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漲緊堵塞的製作方法
2023-11-01 11:58:02 1
專利名稱:內漲緊堵塞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堵塞,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漲緊堵塞。
背景技術:
製造業中,有一些氣道、水道或容器、腔體類零件需要進行密封性測試檢驗,測試前首先要對被測件進行封堵,常規方法用堵塞或用盲孔法蘭連接封堵。橡膠堵塞結構簡單,其密封性由堵塞變形來實現,堵塞變形小,密封效果不好,堵塞變形大,密封效果好一些,但是取出堵塞時又很困難,甚至要破壞性地取出橡膠堵塞。盲孔法蘭連接密封可靠,但安裝操作不方便,有些場合或零件無法用法蘭連接封堵,所以說法蘭連接封堵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密封可靠,可方便地將堵塞塞進或取出的內漲緊堵塞。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內漲緊堵塞,它由螺塞、調整螺釘、柱銷、液性塑料、內漲套、滑柱、堵芯、偏心輪和銷軸組成。所述堵芯是一個圓柱狀構件,其圓柱表面設有環形槽並套裝金屬薄壁內漲套,在內漲套外表面也套裝具有一定強度的軟質材料製成的外漲套。所述堵芯左端面中心軸向螺孔中設有螺塞、右端面中心軸向孔中設有滑柱、左端面還設有一隻注塑口,調整螺釘和柱銷安裝在其中,液性塑料由注塑口注入堵芯剩餘空間內。偏心輪與滑柱的右端面接觸配合,偏心輪由銷軸定位安裝在堵芯右端軸向開口槽中。當向右下方推動偏心輪上的手柄使滑柱向左移動,頂壓液性塑料向堵芯周邊膨脹移動,致使薄壁內漲套和外漲套受內漲力變形,直至封堵被測孔的內孔壁。反向操作亦可釋放內漲力,使堵塞恢復到原始狀態,較容易從被測件內孔中取出。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結構簡單、封堵操作方便、密封可靠;2、封堵時密封性可調;3、堵塞可反覆使用,經濟性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所示的內漲緊堵塞由螺塞1、調整螺釘2、柱銷3、滑柱4、內漲套5、外漲套6、液性塑料7、堵芯8、偏心輪9、銷軸10組成。所述的堵芯8是一圓柱狀構件,在本實施例中圓柱面中段設有1隻環形槽,在其中部的軸向內孔是通孔,通孔中段由8隻徑向通孔與環形槽溝通,通孔的左端螺孔是螺塞1的安裝位置,通孔右端孔與滑柱4間隙配合,堵芯8左端一隻小口徑螺孔是注塑口,液性塑料7在內漲套5套裝到堵芯8後由此注入,調整螺釘2和柱銷3是注塑口的封堵件也是內漲緊力微調機構。內漲套5上套裝橡膠質的外漲套6,堵芯8與內漲套5、內漲套5與外漲套6的配合為過渡配合。所述偏心輪9與滑柱4右端面接觸配合,偏心輪9由銷軸10定位在堵芯8右端軸向開口槽中,向右下方推動偏心輪9上的手柄,使滑柱4向左移動,推動液性塑料7從8隻徑向通孔向外膨脹,致使薄壁內漲套5和外漲套6受內漲力變形,直至封堵被測孔的內孔壁。反向操作亦可釋放內漲力,使堵塞恢復到原始狀,可方便地從被測孔內取出堵塞。
權利要求1.一種內漲緊堵塞,它由螺塞(1)、調整螺釘(2)、柱銷(3)、液性塑料(7)、內漲套(5)、外漲套(6)、滑柱(4)、堵芯(8)、偏心輪(9)、銷軸(10)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堵芯(8)是一個圓柱狀構件,其圓柱表面設有環形槽,並在圓柱面上套裝金屬薄壁內漲套(5);在內漲套(5)外表面也套裝具有一定強度的軟質材料製成的外漲套(6);堵芯(8)左端面中心軸向螺孔中設有螺塞(1),右端面中心軸向孔中設有滑柱(4),左端面還設有一隻注塑口,調整螺釘(2)和柱銷(3)安裝在其中,液性塑料(7)由注塑口注入堵芯(8)剩餘空間內;偏心輪(9)與滑柱(4)的右端面接觸配合,偏心輪(9)由銷軸(10)定位安裝在堵芯(8)右端軸向開口槽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漲緊堵塞,其特徵在於,所述堵芯(8)的圓柱面設有環形槽1-3隻。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漲緊堵塞,其特徵在於,所述堵芯(8)中部的軸向內孔是通孔,軸向通孔中段由4-12隻徑向通孔與環形槽溝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漲緊堵塞,其特徵在於,所述堵芯(8)與內漲套(5)的配合為過渡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漲緊堵塞,其特徵在於,所述堵芯(8)與滑柱(4)的配合為過渡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漲緊堵塞,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漲套(7)的材質是高分子化合物組成材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漲緊堵塞,它由螺塞、調整螺釘、柱銷、液性塑料、內漲套、外漲套、滑柱、堵芯、偏心輪和銷軸組成。內漲緊堵塞是一種圓柱形構件,封堵內孔時將堵塞置放到位,向右推動偏心輪手柄,使偏心輪推動滑柱向左移動,頂壓液性塑料向堵芯周邊膨脹,致使薄壁內漲套和外漲套受內漲力變形,直至封堵被測孔的內壁。反向操作亦可釋放內漲力,使堵塞恢復到原始狀,堵塞較容易從被測件內孔中取出。本實用新型特別適用於內燃機機體和氣缸蓋中的氣道、水道密封性測試,也適合一些無法用盲孔法蘭封堵的場合下使用。
文檔編號F16L55/10GK2752581SQ20042007881
公開日2006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04年8月20日
發明者孫明坤 申請人:揚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