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式乾燥室的製作方法
2023-11-04 05:15:3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藥材片劑製作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循環式乾燥室。
背景技術:
藥材在儲藏時一般都需要進行乾燥;乾燥的方式主要有人工乾燥與機器乾燥;人工乾燥就是利用一定的設備對中藥材進行乾燥的方法;人工乾燥的溫度應根據中藥材性質靈活掌握,一般中藥材以不超過80℃為宜,含揮發性成分的中藥材以不超過50度;而機器乾燥主要為機器進行加熱除水乾燥,乾燥程度不統一,由此可能造成藥材存放時發生變質,所以我們現在需要一種自動的可以統一乾燥程度的乾燥室。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循環式乾燥室,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循環式乾燥室,包括外殼;所述的外殼底面四個角位置分別安裝有一個輪子;所述的外殼一側上部開有出料口;所述的外殼另一側下部設有進料口;所述的出料口的下側安裝有乾燥室控制器;所述的外殼為內部中空的箱體;所述的外殼內側上部為儲藏室;所述的儲藏室下側為檢測室;所述的外殼內部底面上側安裝有加熱爐;所述的加熱爐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垂直導軌;所述的外殼內部一側上部與出料口相對的位置安裝有溼度檢測器;所述的外殼內側背面中央位置設置有冷凝器;所述的加熱爐上側設有工作檯;兩根所述的垂直導軌分別穿過工作檯的兩側;所述的外殼在其內側底面加熱爐一側的位置安裝有電機;所述的電機的一側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的垂直導軌的中央位置安裝有橫嚮導軌;所述的工作檯頂面中間位置安裝有夾板;所述的夾板兩端連接有旋轉軸;所述的旋轉軸的另一端與工作檯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的輪子上側設有支撐軸;所述的支撐軸頂面與外殼底面相連接;所述的垂直導軌形狀為U形;所述的垂直導軌底面與外殼內部底面相連接;所述垂直導軌上部設有存放臺。
優選的,所述的儲藏室下側底板可拆卸;所述的電機為微型電機;所述的溫度傳感器安裝在外殼內部一側面上;所述的垂直導軌以及橫嚮導軌上安裝有同步帶;所述的電機的輸出軸與同步帶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的夾板頂面設有多個壓料杆;所述的壓料杆一端通過鉸鏈與工作檯相連接;所述的旋轉軸與電機相關聯。
優選的,所述的乾燥室控制器的一側設有水分儀;所述的水分儀正面上部設有顯示屏;所述的水分儀與溼度檢測器相關聯。
優選的,所述的乾燥室控制器內部設有PLC控制器;所述的乾燥室控制器正面上部安裝有液晶屏顯示器;所述的液晶屏顯示器的上側設有加熱指示燈;所述的加熱指示燈的一側安裝有保溫指示燈;所述的加熱指示燈以及保溫指示燈與溫度傳感器相關聯;所述的液晶屏顯示器的下側設有電機開關、電源開關以及急停開關;所述的電機開關的下側安裝有工作檯上移鍵;所述的電源開關下側設有工作檯回位鍵;所述的工作檯上移鍵下側設置有旋轉軸開關;所述的工作檯回位鍵下側安裝有旋轉軸檔位調節旋鈕;所述的旋轉軸開關、旋轉軸檔位調節旋鈕、工作檯上移鍵以及工作檯回位鍵通過PLC控制器與電機相關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乾燥室底部加裝四個輪子,使得乾燥室由傳統固定式的變為可移動式的,操作者可根據場地、使用藥材量的多少來確定是移動乾燥室或者移動藥材;裝有顯示屏和控制臺,可實時監控乾燥室內部溫度、溼度等變化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對室內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控;與傳統的乾燥室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乾燥方式由原來的材料靜止,變為材料可動式,到達預定位置後,夾板繞旋轉軸轉動,並且藥材通過壓料杆固定,通過對旋轉軸不同轉速的調控,給藥材提供一定的速度,在旋轉加熱的過程中,受熱面積加大,利於藥材的乾燥,加速了藥材的工作效率;採用新型的循環方式,通過電機驅動工作檯的移動,更有針對性的選擇在加熱完成後繼續往上移動到儲存室,還是通過橫向軌道再次回到乾燥室進行進一步的加工,針對不同的實際加工效果,能夠做出不同的選擇,針對性更強,加工效果大大增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夾板局部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乾燥室控制器正視圖。
圖中:1、輪子;2、支撐軸;3、工作檯;4、垂直導軌;5、冷凝器;6、檢測室;7、儲藏室;8、出料口;9、溼度檢測器;10、存放臺;11、橫嚮導軌;12、進料口;13、溫度傳感器;14、電機;15、壓料杆;16、旋轉軸;17、夾板;18、水分儀;19、顯示屏;20、旋轉軸開關;21、工作檯上移鍵;22、電機開關;23、乾燥室控制器;24、加熱指示燈;25、保溫指示燈;26、液晶屏顯示器;27、急停開關;28、電源開關;29、工作檯回位鍵;30、旋轉軸檔位調節旋鈕;31、外殼;32、加熱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包括外殼31;所述的外殼31底面四個角位置分別安裝有一個輪子1;所述的外殼31一側上部開有出料口8;所述的外殼31另一側下部設有進料口12;所述的出料口8的下側安裝有乾燥室控制器23;所述的外殼31為內部中空的箱體;所述的外殼31內側上部為儲藏室7;所述的儲藏室7下側為檢測室6;所述的外殼31內部底面上側安裝有加熱爐32;所述的加熱爐32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垂直導軌4;所述的外殼31內部一側上部與出料口8相對的位置安裝有溼度檢測器9;所述的外殼31內側背面中央位置設置有冷凝器5;所述的加熱爐32上側設有工作檯3;兩根所述的垂直導軌4分別穿過工作檯3的兩側;所述的外殼31在其內側底面加熱爐32一側的位置安裝有電機14;所述的電機14的一側設有溫度傳感器13;所述的垂直導軌4的中央位置安裝有橫嚮導軌11;所述的工作檯3頂面中間位置安裝有夾板17;所述的夾板17兩端連接有旋轉軸16;所述的旋轉軸16的另一端與工作檯3相連接;所述的輪子1上側設有支撐軸2;所述的支撐軸2頂面與外殼31底面相連接;所述的垂直導軌4形狀為U形;所述的垂直導軌4底面與外殼31內部底面相連接;所述垂直導軌4上部設有存放臺10;所述的儲藏室7下側底板可拆卸;所述的電機14為微型電機;所述的溫度傳感器13安裝在外殼31內部一側面上;所述的垂直導軌4以及橫嚮導軌11上安裝有同步帶;所述的電機14的輸出軸與同步帶相連接;所述的夾板17頂面設有多個壓料杆15;所述的壓料杆15一端通過鉸鏈與工作檯3相連接;所述的旋轉軸16與電機14相關聯;所述的乾燥室控制器23的一側設有水分儀18;所述的水分儀18正面上部設有顯示屏19;所述的水分儀18與溼度檢測器9相關聯;所述的乾燥室控制器23內部設有PLC控制器;所述的乾燥室控制器23正面上部安裝有液晶屏顯示器26;所述的液晶屏顯示器26的上側設有加熱指示燈24;所述的加熱指示燈24的一側安裝有保溫指示燈25;所述的加熱指示燈24以及保溫指示燈25與溫度傳感器13相關聯;所述的液晶屏顯示器26的下側設有電機開關22、電源開關28以及急停開關27;所述的電機開關22的下側安裝有工作檯上移鍵21;所述的電源開關28下側設有工作檯回位鍵29;所述的工作檯上移鍵21下側設置有旋轉軸開關20;所述的工作檯回位鍵29下側安裝有旋轉軸檔位調節旋鈕30;所述的旋轉軸開關20、旋轉軸檔位調節旋鈕30、工作檯上移鍵21以及工作檯回位鍵29通過PLC控制器與電機14相關聯。
本實用新型在具體實施時,將藥材裝入專用工具內,用壓料杆15將藥材壓緊後,從進料口12放入加熱區內,關閉出料口8,按電源開關28,通過乾燥室控制器23打開加熱爐32進行加熱,當溫度上升到一定值時,溫度傳感器13將感應到的數值反饋回液晶屏顯示器26,並通過乾燥室控制器23控制旋轉軸16開始旋轉,進行加熱,加熱指示燈24亮,加熱完成後,保溫指示燈25亮,電機14驅動工作檯3向上移動,到達檢測室6後,溼度檢測器9進行該區域的檢測,若檢測到的數值達到標準值,電機14驅動工作檯3繼續向上移動,到達儲藏室7,將乾燥後的藥材進行儲藏,保證使得儲藏的藥材維持在一定的溼度狀態,儲藏到預定量後,從出料口8處取出;若檢測到的數值達不到標準值,電機14驅動工作檯3進行橫向移動,移動至後段的垂直導軌4處,重新回到加熱室進行乾燥;本實用新型,高效節能安全可靠,熱效率高,二次利用熱能降低成本,而且保證乾燥質量,為改進乾燥方式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