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層建築攀援植物垂直綠化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1-03 18:48:52 1
一種高層建築攀援植物垂直綠化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層建築攀援植物垂直綠化系統,包括攀援植物、栽培基質和用於盛裝栽培基質的種植槽,種植槽設於建築主體的外立面上,垂直綠化系統還包括支撐框架和攀援網,支撐框架固定在建築主體的外立面上且位於種植槽的外側,攀援網沿著支撐框架外表面鋪設使得攀援網與建築主體外立面之間形成用於攀援植物生長及維護攀援植物的空間。本實用新型實現了高層建築外立面垂直綠化,不增加土地使用情況下增加了綠地面積,樓體建築高度越高,綠化區的面積增加越大,節約用地效果越為明顯。攀援網與建築主體外立面之間的空間,有效地解決了以往垂直綠化定期更換植物、修剪及清雜困難的問題,也解決了高層建築外立面綠化的施工、養護的安全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高層建築攀援植物垂直綠化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垂直綠化系統,尤其涉及一種高層建築攀援植物垂直綠化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現代化的迅速發展和城市規模地不斷擴大,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張,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解決人們居住、辦公等問題,目前的方法是大力發展高層建築,但是,由於高層建築表面積大、吸收和反射太陽輻射能力強,使其成為導致城市熱島效應主要「元兇」之一。同時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城市生態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由於城市土地的有限性和高層建築空間寸土寸金,無法進行大面積綠化,要提高城市綠化覆蓋率、改善城市的環境質量,不僅需要平面綠化,還需要把平面綠化和垂直綠化有機的結合起來。
[0003]垂直綠化也稱立體綠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城市立地條件,選擇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並依附各種構築物及其它空間結構的綠化方式。它不僅能夠彌補平面綠化的不足,豐富綠化層次,有助於恢復生態平衡,而且能夠增加城市建築的自然藝術效果,使之與環境更加協調統一。
[0004]但是,長期以來高層建築垂直綠化領域仍存在許多難以突破的技術問題,比如種植槽及給排水問題、結構安全性問題、植物種類的選擇問題、栽培基質的配製問題、維護管理困難的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均制約著高層建築垂直綠化的進一步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安全、造價低廉、植物維護保養容易、可有效提高樓體綠化率的高層建築攀援植物垂直綠化系統。
[0006]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高層建築攀援植物垂直綠化系統,包括攀援植物、栽培基質和用於盛裝栽培基質的種植槽,所述種植槽設於建築主體的外立面上,其特徵在於:所述垂直綠化系統還包括支撐框架和用於攀援植物生長攀爬的攀援網,所述支撐框架固定在建築主體的外立面上且位於種植槽的外側,所述攀援網沿著支撐框架的外表面鋪設使得攀援網與建築主體外立面之間形成用於攀援植物生長及維護攀援植物的空間。
[0007]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在高層建築外立面的垂直綠化,在不增加土地使用的情況下增加了綠地面積,且樓體建築高度越高,綠化區的面積相應增加越大,節約用地效果越為明顯。本實用新型的攀援網與建築主體外立面之間留有攀援植物生長及維護攀援植物的空間,有效地解決了以往垂直綠化定期更換植物、修剪及清雜困難的問題,也解決了高層建築外立面綠化的施工、養護的安全問題。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支撐框架主要由豎向杆件和橫向杆件拼接組裝而成,所述豎向杆件呈間隔設置圍括所述種植槽,所述橫向杆件呈間隔設置且其兩端連接在豎向杆件上構成一立體矩形框架,靠近建築主體外立面的豎向杆件和橫向杆件分別與建築主體的外立面相連固定,所述立體矩形框架與建築主體外立面之間的空間是立體矩形空間,該立體矩形空間中形成有利於植物保溼的生態小環境,同時在該立體矩形空間中氣流自下而上流動以利於牆外降溫。支撐框架的豎向杆件和橫向杆件之間的間距可根據承載力計算得到,在樓層平面處豎向杆件和橫向杆件均與建築主體通過膨脹螺絲連接,確保了支撐框架的牢固性。
[0009]本實用新型攀援網與建築主體外立面之間的空間是立體矩形空間,該空間可有效防止攀援植物延伸到牆體上,不影響開窗通風;隨著植物的生長,葉片達到一定的覆蓋率,該空間形成一個生態小環境,有利於植物的保溼,且該空間形成「煙囪效應」,其內部形成從下而上的氣流,有利於牆外降溫。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種植槽的槽壁上且靠近槽底面設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過排水管與建築主體的雨水管相連通,可以保證積水能及時排除和植物的正常用水,當雨水或澆水過多時,水會順著排水管流入雨水管,匯入市政管網中,從而有效避免水溢出牆面,保持牆面的清潔和美觀。在所述種植槽的頂部還設有微灌裝置,能夠保證供給植物生長的所需水分,而且微灌裝置具有調節小氣候的能力,噴灑的水滴細小,節水效率聞。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種植槽與建築主體一體施工而成或者是在已有建築主體的外立面上加設而成,所述種植槽內表面塗覆有防水層,在所述種植槽內底面的防水層上鋪設有陶粒疏水材料,所述排水口埋設在所述陶粒疏水材料中。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栽培基質採用高營養成分且輕質的固體基質,優選採用有機種植土。本實用新型針對高層建築外立面綠化光照強、溫差大、風速高、水分散失快的特點,根據所選攀援植物生長特點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栽培基質。
[0013]本實用新型所述攀援植物是非爬牆類攀援植物。
[0014]本實用新型所述攀援網編織而成。由於不存在焊接點,減少了焊接點的缺陷破壞,而且適合彎折,能造就出獨特美感。
[0015]本實用新型所述攀援網採用浸塑鋼絲綠化攀援網。該攀援網垂直承載力能滿足攀援植物及高層維護作業人員的安全防護承載力要求,能兼作安全防護網;該攀援網抗老化、抗曬、抗腐蝕等性能優越,使用壽命長,能減少維修更換等二次高空作業;根據選用的攀援植物生長特點及滿足荷載要求選擇合適的網孔尺寸,且浸塑材料能減少烈日下因溫度過高對植物造成灼傷,更適合植物攀援生長。
[0016]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以下改進,所述攀援網通過鋼箍固定在豎向杆件上以穩固攀援網供高空作業用。高空作業時,只需通過鋼箍將攀援網與支撐框架固定即可,施工極為簡便。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顯著的效果:
[0018]⑴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在高層建築外立面的垂直綠化,在不增加土地使用的情況下增加了綠地面積,且樓體建築高度越高,綠化區的面積相應增加越大,節約用地效果越為明顯。
[0019]⑵本實用新型攀援網與建築主體外立面之間留有攀援植物生長及維護攀援植物的空間,有效地解決了以往垂直綠化定期更換植物、修剪及清雜困難的問題,也解決了高層建築外立面綠化的施工、養護的安全問題。
[0020]⑶本實用新型攀援網與建築主體外立面之間的空間是立體矩形空間,該空間有效防止攀援植物延伸到牆體上,不影響開窗通風;隨著植物的生長,葉片達到一定的覆蓋率,該空間形成一個生態小環境,有利於植物的保溼,且該空間形成「煙囪效應」,其內部形成從下而上的氣流,有利於牆外降溫。
[0021]⑷本實用新型不僅適用於新建的建築物,也適用於對已有建築物的改造,適用範圍廣泛,與採取拆除已有舊建築物以增加綠地的方法相比,本實用新型在增加同樣的綠化面積的條件下,能大大節約成本。
[0022](5)本實用新型種植槽與新建建築主體一體成型時,可同時設置防水層,防止滲水對樓體結構造成損壞,使用期限長,建造、維護成本低,同時建造過程能增加行業產業、稅收,經濟效果明顯。
[0023](6)本實用新型具有有效降噪音、降灰塵、阻擋太陽、降溫、可以明顯改善小氣候環境和改善城市建築的硬性空間格局的作用,降低了建築物的節能損耗,有利於降低城市的熱島效應,有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環境效益非常明顯。
[0024](7)本實用新型採用有機種植土作為栽培基質,解決了高層建築主體外立面種植槽土層薄植物難生長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攀援網,解決了攀援植物攀援過程中高溫灼傷或燙死的問題,能有效加快攀援植物的生長,縮短綠化成型時間。
[0025](8)本實用新型的攀援網和支撐框架能滿足攀援植物及高層維護作業人員的安全防護承載力要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側視示意圖;
[0028]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支撐框架和建築主體外立面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如圖1、2所示,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層建築攀援植物垂直綠化系統,包括攀援植物1、栽培基質2、用於盛裝栽培基質2的種植槽3、支撐框架6和用於攀援植物I生長攀爬的攀援網7,栽培基質2採用高營養成分且輕質的固體基質,具體採用有機種植土。種植槽3設於建築主體的外立面9上,支撐框架6固定在建築主體的外立面9上且位於種植槽3的外側,攀援網7採用浸塑鋼絲綠化攀援網,且攀援網7編織而成,攀援網7沿著支撐框架6的外表面鋪設使得攀援網7與建築主體外立面之間形成用於攀援植物生長及維護攀援植物的空間8,攀援植物I在生長及維護空間8沿攀援網7生長並最終形成綠化系統。
[0030]綜合考慮到植物的適應性、耐乾旱性、抗風性、恢復能力等特性,同時考慮到爬牆植物會對建築牆體造成破壞,影響開窗通風,生長不可控,維護困難等因素,本實施例的攀援植物選用非爬牆類攀援植物,在高度上每層種植的植物品種相互交替,保證一年四季有花、部分葉色隨季節變化,從而達到理想的景觀觀賞效果。
[0031]支撐框架6主要由豎向杆件61和橫向杆件62拼接組裝而成,豎向杆件61呈間隔設置圍括種植槽3,橫向杆件62呈間隔設置且其兩端連接在豎向杆件61上構成一立體矩形框架,豎向杆件61之間的間距、橫向杆件62之間的間距可分別根據承載力計算得到,靠近建築主體外立面9的豎向杆件61和橫向杆件62分別與建築主體的外立面9通過膨脹螺絲10相連固定,確保了支撐框架的牢固性,立體矩形框架與建築主體外立面9之間的空間是立體矩形空間,該空間有效防止攀援植物延伸到牆體上,不影響開窗通風,隨著植物的生長,葉片達到一定的覆蓋率,該空間形成一個生態小環境,有利於植物的保溼,且該空間形成「煙囪效應」,其內部形成從下而上的氣流,有利於牆外降溫。攀援網7通過鋼箍固定在豎向杆件上以穩固攀援網供高空作業用。在高空作業時,只需通過鋼箍將攀援網與支撐框架固定即可,施工極為簡便。
[0032]種植槽3的槽壁上且靠近槽底面設有排水口 4,排水口 4通過排水管與建築主體的雨水管相連通,當雨水或澆水過多時,水會順著排水管流入雨水管,匯入市政管網中,從而有效避免水溢出牆面,保持牆面的清潔和美觀。在種植槽3的頂部還設有微灌裝置5,微灌裝置具有調節小氣候的能力,具備噴灑的水滴細小,節水效率高的特點。在本實施例中,種植槽3與建築主體一體施工而成,種植槽3內表面塗覆有防水層,該防水層與建築主體同時施工,以防止滲水對樓體結構造成損壞,施工時,按照一般天面或衛生間地面做防水處理即可。在種植槽3內底面的防水層上鋪設有陶粒疏水材料,排水口 4埋設在陶粒疏水材料中。
[0033]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內容,按照本領域的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上述基本技術思想前提下,本實用新型支撐框架等還具有其它實施方式;種植槽也可以是在已有建築主體的外立面上加設而成,使用範圍廣泛。因此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出其它多種形式的修改、替換或變更,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高層建築攀援植物垂直綠化系統,包括攀援植物、栽培基質和用於盛裝栽培基質的種植槽,所述種植槽設於建築主體的外立面上,其特徵在於:所述垂直綠化系統還包括支撐框架和用於攀援植物生長攀爬的攀援網,所述支撐框架固定在建築主體的外立面上且位於種植槽的外側,所述攀援網沿著支撐框架的外表面鋪設使得攀援網與建築主體外立面之間形成用於攀援植物生長及維護攀援植物的空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層建築攀援植物垂直綠化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框架主要由豎向杆件和橫向杆件拼接組裝而成,所述豎向杆件呈間隔設置圍括所述種植槽,所述橫向杆件呈間隔設置且其兩端連接在豎向杆件上構成一立體矩形框架,靠近建築主體外立面的豎向杆件和橫向杆件分別與建築主體的外立面相連固定,所述立體矩形框架與建築主體外立面之間的空間是立體矩形空間,該立體矩形空間中形成有利於植物保溼的生態小環境,同時在該立體矩形空間中氣流自下而上流動以利於牆外降溫。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層建築攀援植物垂直綠化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攀援網通過鋼箍固定在豎向杆件上以穩固攀援網供高空作業用。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高層建築攀援植物垂直綠化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種植槽的槽壁上且靠近槽底面設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過排水管與建築主體的雨水管相連通,在所述種植槽的頂部設有微灌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層建築攀援植物垂直綠化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種植槽與建築主體一體施工而成或者是在已有建築主體的外立面上加設而成,所述種植槽內表面塗覆有防水層,在所述種植槽內底面的防水層上鋪設有陶粒疏水材料,所述排水口埋設在所述陶粒疏水材料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層建築攀援植物垂直綠化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栽培基質採用高營養成分且輕質的固體基質。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高層建築攀援植物垂直綠化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栽培基質採用有機種植土。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高層建築攀援植物垂直綠化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攀援植物是非爬牆類攀援植物。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層建築攀援植物垂直綠化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攀援網編織而成。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高層建築攀援植物垂直綠化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攀援網採用浸塑鋼絲綠化攀援網。
【文檔編號】A01G9/12GK204070044SQ201420525118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2日
【發明者】曹大燕, 楊仕超, 於素英, 丁朝華, 張貴明, 黃漢林 申請人: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院, 廣東中科琪林園林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建科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