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裁刀的縫紉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12 22:25:55 3
專利名稱:具有裁刀的縫紉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裁刀的縫紉機,通過將可動裁刀在落針位置前側的縫紉機底座上出沒,並與配置在該位置的固定裁刀滑動連接,以將送入落針位置的布料的邊緣切斷。
在例如毛線短褲、嬰兒用褲子等的縫製過程中,當在腰身處設置鬆緊帶通過部時,是把作為縫製對象的布料其邊緣以依既定寬度摺入裡面側的狀態來送入落針位置,以進行將上述邊緣縫合在表面側的布料的褶邊縫紉。
為了施行上述的褶邊縫紉,以往使用的是例如特開平10-287號公報等所揭示的具有裁刀的縫紉機,在落針位置的前下部配置有通過來自縫紉機主軸的傳動而上下搖動的可動裁刀,並令沿上述可動裁刀的鉤狀而彎曲的前端刃部出沒於縫紉機底座上,以使其抵接於配置在該位置的固定裁刀來構成。
依據上述構成,施行褶邊縫紉而使其往裡面側摺回的布料的邊緣會被上述可動裁刀的前端刃部捕捉住而拉下,並在與上述固定裁刀之間留有大約一定的摺回寬度下切斷,結果即能對切斷後的邊緣以高效率進行穩定的褶邊縫紉。
在如上所述的具有裁刀的縫紉機中,上述可動裁刀是以將其底端部嵌合於在縫紉機底座的內部所架設的裁刀軸的方式來安裝的,該裁刀軸與縫紉機各部的其他可動部(針、底針、進給齒輪等)用的傳動軸一樣,通過已知的偏心機構而連結於縫紉機主軸,並對應該縫紉機主軸的旋轉而在既定的角度內反覆旋轉來構成。通過上述傳動結構而成的可動裁刀,會對應縫紉機主軸的旋轉而沿裁刀軸的軸搖動,通過上述搖動而上下動的前端齒輪部就會出沒於縫紉機底座上,並與固定裁刀相抵接,而將上述布料的邊緣切斷。
另一方面,上述褶邊縫紉為了形成腰身的鬆緊帶通過部,是以上述毛線短褲、嬰兒用褲子等的製作成筒狀型態的縫製物當作對象來進行的,故褶邊縫紉用的縫紉機一般是以下列結構來構成在內藏縫紉機主軸的縫紉機本體的一側,突出設置可插通筒狀縫製物的筒狀底座,並在上述筒狀底座的上部設定落針位置。
當以具有如上述筒狀底座的褶邊縫紉用縫紉機來構成具備有上述可動裁刀以及固定裁刀的具有裁刀的縫紉機時,以落針位置的前側作為動作區域的可動裁刀就會變成跟起進給縫製布料的作用的進給齒輪一起,收納於筒狀底座的內部,且在已知技術中,上述進給齒輪用的傳動軸兼作上述可動裁刀用的傳動軸(裁刀軸)使用,而兩者的傳動機構可互不幹涉的配置於筒狀底座內部的有限空間內。
然而,上述筒狀底座的大小是以可插通作為對象的筒狀縫製物為前提而決定的,故為了進行包括小尺寸的筒狀縫製物在內的廣範圍的縫製,就有具備有直徑180mm程度的細口徑的筒狀底座的縫紉機商品化問世。在這種縫紉機中,必須將位於筒狀底座內部的進給齒輪用傳動軸細口徑化,故如前所述,其在兼作為可動裁刀用的裁刀軸使用時,該傳動軸即會因可動裁刀進行切斷時所施加的負荷的作用而伴隨有彎曲現象來反覆旋轉,故而不僅利用可動裁刀的切斷動作會有問題,而且利用進給齒輪來進給的動作也會有產生阻礙的可能性,因此就導致了無法在高速下進行穩定的縫紉動作的問題。
本發明即有鑑於上述問題,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在高速下進行穩定的褶邊縫紉的具有裁刀的縫紉機,該縫紉機是通過配置在底座本體外側的裁刀軸來對出沒於落針位置前的可動裁刀進行傳動,並在細口徑的筒狀底座上具有落針位置,故不會對利用可動裁刀的切斷動作以及利用進給齒輪的進給動作造成阻礙。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的第1發明的具有裁刀的縫紉機,包括一筒形底座,在內置有縫紉機主軸的筒本體的一側突出設置,並在其上部設定有落針位置;傳動軸,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底座本體的外側突出配置,並通過上述縫紉機主軸的傳動繞軸旋轉;裁刀軸,從該傳動軸的突出部開始直到上述筒狀底座的前部為止,沿著上述底座本體的前部外側來架設;傳動裝置,將該裁刀軸的一端連結於上述傳動軸的突出部,並對應該傳動軸的旋轉而使上述裁刀軸在既定的角度範圍內反覆旋轉;可動裁刀,安裝於上述裁刀軸的另一端部,並對應該裁刀軸的反覆旋轉而出沒於上述落針位置的前部;以及固定裁刀,與該可動裁刀的一側滑動連接,並將送入上述落針位置的布料的邊緣切斷。
在本發明中,是將沿著於一側具有筒狀底座的底座本體的前部外側所架設的裁刀軸,經由傳動裝置而連結於底座本體外側的傳動軸的突出部,並於延伸至筒狀底座的前位置所設置的上述裁刀軸的端部安裝上可動裁刀,即可利用來自於縫紉機主軸的傳動所對應產生的傳動軸的旋轉來使裁刀軸反覆旋轉,再令上述的反覆旋轉傳至可動裁刀而使其出沒於落針位置的前部。
又,第2發明的具有裁刀的縫紉機,其特徵在於在第1發明中的傳動軸,兼作為配置在上述底座本體外部的紡線凸輪的傳動軸。
在本發明中,配置於縫紉機底座外部的紡線凸輪的傳動軸是由裁刀軸用的傳動軸來兼任的,而不需要專用的傳動軸。
更進一步,第3發明的具有裁刀的縫紉機,其特徵在於在第1發明或第2發明中的傳動裝置更包括有上述傳動裝置還包括一偏心環,嵌合支承於上述傳動軸的一部分;一傳動杆,一個端部嵌合於上述裁刀軸,另一端部則連結於上述偏心環;一變更裝置,將該傳動杆與上述偏心環的連結部位在傳動杆的縱向方向改變。
在本發明中,傳動軸與裁刀軸是通過將嵌合支承於前者的偏心環以及嵌合於後者的傳動杆予以連結而構成,以對應傳動軸的旋轉而令裁刀軸反覆旋轉;甚至,可將偏心環與傳動杆的連結位置往該傳動杆的長軸方向改變,通過上述的改變,即可簡單地調節因裁刀軸的反覆旋轉所產生的可動裁刀的動作衝程。以下結合
本發明的實施例。
圖1是具有裁刀的縫紉機的整體結構斜視圖。
圖2是本發明的具有裁刀的縫紉機所具有的裁刀機構其主要部分的結構與針板的斜視圖。
圖3是圖2中所示的裁刀機構其主要部份的分解斜視圖。
圖4是利用可動裁刀與固定裁刀來切斷布料的狀態說明圖。
圖5是表示裁刀軸與凸輪軸的連結關係的重要部份擴大斜視圖。
圖6是本發明的具有裁刀的縫紉機的其他實施例的外觀斜視圖。
以下,配合附圖而就本發明的實施例來進行詳細的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具有裁刀的縫紉機的整體結構斜視圖。
圖示的縫紉機具有通過站立設置在底座本體B上的腳部C來支承其底端的縫紉機臂A,此外,亦具有在縫紉機臂A的下方以平行的方式,在底座本體B的一側突出設置的細口徑的筒狀底座B1。
在上述縫紉機臂A的前端部的垂直下方支承有針棒以及推桿,且在針棒的下端安裝有多支針1,1…,而在推桿的下端則分別安裝有按壓金屬2。在上述筒狀底座B1的上面,在上述針1,1…以及按壓金屬2的下方位置架設有針板3(參照圖2),而在該針板3下部的筒狀底座B1的內部內藏有未圖示的底針以及進給齒輪。
上述針1,1…,通過來自於在縫紉機臂A的內部所架設的未圖示的上軸的傳動,而與上述針棒一起在包括針板3的上下的既定衝程內上下動作。按壓金屬2通過既定的操作而下降至針板3上,以將位於底座本體B上從其前方送入的布料W(參照第4圖)夾於該針板3之間。
如上構成的扁平縫紉縫紉機,如圖1所示,在筒狀底座B1的前端部前側具有裁刀機構4。圖2是裁刀機構4其主要部分的結構與針板的斜視圖。圖3是裁刀機構4的分解斜視圖。
圖2中3是架設於前述的筒狀底座B1的前端部上面的針板。在該針板3的大致中央部處,以朝寬度方向並列的方式形成用來使上述的上下動的針1,1…在降下時可分別插通的多個(在圖中為3個)針落下孔30,30…,以便設定出落針位置,並在上述落針位置的前後以及左右兩側形成可使未圖示的進給齒輪突出的開口呈矩形的進給齒輪孔31,31…。
在針板3上,如圖2的白色箭號所示,布料W(參照圖4)是從縱向方向的一側(前側)往另一側(後側)送入,且其縫製過程如下先使上述布料W夾於上述針板3與從其上部降下的按壓金屬2(參照圖1)之間,再利用從上述進給孔31,31…而突出於針板3上的未圖示進給齒輪,在既定的衝程內進行間歇性的進給,並通過與上述進給同一時間內降下於上述針落下孔30,30…的針1,1…以及配置於針板3下的未圖示底針的動作來完成縫製。
裁刀機構4包括固定設置於底座本體B的前端側(筒狀底座B1的突出設置側)前面的裁刀臺40;與該裁刀臺40相對應而固定設置於底座本體B的底端側前面的軸承臺41(參照圖1);在它們之間沿著底座本體B的外側前面所架設的裁刀軸42;其底端嵌合在從裁刀臺40延伸的裁刀軸42的突出部的可動裁刀43;以及其另一側與該可動裁刀43(圖的右側)相滑動連接的固定裁刀44。上述可動裁刀43通過來自縫紉機主軸(未圖示)的後述傳動來動作,並與固定裁刀44滑動連接而將進給於針板3上的布料W的邊緣切斷。
如圖2所示的裁刀臺40,是通過多個止動螺釘壓緊在底座本體B的前端側前面而被固定的,並位於在筒狀底座B1上所架設的針板3的右側的位置。裁刀軸42通過沿前端側的軸長方向而間隔的2個位置被裁刀臺40所設置的一對支承託座40a,40a支撐,以及位於其底端側的一個位置被上述軸承臺41支承,在軸周圍自由旋轉,並如前述,沿著底座本體B的前面而架設。
如圖2所示的裁刀軸42的前端,在與上述布料W的進給方向略呈垂直正交的方向橫切上述針板3的前位置,並突出至在該針板3上所設定的落針位置的左側。
上述可動裁刀43具有沿前端鉤形彎曲的刃部43a,其底部固定於上述裁刀軸42的突出端部,並由後述的傳動所產生的裁刀軸42的反覆旋轉而搖動,以使上述刃部43a上下動來構成。在針板3中,將針落下孔30,30…的左側前部以適當寬度切割,形成矩形的空缺部32,而上述可動裁刀43前端的刃部43a如圖2所示,在其上動時經由上述空缺部32而突出於針板3之上。
又,如圖3所示,上述固定裁刀44是在長軸方向的一側邊緣具有刃部44a的板狀構件,且其鄰接於可動裁刀43的安裝位置而安裝於支承在裁刀臺40的固定臺45上,並如圖2所示,沿著針板3一側的空缺部32的側邊配置有上述刃部44a。該刃部44a從一側與如上所述的可上下動的可動裁刀43的刃部43a滑動連接,並通過上述抵接部來施行切斷作用。
圖4是利用可動裁刀43與固定裁刀44來切斷布料的狀態說明圖。上述的切斷動作如圖所示,以將其邊緣E在裡面側折邊的狀態下送入落針位置的布料W為對象,當將上述折邊部縫合於上述布料W的表面側而施行褶邊縫合時,在到達圖中虛線所表示的落針位置前,將上述摺疊的邊緣E切斷,並剩下適當寬度的折邊部。
在落針位置的前位置,如上述,可上下動的可動裁刀43在往上動時會將上述布料W由裡面側往上推,並通過在該布料W的摺入邊緣E的附近彎曲成鉤形的刃部43a來捕捉住布料,在此狀態下如圖中所示的箭號般往下動,即可引導至與固定裁刀44的刃部44a的滑動連接部進行切斷。上述的切斷動作通過來自上述裁刀軸42的傳動而在短周期內產生的可動裁刀43的上下動而連續性地進行,並對通過上述的切斷動作所切齊的邊緣部進行褶邊縫紉。
如圖2所示,在裁刀軸42的中間部中,在位於上述裁刀臺40的一對支承託座40a,40a的支承部間嵌合固定有同軸的彈簧承環46,且在該彈簧承環46與前端側的支承託座40a之間居中裝設有螺旋彈簧47,而上述裁刀軸42則是通過施加在彈簧承環46的嵌合部位的上述螺旋彈簧47的彈力而向底端側、即從正面看向右方推壓。通過上述的推壓,裁刀軸42前端的可動裁刀43即會在其刃部43a抵住固定裁刀44的刃部44a的狀態下上下動作,因此可在兩刃部43a,44a間確實地進行布料W的切斷。另外,彈簧承環46的固定位置可在裁刀軸42的軸長方向改變,通過上述的改變即可增減螺旋彈簧47的彈力,而能適當地設定上述刃部43a,44a的抵接力。
為使如上所述的可動裁刀43上下動作而施加在裁刀軸42的傳動,產生於被上述軸承臺41支承的底端部附近。如圖1所示,在固定在底座本體B的底端側前面的軸承臺41的下側,配置有紡線凸輪5。上述紡線凸輪5利用來自支承在底座本體B內部的縫紉機主軸(未圖示)的傳動來旋轉,以對在落針位置下動作的底針所供給的底針線的張力施行間歇性的增減作用,並固定在位在底座本體B的底端側前面並平行於上述裁刀軸42所架設的凸輪軸50的一端(左端)。
上述凸輪軸50位於縫紉機臂A的腳部C的下方位置,通過固定設置於底座本體B的前面的支承臺51,以在軸外圍自由旋轉的方式,支承在軸長方向間隔設置的2個位置。該凸輪軸50的另一端(右端)超過底座本體B的底端側端面而延伸設置,並通過定時帶(timingbelt)52而與突出於同側端面的未圖示縫紉機主軸相連結。具有以上結構的凸輪軸50利用來自縫紉機主軸的傳動而沿軸外圍旋轉,作為使嵌合於左端的紡線凸輪5向一個方向連續旋轉的傳動軸而起作用。
在底座本體B的前面,在上述旋轉的紡線凸輪5的該位置安裝有底針線的線道板53,而紡線凸輪5則通過使其在旋轉中可適量出沒於線道板53的上面來決定其位置。在上述線道板53處供給有來自安裝在縫紉機臂A的腳部C前面的線調整器6的底針線,該底針線橫穿搭跨架於紡線凸輪5的出沒位置,經過底座本體B的內部而導入於筒狀底座B1內側的底針。上述底針線當紡線凸輪5往線道板53上突出時,即會因該紡線凸輪5的上推而緊拉,而當紡線凸輪5從線道板53上沒入時就會變鬆弛,由此根據底針的動作而使張力增減,來供給底針線。在本發明的具有裁刀的縫紉機中,上述可動裁刀43的裁刀軸42利用上述動作的紡線凸輪5的凸輪軸50作為傳動軸,並在如前所述的既定的角度範圍內反覆旋轉而被連結。
圖5是表示裁刀軸42與凸輪軸50的連結關係的重要部分的擴大斜視圖。在本圖中,為了明白顯示連接部,省略了在凸輪軸50的前端部所嵌合的紡線凸輪5以及有該紡線凸輪5出沒的線道板53的圖示。
如圖所示,從作為傳動軸的凸輪軸50向可動裁刀43的裁刀軸42進行傳動的傳動裝置,包括有嵌合支承於凸輪軸50的中間部的偏心環54,以及嵌合於裁刀軸42的對應部分底端的傳動杆48,更具體地,是與在該偏心環54突出設置的臂55的前端連接而構成。
偏心環54是廣泛被使用在縫紉機各部分的公知機械要件,用來將沿縫紉機主軸等的一個方向旋轉的軸的傳動,傳至針、底針、進給齒輪等進行反覆動作的可動部。圖示的偏心環54嵌合支承於往一個方向旋轉的凸輪軸50,而該偏心環54的臂55即會因凸輪軸50的旋轉作為向長度方向進行既定衝程的往返動作而推出,故使得上述往返動作作用於上述傳動杆48的前端。結果,傳動杆48就會以其底端所嵌合的裁刀軸42作為樞軸而搖動,而對應上述搖動的裁刀軸42亦會在對應於傳動杆48的搖動角度的角度範圍內進行反覆旋轉,上述反覆旋轉被傳至安裝於前端部的可動裁刀43處,完成上述的切斷動作。
此處,在本發明的具有裁刀的縫紉機中,對於可動裁刀43的傳動,是經由沿著底座本體B的前面延伸設置的凸輪軸50以及裁刀軸42來完成,由於上述的軸50,42位於底座本體B的外側,故可自由地選定包括直徑在內的尺寸。因此,不會因為產生由切斷而施加在可動裁刀43的大負荷所導致的對切斷動作造成阻礙。突出設置於底座本體B的前端側的筒狀底座B1內的進給齒輪,可利用來自於專用傳動軸的傳動來使其動作,也不會對進給動作造成阻礙,且也能在高速下進行穩定的摺邊縫紉。
此外,在以上的實施例中,可將用來對配置於底座本體B外部的紡線凸輪5進行傳動的傳動軸50兼作為裁刀軸43的傳動軸使用,因此而不需要可動裁刀43專用的傳動軸,以將結構簡單化。另外,對於底座本體B外部的紡線凸輪5的配置,為了使由線調整器6所導出的底針線的設置較容易以及在縫製動作中底針線切斷時的後續操作較容易起見,故採用以往的方式配置。
又,如圖5所示,傳動杆48與偏心環54的臂55的連接,是經由在該傳動杆48的長軸方向延伸設置的長孔49來構成,且在該長孔49的長度範圍內可變更連結位置。通過上述的結構,就可在上述長孔49的長度範圍內,改變伴隨著偏心環54的臂55前端的往返動作所產生的傳動杆48的搖動角度,如此即可使經由裁刀軸42傳達的上述搖動所產生的可動裁刀43的上下動作的衝程,能對應例如作為對象的布料W的種類而進行調整,以經常得到良好的切斷狀態。
圖6是本發明的具有裁刀的縫紉機的其他實施例的外觀斜視圖。在本實施例中,在鄰近縫紉機臂A的腳部C的落針位置的一面突出設置凸輪軸50,在凸輪軸50上安裝有紡線凸輪5,並使偏心環54嵌合支承於上述凸輪軸50的延長端,並將從該偏心環54往前方延伸的臂55的前端,與向嵌合於在底座本體B的前面所架設的裁刀軸42的傳動杆48上方延伸的前端相連結,對應凸輪軸50的旋轉而使裁刀軸42反覆旋轉。上述凸輪軸50貫穿周壁而延長至腳部C的內部,並將上述延長端通過定時帶而連接於底座本體B內部的縫紉機主軸,再對應縫紉機主軸的旋轉而向一個方向旋轉。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由於其他結構零件皆與第1圖所示的實施例相同,故將與第1圖共通的參考符號及詳細說明省略。
又,在圖6中,上述偏心環54位於紡線凸輪5的外側位置,並位於該紡線凸輪5的正面的一部分,且紡線凸輪5以及偏心環54從外側嵌合支承於從腳部C突出的凸輪軸50,亦可如圖1中所示,使紡線凸輪5的正面呈開放式來配置。在作如上配置時,對於紡線凸輪5的底針線的設置以及縫製中所切斷的底針線的後續處理就會變得很容易。
在如上所述的本發明的第1發明的具有裁刀的縫紉機中,由於將沿著在一側具有筒狀底座的底座本體的前部外側所架設的裁刀軸,經由傳動裝置而連結於底座本體外側的傳動軸的突出部,並將縫紉機主軸的旋轉經由傳動軸而傳至裁刀軸,使得在延伸至筒狀底座的前位置設置的上述裁刀軸的端部所安裝的可動裁刀出沒於落針位置的前部,因此,不需要利用細口徑的筒狀底座內部的傳動軸,即可使可動裁刀動作,並使施加有大負荷的可動裁刀的切斷動作穩定進行,此外,亦不會對筒狀底座內部的進給齒輪的進給動作造成阻礙,故而能在高速下進行穩定的褶邊縫紉。
此外,在第2發明的具有裁刀的縫紉機中,由於配置於底座本體外部的紡線凸輪的傳動軸兼作為用來傳動裁刀軸的傳動軸,因而不需要設置新的專用傳動軸,故通過簡單的結構即可進行穩定的切斷動作。
更進一步,在第3發明的具有裁刀的縫紉機中,從傳動軸向裁刀軸傳動的傳動裝置是通過將嵌合支承於前者的偏心環以及嵌合於後者的傳動杆予以連結而構成,並能將偏心環與傳動杆的連結位置在該傳動杆的長軸方向上進行改變,故可簡單地調節來自傳動軸的傳動所產生的裁刀軸的反覆旋轉量、及由上述的反覆旋轉所產生的可動裁刀的動作衝程,因此不論布料的種類為哪種都可確實地進行切斷,而發揮本發明的優異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裁刀的縫紉機,其特徵在於,包括一筒形底座,在內置有縫紉機主軸的筒本體的一側突出設置,並在其上部設定有落針位置;傳動軸,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底座本體的外側突出配置,並通過上述縫紉機主軸的傳動繞軸旋轉;裁刀軸,從該傳動軸的突出部開始直到上述筒狀底座的前部為止,沿著上述底座本體的前部外側來架設;傳動裝置,將該裁刀軸的一端連結於上述傳動軸的突出部,並對應該傳動軸的旋轉而使上述裁刀軸在預定的角度範圍內反覆旋轉;可動裁刀,安裝於上述裁刀軸的另一端部,並對應該裁刀軸的反覆旋轉而出沒於上述落針位置的前部;以及固定裁刀,與該可動裁刀的一側滑動連接,並將送入上述落針位置的布料的邊緣切斷。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裁刀的縫紉機,其中上述傳動軸兼作為配置在上述底座本體外部的紡線凸輪的傳動軸。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裁刀的縫紉機,其中上述傳動裝置還包括一偏心環,嵌合支承於上述傳動軸的一部分;一傳動杆,一個端部嵌合於上述裁刀軸,另一端部則連結於上述偏心環;一變更裝置,將該傳動杆與上述偏心環的連結部位在傳動杆的縱向方向改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帶有裁刀的縫紉機,可確實地進行向可動裁刀的傳動,能在高速下進行穩定的褶邊縫紉。沿著筒狀底座B1的底座本體B的前面,架設裁刀軸42,將裁刀軸經由具有偏心環53以及傳動臂48的傳動機構,與用來傳動紡線凸輪5的凸輪軸50連接,在延伸至筒狀底座B1的前位置的裁刀軸的前端,安裝可動裁刀,由凸輪軸50的旋轉所帶動的裁刀軸42的反覆旋轉向可動裁刀傳遞,使裁刀出沒於在筒狀底座B1上所設定的落針位置。
文檔編號D05B1/00GK1326026SQ0111572
公開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01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00年5月29日
發明者水崎隆, 橋本誠二 申請人:大和縫紉機製造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