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框架和再填充支架的空氣清新器的製作方法
2023-11-03 20:03:52 1
專利名稱:具有框架和再填充支架的空氣清新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基本涉及一種揮發性物質散發系統,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可再填 充的揮發性物質散發系統。
背景技術:
揮發性物質散發系統已經被用於給辦公室和居室環境提供芳香。 一種這 樣的散發器包括具有矩形部的支架。兩個相對的壁延伸矩形部的長度,並且 從其側邊懸垂。脊沿其中心延伸所述部的長度。朝內突出的唇緣從相對的壁 的末端彼此相向延伸。被所述部、壁和唇緣包圍的區域限定了可以容納包含 芳香劑的固體材料的槽。另 一種散發器包括具有矩形上部和圓形下部的殼體。矩形通道設置在矩 形上部中。通道適於接納固體香料,固體香料容納在透明可滲透薄膜覆蓋其 一側的矩形貯存器中。設置在殼體的後表面上的插頭為用於揮發固體香料導 熱體、燈、和光敏元件提供電源。還有另一種散發器包括適合與加熱、空調、或通風系統一起運行的薰香 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形狀為矩形,並且由空氣可滲透和相對多孔物質製成的 第 一構件。框架包圍所述構件的外周並且提供剛性結構以輔助所述裝置的安 裝。所述裝置插入到設置成鄰近空氣過濾器的安裝裝置中。所述安裝裝置包 括具有用於在其中可滑動地接納所述框架的內槽的U形構件。發明內容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具有再填充支架的顯示框架包括具有前表面和後表面的透明塊。u形安裝構件在所述後表面的外周周圍,與後表面連接。所述u形安裝構件具有向內延伸的壁。在後表面和向內延伸的壁之間的空間中形成了通道。突起與框架的後表面連接,其中突起和向內延伸的壁中的至 少一個被配置成在框架處於基本水平位置時將支撐表面和後表面隔開,並且 在鄰近後表面處提供基本無阻礙的空氣通路。根據本發明的另 一個實施例,揮發性物質散發系統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 密封第一表面的外周的蒸汽可滲透薄膜的貯存器。揮發性物質容納在貯存器 中,其中揮發性物質可以透過薄膜散發到環境空氣中。平面框架具有前表面 和後表面,其中貯存器可釋放地固定在設置於框架的後表面上的貯存器支架 中。突起連接到框架的後表面上,其中突起和貯存器支架中的至少一個被配 置成在框架處於基本水平位置時將薄膜和支撐表面隔開,以提供足以阻止揮 發性物質氣體改變支撐表面的空氣通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圖片框架包括具有前表面和後表面的框 架。凹部設置在框架的後表面中。支架設置在框架的後表面上。散發器設置 在後表面的凹部和支架中的至少一個上。所述散發器包括貯存器和蒸汽可滲 透薄膜。槽設置在框架的側壁中並且被配置成保持圖片。
根據下文中的詳細說明並參考附圖,本發明的其它方面和優點將會明顯,其中圖l是所述包括框架、支架和散發器的揮發性物質散發系統的分解等軸 測後視圖;圖2是如圖1中所示的散發器的等軸測視圖;圖3是圖1中所示的裝配的散發系統的等軸測後視圖4是圖3中散發系統的等軸測前視圖; 圖5是圖3中散發系統的正視圖; 圖6是圖3中散發系統的側視圖; 圖7是圖3中散發系統的俯視圖; 圖8是沿圖5中線8-8截取的散發系統的剖視圖; 圖9是圖1中支架的等軸測視圖; 圖IO是圖8中裝滿狀態下的散發器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圖11是圖8中未裝滿狀態下的散發器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圖12是類似於圖3中描述的,在其側壁增加了槽的散發系統的等軸測 後視圖;圖13是一種不同支架的等軸測視圖;和圖14是類似於圖3中描述的,具有圖13的支架的散發系統的等軸測後 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到11,示出了一種揮發性物質散發系統10。散發系統10包括 揮發性物質散發器12、可再填充散發器支架14、和顯示框架16。散發器12 固定在顯示框架16和散發器支架14中。具體參考圖i、 2、 lO和ll,散發器12包括泡罩(blister) 18,外周法 蘭20,和可釋放地連接到泡罩18和法蘭20上的不可滲透層壓片(laminate ) 22。泡罩18包括無孔可滲透薄膜24和杯狀結構26。杯狀結構26包括底壁 28和四個側壁30,底壁28和四個側壁30與可滲透薄膜24連接,作為容納 揮發性物質32的密封貯存器。作為示例地,杯狀結構26包括膠粘地接合在尼龍層壓片上的可回收聚 乙烯對苯二酸酯(RPET)層。尼龍層壓片也可包括互寺齊(coextrude)到中 間尼龍層的每一側上的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層。 一個實施例中的尼龍層 壓片和杯狀結構26的RPET層厚度為大約0.3mm ( 0.012in.)到0.4mm (0.016in.)。杯狀結構26為基本矩形和/或方形,總的尺寸為高度大約3mm (0.118in.)到5mm( 0.197in,),長度大約50mm( 1.969in.)到60mm( 2.362in.), 寬度為大約50mm ( 1.969in.)到60mm ( 2.362in.)。每個杯狀結構26具有四 個側壁30。相應的側壁30各自高度為大約3mm( Q.118in.)到5mm( Q.197in.), 寬度為大約50mm ( 1.969in.)到60mm ( 2.362in.)。因為底壁28向法蘭20 移動,側壁30表面朝向法蘭20稍微呈錐形。底壁28也是基本矩形,並且 長度為大約48mm( 1.890in.)到58mm( 2.283in.),寬度為大約48mm( 1.890in.) 到58mm ( 2.283in.)。 一個實施例中杯狀結構26的側壁30和底壁28是利用 單片RPET和尼龍層壓片熱成形的,單片RPET和尼龍層壓片被加熱,然後 吹和/或壓成圖2所示的法蘭與杯結構。考慮到容納在泡罩18內的揮發性物 質的可見性,杯狀結構26可以是無色和半透明的。在替代實施例中,杯狀 結構26可以是有色和半透明的。外周法蘭20是平面的,連接在杯狀結構26的頂邊緣上並且從該頂邊緣 向外延伸。在一個實施例中,外周法蘭20從側壁30的頂邊緣向外延伸。如 前文所述,法蘭20通過例如熱成形工藝與杯狀結構26整體成形。作為示例地,可滲透薄膜24的厚度大約為0.05mm( 0.002in.)到0.15mm (0.006in.),密度的範圍大約為0.88到0.95克/立方釐米。可滲透薄膜24也 可以與不可滲透層壓片22整體成形,並且與法蘭20熱熔合,從而可滲透薄 膜24在整個杯狀結構26上延伸。圖8和10示出了可滲透薄膜24和不可滲 透層壓片22,可滲透薄膜24和不可滲透層壓片22包圍並密封住內部容納揮 發性物質32的杯26,從而形成對於內部存貯的揮發性物質不可滲透的薄壁 密封容器。該容器保持基本上不可滲透,直到用戶抓住不可滲透層壓片22 的一角,將不可滲透層壓片22從可滲透薄膜24上剝落,從而暴露可滲透薄 膜24,並且允許揮發性物質32滲透過可滲透薄膜24,並散發到環境空氣當 中(圖ll)。考慮到對泡罩18內容納的揮發性物質32的可見性,可滲透薄 膜24包含低密度聚乙烯(LDPE),並且是無色和半透明的。不可滲透層壓片22可包括聚乙烯、鋁箔、和/或聚酯層。聚乙烯可以膠 粘地連接在鋁箔層上,鋁箔層可以膠粘地連接在聚酯層上。可用使用擠壓結 合物質來將這些層結合在一起。作為示例地,不可滲透層壓片22的厚度在 大約O.lmm (0.004in.)到0.2mm ( 0.008in.)之間。聚酯層通常適合印刷, 可以作為不可滲透層壓片22的外表面。將揮發性物質32放置在杯狀結構26中之後,在法蘭20與可滲透薄膜 24之間進行密封,從而形成散發器12。如上所述,如果不可滲透層壓片22 和可滲透薄膜24進行互擠,不可滲透層壓片22可以與可滲透薄膜24同時 連接在泡罩18上。可滲透薄膜24和不可滲透層壓片22可以利用任何常規
方法,例如粘合、熱封、和/或巻邊等而連接到泡罩18的法蘭20上。密封是大體氣密,從而防止空氣或揮發性物質32的洩漏。揮發性物質32並沒有完 全充滿泡罩18內的空間。在泡罩18製成之後,散發器12中可以允許相對 少量的空氣。例如,密封泡罩18中的空氣不超過泡罩18總容量的大約3% 到10%。當揮發性物質32從散發器12中散發出來時,很少或沒有空氣通過 可滲透薄膜24進入泡罩18當中。在一個實施例中,可滲透薄膜24被配置 成當形成相對較少或沒有氣泡時膨脹和陷縮。當散發器12被充滿,並且不可滲透層壓片22覆蓋可滲透薄膜24時, 揮發性物質32基本上不會散發。作為示例,用戶抓住不可滲透層壓片22的 末端將其從泡罩18剝離,而將不可滲透層壓片22從泡罩18上移除。突起 (tab) 34、延伸部分、或者是可用於把握的其它裝置,可被包括作為不可滲 透層壓片22的延伸部分,從而便於將層壓片22移除。延伸部分可以位於不 可滲透層壓片22的角、末端、和/或表面上。將不可滲透層壓片22移除之後,散發系統IO開始從滿的或第一狀態(圖 8和10)向空的或第二狀態(圖11)轉變。可能在泡罩18中會剩餘少量揮 發性物質32,仍然認為散發器12已經達到第二狀態。當揮發性物質32通過 可滲透薄膜24散發時,可滲透薄膜24慢慢地在底壁28上陷縮。參考圖11, 揮發性物質32通過可滲透薄膜24散發之後,容納在散發器12內的揮發性 物質32減少。基本上,揮發性物質32散發之後沒有新的空氣進入散發器12。 結果在可滲透薄膜24兩側產生氣壓梯度,環境空氣中的壓力比散發器12中 的壓力大。氣壓梯度使得環境空氣在散發器12上產生淨正壓(net positive pressure),將可滲透薄膜24壓向剩餘的揮發性物質32,並且最終壓到底壁 28。揮發性物質32的持續散發加大了施加在可滲透薄膜24上的壓力,使得 剩餘的揮發性物質32從底壁28中央向底壁28外周移動。揮發性物質32的 持續移動和散發導致可滲透薄膜24和底壁28之間的接觸表面積增加,直到 散發器12變成空的或近乎空的。氣壓梯度最終導致揮發性物質32的移動也 可以視作當揮發性物質32持續穿過可滲透薄膜24散發時由於散發器12中 存在的增力口的壓縮真空(compressed vacuum )而產生的。當散發器12近乎空的時,少量揮發性物質32可剩餘在散發器12內。 揮發性物質32通常以接近底壁28的外周的類似環狀外形(未示出)的形式 出現。然而,在其它實施例中環境空氣和散發器12內部之間的氣壓梯度降
低,從而減小了剩餘揮發性物質32形成類似環狀外形的趨勢。然而在另外的其它實施例中,某些增稠劑(thickening agent)的濃度(concentration )給 予剩餘揮發性物質32以固態水晶的外觀。在一個實施例中,在第一狀態, 顏料和增稠劑(thickener)聯合構成散發系統10的總揮發性物質32成份的 大約1%到3%。在一個不同實施例中,在第一狀態,顏料和增稠劑聯合構 成散發系統10的總揮發性物質32成份的大約2 % 。當散發器12近乎空的時, 揮發性物質32中顏料成為含量較高的成份,因為所使用的顏料不容易穿過 可滲透薄膜24散發。積累顏料較多導致更容易觀察到類似環狀外形。由於 顏料物質濃度的增加,類似環狀圖像的顏色比第一狀態的色調(coloration) 更深。在第二狀態,增稠劑和顏料構成近乎所有留在散發器12中的物質。 當然,根據揮發性物質32中所使用的具體顏料成份和增稠劑,可能會有所 變化。顯示框架16是具有四個尺寸基本相等的側壁36 (圖1, 3, 4和5)、前 表面38 (圖4和5)、後表面40 (圖1和3)的矩形結構。在一個實施例中, 顯示框架16的厚度的範圍大約是12mm (0.472in.)到22mm ( 0.866in.),並 且高度和寬度的範圍大約是70mm (2.756in.)到卯mm ( 3.543in.)。在另一 個實施例中,顯示框架16的厚度大約是16mm ( 0.630in.),並且高度和寬度 大約是86mm ( 3.386in.)。在一個實施例中,顯示框架16的前表面38的面 積大於或等於大約3000mm2。顯示才醫架16的前表面38包括凹部42。凹部42由凹陷的S形壁44以 及由四個側壁46和底壁48限定的方形凹進(depression)限定。凹部42賦 予顯示框架16以圍繞凹部42底壁48且形成凹部42底壁48的框架的圖片 框架的外形。示出散發系統10的橫剖視圖的圖8示出了壁44和46,壁44 和46利用階梯和曲線以裝飾圖片框架的方式限定凹部42。凹部42位於前表 面38中心,並且被設置與側壁36隔開。前表面38作為圍繞限定凹部42的 邊緣延伸的邊界出現,其中前表面38具有恆定寬度,範圍為大約5mm (0.197in.)到20mm ( 0.787in)。在一個不同實施例中,前表面38可以是平 面且沒有凹部。然而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了單階梯狀凹部。仍然在另一 個實施例中,提供了多階梯狀凹部。在這裡描述的任一個實施例中,限定凹 部的側壁可包括曲壁和/或成形(shaped)壁。此外,在這裡描述的任一個實 施例中,凸起的肋條可圍繞前表面8的外周,鄰近顯示框架16側壁36而延 伸。顯示框架16的後表面40包括由階梯狀側壁和設置於其間的方形凹進限定的凹部50。圖3、 7和8示出的凹部50被配置成完全容納散發器12,將 散發器12定位成使得可滲透薄膜24的表面與後表面40基本齊平。階梯狀 凹部50包括淺的外周凹部52和深的中央凹部54。中央凹部54淨皮配置和形 成為可以容納杯狀結構26,並且外周凹部52^L配置和形成為可以容納和支 撐法蘭20。組成的中央凹部54和外周凹部52具有與散發器12相同的凹入 形狀(negative shape )。/人圖8中可以看出,中央凹部54比外周凹部52更深,因為它容納了更 大的杯狀結構26、法蘭20、和可滲透薄膜24的組合厚度。杯狀結構26的 底壁28與中央凹部54的底部56鄰近並且稍微隔開。中央凹部54和外周凹 部52位於後表面40邊緣的中央並與其間隔開。顯示框架16的後表面40還包括設置成與顯示框架16下側60相鄰的曲 線底座(foot) 58。顯示框架16的下側60由靠在支撐表面上的側壁之一限 定。曲線底座58提高了顯示框架16的穩定性以防止其翻倒。然而,如果顯 示框架16翻倒,曲線底座58使可滲透薄膜34與支撐表面隔開,使得揮發 性物質32對支撐表面的損壞可能性最大限度地減少。曲線底座58最遠點從 後表面40向外延伸大約4mm ( 0.157in.)到5mm ( 0.197in.)。圖片62設置在顯示框架16的後表面40上。圖片62蝕刻在中央凹部54 的底部56的中央部。雖然本圖片為樹,但任何圖形或文本圖片可以設置在 後表面40上。將圖片62設置在後表面40上可使用例如印刷、塑造、模製、 蝕刻、或絲網印刷等工藝。在替代實施例中,圖片62可位於前表面38,後 表面40,或散發器12上的多個位置中的任一位置。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圖 片62可以不出現在散發系統10的框架上。顯示框架16可以由多種成份構成,包括玻璃或注模塑料,如共聚多酯 樹脂。作為示例地,顯示框架16是由無色和透明的模製玻璃構成。因此, 透過透明前表面38,可看到杯狀結構26。如上所述,考慮到對泡罩18內容 納的揮發性物質32的可見性,杯狀結構26可是以無色和半透明的。在一個 不同的實施例中,顯示框架16和杯狀結構26至少一個是有色的。圖1、 3和6-9描述作為用於連接顯示框架16的後表面40的再填充支 架64。再填充支架64包括U形安裝構件66。 U形安裝構件66連接到後表 面40的外周,並包括底座構件68,在後表面40的底部70上縱向延伸。側 構件72從底座構件68沿後表面40的外周向上延伸。側構件72延伸的距離 大約為後表面40底部70和上部74之間距離的一半。U形安裝構件66還包 括配置到其上的向內延伸的壁76。向內延伸的壁76在U形安裝構件66周 圍構成唇緣。在向內延伸壁76和後表面40之間的空間中形成了通道。更具 體地,在向內延伸壁76和後表面40的限定外周凹部52的部分之間的空間 中形成了通道。再填充支架64通過粘合連接在後表面40上,然而,任何其 它類型的鎖定方式都被認為落在本公開發明的範圍內。再填充支架64允許從顯示框架16上移除散發器12並在框架16內放置 替換的散發器(未示出)。作為示例,通過抓住與顯示框架16上部74相鄰 的外周20的一部分,或與上部74相鄰的側壁,並且/人再填充支架64上向 上向外拉動散發器12,將圖3的散發器12從散發系統IO上移除。再填充支 架64的通道的尺寸稍微大於散發器12在未打開狀態下,即當不可滲透層壓 片22仍然可釋放地粘附在泡罩18和法蘭20上時的厚度。因此,通道78內 的額外空間允許用戶向外拉動或者旋轉鄰近上部74的散發器12末端,並離 開顯示框架16的後表面40。與當外周法蘭20和框架16的後表面40齊平時 不容易抓住外周法蘭20相反,向外移動散發器12允許用戶更容易抓住散發 器12的外周法蘭20。通過抓住散發器12的末端並且將杯狀結構26定向為 朝向框架16的後表面40,散發器12,或替換散發器(未示出)被放置到再 填充支架64內。散發器12向下滑入通道中,使得外周法蘭20被設置在向 內延伸的壁76和淺的外周凹部52之間。通道內的外周法蘭20進一步的向 下運動使杯狀結構26進入深的中央凹部54中並且外周法蘭20進入淺的外 周凹部52中。杯狀結構26和外周法蘭20分別與深的中央凹部54、 52基本 齊平,即杯狀結構26和外周法蘭20可以與限定各自凹部54、 52的後表面 的部分完全齊平,或者可從其完全或局部地分隔開。再填充支架64還可提供類似於曲線底座58的好處。如果顯示框架16 翻倒,再填充支架64與曲線底座58 —起使可滲透薄膜34與支撐表面隔開, 使得揮發性物質32對支撐表面的損壞可能性最大限度地減少。在一個不同 的實施例中,再填充支架64獨立於曲線底座58,提供了將可滲透薄膜34 和支撐表面分隔開的好處。在這些實施例的任何一個中,再填充支架的尺寸, 即再填充支架64從顯示框架的後表面40向後延伸的程度,將決定再填充支
架64最大限度地減少支撐表面和揮發性物質32之間接觸的效果。再填充支架64能夠連接到任何類型的散發系統上,例如在2004年6月 30日提交的申請號為10/880, 634、 10/881, 816和10/880, 885的共同待決美 國專利申請,和2005年4月29曰提交的申請號為11/118,500的美國專利 申請中公開的散發系統,全部這些專利在這裡通過引用結合於此。例如,申 請11/118, 500公開了類似於圖12所描述的散發系統80的一種散發系統。 散發系統80包括用於接收被固定在顯示框架16內並通過顯示框架16觀察 的圖片或其它對象的槽。散發系統80還包括用於移除和替換散發器12的再 填充支架64。本領域技術人員將容易看出本申請和上述申請中所公開的散發 系統可以如何修改以提供散發器可更換的散發系統。再填充支架64可以用與顯示框架16類似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製作。在 本實施例中,再填充支架64包括固化塑料材料。再填充支架64還可以是有 色或保持無色以提供某種美學和功能特性。在本實施例中,再填充支架64 是透明的,以允許用戶通過再填充支架64進行觀察,並且提供一種更加令 人愉悅的外觀。此外,再填充支架64的尺寸可以更改以允許再填充支架64 被放置在不同尺寸的框架上或為再填充支架64內的散發器12提供緊密的或 更加寬鬆的配合,例如,向內延伸的壁76和淺的外周凹部52之間的空間可 以更改或者側部72可以加長或縮短。圖13和14描述了具有安裝在顯示框架16的後表面40上的不同的再填 充支架86的散發系統84。再填充支架86包括分別相對的第一和第二側構件 88、 90。每個第一和第二側構件88、 90分別包括向外延伸的安裝法蘭92、 94,安裝法蘭92、 94附著於或者固定於顯示框架16的後表面40,鄰近其側 壁36。第一和第二L形託架96、 98分別與安裝法蘭92、 94整體形成,並 且從其向後延伸。每個L形託架96、 98分別包括向後延伸的壁100、 102和 向內延伸的壁104、 106。第一和第二突起108、 110與L形託架96整體形 成,並且/人其朝向相對的側構件90向內延伸。第三和第四突起112、 114類 似地與L形託架98整體形成,並且從其朝向相對的側構件88向內延伸。第 一通道116在第一和第二突起108、 110與向內延伸壁104之間的空間中形 成,第二通道118在第三和第四突起112、 114與向內延伸壁106之間形成。 底座構件120與第一和第二側構件88、 90整體形成,並且包括支架構件122 和向上延伸的唇緣124。
再填充支架86允許從顯示框架16上移除散發器12並在框架16內放置 替換的散發器(未示出)。作為示例,通過抓住散發器12的外周法蘭20的 與顯示框架16的上部74相鄰的部分,並從再填充支架86上向上向外拉動 散發器12,而將圖14的散發器12從散發系統84上移除。散發器12,或替 換散發器(未示出),通過抓住散發器12的末端並且將杯狀結構26定向為 朝向框架16的後表面40,而被放置到再填充支架86內。散發器12向下滑 入第一和第二通道116、 118中,使得外周法蘭20被基本嚴格地設置於其中。 當散發器12的一側接觸支架構件122時,散發器12完全設置在再填充支架 86內,並且被設置在向上延伸的唇緣124和後表面40之間。此外,當散發 器12完全設置在再填充支架86內時,杯狀結構26並未基本上進入階梯狀 凹部50。根據包括再填充支架86的不同構件的尺寸,杯狀結構26可能根本 不進入階梯狀凹部50。再填充支架86可以連接到這裡公開的任何散發系統上,或進行相應修 改以使當顯示框架16翻倒時支撐表面和揮發性物質32之間的接觸最小化。 此外,再填充支架86可根據這裡的公開由任何材料/或顏色構成。此外,這 裡任何公開的修改可能同樣用於本再填充支架86。例如,再填充支架86的 尺寸可以調整以適合不同尺寸的散發系統,用於在第一和第二通道116、 118 內提供更緊密的或更鬆散的配合,用於加長或縮短第 一和第二側構件88,90, 或者用於如果顯示框架16翻倒,將顯示框架16的後表面40與支撐表面分 隔開。再填充支架86另一種非排斥性的修改包括提供不同形狀或不同位置 的突起108、 110、 112、 114。此外,突起的個lt可以增加或減少,使得相對 的側構件88, 90上具有相等或不相等的突起個數。工業適用性這裡所描述的揮發性物質散發系統有利地提供了一種可再填充的芳香 散發器。因此,用戶可以容易地更換耗盡的芳香散發器,而不是丟棄整個散 發系統。本描述僅是作為示例進行解釋,以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利用和使用本發明, 以及示教執行本發明的最佳方式。保留對於附加權利要求範圍內的所有修改 的專有權。
權利要求
1. 一種具有再填充支架的顯示框架,包括具有前和後表面的透明塊;在所述後表面的外周周圍,且連接到所述後表面的U形安裝構件,所述U形安裝構件具有向內延伸的壁,其中在所述後表面和所述向內延伸的壁之間的空間中形成通道;和連接到所述框架的後表面上的突起,其中所述突起和所述向內延伸的壁中的至少一個被配置成在所述框架處於基本水平位置時將所述後表面與支撐表面隔開,且在鄰近所述後表面處提供基本無阻礙的空氣通路。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框架,其中在所述後表面上設置階梯狀凹 部,所述階梯狀凹部包括外周凹部和中央凹部。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框架,其中所述通道由所述後壁的限定所述 外周凹部的部分和所述向內延伸的壁之間的空間限定。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框架,其中包括泡罩和在所述泡罩周圍延伸 的外周法蘭的芳香散發器被可更換地插入到所述U形安裝構件中。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示框架,其中所述外周法蘭被保持在所述通道 內,使得所述外周法蘭與所述後壁的限定所述外周凹部的部分基本齊平,且 所述泡罩的底端與所述後壁的限定所述中央凹部的部分基本齊平。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框架,其中所述U形安裝構件和所述向內 延伸的壁中的至少 一個包括透明材料。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框架,其中所述U形安裝構件和所述向內 延伸的壁由不同於所述顯示框架的材料組成。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框架,其中所述U形安裝構件和所述向內 延伸的壁提供了用於可更換地保持芳香散發器的裝置。
9. 一種揮發性物質散發系統,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密封所述第一表面的外周的蒸汽可滲透薄膜的貯存器;容納在所述貯存器內的揮發性物質,其中所述揮發性物質通過所述薄膜散發到周圍環境中;具有前表面和後表面的平面框架,其中所述貯存器可釋放地保持在設置 於所述框架所述後表面上的貯存器支架內;和連接到所述框架的所述後表面的突起,其中所述突起和所述貯存器支架 中的至少一個被配置成在所述框架處於基本水平位置時將所述薄膜與支撐 表面隔開,提供足以阻止揮發性物質氣體改變所述支撐表面的空氣通路。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貯存器支架包括在所述後表面 的外周的周圍延伸的安裝構件和從所述安裝構件延伸的指向朝內的唇緣。
11. 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系統,其中在所述唇緣和所述框架的所述後表 面之間的空間中形成通道,所述通道適於允許所述貯存器的所述第一表面的 外周裝配於其中。
12.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框架的所述後表面包括具有內 凹部和外凹部的階梯狀凹部。
13.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內凹部比所述外凹部更深,並 且其中使所述內凹部和所述外凹部適於分別保持所述貯存器的杯狀結構和 所述貯存器的所述第 一表面的所述外周。
14.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貯存器支架包括固定到與所述 框架的側壁相鄰的所述後表面上的相對的第一和第二側構件,和與所述框架 下部相鄰,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側構件之間延伸的底座構件。
15. 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側構件中的每個包 括固定到所述框架的所述後表面上的安裝法蘭、具有從所述安裝法蘭向後向 內延伸的壁的L形託架,和從所述L形託架向內延伸的至少一個突起。
16. 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側構件中的每個包 括在所述L形託架的所述向內延伸的壁和至少一個所述突起之間的空間中 形成的通道,其中所述通道適於允許所述貯存器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外周 裝配於其中。
17.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系統還包括覆蓋所述蒸汽可滲 透薄膜的可移除的蒸汽不可滲透層壓片,以防止所述揮發性物質的散發。
18.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揮發性物質包括空氣清新劑、 芳香劑、殺蟲劑、驅蟲劑、除臭劑、香料物質、消毒劑、和黴菌或發黴抑制 劑中的至少一種。
19. 一種圖片框架,包括 具有前表面和後表面的框架; 設置在所述框架的所述後表面中的凹部; 設置在所述框架的所述後表面上的支架;設置在所述後表面的所述凹部和所述支架中的至少一個上的散發器,所 述散發器包括貯存器和蒸汽可滲透薄膜;和設置在所述框架側壁中且配置成保持所述圖片的槽。
20. 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圖片框架,其中所述圖片包括照片、圖片和圖 畫中的至少一種。
全文摘要
具有可填充支架的顯示框架(16)包括具有前和後表面的透明塊。U形安裝構件(14)在後表面的外周周圍,連接在後表面上。U形安裝構件具有向內延伸的壁。在後表面和所述向內延伸的壁之間的空間中形成通道。突起(58)連接在框架的後表面上,其中突起和向內延伸的壁一起被配置成在所述框架處於基本水平位置時分隔所述後表面和支撐表面,且在鄰近所述後表面處提供基本無阻礙的空氣通路。
文檔編號A01M1/20GK101400376SQ200780008473
公開日2009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23日
發明者卡拉·L·拉卡託斯, 希瑟·R·施拉姆, 斯泰西·L·福克納, 史蒂芬·B·倫納德, 傑弗裡·J·克裡斯琴森, 馬裡薩·A·K·舒爾茨 申請人:S.C.詹森父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