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壓電混合作用旋轉驅動器的製作方法
2023-11-03 11:18:02 2
專利名稱:磁壓電混合作用旋轉驅動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混合作用驅動機構。
背景技術:
國內外研究的慣性壓電驅動器驅動信號常採用非對稱鋸齒波,發生電路和驅動電源結構較複雜;驅動元件多為壓電 疊堆,連接不便、變形小;大多是單純基於壓電陶瓷的性能設計研製不同結構驅動器,混合作用的新型壓電驅動器國內外尚未有研究。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磁壓電混合作用旋轉驅動器,以解決驅動信號發生電路複雜,壓電疊堆連接不便的問題,利用磁和壓電共同作用研製慣性驅動器為壓電驅動器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在矩形壓電振子的一側用螺栓固定連接兩個相同的鐵質量塊構成驅動臂,長板和短板通過螺栓固定連接組成磁支架,永磁體粘接在該磁支架自由端,驅動臂和粘有永磁體的磁支架由半套筒一和半套筒二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形成套筒,在該套筒對稱位置上反向安裝另一驅動臂和磁支架,套筒與連接軸一端由螺栓連接,連接軸另一端與軸承內圈過盈配合,軸承外圈與底座過盈配合。磁壓電混合作用旋轉驅動器中質量塊與永磁體結構尺寸相同,在驅動臂末端產生磁作用,同時設計了具有夾持差的套筒,由兩個半套筒組成,使得可以採用對稱激勵信號進行驅動。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結構新穎,利用磁和壓電共同作用研製慣性驅動器、對稱激勵信號容易產生與控制,輸出轉速較大,運動平穩,轉速受電壓的控制性較好,驅動信號低頻階段轉速與頻率近似成線性關係,晶片型壓電振子驅動元件價格低,設計、結構連接方便,在醫療器械、微型加工系統中具有較好的運用價值。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矩形壓電振子2的一側用螺栓4固定連接兩個相同的鐵質量塊3構成驅動臂,長板601和短板602通過螺栓603固定連接組成磁支架6,永磁體5粘接在該磁支架自由端,驅動臂和粘有永磁體的磁支架由半套筒一 101和半套筒二 102通過螺栓103固定連接形成套筒1,在該套筒對稱位置上反向安裝另一驅動臂和磁支架,套筒與連接軸7 —端由螺栓103連接,連接軸7另一端與軸承8內圈過盈配合,軸承8外圈與底座9過盈配合。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方式給夾持套筒兩側的矩形壓電振子施加正弦或方波激勵信號,兩側的驅動臂在垂直壓電振子厚度方向上往復振動,利用具有夾持差的套筒結構及永磁體和鐵質量塊間磁力的作用,驅動臂往復振動的最大振幅不同,即往復振動時的最大慣性驅動力不同進而形成慣性力差,兩側的慣性力差使驅動器受到一個驅動力矩,驅動器整體產生旋轉運動,磁作用的加入使壓電驅動器 轉速有所提升。
權利要求1.一種磁壓電混合作用旋轉驅動器,其特徵在於在矩形壓電振子的一側用螺栓固定連接兩個相同的鐵質量塊構成驅動臂,長板和短板通過螺栓固定連接組成磁支架,永磁體粘接在該磁支架自由端,驅動臂和粘有永磁體的磁支架由半套筒一和半套筒二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形成套筒,在該套筒對稱位置上反向安裝另一驅動臂和磁支架,套筒與連接軸一端由螺栓連接,連接軸另一端與軸承內圈過盈配合,軸承外圈與底座過盈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磁壓電混合作用旋轉驅動器,是一種混合作用驅動機構。永磁體粘接在該磁支架自由端,驅動臂和粘有永磁體的磁支架由半套筒一和半套筒二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形成套筒,在該套筒對稱位置上反向安裝另一驅動臂和磁支架,套筒與連接軸一端由螺栓連接,連接軸另一端與軸承內圈過盈配合,軸承外圈與底座過盈配合。優點是利用容易獲取的對稱激勵進行驅動,輸出轉速較大,運動平穩;驅動元件採用晶片型壓電振子,價格低,結構連接方便。
文檔編號H02N2/06GK202586802SQ20122019922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7日
發明者曾平, 施韜, 溫建明, 程光明, 闞君武, 張忠華, 馬繼傑 申請人:浙江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