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箱用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1-10 05:17:27
專利名稱:燃料箱用閥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安裝在汽車、摩託車等的燃料箱上、功能為在開閥狀態下使箱內外連通的閥裝置的改良。
背景技術:
作為具備燃料箱用的斷流閥和滿箱檢測單元的閥裝置,具有專利文獻I中所示的閥裝置。該裝置在容納浮動閥的外殼的上部具備蒸發開口,在最下部具備燃料開口。在通過注油使燃料液面達到燃料開口時,浮動閥上升,將蒸發開口堵塞。由此注油管內的燃料液位上升,使注油槍的傳感器檢測滿箱,使注油停止。在該裝置中外殼的上部設有貫通孔。一旦注油停止後,通過經由該貫通孔的通氣使得外殼內的壓力與箱內的壓力均衡,外殼內的 燃料液位降低,浮動閥下降。這樣,進行經由貫通孔和蒸發開口的通氣,因此,箱內的壓力降低,注油管內的燃料液位也降低,從而實現能夠追加注油的狀態。這樣,在專利文獻I中所示的裝置中,由於停留在單純地在外殼內設置該貫通孔,因此容易在滿箱檢測後立即產生浮動閥的下降。如果在滿箱檢測後注油管內的燃料液位立即降低,則注油槍的自動停止被解除,能夠立即追加注油,因此產生過度注油。在先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專利第3909837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本發明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點在於,在這種燃料箱用的裝置中,在通過注油管內燃料液位的上升使注油槍的傳感器檢測滿箱並停止注油後,不立即產生該注油管內燃料液位的降低。為了完成所述課題,本發明的燃料箱用閥裝置安裝在燃料箱上使用,具備殼體,該殼體在上部具備與箱外相通的通氣閥口,並且在通氣閥口下方具備燃料的流入部;以及浮動體,該浮動體能上下移動地容納於該殼體內,並且在上部具備密封部件,通過經由所述流入部流入殼體內的燃料上升,從而使該密封部件落座於所述通氣閥口上,在殼體的比所述落座時的浮動體的吃水線位於上方的上表面部形成有使箱內與殼體內連通的通氣部,並且通過所述落座時接近該上表面部的浮動體的上表面部而減少經由該通氣部的通氣,而且,在殼體的上表面部具備使所述落座時的該上表面部與浮動體的上表面部之間的間隔保持一定的限制部。箱內的燃料液位達到殼體的流入部時,箱內的壓力上升,殼體內相對於其為低壓,因此,燃料流入殼體內。流入殼體內的燃料達到規定液位時,浮動體上升,通氣閥口被封閉。由此,注油管內的燃料液位上升,使注油槍的傳感器檢測滿箱。注油停止後,通過經由通氣部的通氣導致箱內與殼體內的壓力差逐漸消失,殼體內的燃料液位降低,浮動體下降,通氣閥口再次敞開。之後,進行經由通氣部和通氣閥口的通氣,注油管內的燃料液位也下降。在此,該發明中所涉及的閥裝置中,由於所述落座時接近殼體的上表面部的浮動體的上表面部而導致經由所述通氣部的通氣減少,因此,在注油槍的傳感器檢測滿箱並停止其注油後,能夠使殼體內的壓力與箱內的壓力之間的差逐漸減小,通過不使注油管內的燃料液位立即產生降低,防止了向燃料箱的過度注油。而且,通過所述限制部,不會使浮動體上升到頭而使密封部件在落座於通氣閥口時的殼體的上表面部與浮動體的上表面部之間的間隔消失或者過窄,能夠正確管理經由該 落座時的通氣部的單位時間的通氣量。而且,由此,能夠使浮動體由於該落座後的注油中止導致下降並直到使通氣閥口再次開閥為止的時間一定化。而且,通過該間隔的一定化,也能使所述落座時的密封部件的彎曲量一定化。優選的實施方式之一為該限制部作為從殼體的上表面部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來構成。本發明的效果如下。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實現燃料箱內外的通氣並且具備防止過度注油功能的裝置,不會導致構造的複雜化,而且能夠可靠地防止該過度注油。
圖I是應用本發明而構成的閥裝置的側視圖。圖2是從與圖I不同的方向觀察並顯示的應用本發明而構成的閥裝置的側視圖。圖3表示將閥裝置配置在燃料箱中的狀態的剖視圖,燃料箱的一部分用虛擬線表示,並且閥裝置在圖I中A-A線位置。圖4表示將閥裝置配置在燃料箱中的狀態的剖視圖,燃料箱的一部分用虛擬線表示,並且閥裝置在圖2中B-B線位置。圖5是表示燃料流入構成閥裝置的殼體內,浮動體上升從而將通氣閥口封閉的狀態(落座狀態)的首lJ視圖。圖6是從與圖5不同的方向觀察並顯示的浮動體的落座狀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基於圖f圖6,針對該發明的典型性實施方式進行說明。該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燃料箱用閥裝置V安裝在汽車、摩託車等的燃料箱T上,其功能為在開閥狀態下使箱內外Ta、Tb連通。該閥裝置V具備殼體I和浮動體2。殼體I在其上部具備與箱外Tb相通的通氣閥口 10,在通氣閥口下方具備燃料的流入部11。而且,在殼體I的上表面部,在比後述的落座時的浮動體2的吃水線靠上方,形成有使箱內Ta與殼體I內連通的通氣部12。殼體I由上部主體13和下部主體14構成。上部主體13構成為呈圓筒狀。上部主體13的筒上端被頂板部13a堵塞,該頂板部13a在中央具備圓形的通氣閥口 10。在由該頂板部13a構成的殼體I的上表面部,尺寸短的筒狀部13b與頂板部13a形成為一體,該筒狀部13b的筒內空間與通氣閥口 10連通,並且從該頂板部13a向上方突出。該尺寸短的筒狀部13b的外側上嵌裝有密封環13c。上部主體13的筒下端敞開。另一方面,下部主體14構成為呈筒上下端都敞開的圓筒狀。在下部主體14的內偵牝浮動體2的支撐部14a通過跨在該支撐部14a的外邊緣與下部主體14的內表面之間的架橋片14b被支撐。支撐部14a與下部主體14的內表面之間成為通氣路徑。下部主體14的內徑構成為與上部主體13的外徑大致相等。在圖示的例子中,通過將上部主體13從其筒下端側嵌入下部主體14內,從而構成殼體I。如此構成的殼體I使下部主體14的筒下端側作為所述流入部11發揮作用。在該實施方式中,該殼體I組合在凸緣3上,通過該凸緣3安裝在燃料箱T上。凸緣3具有頭部30和從頭部30向下方突出的筒狀連接部31。在頭部30上一體配備有向側方突出的連接管部30a,該連接管部30a在頭部30的中央與筒狀連接部31內的空間連通。該連通部30b在凸緣3的內側被環繞上升部30c圍繞。在圖示的例子中,通過使上部主體13的尺寸短的筒狀部13b進入凸緣3的環繞上升部30c內使殼體I的上部嵌入凸緣3的筒 狀連接部31的內側,從而使凸緣3與殼體I 一體化。上部主體13的尺寸短的筒狀部13b和凸緣3的環繞上升部30c之間通過所述密封環13c密封為氣密狀態。由此,箱內外Ta、Tb通過殼體I的流入部11和通氣閥口 10和連接管部30a連通。殼體I從外側進入不能進入該凸緣3的頭部30的大小的開設在燃料箱T上的安裝孔Tc從而裝配在箱內Ta,通過利用熔敷等將凸緣3的頭部30固定在燃料箱T的外表面部,從而配備在燃料箱T上。而且,在該實施方式中,在上部主體13的頂板部13a上並且在通氣閥口 10的側方形成有使殼體I內外連通的貫通孔12a,並且,在上部主體13的上部側的側部13d的外表面形成有槽部13e,該槽部13e具備在頂板部13a上敞開的槽上端,並且向下方延伸。在凸緣3的筒狀連接部31形成有與該槽部13e連通的通氣孔31a,並且在上部主體13的頂板部13a與凸緣3的上部內表面之間形成有空間30d。而且,在該實施方式中,在浮動體2的上表面部與由所述頂板部13a構成的殼體I的上表面部之間總是形成有間隔S。由此,在該實施方式中,通過所述通氣孔31a、槽部13e、空間s以及作為所述通氣部12的貫通孔12a,使箱內Ta與殼體I內連通。浮動體2能上下移動地容納於所述殼體I內,具體地,容納於上部主體13的頂板部13a與下部主體14的支撐部14a之間,並且,通過經由所述流入部11流入殼體I內的燃料上升並落座於所述通氣閥口 10上。即,該頂板部13a與支撐部14a之間的距離大於浮動體2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在圖示的例子中,該浮動體2由浮動主體21和閥體22組合而構成。浮動主體21通過使內筒21 a和外筒2 Ib以兩者之間留有間隔的方式使其筒上端連接來構成,兩筒21a、21b的筒下端敞開。在浮動主體21的內筒21a內容納有壓縮螺旋彈簧23,該壓縮螺旋彈簧23的彈簧下端與所述支撐部14a接觸,通過該彈簧23對浮動體2作用一定的朝向上方的作用力。而且,所述閥體22由尺寸短的呈筒狀的基座22a和由橡膠或者具備橡膠狀彈性的合成樹脂形成的密封部件22d構成,該基座22a的筒上端被中央具備貫通孔22c的頂板22b封閉,並且筒下端敞開。密封部件22d構成為呈外徑小於基座22a外徑的圓板狀。在該密封部件22d的中央設有小孔22e,並且,在密封部件22d的下表面形成有內部與該小孔22e連通的筒狀突出部22f。在圖示的例子中,通過將該筒狀突出部22f嵌入閥體22的頂板22b的貫通孔22c,從而密封部件22d覆蓋閥體22的頂板22b的外表面的中央部。而且,在浮動主體21的上部側,在其側部形成有環繞凹處21c,由此,在浮動主體21的上部形成有外緣狀部21d。另一方面,在所述閥體22的下端形成有向內側突出的爪22g,閥體22通過使該爪22g位於浮動主體21的外緣狀部21d下而能上下移動地組合在浮動主體21上。由此,浮動主體2在其上部具備密封部件22d。而且,密封部件22d的外徑稍大於所述通氣閥口 10,通過經由所述流入部11流入殼體I內的燃料使浮動體2上升後,使該密封部件22d從下方落座於通氣閥口 10,從而將該通氣閥口 10封閉。在該實施方式中,基本通過經由下述通氣路徑的通氣而允許向箱內Ta的注油。殼體I的下端的流入部11 —浮動體2與殼體I的內表面之間一通氣閥口 10 —凸緣3的連接管部30a —該連接管部30a上連接的管等。在箱內Ta的燃料液位達到殼體I的流入部11之前,通過該流入部11和所述通氣部12確保了箱內外Ta、Tb的通氣。箱內Ta的燃料液位達到殼體I的流入部11時,箱內Ta 的壓力上升,殼體I內相對於其為低壓,因此,燃料流入殼體I內。這樣,箱內外Ta、Tb的通氣僅通過所述通氣部12來進行。之後,流入殼體I內的燃料達到規定液位時,浮動體2上升,通氣閥口 10被封閉,未圖示的注油管內的燃料液位上升,使注油槍的傳感器檢測滿箱。通氣部12形成於比此時的浮動體的吃水線靠上方處。注油停止後,通過經由通氣部12的通氣導致箱內Ta與殼體I內的壓力差逐漸消失,殼體I內的燃料液位降低,浮動體2下降,通氣閥口 10再次敞開。之後,進行經由通氣部12和通氣閥口 10的通氣,注油管內的燃料液位也下降。該閥裝置V中,由於所述落座時接近該殼體I的上表面部的浮動體2的上表面部20而導致經由所述通氣部12的通氣減少。具體地,構成所述浮動體2的上表面部20的一部分的所述閥體22的頂板22b中沒有被密封部件22d覆蓋的表面部接近在上部主體13的頂板部13a上形成的構成通氣部12的貫通孔12a的孔口,從而減少經由該通氣部12的通氣。由此,在所述注油槍的傳感器檢測滿箱並停止其注油後,能夠使殼體11內的壓力與箱內Ta的壓力之間的差逐漸減小,通過不使注油管內的燃料液位立即產生降低,防止了向燃料箱T的過度注油。而且,在該實施方式中,在所述殼體I的上表面部設有使所述落座時的該上表面部與浮動體2的上表面部20之間的間隔保持一定的限制部15。在圖示的例子中,該限制部15作為從殼體I的上表面部、即上部主體的頂板部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15a來構成。在圖示的例子中,作為所述通氣部12的貫通孔12a在所述頂板部13a上設有兩處,所述通氣閥口 10位於兩處貫通孔13a、13a之間。所述突出部15a設在該通氣閥口 10的側方並且是在兩處沒有形成貫通孔12a、12a的部位,在圖示的例子中,形成為呈以該通氣閥口 10為中心的在輻射方向上長的肋狀。該突出部15a以與在環繞通氣閥口 10的方向上相鄰的突出部15a之間留有間隔的方式設置有多個。而且,在圖示的例子中,在所述落座時,該突出部15a抵接構成浮動體2的上表面部20的一部分的閥體22的基座22a的頂板22b的上表面中沒有被密封部件22d覆蓋的表面部(圖6)。通過該限制部15,不會使浮動體2上升到頭而使密封部件22d落座於通氣閥口時的殼體I的上表面部與浮動體2的上表面部20之間的間隔s消失或者過窄,能夠正確管理經由該落座時的通氣部12的單位時間的通氣量。而且,由此,能夠使浮動體2由於該落座後的注油中止導致下降並直到使通氣閥口 10再次開閥為止的時間一定化。而且,通過該間隔的一定化,也能使所述落座時的密封部件22d的彎曲量一定化。
在此引用2009年12月25日提出的日本國特願2009-294675號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附圖以及摘要中的所有內容,並且作為本發明的說明書的公開內容加以採用。
權利要求
1.一種燃料箱用閥裝置,安裝在燃料箱上使用,其特徵在於, 具備 殼體,該殼體在上部具備與箱外相通的通氣閥口,並且在通氣閥口下方具備燃料的流入部;以及 浮動體,該浮動體能上下移動地容納於該殼體內,並且在上部具備密封部件,通過經由所述流入部流入殼體內的燃料上升,從而使該密封部件落座於所述通氣閥口上, 在殼體的比所述落座時的浮動體的吃水線位於上方的上表面部形成有使箱內與殼體內連通的通氣部,並且通過所述落座時接近該上表面部的浮動體的上表面部減少經由該通氣部的通氣, 而且,在殼體的上表面部具備使所述落座時的該上表面部與浮動體的上表面部之間的間隔保持一定的限制部。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燃料箱用閥裝置,其特徵在於, 限制部是從殼體的上表面部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
全文摘要
一種燃料箱用閥裝置,具備浮動體,該浮動體能上下移動地容納於殼體內,並且在上部具備密封部件,通過經由流入部流入殼體內的燃料上升,從而使該密封部件落座於通氣閥口上。在殼體的比所述落座時的浮動體的吃水線位於上方的上表面部形成有使箱內與殼體內連通的通氣部,並且通過所述落座時接近該上表面部的浮動體的上表面部而減少經由該通氣部的通氣。在殼體的上表面部具備使所述落座時的該上表面部與浮動體的上表面部之間的間隔保持一定的限制部。
文檔編號F16K31/22GK102713233SQ20108005896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5日
發明者和田敏男 申請人:株式會社利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