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金釵」中的妙玉和黛玉的比較 妙玉判詞解讀
2023-11-10 03:43:37 1
妙玉和林黛玉,單看二人名字裡所帶的「玉」字,足可見作者對二人的重視。雖然妙玉出場極少,但作者對其的喜愛之意,溢於言表。「玉」這個字對作者而言,應該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字,紅樓夢中擔的起這個「玉」字的都有誰,相信大家並不陌生。而以妙和玉組成人名,足可見其特殊意義。
妙玉和黛玉兩個姑娘,可以說是有許多相似之處的。
首先兩人氣質相似,都是清雅脫俗的女子。太虛幻境「紅樓夢」曲子說黛玉「世外仙妹,同苑仙葩」,說妙玉「氣質美如蘭,才華薄比仙」。作者對於這兩個人的判斷,都是以仙作比的,可見這兩人在作者眼裡都是那種出塵妙人。
二是兩人的遭遇相似。林之孝家的說妙玉「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而林黛玉祖籍也為姑蘇人世,是揚州巡鹽御史林如海的獨女,開國元勳之後,四代襲爵。兩人都是姑蘇人士,都是官宦世家出身。另外這兩位姑娘一個自由多病,一個先天不足,父母又都雙雙亡故,而寄居賈府之中。這兩個神仙似的妙人,最後的結果都不好,。一個是「苦絳珠魂歸離恨天」,一個是「無暇白玉遭泥陷」。心願俱違,怨憤俱深。
第三兩個人的性情為人都極為相似。一個愛說就說,愛惱就惱,一個則「萬人不入他的耳目」。黛玉看不起權貴,北靜王的零苓香念珠被她罵作「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東西」。妙王也正是因為不喜奉迎,被「權勢不容」。這兩人除了性情相似之外,竟然還愛上了同一個男人。而且在這場愛戀之中,兩人都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局,最終慘澹收場。
當然如此相似的兩人,自然也有不同之處。
首先兩人在賈府的境遇,所過的生活不同。林黛玉是賈母的外孫女兒,其母親是賈母最愛的子女賈敏,因此愛屋及烏之下,對林黛玉極為疼愛。林黛玉在賈府雖是寄居,可是卻比賈母的幾個親孫女兒過的還要好,是真正的閨閣名媛生活。而妙玉呢,自小遁入佛門,師傅去世後,被請到大觀園居住。在賈府她自然是比不上林黛玉的,與她終日相伴的是青燈古佛,她的內心是寂寞的。
其次兩人雖然都愛上了賈寶玉,但兩人對愛情的態度相差極大。林黛玉如飛蛾撲火一般,追求這自己的愛情,努力衝破封建禮教的束縛,希望自己的感情能有一個好的結果。而妙玉雖然嚮往愛情卻又害怕愛情、禁錮愛情,對自己的心意不敢袒露半分。
妙玉雖然出場極少,但她與賈府眾人那一絲一縷的關係,卻極為繁多。所以到了今天,人們對於她的結局,她的身世,才有了那麼多的猜測。
《紅樓夢》中妙玉的判詞判曲,表現的都是一個意思,就是落入汙泥中的寶玉。
判圖:畫著一塊美玉,落在泥汙之中。
判詞: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判曲(世難容):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羶,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
「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說的是妙玉雖然想要清淨,可是卻過著世家小姐般講究的生活。她自己也說,這一隻「綠玉鬥」,賈家都找不出第二隻來,可見其生活精細。雖然遁入了空門,卻並沒有七情皆空,反而愛上了賈寶玉。出家人應以慈悲為懷,可是在劉姥姥用了茶杯後,鄙夷之色不掩。明確表示,幸好不是自己用過的,若是自己用過了,就是砸了也不給劉姥姥。可見她心裡認為劉姥姥是骯髒的,不希望自己和她沾染半分,完全沒有出家人普渡眾人的情懷。「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說的是這位姑娘最後的結局,高鶚續寫版的結局是被賊子玷汙,可是一些學者研究其人的特殊性,認為妙玉的結局定有另外的意義,絕不會如此簡單。不過她的結局,最終沒有達到自己潔淨來潔淨去的願望,倒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