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矯直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3:02:16 1
專利名稱:壓力矯直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矯直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壓力矯直裝置,用於針刺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針刺機中的植針板使用成本高,同時使用壽命相對較短,使用一段時間後會產生變形,導致安裝時針與孔對齊出現問題,有些甚至難以安裝,強力推進時,將對夾緊機構產生損壞,最為嚴重的是針板上的刺針直接與其它部件相撞,造成刺機大梁斷裂的危險。中國專利200720053085.5,公開了一種針刺機的植針板自動定位鎖緊裝置,包括兩個安裝在活動梁上的滑動機構、兩個用於連接活動梁底板和植針板的吊鉤、以及兩個能使植針板自動定位於活動梁底板上的氣囊;上述兩個吊鉤的上部分別與一個滑動機構滑動連接,兩個吊鉤的中部分別位於活動梁底板和植針板的兩側而形成左右吊鉤,左右吊鉤的末端向內彎曲而勾住植針板的兩側,左右吊鉤與活動梁底板的上表面之間形成兩個空腔;上述兩個氣囊分別位於上述兩個空腔內,氣囊上設有用於連接氣源的氣嘴。此結構相對比較複雜,而且植針板使用壽命相對較低,使用成本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結構緊湊,節省使用成本,保證穩定生產的壓力矯直裝置。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壓力矯直裝置,包括支座和支架,所述的支座與支架間通過側板相定位,所述的支座的上部設有與之相觸接的植針板,所述的植針板通過上壓條相壓接,所述的上壓條通過微距控制裝置相調節,所述的植針板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刺針。作為優選,所述的植針板呈弧狀,所述的刺針呈輻射狀分布在植針板上,所述的支座上部的兩側端分別設有向上凸起的支承條,所述的植針板兩端的底部與支承條相壓接。作為優選,所述的上壓條的下端為圓弧狀。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力矯直裝置,提升產品質量,保證生產效率,降低使用成本。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植針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壓力矯直裝置,包括支座I和支架2,所述的支座I與支架2間通過側板3相定位,所述的支座I的上部設有與之相觸接的植針板4,所述的植針板4通過上壓條5相壓接,所述的上壓條5通過微距控制裝置6相調節,所述的植針板4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刺針7。所述的植針板4呈弧狀,所述的刺針7呈輻射狀分布在植針板4上,所述的支座I上部的兩側端分別設有向上凸起的支承條8,所述的植針板4兩端的底部與支承條8相壓接。所述的上壓條5的下端為圓弧狀。
權利要求1.一種壓力矯直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支座(I)和支架(2),所述的支座(I)與支架(2)間通過側板(3)相定位,所述的支座(I)的上部設有與之相觸接的植針板(4),所述的植針板(4)通過上壓條(5)相壓接,所述的上壓條(5)通過微距控制裝置(6)相調節,所述的植針板(4)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刺針(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矯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植針板(4)呈弧狀,所述的刺針(7)呈輻射狀分布在植針板(4)上,所述的支座(I)上部的兩側端分別設有向上凸起的支承條(8),所述的植針板(4)兩端的底部與支承條(8)相壓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壓力矯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壓條(5)的下端為圓弧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矯直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壓力矯直裝置,用於針刺機。包括支座和支架,所述的支座與支架間通過側板相定位,所述的支座的上部設有與之相觸接的植針板,所述的植針板通過上壓條相壓接,所述的上壓條通過微距控制裝置相調節,所述的植針板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刺針。壓力矯直裝置提升產品質量,保證生產效率,降低使用成本。
文檔編號D04H18/02GK202936596SQ20122062553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3日
發明者胡高根 申請人:浙江航天無紡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