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記錄卡_大山深處有外賣 送餐老闆年入40萬
2023-03-31 03:58:15 3
原標題:大山深處有外賣:送餐老闆年入40萬,跑的是條什麼「路」?
大山深處也有外賣?是怎樣一種賣法?
幾年前,四川古藺縣東新鎮吶喊村的羅江勝也想像不到,自己能在偏遠的山村開上農家樂,然後每天接到訂餐電話。
在當地,羅江勝被村民稱為「送餐老闆」、「外賣大哥」。他每天騎著摩託車送餐,在村道上來來回回要跑10來趟,最遠送到10公裡外的鄰鎮村莊。口碑好,生意就好,如今,羅江勝的農家樂一年有40萬元純收入。
村民點了餐,羅江勝把剛出鍋的菜裝進餐盒
吶喊村靠山,對面也是山,站在山上喊,聲音就在村裡迴蕩。村子離古藺縣城將近60公裡,離東新鎮集鎮也有10多公裡。村主任郭登舉說,「吶喊村山高路遠,以前村裡的年輕人都不好娶媳婦。」
但現在,村子根據海拔高低分割成不同的「經濟帶」,滿坡種上了獼猴桃、甜橙、蜂糖李,回鄉就業、創業的人也越來越多,村子裡又充滿了人氣與活力。
2012年,羅江勝回家置辦了一套廚具,打算做一名鄉廚,跑十裡八鄉的宴席。隨著村裡產業經濟的發展,他抓住機遇順勢辦起了農家樂,送起了外賣,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羅江勝最新的計劃是「從農村邁向集鎮」,在鄰近的皇華鎮集鎮上再開一家「分店」。因為最近兩年,除了東新鎮,周邊的魚化鎮、皇華鎮,農業產業化也轟轟烈烈發展起來了……
送外賣「日常」
每天10來趟,最遠到10公裡外
羅江勝49歲,黝黑,微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要年輕一點。
羅江勝做的乾鍋雞、羊肉湯鍋很好吃,村民愛點,家常的回鍋肉、炒素菜也味道可口。從早上開始,就不斷有人打電話訂餐,他挨著記下來。然後備料、切菜、烹飪……整個上午,他和妻子趙永菊都忙在廚房。
中午的時候,羅江勝開始送餐,大多數都是周圍一兩公裡範圍內的村民。他送餐的時候,趙永菊掌廚,忙不過來的時候,他又搭一把手。
「平均每天要送10來趟。」羅江勝說,一份乾鍋雞240元,一份紅湯羊肉180元,也有家常的「快餐」,肉絲肉片回鍋肉,搭配時令菜蔬,人均15元。一個月下來,農家樂要賣出100隻雞、300斤牛肉、2隻羊。
這些都是本地食材,雞是附近村民賣的,牛肉、羊肉,也從當地人那裡購買。羅江勝說要保證食材品質,雖然在村裡開農家樂談不上競爭,但一樣要樹立口碑。雞買回來後,他常常自己先吃,發現肉肥,肉裡的含水量高,他就會把這群雞放養個把月再殺。
羅江勝把餐盒放進「保溫箱」
一般的蔬菜,是羅江勝自家地裡種的,白菜、青菜、萵筍、蒜苗……羅江勝房屋周邊的幾塊田地裡種的各種蔬菜,最終從他的廚房端上了村民餐桌。
最遠的一戶訂餐,在10公裡開外,是近鄰的魚化鎮一戶村民,點了1700元的菜。去年,這戶村民為老人做壽宴客,需要搭配一些「硬菜」,點的都是雞、牛肉、羊肉等菜。他送到的時候,客人給了50元的路費。他不要,對方堅決要給。
羅江勝說,這戶人家本來可以在更近的集鎮上點餐,但捨近求遠,就是覺得自己的菜食材可靠,味道好。他自己也有點意外,這口碑傳得這麼遠。
羅江勝年輕的時候一直在外打工,他先在浙江的建築工地幹活,然後又去了廣東一家燃氣公司上了7年班,2007年突然想回老家了,便辭了職。
他後來意識到,如果不辭職,就有機會「混」進這家公司的管理層,拿上高工資。講起這份工作,羅江勝多少有些遺憾,但沒有後悔,畢竟他現在也賺了錢。他的農家樂,一年純收入有40萬元左右。
點外賣的「新人」
村子變了,村民生活方式也變了
從廣東辭職回來後,羅江勝在古藺縣一家工廠承包了3年食堂,合同期滿後,他回到了吶喊村。有一段時間他不知道幹什麼好,但又不想再外出打工,畢竟老人孩子都需要照顧。
他最終置辦了一套廚具,跑十裡八鄉的農村宴席。2012年,羅江勝正式成為一名鄉廚,做鄉廚的羅江勝生意算不上好,一年能接到幾十場宴席,春節前後忙,大部分時間是淡季。
變化始於2014年,吶喊村開始推進獼猴桃產業發展。在羅江勝印象裡,這一時期開始,吶喊村的流動人口就多起來了,機械施工人員、技術人員,以及參觀考察人員,這些人就餐,都找到他這裡。
於是,羅江勝就勢開起了農家樂,辦了證照,掛上「菊勝餐館」的招牌。隨著獼猴桃種植規模擴大,以及甜橙、蜂糖李等產業的發展,羅江勝餐館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羅江勝說,大部分點餐的還是年輕人,或者收入較好的家庭。他沒有明確統計過客戶的信息,也沒有詳細分析過客戶群體,但他跟大部分客戶都相熟。
有了這些產業基地,農村的生產生活也隨之改變。吶喊村村主任郭登舉說,如今村裡人已經習慣了去地裡上班,授粉、鋤草、施肥、搭棚……有村民向種植大戶承包了勞務。運輸,農機維修等也成為村裡新的就業渠道。
村民已習慣在獼猴桃種植基地「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