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音樂節拍器
2023-11-04 03:52:29
1.本實用新型涉及節拍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音樂節拍器。
背景技術:
2.音樂節拍器是一種輔助卡點的裝置。
3.音樂節拍器在使用時,根據節拍數調節後節奏數和推塊的位置後,手動撥動擺杆,使擺杆往復擺動,藉助擺杆擺動時發生的聲音輔助尋找音樂節點。
4.傳統的音樂節拍器通常在不使用時,通常是只在節拍器的擺杆外側套設護罩防塵,但未對擺杆進行限位,使得音樂節拍器在不使用放置的過程中受到外物的撞擊時,擺杆容易因撞擊而擺動,從而增加擺杆的磨損,降低音樂節拍器的使用壽命,針對上述問題,發明人提出一種音樂節拍器用於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5.為了解決音樂節拍器在不使用時不便對擺杆定位夾持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音樂節拍器。
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包括底座,底座上側固連固定板,且固定板正面設置擺杆,擺杆下端轉接在底座上,且擺杆上端外側套設撥塊,固定板上端設置定位機構,且定位機構包括夾持單元、移動單元、擠壓單元、按壓單元、彈力單元和卡位單元,擺杆兩側設置夾持單元,且夾持單元遠離擺杆的一端插設在固定板內,夾持單元兩側設置移動單元,且夾持單元遠離擺杆的一端轉接在擠壓單元上,擠壓單元中端設置按壓單元,且擠壓單元下端設置彈力單元,擠壓單元遠離卡位單元的一側設置卡位單元。
7.優選地,夾持單元包括卡板和第一推桿,且擺杆兩側設置卡板,卡板遠離擺杆的一端轉接第一推桿,移動單元包括滑塊和滾珠,且卡板兩側固連滑塊,滑塊遠離卡板的一端滑動在固定板內,且滑塊內部插設滾珠,擠壓單元包括第一擠壓塊和第二擠壓塊,且第一推桿遠離卡板的一端轉接第一擠壓塊,第一擠壓塊上側設置第二擠壓塊。
8.優選地,按壓單元包括第二推桿和橡膠按鈕,且第一擠壓塊中端固連第二推桿,第二推桿上端固連在橡膠按鈕上,且橡膠按鈕下側固連在固定板上,第二推桿中端與第二擠壓塊彈性連接,彈力單元包括限位杆和第一彈簧,且第二推桿下端內部插設限位杆,限位杆外側套設第一彈簧,且第一彈簧下端固連在固定板上,第一彈簧上端固連在第一擠壓塊上,卡位單元包括卡塊和第二彈簧,且第一擠壓塊遠離第一推桿的一端外側設置卡塊,卡塊遠離第一擠壓塊的一端固連第二彈簧,且第二彈簧遠離卡塊的一端固連在固定板上。
9.優選地,擺杆兩側設置兩組卡板和第一推桿,且兩組第一推桿轉接皆在第一擠壓塊上。
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11.通過設置定位機構,使擺杆在不使用時,先扶持擺杆豎直不動後擠壓按壓單元,按壓單元下移推動擠壓單元,擠壓單元被推動後擠壓單元的上端推動卡位單元,使卡位單元
插設到固定板內,同時擠壓單元下移壓縮彈力單元,此時鬆開按壓單元,藉助彈力單元的彈性勢能推動擠壓單元上移,使擠壓單元推動夾持單元彈出,使夾持單元套設在擺杆兩側對擺杆進行限位,便於使節拍器不使用期間對擺杆進行定位限制,有效防止外物撞擊時導致擺杆擺動,降低擺杆的機械磨損,從而提升節拍器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1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14.圖2為本實用新型正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15.圖3為本實用新型擠壓單元處結構示意圖。
16.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擠壓塊處剖面結構示意圖。
17.圖5為本實用新型圖2中a處結構示意圖。
18.圖6為本實用新型圖2中b處結構示意圖。
19.圖7為本實用新型圖2中c處結構示意圖。
20.圖8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a處結構示意圖。
21.圖中:1、底座;2、固定板;3、擺杆;4、撥塊;5、卡板;6、第一推桿;7、滑塊;8、滾珠;9、第一擠壓塊;10、第二擠壓塊;11、第二推桿;12、橡膠按鈕;13、限位杆;14、第一彈簧;15、卡塊;16、第二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2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23.實施例一:如圖1-8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音樂節拍器,包括底座1,底座1上側固連固定板2,且固定板2正面設置擺杆3,擺杆3下端轉接在底座1上,且擺杆3上端外側套設撥塊4,固定板2上端設置定位機構,且定位機構包括夾持單元、移動單元、擠壓單元、按壓單元、彈力單元和卡位單元,擺杆3兩側設置夾持單元,且夾持單元遠離擺杆3的一端插設在固定板2內,夾持單元兩側設置移動單元,且夾持單元遠離擺杆3的一端轉接在擠壓單元上,擠壓單元中端設置按壓單元,且擠壓單元下端設置彈力單元,擠壓單元遠離卡位單元的一側設置卡位單元。
24.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使擺杆3在不使用時,先扶持擺杆3豎直不動後擠壓按壓單元,按壓單元下移推動擠壓單元,擠壓單元被推動後擠壓單元的上端推動卡位單元,使卡位單元插設到固定板2內,同時擠壓單元下移壓縮彈力單元,此時鬆開按壓單元,藉助彈力單元的彈性勢能推動擠壓單元上移,使擠壓單元推動夾持單元彈出,使夾持單元套設在擺杆3兩側對擺杆3進行限位,便於使節拍器不使用期間對擺杆3進行定位限制,通過設置定位
機構,有效防止外物撞擊時導致擺杆3擺動,降低擺杆3的機械磨損,從而提升節拍器的使用壽命。
25.夾持單元包括卡板5和第一推桿6,且擺杆3兩側設置卡板5,卡板5遠離擺杆3的一端轉接第一推桿6。
26.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推桿6推動卡板5彈出,使卡板5套設在擺杆3兩側,通過兩組卡板5對擺杆3進行限位限制。
27.移動單元包括滑塊7和滾珠8,且卡板5兩側固連滑塊7,滑塊7遠離卡板5的一端滑動在固定板2內,且滑塊7內部插設滾珠8。
28.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卡板5移動時帶動滑塊7和滾珠8移動,滾珠8在滑塊7的限位下滾動,藉助滾珠8的滾動輔助卡板5移動。
29.擠壓單元包括第一擠壓塊9和第二擠壓塊10,且第一推桿6遠離卡板5的一端轉接第一擠壓塊9,第一擠壓塊9上側設置第二擠壓塊10。
30.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按壓單元推動第一擠壓塊9和第二擠壓塊10移動,使第一擠壓塊9和第二擠壓塊10擠壓卡位單元。
31.按壓單元包括按壓單元包括第二推桿11和橡膠按鈕12,且第一擠壓塊9中端固連第二推桿11,第二推桿11上端固連在橡膠按鈕12上,且橡膠按鈕12下側固連在固定板2上,第二推桿11中端與第二擠壓塊10彈性連接。
32.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按壓橡膠按鈕12,使橡膠按鈕12推動第二推桿11移動,第二推桿11移動後帶動第一擠壓塊9和第二擠壓塊10移動。
33.彈力單元包括限位杆13和第一彈簧14,且第二推桿11下端內部插設限位杆13,限位杆13外側套設第一彈簧14,且第一彈簧14下端固連在固定板2上,第一彈簧14上端固連在第一擠壓塊9上。
34.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擠壓塊9移動時在限位杆13的限位下壓縮第一彈簧14,便於藉助第一彈簧14的彈性勢能回位。
35.卡位單元包括卡塊15和第二彈簧16,且第一擠壓塊9遠離第一推桿6的一端外側設置卡塊15,卡塊15遠離第一擠壓塊9的一端固連第二彈簧16,且第二彈簧16遠離卡塊15的一端固連在固定板2上。
36.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擠壓塊9和第二擠壓塊10移動時推動卡塊15,使卡塊15插設到固定板2內壓縮第二彈簧16。
37.擺杆3兩側設置兩組卡板5和第一推桿6,且兩組第一推桿6轉接皆在第一擠壓塊9上。
38.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擺杆3兩側設置兩組卡板5,便於對擺杆3定位限制。
39.工作原理:使用擺杆3時,先按壓橡膠按鈕12,使橡膠按鈕12推動第二推桿11下移,第二推桿11下移時帶動第一擠壓塊9下移,第一擠壓塊9下移的過程中在限位杆13的限位下壓縮第一彈簧14,同時第一擠壓塊9拉動第一推桿6,使第一推桿6帶動卡板5移動,卡板5在滑塊7和滾珠8的限位下被拉進固定板2內,第一擠壓塊9在下移的過程中擠壓卡塊15,使卡塊15插設到固定板2內壓縮第二彈簧16,當卡塊15到達第一擠壓塊9上側時,此時第二彈簧16推動卡塊15彈出,使卡塊15插設到第一擠壓塊9和第二擠壓塊10之間的空隙處,對第一擠
壓塊9和第二擠壓塊10進行限位,此時卡板5被拉進固定板2內,隨後鬆開橡膠按鈕12,撥動擺杆3即可,當擺杆3使用結束後,需要對擺杆3進行限位時,再次按壓橡膠按鈕12,使橡膠按鈕12推動第二推桿11下移,第二推桿11帶動第一擠壓塊9和第二擠壓塊10下移,第二擠壓塊10下移時擠壓卡塊15,第一擠壓塊9下移時在限位杆13的限位下壓縮第一彈簧14,當橡膠按鈕12按壓到底部時,此時卡塊15處於第二擠壓塊10上端,隨後鬆開橡膠按鈕12,藉助第一彈簧14的彈性勢能推動第一擠壓塊9和第二擠壓塊10迅速上移,同時第二擠壓塊10因與第二推桿11之間存在空隙通過彈簧連接,使得第二擠壓塊10在上移的過程中先下移與第一擠壓塊9的上側貼合,隨後第一擠壓塊9和第二擠壓塊10上移時推動第一推桿6和卡板5,使卡板5彈出插設到擺杆3兩側,對擺杆3進行限位。
40.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