天?》
49、物模仿秀
根據孩子的月齡不同,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模仿對象,比如爬行期的孩子,可以模仿毛毛蟲和小海獅:
學步期的寶寶可以模仿棕熊和企鵝:
詳見:《這樣教孩子認識動物,生物、體育、藝術、文學都有》
相比2歲孩子的動物模仿,4歲多的孩子體能和核心肌肉都變得更強壯,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做一些難度更大的動作。
下圖的動作叫carb climb(螃蟹爬),能鍛鍊孩子的腰腹力量和身體平衡。
青蛙跳的動作能夠鍛鍊到孩子下肢的力量。
這個動作稱為gorilla walk(大猩猩走路),需要孩子用兩隻手抓住自己的腳踝前進,考驗身體的平衡性。
詳見:《教孩子認識動物竟有這麼多花樣玩法?》
50、給「小兔子」餵食
用大紙箱做成小兔子的造型,再準備個大勺子,裝上「食物」,請孩子去給小兔子餵食。
這個活動很適合和小夥伴一起去郊遊的時候玩——要想贏得比賽,不僅需要孩子跑得快,還要跑得穩,不能讓手裡的食物掉下來。這樣,既能讓孩子充分地「放電」,又鍛鍊了孩子的身體協調性。
詳見:《教孩子認識動物竟有這麼多花樣玩法?》
51、海綿球
把海綿炸彈當成球,用剪開的大號礦泉水瓶(或牛奶瓶)做成兩個接球的容器,就可以玩兒接球遊戲了。
詳見:《紐約老友教我一個家庭遊戲,竟然是用廚房用具!》
52、打保齡球
空的礦泉水瓶或其他飲料瓶加入適量水後放在一起,再準備一個小球,就可以玩打保齡球的遊戲了。年齡較小的孩子,可以用大一點的皮球,推或是踢過去都可以。
詳見:《孩子夏天愛玩水,這些花樣讓娃尖叫連連!》
53、運水接力賽
參加遊戲的人排成一排,每人拿上一個杯子,排在第一位的人杯子裡裝滿水,不可以回頭,將水向後倒,後面的人則要用杯子接住水,再將水向後傳遞。
詳見:《孩子夏天愛玩水,這些花樣讓娃尖叫連連!》
54、迷你冰壺/射擊遊戲
用圓形冰格和回形針製作成兩種顏色的迷你「冰壺」,在自家浴缸裡畫上個迷你冰壺比賽場地,很有種把奧運賽場搬回家的感覺。
詳見:《歐美孩子常玩的小遊戲,新鮮好玩還能做實驗,材料卻家家都有》
科普實驗類
55、觀察氣泡
放一盆水,水中滴上一些肥皂水,泡上幾塊大海綿和小杯子,讓孩子裝水玩。孩子擠壓海綿的時候,水中就會有許多氣泡出現,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觀察氣泡的產生和消失,學習簡單的科學原理。
詳見:《紐約老友教我一個家庭遊戲,竟然是用廚房用具!》
56、牛奶彩虹
在牛奶裡滴上幾滴色素或顏料,咋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神奇的,但當我們拿著一個沾了洗潔精的棉籤碰到液體表面時,瞬時出現的效果絕對會讓你覺得驚豔:顏料翻滾著,迅速向四周擴散,各種色彩混在一起,形成漂亮的紋理。這個周末,就和孩子一起動手試試吧。
詳見:《為什麼國外媽媽和早教班,都愛給孩子玩這種遊戲?》
57、瓶子裡的雨
春天是一個多變的季節,今天陽光明媚30度,明天可能就下雨降溫到十幾度,雖然換衣很麻煩,但給孩子講解天氣是最適合不過了。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天氣晴雨轉盤,讓孩子了解,不同的自然現象和氣候、溫度之間的關係。
然後準備一個透明罐頭瓶,放入清水,將爸爸的剃鬚泡沫擠上去。
讓孩子將藍色的食用色素,用滴管滴在上面,觀察藍色的「雨滴」透過雲層落下來的景象。
詳見:《0-5歲分齡早教方案:如何教孩子認識春天?》
58、製作冰球
在氣球裡裝上適量的水和食用色素,做出來的球形冰塊特別漂亮,讓孩子認識冰和水的關係,她們對冰球會愛不釋手。
59、廚房裡的食物哪來的?
從科普的角度教孩子認識廚房裡的食物,讓孩子去觀察各種食物的細節,猜猜他們是來自植物的哪個部位。
詳見:《早教真簡單!廚房裡都有的東西就能玩!》
60、水往哪裡去
這個實驗很簡單,準備幾片脈絡清晰的葉片(個人覺得水生植物的葉片更易活),放在水杯裡。先要講解基本知識:植物從根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通過樹幹或莖,輸送到葉子。葉面上的脈絡叫做「葉脈」,就像河流、道路一樣,水就是通過這些葉脈,進入葉片的各個角落。
然後,將顏色醒目的食用色素滴到水中,告訴孩子:水本來是透明的,所以我們看不出來水在葉片中的運行,但現在水有顏色了,在未來的幾天,我們就可以觀察到了。可以鼓勵孩子每天拍下一張照片,一周後作對比。
詳見:《0-5歲分齡早教方案:如何教孩子認識春天?》
61、冰塊尋寶
凍冰塊的時候在裡面藏上各種各樣的小東西,然後讓孩子想辦法將「寶物」取出來。快速取出寶物的辦法有很多,比如倒入熱水、放到太陽下面曬等等。咱們可以先不提示,看看孩子們自己能想怎樣的辦法。
詳見:《歐美孩子常玩的小遊戲,新鮮好玩還能做實驗,材料卻家家都有》
邏輯思維類
除了親子遊戲之外,還有這些邏輯思維啟蒙的好方法分享給大家:
62、文氏圖分類
使用文氏圖,孩子學會觀察事物的相似性和不同性,理解內在邏輯,開動腦筋,再自己動手將事物分門別類。
具體方法詳見:《美國幼兒園都用文氏圖教孩子,難怪能越玩越聰明!》
63、因果關係聯想
用觀察圖片並描述、繪本故事、科學實驗和錨圖遊戲這幾種方法,理解事物因果關係,年齡需求由小到大依次遞進,大家可以根據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來挑選使用。
具體方法詳見:《這樣給孩子講因果關係Cause & Effect,開啟孩子邏輯思維!》
64、繪製故事地圖
我們經常給孩子們讀的繪本,其實也可以換種花樣來講。例如我曾經分享過的《你千萬別上當啊》,故事的場景轉移了好幾次,我們就可以讓孩子在聽完後,一起來把地圖畫出來。
具體方法詳見:《美國從幼兒園就培養孩子的這項科學技能,好處竟然這麼多!》
65、區分Needs&Wants
教孩子理解和區分」需要「和」想要「的抽象概念,讓孩子學會如何處理自己的欲望,成為一個理性思考,並對自己行為負責任的人。
具體方法詳見:《美國從小教孩子Needs & Wants,好處竟然這麼多》
66、學習Problem & Solution
同學搶了我的東西怎麼辦?我想要別人手裡的東西怎麼辦?有人做了我不喜歡的事情怎麼辦?不同年齡的孩子如何理解問題和解決方法,減少在幼兒園等集體場景中的衝突。
具體詳見:《美國從小教孩子problem&solution,內容和方法都讓我意想不到…》
作者:花時間。國際新聞碩士,四語媽媽,童書譯作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美國PET父母效能訓練講師,美國加州PAU心理學研究生。創立公眾號慢成長,分享具有國際視野的早教發育、兒童心理、親子教育知識。
manchengzhang123
個人花時間:babyhours003
吉吉:mancz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