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經濟觀察報,北京經濟時報
2023-04-02 09:09:19 1
新華社北京八月三十日電。新產業快速成長,新業態持續活躍,新模式不斷湧現.今年上半年,北京新經濟實現增加值4707.2億元,按現價計算增長15.2%,約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創新激發活力,首都經濟「新」。圖中關村新華社記者羅攝新經濟帶來新活力
新一代環保鈦電池、AR智能眼鏡、腦控康復機器人.北京門頭溝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上展示的一系列項目引人注目。
作為曾經的煤礦區,資源型產業曾經是門頭溝區絕對的經濟支柱,高科技創新型企業很少。隨著當地的石龍經濟開發區被納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門頭溝區的新經濟正在蓬勃發展。
如果把高科技企業比作「金鳳凰」,那麼就必須在園區多種「梧桐樹」,讓企業安心生活。門頭溝種植的梧桐樹是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創新孵化器。
其中一個就是小陽光空間孵化區。聚集區為小微創業團隊量身定製。在這裡,工商註冊等問題可以一站式解決。北工大畢業生肖偉在集聚區註冊了一家公司。從諮詢到拿到營業執照只用了一個小時。
在園區內,很多細分行業的科技企業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孵化空間。北京創客工場的目標是成為國際一流的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企業孵化基地;De M-LAB定位於醫學研發;宏遠廣業智造工場是無人機的研發孵化基地;Bot創意空間主要服務於文化創意產業.
新經濟帶來新活力。幾年來,經開區蝴蝶已成為花木掩映的生態科技園,集成電路設計、工業機器人、3D列印等產業相繼落戶。
截至目前,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共有高新技術企業18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0家。2018年1-6月,園區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同比增長30%。
新的工業模式正在蓬勃發展。
門頭溝區高科技企業的蓬勃發展並非個例。在北京的16個區,新經濟隨處可見。初步測算,今年上半年,北京新經濟增加值達到4707.2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長15.2%,約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
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龐認為,新經濟增長可以從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新產品等維度進行分析。
以新興產業為例。上半年,北京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2323.2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長17.1%。
它長約2米,重約40公斤,可下潛至水下約300米.在8月份舉行的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由博雅公道(京)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水下仿生機器人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據《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路線圖》報導,到2025年,北京機器人產業收入力爭達到600億元左右,基本建成國際領先的機器人創新應用基地。
科技創新不僅推動產業升級,也推動新的商業模式和消費升級。
7月5日,北汽新能源正式發布面向私人市場的車電價值分離商業模式,推出首款——EU快換版,私人換電模式。消費者購買純電動汽車後,電池產權將由電池管理公司回購,消費者以租賃方式取得電池使用權。
BAIC總經理鄭剛表示,車電價值分離從商業模式、產品、技術、服務等方面直擊純電動汽車普及的痛點,提供了新的選擇
為激發新經濟活力,北京不斷釋放政策紅利。北京市今年發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資項目目錄(2018年本)》包括9大類43項審批事項。與2015版目錄相比,核准事項減少了59項,同比減少58%。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總體來看,新目錄的審批範圍進一步縮小。在市場競爭充分、企業能夠自主決策、能夠用經濟和法律手段有效調控的地方,所有審批都要取消和備案。
稅收是商業環境的「試金石」。不久前,北京首家雲稅體驗中心落戶通州。體驗中心在稅控開票、發票領取等環節啟用人臉識別系統,打造智能辦稅新體驗。同時實行「一日取票」流程,發票申請受理、稅控設備開具、發票發售時限由5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
北京東升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保平說,過去他去稅務機關跑了很多趟,現在「最多跑一趟」,他切實感受到了納稅服務的變化。
放寬準入、簡政放權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為新動能持續活躍提供了制度支撐。
北京非公有制經濟在對外開放的六個領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今年1-5月,六大領域規模以上非公有制服務業法人單位收入7292億元,同比增長17.6%。
新華社記者任峰、郭宇靖、王曉潔
(原標題:新經濟佔三成。北京的經濟是「新的」)
來源:新華社
編輯: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