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戀橘生淮南洛枳原諒了盛淮南(橘生淮南結局解析)
2023-06-07 13:52:01
《暗戀·橘生淮南》根據八月長安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講述了洛枳對盛淮南的暗戀,從少年到青年,從萌芽到開花的過程。
雖然過程曲折艱難,但兩人的結局總算令人欣慰。盛淮南原本想出國讀書,讓生活重新歸入正軌,再次成為那個讓洛枳仰視的人。可是他再次看到洛枳時,突然改變了主意,他不想辜負洛枳的期待。也許出國是個很好的選擇,但他和洛枳極有可能會錯過彼此。而現在他只想留下來陪洛枳一起度過。而洛枳喜歡的是盛淮南本人,無論他是高高在上還是歷經磨難,她的愛永遠不變。
在小說中,盛淮南和洛枳在2009年秋天舉行了婚禮。洛枳看到她當年寫在高中牆壁上,向盛淮南表白的話,做夢也沒想到,會和心目中的男神修得正果。從「洛枳愛盛淮南,誰也不知道」,到最終「盛淮南愛洛枳,全世界都知道。」,無疑是一場愛的逆襲。雖然他們的戀情推遲了幾年,但結局總算不是意外的錯過。洛枳的經歷,也在告誡所有正處於暗戀的女孩,愛就要讓全世界都知道。
其實相比起劇版,和原著小說,電影版《暗戀·橘生淮南》更為單刀直入一些。因為片長的限制,難免少了部分細節的刻畫。比如影版和劇版,會通過更為日常瑣碎的方式,讓故事更為真實生動。我們不僅能從洛枳和盛淮南本人身上,看見「暗戀」過程的萌芽成長,還能從其他角色的視角,體會到不同的心境。盛淮南眼中的洛枳,洛枳眼中的自己,以及別人眼中的洛枳,那完全都是不同的存在。而這樣的角色,就會給人源自於生活,娓娓道來的立體感。
而影版之中,更偏向於刻畫「橘枳CP」的本身經歷。它主要保留了,洛枳為盛淮南做過什麼,以及盛淮南對洛枳態度的轉變。其餘重要人物,雖然也都存在,但還原了幾大重點事件。但其他人,似乎更偏重於參與者,而隱去了旁觀者的身份。對於故事本身來講,影版也許少了一些細膩立體,但其所展現出的情感,卻也因簡單直白,而變得更為洶湧澎湃。
但不論從哪一版來說,洛枳和盛淮南,都註定要走到一起。那不止是筆者為二人牽動的緣分。更是從角色誕生開始,就必然存在的宿命。
「橘生淮南」一詞,本出自《晏子春秋·雜下之六 》。
晏子出使楚國,楚王請他喝酒。兩人喝得正高興,楚王安排的好戲卻上演了。
兩名公差綁著一個人來到楚王面前。楚王問道:「綁著的人是幹什麼的?』公差回答 說:「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便故意看著晏子問道:「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東西的嗎?」這本是一次惡意的羞辱,但晏子卻這樣回答道。「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翻譯一下,就是「我聽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就是枳樹,只是葉相像罷了,果實的味道卻不同。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水土條件不相同。那這個人生長在齊國不偷東西,一到了楚國就偷起來了,莫非楚國的水土,使百姓喜歡偷東西嗎?」晏子的這番話,放到現在,都得是陰陽怪氣大師級選手,在古代,更是直接懟得楚王啞口無言。
而從此以後,人們便用橘生淮南,來比喻環境變了,事物的性質也變了。
而回到《暗戀·橘生淮南》這部作品。盛淮南和洛枳的名字,就源自於「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而兩人的命運,更是「水土差異」的顯著表現。盛淮南是理科大神,而洛枳則是文科第一。兩人長年各自霸榜,卻也只是平行,並無顯著交集。
而洛枳的性格,在愛上盛淮南後,一直選擇隱匿心事,可以說是為愛不斷努力,也可以說,是愛得太過小心翼翼。而盛淮南對待愛情,卻要比洛枳直白許多。高中時,雖然他是把葉展顏誤認為了洛枳,但總算是明目張胆地談起戀愛。而在《最好的我們》裡,更是在高中的留言牆上,寫下了「盛淮南愛洛枳,全世界都知道。」的豪言。
按理說,兩個人的性格大相逕庭,很難讓人聯繫到一起。但也正是這樣的「水土差異」,讓他們形成了互補,互相成全。數學裡,一加一等於二。可在這裡,一個洛枳,加一個盛淮南,卻得到了一場圓滿的青春暗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