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功能輪椅的製作方法
2023-11-03 23:10:47 2
新型多功能輪椅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輪椅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新型多功能輪椅,包括靠背和與靠背活動連接的坐凳,靠背的前部設置有頭墊和靠墊,靠背的後部設置有推把,坐凳的下方設置有驅動裝置,驅動裝置的兩側設置有兩根平行分布的前小輪連杆,每根前小輪連杆的前端設置有前小輪,兩根前小輪連杆的兩側設置有兩個後驅動輪機構;後驅動輪機構包括兩個可沿著軸向方向相互分離或相互靠攏的後驅動輪,兩個後驅動輪之間設置有可沿著與後驅動輪的徑向方向相平行的方向展開或合攏的兩個皮帶張輪,兩個後驅動輪之間預埋有皮帶。該輪椅功能齊全,人性化程度高,特別適合老年和殘疾群體的使用。
【專利說明】新型多功能輪椅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輪椅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新型多功能輪椅。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生活壓力的增大,年青人對於老年人和殘疾人的照顧越 來越少,因此就需要更為人性化的工具來輔助老年和殘疾群體的生活。
[0003] 輪椅作為老年和殘疾群體的主要代步工具之一,它具備一定的優點:使用者可以 通過自身力量推動輪椅的輪子,進而使輪椅帶動自己行駛,也可以通過藉助他人推力來完 成行駛,並且在平路上的行駛較為方便、安全。
[0004] 然而,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輪椅的功能比較單一,在以下方面存在著不足:
[0005] ( 1)乘座者單人情況下無法完成高處取物;
[0006] (2)乘座者單人情況下無法完成上、下樓梯;
[0007] (3)乘坐期間用途較為單一,通常僅起到代步作用;
[0008] (4)輪椅動力單一,通常只能藉助使用者自身力量或者藉助他人的推力;
[0009] (5)使用者痊癒後,輪椅通常會成為一個累贅,輪椅的再利用價值不高。
【發明內容】
[0010]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實用 新型提供一種新型多功能輪椅,不僅保持了現有輪椅的優點,還克服了現有輪椅所存在的 不足。
[0011]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多功能輪椅,包括靠 背和與靠背活動連接的坐凳,靠背的前部設置有頭墊和靠墊,靠背的後部設置有推把,坐凳 的下方設置有驅動裝置,驅動裝置的兩側設置有兩根平行分布的前小輪連杆,每根前小輪 連杆的前端設置有前小輪,兩根前小輪連杆的兩側設置有兩個後驅動輪機構;後驅動輪機 構包括兩個可沿著軸向方向相互分離或相互靠攏的後驅動輪,兩個後驅動輪之間設置有可 沿著與後驅動輪的徑向方向相平行的方向展開或合攏的兩個皮帶張輪,兩個後驅動輪之間 預埋有皮帶。
[0012] 進一步限定:坐凳的後端設置有用來連接靠背和坐凳的後連接軸,坐凳的前端設 置有與後連接軸相平行的前連接軸,坐凳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套設在前連接軸和後連 接軸上的左支撐板和右支撐板;
[0013] 前連接軸的兩頭的伸出端設置有連杆,連杆的前端活動連接有腳踏連接杆,連杆 的後端活動連接有伸縮杆,伸縮杆的另一端與腳踏連接杆相連接,腳踏連接杆的前端設置 有腳踏板;
[0014] 後連接軸的兩頭的伸出端從內至外依次設置有扶手連杆和支撐杆,扶手連杆的前 端連接有扶手,扶手的前端連接有控制面板,兩根支撐杆之間設置有底連接軸,驅動裝置套 設在底連接軸上且位於兩根支撐杆之間,前小輪連杆和後驅動輪機構從內至外依次分布且 分別套設於底連接軸的伸出端。
[0015] 進一步限定:控制面板上具有前進控制按鈕、後退控制按鈕、左轉控制按鈕、右轉 控制按鈕、升高控制按鈕、下降控制按鈕、傾躺控制按鈕、上樓控制按鈕以及下樓控制按鈕。
[0016] 進一步限定:驅動裝置內設置有充電電池。
[0017]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新型多功能輪椅,具有以下優點:
[0018] (1)該輪椅在一定動力的驅動下可以自行升高,對於腿腳不便使用輪椅的群體,在 沒有他人的幫助下,可以通過藉助輪椅升高取到一定高度的物體;
[0019] (2)該輪椅在沒有他人幫助的情況下可以自行上、下樓梯;
[0020] (3)該輪椅在一定動力的驅動下能夠進行一定角度的傾躺,方便使用者傾躺休息 或自由坐起;
[0021] (4)該輪椅具有備用動力源,在沒有他人幫忙、生病或者乏力等特殊情況下,便於 使用者驅動輪椅行駛;
[0022] (5)使用者痊癒後,輪椅可改裝成小推車,提高其再利用價值;
[0023] (6)設計更加人性化,同時具有一定的工程實用性和可開發的商業價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25]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6] 圖2是圖1的主視圖;
[0027] 圖3是圖2的側視圖;
[0028] 圖4是圖2的俯視圖;
[0029] 圖5是控制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0030] 圖中:1、靠背,2、坐凳,3、頭墊,4、靠墊,5、推把,6、驅動裝置,7、前小輪,8、前小輪 連杆,9、後驅動輪機構,9-1、後驅動輪,9-2、皮帶張輪,9-3、皮帶,10、後連接軸,11、前連接 軸,12、左支撐板,13、右支撐板,14、連杆,15、腳踏連接杆,16、伸縮杆,17、扶手連杆,18、支 撐杆,19、扶手,20、控制面板,20-1、前進控制按鈕,20-2、後退控制按鈕,20-3、左轉控制按 鈕,20-4、右轉控制按鈕,20-5、升高控制按鈕,20-6、下降控制按鈕,20-7、傾躺控制按鈕, 20-8、上樓控制按鈕,20-9、下樓控制按鈕,21、底連接軸,22、腳踏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31]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 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32] 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的新型多功能輪椅,包括靠背1和與靠背1活動連接 的坐凳2,靠背1的前部設置有頭墊3和靠墊4,靠背1的後部設置有推把5,坐凳2的下方 設置有驅動裝置6,驅動裝置6的兩側設置有兩根平行分布的前小輪連杆8,每根前小輪連 杆8的前端設置有前小輪7,兩根前小輪連杆8的兩側設置有兩個後驅動輪機構9。
[0033] 驅動裝置6內設置有充電電池,通過增設充電電池,可以作為平時的動力源,也可 以作為特殊情況下的備用動力源,同時在驅動裝置6內設置有電動機、皮帶輪、齒輪、信息 控制系統等,互相配合,完成各個動作所需動力的準確傳輸。
[0034] 後驅動輪機構9包括兩個可沿著軸向方向相互分離或相互靠攏的後驅動輪9-1, 兩個後驅動輪9-1之間設置有可沿著與後驅動輪9-1的徑向方向相平行的方向展開或合攏 的兩個皮帶張輪9-2,兩個後驅動輪9-1之間預埋有皮帶9-3。
[0035] 坐凳2的後端設置有用來連接靠背1和坐凳2的後連接軸10,坐凳2的前端設置 有與後連接軸10相平行的前連接軸11,坐凳2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套設在前連接軸11 和後連接軸10上的左支撐板12和右支撐板13 ;
[0036] 前連接軸11的兩頭的伸出端設置有連杆14,連杆14的前端活動連接有腳踏連接 杆15,連杆14的後端活動連接有伸縮杆16,伸縮杆16的另一端與腳踏連接杆15相連接, 腳踏連接杆15的前端設置有腳踏板22 ;
[0037] 後連接軸10的兩頭的伸出端從內至外依次設置有扶手連杆17和支撐杆18,扶手 連杆17的前端連接有扶手19,扶手19的前端連接有控制面板20,兩根支撐杆18之間設置 有底連接軸21,驅動裝置6套設在底連接軸21上且位於兩根支撐杆18之間,前小輪連杆8 和後驅動輪機構9從內至外依次分布且分別套設於底連接軸21的伸出端。
[0038] 如圖5所示,控制面板20上具有前進控制按鈕20-1、後退控制按鈕20-2、左轉控 制按鈕20-3、右轉控制按鈕20-4、升高控制按鈕20-5、下降控制按鈕20-6、傾躺控制按鈕 20-7、上樓控制按鈕20-8以及下樓控制按鈕20-9。
[0039] 該輪椅在平地上運行的操作方法是:當需要輪椅向前行駛時,則使用者可手動按 下控制面板20上的前進控制按鈕20-1 ;當需要輪椅向後行駛時,則使用者可手動按下控制 面板20上的後退控制按鈕20-2 ;當需要輪椅向左轉時,則使用者可手動按下控制面板20 上的左轉控制按鈕20-3 ;當需要輪椅向右轉時,則使用者可手動按下控制面板20上的右轉 控制按鈕20-4。
[0040] 該輪椅升高取物的動作過程是:首先使用者手動按下控制面板20上的升高控制 按鈕20-5,然後驅動裝置6帶動支撐杆18旋轉至堅直方向,最後使用者即可實現高處取物。
[0041] 當輪椅完成升高取物的動作後,則使用者可手動按下控制面板20上的下降控制 按鈕20-6,驅動裝置6帶動支撐杆18旋轉至初始位置。
[0042] 該輪椅的上、下樓過程是:首先使用者手動按下控制面板20上的上樓控制按鈕 20-8或下樓控制按鈕20-9,然後驅動裝置6驅動後驅動輪機構9,後驅動輪機構9中的兩個 後驅動輪9-1沿著軸向方向相互分離,兩個皮帶張輪9-2沿著與後驅動輪9-1的徑向方向 相平行的方向展開,皮帶在兩個皮帶張輪9-2的張力作用下完全張開呈三角狀,最後驅動 裝置6驅動完全展開後的後驅動輪機構9實現自行上、下樓動作。
[0043] 該輪椅的傾躺過程是:首先使用者手動按下控制面板20上的傾躺控制按鈕20-7, 然後驅動裝置6驅動支撐杆18、連杆14、腳踏連接杆15以及伸縮杆16均旋轉至水平方向, 且推把5的後端部與驅動裝置6相接觸,最後即達到便於使用者傾躺的效果。
[0044] 當輪椅短期使用者痊癒後,可結合輪椅結構,將兩個後驅動輪機構9均替換成與 前小輪7相同規格的滾輪,將驅動裝置6拆卸下來,並在坐凳2上安裝護欄框架,即可將其 改裝成小推車,以便提高其再利用價值。
[0045]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 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 用新型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其技術 性範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新型多功能輪椅,包括靠背(1)和與靠背(1)活動連接的坐凳(2),所述的靠背 (1)的前部設置有頭墊(3)和靠墊(4),靠背(1)的後部設置有推把(5),其特徵在於:所述 的坐凳(2)的下方設置有驅動裝置(6),所述的驅動裝置(6)的兩側設置有兩根平行分布的 前小輪連杆(8 ),所述的每根前小輪連杆(8 )的前端設置有前小輪(7 ),兩根前小輪連杆(8 ) 的兩側設置有兩個後驅動輪機構(9); 所述的後驅動輪機構(9)包括兩個可沿著軸向方向相互分離或相互靠攏的後驅動輪 (9-1),所述的兩個後驅動輪(9-1)之間設置有可沿著與後驅動輪(9-1)的徑向方向相平行 的方向展開或合攏的兩個皮帶張輪(9-2),兩個後驅動輪(9-1)之間預埋有皮帶(9-3)。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輪椅,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坐凳(2)的後端設置有 用來連接靠背(1)和坐凳(2)的後連接軸(10),坐凳(2)的前端設置有與後連接軸(10)相 平行的前連接軸(11),坐凳(2)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套設在前連接軸(11)和後連接軸 (10)上的左支撐板(12)和右支撐板(13); 所述的前連接軸(11)的兩頭的伸出端設置有連杆(14),所述的連杆(14)的前端活動 連接有腳踏連接杆(15),連杆(14)的後端活動連接有伸縮杆(16),所述的伸縮杆(16)的另 一端與腳踏連接杆(15)相連接,腳踏連接杆(15)的前端設置有腳踏板(22); 所述的後連接軸(10)的兩頭的伸出端從內至外依次設置有扶手連杆(17)和支撐杆 (18),所述的扶手連杆(17)的前端連接有扶手(19),所述的扶手(19)的前端連接有控制面 板(20),所述的兩根支撐杆(18)之間設置有底連接軸(21 ),所述的驅動裝置(6)套設在底 連接軸(21)上且位於兩根支撐杆(18)之間,所述的前小輪連杆(8)和後驅動輪機構(9)從 內至外依次分布且分別套設於底連接軸(21)的伸出端。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功能輪椅,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控制面板(20)上具有 前進控制按鈕(20-1)、後退控制按鈕(20-2)、左轉控制按鈕(20-3)、右轉控制按鈕(20-4)、 升高控制按鈕(20-5)、下降控制按鈕(20-6)、傾躺控制按鈕(20-7)、上樓控制按鈕(20-8) 以及下樓控制按鈕(20-9)。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多功能輪椅,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驅動裝置(6)內設置有 充電電池。
【文檔編號】A61B5/06GK203841692SQ201420131983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2日
【發明者】李銳, 汪小芳, 陳保國, 王鑫鋁, 黃偉 申請人: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