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鯊:世界上第二大魚類 它會吃人嗎?現狀如何?
2023-03-30 22:42:04
姥鯊,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魚類,體長最大的可以達到12米,重達19噸,這應該也是目前發現過的最大的姥鯊,姥鯊別看體型巨大,其實遊動速度並不快,而且對於人類來說並不會產生什麼威脅,更不會吃人類,姥鯊的食物主要是浮遊生物,反倒是姥鯊一直被人類捕殺,姥鯊的現狀是怎樣的呢?
姥鯊介紹:
姥鯊是姥鯊科及姥鯊屬中唯一的一個物種。它是繼鯨鯊以下世界上第二大的魚類。姥鯊分布在全世界的溫帶海洋。它們遊動緩慢,一般都沒有危害及依靠浮遊生物為餌料的。它們經常遷移,會季節性的出現在某些地區。就像其他的大型鯊魚,姥鯊正面臨滅絕的危險,原因是其低繁殖及過份捕撈,以供應世界各地對魚翅、魚肉及器官的需求。
姥鯊外形特徵:
姥鯊的身體呈紡錘型,軀幹較粗壯。尾柄兩側各具一突起,尾基上、下各具一凹窪。頭大,略側扁,錐形。吻短而圓突。眼略小,圓形,無瞬膜。鼻孔狹小,位於口前,前鼻瓣短,呈圓形;無口鼻溝或觸鬚。口裂寬大,廣弧形,具唇褶;下頜短,口閉時不露齒。頜齒細小而多,圓錐狀,邊緣光滑,齒頭向後,無側齒頭,4~7行在使用,每側每行100餘個。噴水孔細小,圓形。鰓孔5個,很寬,由背上側延伸至腹面,位於眼後。鰓耙細長、密列,角質,基部側扁,端部鬃狀,為取食的過濾器官。背鰭2個,第一背鰭大而略呈等邊三角形,起點於胸鰭及腹鰭間,後緣凹入,上角略尖圓,下角微尖突;第二背鰭頗小,起點在腹鰭後端之後,後緣凹入,上角尖圓,下角微尖突;胸鰭寬大型,鐮刀狀,後緣微凹入,外角鈍圓,內角鈍圓;尾鰭叉形,尾椎軸稍上揚,上尾叉較長大,近尾端處有一缺刻,下尾叉較短小。體背側灰褐色;腹側白色。
姥鯊的生活習性:
姥鯊是外海大洋性上層魚類。有明顯的晝夜垂直移動現象,在拂曉和黃昏時上升到表層,其他時間棲息在100米以下的深水層,最深可達700-1000米。反應遲鈍,船隻靠近它時也不逃逸。天氣晴朗時常浮於水錶層,背部緊貼水面,將吻端、背鰭和尾鰭上葉露出水面,或緩慢遊動,張口濾食,或翻身側臥,露腹曬日;有時當表體吸附有印魚時,則經常躍出水面,企圖抖落吸附的印魚。
研究證實姥鯊不會冬眠,且是全年活動的。在冬天,姥鯊會潛入更深的地方,濾食深海浮遊生物。衛星追蹤器確認姥鯊在冬天會遊超過幾千公裡來尋找浮遊生物。姥鯊亦會不斷捨棄及更新它們的鰓耙,而非只在一短時間內進行。 姥鯊會在或近水面張開口及豎起鰓耙來攝食。它們遊動得很緩慢,攝食時就只有2節,也不會像大白鯊般躲避船隻。它們對人類沒有害,也不會受魚餌所誘。雖然姥鯊很大及緩慢,但它們仍然可以躍出水面。它們這種動作可能是為了驅逐寄生動物或共生物。不過對姥鯊躍動仍有質疑,因為它們最高的速度每小時就只有4裡,且在受到魚叉的攻擊亦未有這樣的行為。
姥鯊會吃人嗎?
姥鯊雖然體型十分龐大,但是遊動的速度並不快,而且是要的食物來源是浮遊生物、小魚、小蝦、魚卵等食物,並不像其他的鯊魚一樣會捕食一些大型的食物,而且有時候姥鯊還會成為殺人鯨和虎鯊的獵食對象,姥鯊是不會吃人,反倒是人類對於姥鯊的威脅十分大,姥鯊身上的魚翅、魚肉、器官等部位都可以賣一個好價錢,也因為這樣姥鯊的數量在逐年減少中。
姥鯊的種群現狀:
由於姥鯊的數目嚴重下降,在很多國家現正受保護及限制其貨物的貿易。它們在英國、馬爾他、科羅拉多州及美國的海灣與大西洋都受到完全的保護。在紐西蘭目標捕獵姥鯊是犯法的。船隻及潛水員接近姥鯊是可以接納的,故在一些姥鯊普遍出沒的地區,這些活動成為了吸引旅客的招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