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鹽鹼地用儲水營養缽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12-04 08:00:01 2

本發明涉及鹽鹼地改良和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鹽鹼地用儲水營養缽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鹽鹼地是全球分布廣泛的一種土壤類型,是一種重要的土地資源。全球鹽鹼地面積約為150億畝,我國鹽鹼地面積約5.4億畝,佔全球的三十分之一。我國耕地有15億畝,鹽鹼地耕地面積約0.9億畝,佔到我國耕地面積的近十五分之一。目前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障礙。與此同時,隨著土地大面積的開墾,不合理的灌溉及水質惡化所帶來的土壤鹽漬化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因此,鹽鹼地治理是世界性難題,也是全球研究熱點。
目前鹽鹼地改良主要使用的方法有合理灌溉,洗鹽排鹽,大量施用有機肥、種植耐鹽鹼植物等。這些方法在改良鹽鹼地方面已經取得顯著地效果,並開始市場化推廣。但是,這些方法對於改良大區域鹽鹼地有優良效果,成本一般較高,對於一些小區域鹽鹼地或者栽種特種品種時,則不適用。
在種植領域,營養缽的應用越來越多,為作物提供生長所需的水分和營養,由於現在卻沒有一種適用於鹽鹼地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缽,尤其是結合鹽鹼地改良和改善作物生長的營養缽。因此,發明一種鹽鹼地專用的營養缽成為市場亟需。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鹽鹼地用儲水營養缽,用可降解材料壓製成型,不僅為作物提供生長所需的有機質和微量元素,還具有儲水功能,為作物生長提供水資源。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鹽鹼地用儲水營養缽,包括缽體,所述缽體包括外缽體和內缽體,所述內缽體和外缽體形成一個儲水空腔;所述內缽體設置有一個半球形缽底,所述外缽體設置有一個平面缽底;所述缽體的底部設置有貫通所述內缽體和外缽體的通孔;所述外缽體由可降解塑料製成;所述外缽體分布有若干微孔,按重量份包括以下成分:
農作物秸稈50-60份,動物糞便10-15份,有機膨潤土5-10份,改性累託石2-5份,腐殖質2-5份,複合肥2-5份,粘結劑0.5-1份。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內缽體的半球形缽底內部設置有一層半透膜。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儲水空腔連通有注水口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粘結劑為澱粉或矽樹脂。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動物糞便為牛糞、羊糞、雞糞、鴨糞或豬糞的一種或多種。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可降解塑料為聚乳酸或澱粉塑料。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複合肥包括鉀肥、氮肥和磷肥,並且所述鉀肥、氮肥和磷肥按重量比為2:1:1。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改性累託石為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作插層劑對累託石進行有機改性,然後與聚丙烯熔融共混製備而成。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鹽鹼地用儲水營養缽的製備方法,不僅為農作物生長提供有機質和養分,還為作物生長提供水資源;降解後還可改良土壤。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鹽鹼地用儲水營養缽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①備料:將農作物秸稈乾燥並粉碎,製得0.5-1.5mm的顆粒備用,與動物糞便混合有氧發酵備用。
②混合:將聚丙烯醯胺用水稀釋,並與備好的農作物秸稈、動物糞便、有機膨潤土、改性累託石、腐殖質和複合肥充分混合。
③壓製成型:將混合料放入成型機中壓製成型。
④烘乾:脫模,自然晾曬2-8天或烘乾,即得營養缽的內缽體。
⑤組裝:用可降解塑料製備外缽體,然後組裝成營養缽。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改性累託石的製備方法為:將累託石用球磨機球磨成細粉,並煅燒,然後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作插層劑進行有機改性,最後將改性得到的有機累託石與聚丙烯熔融共混在雙螺旋螺杆機上製備成改性累託石。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鹽鹼地用儲水營養缽,缽體包括外缽體、內缽體和儲水空腔,可以起到集水和儲水作用,內缽體具有半球形缽底加大滲水面,內部設置有半透膜,可以使土壤始終保持溼潤,節約水資源。
將農作物秸稈應用到營養缽上,為秸稈的利用開闢了新途徑。一方面農作物秸稈本身富含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經厭氧發酵後有利於農作物吸收利用;另一方面,經發酵後的秸稈不攜帶病蟲草害,外來病蟲草害也不宜在其中滋生,保證了育苗的安全性;並且降解後的營養缽不會汙染土壤,成為一種良好的土壤改良劑,同時也降低了成本。
另外,選用有機膨潤土和改性累託石,可以有效平衡土壤的PH並降低鈉離子濃度,從而改善作物生長環境。降解後成為土壤改良劑,得到合理的利用。
同時,有機肥中的有機質具有較強的吸附性能和較高的陽離子代換能力,對Na+、Cl-有很強的吸附作用,且有機質是植物養分重要的來源,有機質分解能為作物生長提供全面的養分,從而增強作物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複合肥中含有植物生長所需的鉀、氮和磷元素。為植物生長提供礦物質和養分,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 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 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 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缽體;11-平面缽底;12-集水板;2-內缽體;21-半球形缽底;22-半透膜;3-注水口;4-過濾網;5-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
實施例1一種鹽鹼地用儲水營養缽
包括缽體,所述缽體包括外缽體1和內缽體2,所述內缽體2和外缽體1形成一個儲水空腔;所述內缽體2設置有一個半球形缽底21,所述外缽體1設置有一個平面缽底11;所述缽體的底部設置有貫通所述內缽體2和外缽體1的通孔5;所述儲水空腔連通有注水口3;所述外缽體1由可降解塑料製成。
所述內缽體2分布有若干微孔,按重量份包括以下成分:
農作物秸稈50份,動物糞便10份,有機膨潤土5份,改性累託石2份,腐殖質2份,複合肥2份,粘結劑0.5份。
所述粘結劑為澱粉;所述有機塑料為聚乳酸塑料;所述動物糞便為牛糞,所述農作物秸稈為小麥秸稈。
將累託石用球磨機球磨成細粉,並煅燒,然後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作插層劑進行有機改性,最後將改性得到的有機累託石與聚丙烯熔融共混在雙螺旋螺杆機上製備成改性累託石。
所述複合肥為鉀肥、磷肥和氮肥按重量份2:1:1混合而成。
實施例2
一種鹽鹼地用儲水營養缽
包括缽體,所述缽體包括外缽體1和內缽體2,所述內缽體2和外缽體1形成一個儲水空腔;所述內缽體2設置有一個半球形缽底21,所述外缽體1設置有一個平面缽底11;所述缽體的底部設置有貫通所述內缽體2和外缽體1的通孔5;所述外缽體1頂部設置有集水板12;所述儲水空腔上部設置有過濾網4,所述過濾網4與集水板12連接。可以收集雨水供作物生長,過濾網4可以防止雜物進入。所述儲水空腔連通有注水口3,可向儲水空腔中注水,保證植物生長所需水分。
所述外缽體1由可降解塑料製成。所述內缽體2的半球形缽底21內部設置有一層半透膜22。半透膜22可以實現水的可持續滲透,使土壤始終保持溼潤,而不會造成水的浪費。
所述內缽體2分布有若干微孔,按重量份包括以下成分:
農作物秸稈55份,動物糞便12份,有機膨潤土6份,改性累託石4份,腐殖質5份,複合肥4份,粘結劑0.7份。
所述粘結劑為矽樹脂;所述可降解塑料為澱粉塑料;所述農作物秸稈為小麥秸稈、玉米秸稈、薯類秸稈和棉花秸稈的組合。所述動物糞便為牛糞和雞糞的混合。
實施例3一種鹽鹼地用儲水營養缽的製備方法
按照實施例2方案和組分重量製作營養缽,包括以下步驟,
①備料:將農作物秸稈乾燥並粉碎,製得0.5mm的顆粒備用,與動物糞便混合有氧發酵備用。
②混合:將聚丙烯醯胺用水稀釋,並與備好的農作物秸稈、動物糞便、有機膨潤土、改性累託石、腐殖質和複合肥充分混合。
③壓製成型:將混合料放入成型機中壓製成型。
④烘乾:脫模,自然晾曬8天或烘乾,即得營養缽的內缽體。
⑤組裝:用可降解塑料製備外缽體,然後組裝成營養缽。
所述改性累託石的製備方法為:將累託石用球磨機球磨成細粉,並煅燒,然後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作插層劑進行有機改性,最後將改性得到的有機累託石與聚丙烯熔融共混在雙螺旋螺杆機上製備成改性累託石。
該鹽鹼地用儲水營養缽的使用方法:將營養缽移到種植區域,填充一層有機土;將作物移植到營養缽中,填土,澆水。實時監控營養缽中水的多少,當水分不充足時,可通過注水口3向營養缽中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