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烈女秋瑾是個什麼樣的人?秋瑾的詩詞
2023-11-10 15:23:17 1
秋瑾出生於公元1875年,去世於公元1907年,為官宦世家的女兒,父親和祖父都為清政府服務。儘管生在這樣一個封建家庭之中,秋瑾卻不是傳統意義上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實際上她了解時局,並且為中國的現狀而敢打憂慮。
「幽燕烽火幾時收,聞道中洋戰未休;膝室空懷憂國恨,誰將巾幗易兜鍪」其所書《杞人憂》,表達了憂國憂民的情懷。而這首詩還是在她已經嫁為人妻之後所寫,則更為難得。中國傳統女性對家庭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受封建禮教的束縛,「三從四德」已經深入女子的骨血,「相夫教子」成為了她們的一生使命。實際上在這裡,我們已經看到了秋瑾日後會投身革命的火苗。
秋瑾具有非常強烈的憂患意識,並且熱烈的愛著自己的國家。所以她最後才能衝破封建禮教的束縛,自費前往日本留學,學成歸國之後開始投身革命事業。
秋瑾是一位具有大無畏精神的革命家,對於革命事業具有忠誠而崇高的信仰,基本上在他學成歸來之後的每一天,都是在為革命事業而奮鬥。她將革命事業看的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所以才會一次次不顧危險的宣傳革命,策劃武裝起義活動。
中國的女性,對家庭看的非常重要。然而秋瑾為了能夠進行革命事業,卻選擇了脫離家庭。作為一位妻子,她離開了自己的丈夫。作為一位母親,她沒有再悉心照顧自己的孩子。光緒三十一年秋天,在回到婆家取得創辦《中國女報》的一筆經費之後,便與家人訣別,發布聲明脫離家庭關係。當然秋瑾如此,是「自立志革命後,恐株連家庭,故有脫離家庭之舉,乃藉以掩人耳目。」
秋瑾作出這樣的選擇,想來在決定以身為革命之後,革命事業就已經成了她的孩子,她將自己的全部熱情都投入進去。
秋瑾是一位意志力堅定的革命家。她多次策劃武裝起義活動,並在最後策劃皖浙起義的時候,被敵人逮捕。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酷刑折磨,秋瑾一個柔弱的女子卻挺過了一次次殘酷的刑罰,未曾想敵人投降。甚至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也只留下了「秋風秋雨愁煞人」七個大字,便從容就義,絲毫未曾膽怯。
孫中山贊:「江戶矢丹忱,感君首贊同盟會;軒亭灑碧血,愧我今招俠女魂。」
秋瑾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女子,早在婆家的時候,就留下了「瀟湘三女傑」的名聲。她一生作詩120餘首,詞30餘首,與其他宣傳革命的白話文宣傳詞和歌曲集合,留下了《秋瑾集》。
月
一輪蟾魄淨娟娟,萬裡長空現晶奩。
照地疑霜珠結露,浸樓似水玉含煙。
有人飲酒迎杯問,何處吹簫倚檻傳?
二十四橋簾盡轉,清宵好影正團圓。
鷓鴣天
祖國沉淪感不禁,閒來海外尋知音。
金甌已缺終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嗟險阻,嘆飄零。關山萬裡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滿江紅(小住京華)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不因人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