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集錦5篇
2023-04-01 07:43:05 1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集錦5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那麼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並能正確、美觀地書寫;認識兩個偏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周圍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2、有一隻小動物也說「世界多美呀」,板書課題。
(1)讀準「世」的音,是翹舌不是平舌音。
(2)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4、你們問題答案就在書中,下面我們來讀課文。
5、播放多媒體課件,再加配音朗讀。
二、初讀課文。
1、藉助拼音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把生字詞用橫線畫出來。
要求:把生字的讀音讀準,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3、檢查自學效果
(出示生字詞)
(1)自己讀讀生字詞,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麼要提醒同學的?
(2)正音。
翹舌音:站、湛、澄。前鼻音:站、湛、茵
後鼻音:澄邊音:麗
(3)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再讀一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師生共同評議。
三、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1、再指名朗讀課文,邊聽邊想:「世界多美好呀」是哪只小動物的說的?
2、它是什麼情況下說的?
3、你也能像剛才阿姨一樣,把這篇課文讀給大家聽,好嗎?
老師也為你配上音樂。
4、自讀,指讀,賽讀。
5、全班齊讀課文。
四、教學生字。
書讀得好,字也能寫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鞏固生字讀音。
2、教學「美字頭」。
3、看課後筆順表,自學生字的筆順並書空。
4、反饋檢查「世、美」的筆順。
5、指導寫字。
在學生自己仔細觀察字形,並說出生字書寫時關鍵筆畫的基礎上,重點指導「乎、世、雞、美」
6、師範寫以上四個字,學生描紅,臨寫。
7、生寫剩餘的生字。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寓言的寫法──簡短的故事裡寓含一個深刻的道理。
2、理解寓言所提示的寓意,引導學生把握人生的得失,正確對待挫折和不幸。
3、學習本文精美的語言。
【重難點】
重點:理解寓言所提示的寓意,引導學生把握人生的得失,正確對待挫折和不幸。
難點:理解寓言所提示的寓意,引導學生把握人生的得失,正確對待挫折和不幸。
【教學設想】
1、學生對寓言這種體裁比較熟悉,可以從以前學過的寓言導入,然後通過比較了解寓言的特徵。
2、故事學生比較喜歡,但本文重點與難點之處在於:寓言與人生的關係要弄明白作者著意表達的是人生中的道理。可以讓學生對故事提出問題,探究思考,然後再提示出寓意,最終要讓學生明白,效果應當比較好。
3、本文語言精美,可以通過反覆朗讀積累優美詞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學過的寓言故事有哪些?讓學生暢所欲言,說說故事裡寓含的道理。
(這個環節可讓學生溫習舊的寓言故事,也可以讓學生上網或圖書館查閱說一點新的寓言 。)
如《拔苗助長》,真有那麼傻的農人嗎?那麼這個故事想告訴人們什麼?
2、小結寓言的特點:
寓言是文學體裁的一種,以散文或韻律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戒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精悍,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多採用擬人、誇張、想像等手法,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
西方文學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臘的《伊索寓言》等。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莊子》《韓非子》等著作中。
今天學的是現代寓言。
二、揭題審題
本文題為《人生寓言》,發現沒有?在寓言的前面加上了人生二字,讀後思考,為什麼要加這二字?(這個問題可以放在最後解決,當作一個懸念)
三、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嬉戲(xī) 稟告(bǐng) 厄運(è)
慧心:佛教用語,指能夠領悟佛理的心。這裡泛指智慧。
慷慨:不吝嗇。
閒適:清閒安逸。
審美:欣賞、領會事物和藝術品的美。
風韻:優美的姿態神情。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個人利益的憂慮心情。
四、學習《白兔和月亮》
1、故事內容複述。
2、問題探究:
⑴ 白兔對待月亮的前後態度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
月亮原先不屬於自己,現在屬於他了。
你能從文章找出一個關鍵詞來說明嗎?
得失之患。
得到月亮不就是好事麼?為什麼又成為患?
再比如,白兔得到了青草,有東西吃了,當然高興了。為什麼得到這麼美好的月亮卻反面擔心呢?
⑵ 白兔為什麼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 為什麼不題為《白兔和青草》《天空和月亮》?
白兔擁有青草,就像天空擁有月亮一樣自然而然,而擁有月亮實在是不配擁有。
以《白兔和月亮》為題,因為傳說中,月亮中有白兔,順著這個意思寫。
討論後,就可以明確認識到:小白兔得到月亮,固然是諸神之王慷慨賜予,但是她實在不配擁有,因此不能泰然擁有。這就是說,不配擁有而擁有,就會生出無窮的得失之患。這樣的擁有,看起來是好事,又何嘗不是壞事?物的主人,其實也是物的奴隸,為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所奴役。白兔和月亮處於兩種不同的關係,決定了白兔呈現兩種不同的心態,擁有月亮反而不是好事。
⑶ 文中有句話說:和人類不同的是,我們的主人公畢竟慧心未泯,她終於去拜見諸神之王,請求他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 這裡提到人類,含有什麼意味?
換句話說,就是人類的慧心已泯。慧心,原是佛教用語,指能夠領悟佛理的心,現在泛指智慧。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擁有月亮並非好事,所以放棄了所有權。人類慧心已泯,總以為擁有就是幸福,是無論如何也不肯放棄既得利益的。可見,這話對人類有諷刺意味。也是本文加上人生二字的意義所在,作者寫作就是為了讓人們明白人生的道理。
3、大家可不可以從這故事中也想想自己生活中類似的事?
讓學生說說和白兔類似的事。如撿到很多錢
(通過擴展,讓學生明白人生的道理。)
寓意提示──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五、學習《落難的王子》
導入:周國平定理一:人是註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難的。由此推導出定理二:所以,世上沒有不可忍受的苦難。
1、故事複述。
2、問題研究,寓意提示:
⑴ 王子沒落難前聽到別人遭受厄運是怎麼說的?自己落難時他又是怎麼說的?各反映了他的什麼心理?生活得如何?
⑵ 文中主人公為什麼設置為王子?怎樣的王子?
生性脆弱。
⑶ 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這是落難王子說的話,從中可以看出王子明白了一個道理,什麼道理?
厄運能使性格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⑷ 天哪,太可怕了在別人落難時,王子落難時,我落難時三次反覆出現,有什麼用意?──表明,任何人遭受厄運時都得承受,而且都能承受!
⑸ 生活中還有類似的例子嗎?說說你自己或身邊的哪些人怎樣堅強面對不幸的?
⑹ 天有不測風雲若今後你遇到厄運你會怎樣做?
3、有關厄運的名言積累:
不幸可能成為通向幸福的橋梁。
──日本諺語
災禍是一個人的真正試金石。
──鮑蒙特與弗萊徹《榮譽之勝利》
苦難磨練一些人,也毀滅另一些人。
──富勒《至理名言》
烈火試真金,逆境試強者。
──塞內加《論天意》
六、兩篇寓言進行比較閱讀
1、在主題上,兩片語言都是些人生態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則主要寫人在獲利之後的心境;後則寫人受難後的狀態。
2、在情節上,都採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則寓言味道比較濃些;後則更像是事實。
3、 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是敘事為主。而前則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寫;後則重在敘事。
七、課外練習
讀幾則寓言,然後說說寓意。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材分析:
課文圍繞一天,通過對具體的事例的描述,展示了人們珍惜時間,在一天裡做出的成績,教育人們要珍惜時間,表達了母親對兒子的深切的關愛。
教學目標: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理解「綠蔭如蓋」、「羞愧」、「饞涎欲滴」、「遊手好閒」等詞語的意思。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課文內容,懂得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教學重點:讀文體會:什麼叫「失去的一天」?
教學準備:師生收集有關珍惜時間的諺語、名言、詩歌、名人故事。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請同學們回想一下,昨天你是怎麼過的?做了哪些事?想知道另一個小夥伴「佩佳」是怎麼過一天的嗎?讓我們走進課文《失去的一天》看看吧!
二、自讀課文,讀準讀順
1、自由小聲地讀課文,勾畫出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相互檢查,讀勾畫出的生字、新詞,相互幫助。
3、出示小黑板,檢查學生認讀本課生字、新詞的情況。綠蔭如蓋 佩佳 羞愧 饞涎欲滴 翻耕砌牆遊 手好閒 麥茬地。
4、分段抽讀課文,比一比哪位同學讀得更準確、更流暢。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讀課文。(正音)
2、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指名說。(師生評議)
四、質疑
把讀課文時讀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思考問題。
第 二 課 時
一、精讀課文,習得方法
(一)讀課文,看看自己能讀懂哪些詞語的意思,把不明白的提出來共同探討。
(二)全班交流匯報讀書收穫,教師相機指導學生研讀重點詞語。
1、「遊手好閒」
①、說說「遊手好閒」的意思。
②、讀課文1~5段,勾畫出能夠回答佩佳在這一天裡做了些什麼、想了些什麼的句子或詞語。
板書:睡 坐 吃 嬉戲
③、小結:他這一天什麼事也沒做,只是吃、睡、玩,這就叫「遊手好閒」。(板書:遊手好閒)
④、練習讀好這部分課文,通過讀來表現佩佳「遊手好閒」。
2、「羞愧」
①、說說「羞愧」的意思。
②、佩佳為什麼羞愧得不敢看媽媽的眼睛?
③、課文還有一處描寫佩佳羞愧難過的心情,請用線勾畫出來。從「低下頭」這個動作你體會到什麼?
④、媽媽是怎樣幫助佩佳認識自己的錯誤的?讀課文6~10段。通過媽媽帶他到不同的地方看到的不同景象,了解人們在這一天的工作成績。
⑤、讀這部分課文,讀出媽媽語重心長幫助孩子的語氣。
⑥、齊讀最後一段。「他想了想」,此時他會想些什麼?
⑦、出示最後一段,學生試著補充出「……」省略的內容。
二、拓展升華
1、你知道什麼叫做「失去的一天」嗎?
2、你有像佩佳這樣的「失去的一天」嗎?
3、師生交流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故事,課後利用資料辦一期班報。
4、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財富,時間就是知識。希望同學們從小珍惜時間,利用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材簡析】
梅花經霜傲放,被人們賦予堅強的品格,成為中華民族頑強不屈的精神象徵。課文以故鄉的梅花開了,引起對漂泊他鄉、葬身異國的外祖父的懷念,通過五個小故事,表達了外祖父對祖國的熱愛、眷戀之情,一位摯戀祖國的海外遊子形象躍然紙上。梅花與老人交相輝映,融於一體,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設計理念】
語文是一種感悟的藝術,一些感性的文字的堆積,所以語文的學習就應該滲透過文字的軀幹,透視文字的靈魂,體會作者真情的流淌。《梅花魂》是篇思鄉愛國的.文章,整篇課文設計:以學生為本,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交流,感悟文中至真至純的愛國深情,同時,將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為一體,在落實工具性的基礎上體現人文性。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認識12個生字,會寫16個字。正確讀寫相關詞語。
過程與方法: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結合重點語句體會人物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
3、摘錄讓自己感動的詞句。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習梅花的高尚品格,培養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重點。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義是難點。
【教學方法】
教法:
感情朗讀法,情景教學法,扶放結合法。
學法:1、勾畫重點句段,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思想感情。
2、讀文悟情,讀句悟理;抓重點詞句,以點帶面。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大家見過梅花嗎?(出示一組梅花圖片)梅花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引導交流梅花的古詩、名句、名畫、歌曲等)
2、是啊,古往今來,多少人通過畫梅、唱梅、寫梅來讚美梅花。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與梅花有關的動人故事。(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梅花有魂嗎?這裡的「魂」是什麼意思?(理解題目字面意思)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麼?(扣題質疑。出示對理解課文有價值的問題)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匯報交流:
(1)檢查生字生詞掌握情況(出示詞語):
縷縷幽芳 頗負盛名 頂天立地 低頭折節 玷汙
大抵 欺凌 訓斥 秉性 眷戀 衰老 手絹
(2)交流: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麼?(概括初讀收穫)
三、感悟探究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外祖父心中的梅花是什麼樣的?(出示第13自然段「這梅花??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指名讀這段話,你覺得梅花精神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可以用文中的相關語句,也可以自己想。)
(2)這多麼像中華民族的精神啊!齊讀「幾千年來??不肯低頭折節。」我們中華民族湧現過哪些有氣節的人物?(結合學生回答,出示圖片:嶽飛、文天祥、江姐、劉胡蘭、王二小等。略述江姐事跡,配樂《紅梅贊》)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梅花精神依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梁:子弟兵戰士搶險救災,白衣戰士抗擊非典等(出示圖片),此時你對梅花魂又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引導理解梅花魂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板書:民族魂)
(3)出示「一個中國人??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只是教育「我」做梅花一樣的人嗎?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讓我們懷著崇敬之情,齊讀這段話。
(4)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激發愛國之情)。
2、再讀課文,思考:課文通過哪幾個小故事,表白了外祖父眷戀祖國的心?(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思想感情)3、師朗誦課文,生畫出最受感動的地方,說說理由。(學生自
由回答,教師相機出示有關語段,結合言語表達、朗讀指導,體驗感情。)
(1)出示「每當讀到??常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
a、外公為什麼落淚?
b、讀到這些思鄉詩句,外祖父會想些什麼?
c、我們應該怎樣讀這句話呢?指名讀。
(2)出示「我五歲那年??又用細綢子慢慢抹淨。」
a、從中體會到什麼?
b、哪些詞語體會到愛惜墨梅圖?
c、為什麼這樣愛惜一枝畫梅?
d、怎樣讀老人的話?
(3)學生自由選讀受感動的地方,並說為什麼感動。(方法遷移運用,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理解。)
四、積累練習
把最受感動的語句摘錄在摘抄本上。
【板書設計】
22、梅花魂
民族魂
中國心
思鄉情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運用有效的識字方法,選自己喜歡的方式學會本課生字。
2.運用字典、生活積累或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寬恕」「欣慰」「感觸」等詞語的意思。
3.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犯了錯要有勇氣承擔責任。
【教學準備】
師生共同搜集有關為自己行為負責的小故事或關於裡根的小故事。
【教學過程】
一、名言設疑,導入課題
讀名言:「用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我懂得了什麼叫責任。」這句話是誰說的?他怎麼會有這樣的體會呢?今天我們一塊兒學習《責任》(齊讀課題——責任)。
二、初讀感知,了解大意
1.自讀課文,勾畫生字詞語,用自己喜歡的辦法自主學習。
用詞語卡片檢查認讀。
2.通過讀課文,你知道這一課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話說)
3.在這件事發生的過程中,小男孩的情感經歷了三次變化,默讀課文,用你喜歡的符號勾畫出情感變化的詞語,這是學習批讀的一種方法。(板書:批讀)
(交流,板書:委屈委屈而為難自豪)
三、自主閱讀,邊讀邊批
1.為什麼小男孩的情感會發生這樣幾次變化呢?請大家用心讀課文,藉助旁批閱讀思考,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疑問簡單地批在書上。(板書:讀、思)
2.結合你的批讀,在小組內交流閱讀體會,看看哪些同學最會合作學習。
四、全班交流,讀中悟情
1.小男孩兒為什麼感到委屈?
(1)引導學生抓住小男孩無意闖禍、認了錯、以為應該得到原諒,而老太太不肯原諒、索賠等詞語體會小男孩的委屈。學生在重點詞下作符號。
(2)真是認了錯就該得到原諒嗎?抽讀旁批的問題:小男孩已經向老太太認了錯,老太太為什麼還不原諒他呢?
交流體會,小結:有的錯誤並不是認了錯就可以了結的,還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承擔相應的責任,比如錢物的賠償,心靈的不安。
(3)帶著我們的體會讀「可是」這句話。
2.後來小男孩為什麼委屈而為難呢?(請看第2段)
(1)學生交流體會:自己拿不出錢,父親有錢不能給。
(2)你還從什麼地方看出父親對小男孩很嚴厲?在最能體現父親嚴厲的詞下作記號。(嚴肅、借、必須)
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體會讀相關語句,讀出父親的嚴厲。抽讀。
(3)對於父親的做法你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嗎?請把你批下的問題說出來。交流問題,引入討論:父親為什麼有錢不給、借了必還呢?
匯報,小結:嚴是愛,寬是害。父親這樣做是對兒子的一種嚴厲的愛,一種深沉的愛。
(4)師生分角色讀第3段或同桌練習並抽生表演男孩與父親的兩次對話。
3.小男孩為什麼感到自豪?
(1)生交流體會。
(2)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出小男孩很辛苦?投影重點句,學生交流體會,並讀好這一句。
(3)想像著小男孩打工掙錢的情境讀句子,讀出他的艱辛,體會出他的自豪。抽讀,範讀,齊讀。
(4)理解「欣慰」,想一想:父親為什麼感到欣慰?讀父親的話。
4.父親的用意達到了嗎?讀最後一段,你從哪些詞句中能體會到?(總統、深有感觸)讀裡根的話,理解「過失」「自己的勞動」在課文中指的是什麼。
讓我們再讀一讀裡根的話,把它記在心裡,對我們的成長會有好處。
五、回歸課題,升華激勵
讀了課文,你們明白「責任」是什麼了嗎?請將你的想法批在課題旁邊。
學生交流對「責任」的認識,老師引導準確表達。
總結: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用邊讀邊批的方法進行學習,大家對責任有了自己的認識。大家再讀課題。讓我們牢牢記住裡根小時候的故事,牢牢記住「責任」這兩個字,希望你們從小做有責任感的人,長大做有出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