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漿機輔料自動添加裝置製造方法
2023-11-05 03:30:07 2
壓漿機輔料自動添加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壓漿機輔料自動添加裝置,包括料鬥,所述料鬥底部為一圓形出料口,在出料口內設置一撥輪,撥輪設置在由伺服電機帶動的攪軸上;所述撥輪為設置在攪軸上的螺旋葉片,螺旋葉片的圈數為1.2~1.8圈,螺旋葉片的升角為8~10°。本實用新型易於控制,清洗方便,不易堵塞,使壓漿機灌漿過程中輔料添加更方便。
【專利說明】壓漿機輔料自動添加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凝土攪拌設備的輔助裝置,尤其是指一種智能壓漿機的輔料自動添加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壓漿作業廣泛存在於橋梁預製梁施工中,是預製梁施工中的最後一道工序,因此壓漿作業顯得尤為重要。壓漿機是孔道灌漿的主要設備,目前的智能壓漿機集自動上料、自動計量、高速攪拌、低速攪拌、泵送漿液為一體,應用於鐵路、公路橋梁建設工程中的預應力施工及部分化工企業生產。具有移動方便、自動化程度高、計量準確、操作簡單等特點。其中的自動上料機構由兩個螺旋輸送機即螺杆泵和兩個料鬥組成。水泥主料和添加劑輔料兩種粉料分別裝入兩個料鬥內,在微電腦自動控制下經由螺杆泵精確地輸入高速攪拌桶內。但是,由於受環境溫溼度以及水泥特性影響,螺杆泵無法長期使用,經常出現堵塞現象,而且非常難清洗,導致雖有好的設計,但現場根本無法正常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智能壓漿機的輔料自動添加裝置,既滿足漿料中水泥的合理配比,又不會堵塞裝置,使用方便,維護簡單。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壓漿機輔料自動添加裝置,包括料鬥,所述料鬥底部為一圓形出料口,在出料口內設置一撥輪,撥輪設置在由伺服電機帶動的攪軸上;所述撥輪為設置在攪軸上的螺旋葉片,螺旋葉片的圈數為1.2?1.8圈,螺旋葉片的升角為8?10°。
[0006]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撥輪的外圓與出料口內徑嚴密配合。
[0007]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螺旋葉片的上端終止線與下端終止線不在同一軸線上。
[0008]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技術進步如下:
[0009]由電機控制的撥輪可實現灌漿過程中輔料的自動添加,控制準確,使用方便。料鬥內的輔料靠輔料自重及撥輪轉動後產生的離心力使輔料進入攪拌桶內,螺旋葉片上不易殘留輔料,且清洗方便,不會造成螺旋通道的阻塞,使輔料的添加過程更順暢。在電機停止轉動後,由於撥輪外徑與出料口內徑嚴密配合,且螺旋葉片的上端終止線與下端終止線不在同一軸線上,可防止料鬥內的輔料繼續向攪拌桶內添加,使輔料的添加量易於控制。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其中:1、料鬥,2、出料口,3、撥輪,4、攪軸,5、伺服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3]壓漿機輔料自動添加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料鬥1,料鬥I的下方設置圓形出料口 2,所述出料口 2為圓柱形空心桶狀,內置撥輪3,撥輪3為設置在攪軸4下端的螺旋葉片,螺旋葉片的圈數為1.2?1.8圈,如可以設為1.5圈;螺旋葉片的升角為8?10°之間的任一數值。螺旋葉片的上端終止線與出料口的上端面平齊,螺旋葉片的下端終止線與出料口的下端面相平齊,螺旋葉片的上端終止線與下端終止線不在同一軸線上;撥輪的外圓與出料口內徑嚴密配合。攪軸4的頂端連接伺服電機5。
[0014]當伺服電機轉動時,帶動攪軸轉動,輔料鬥內的輔料靠輔料自重及撥輪轉動後產生的離心力使輔料進入攪拌桶內;當伺服電機停止轉動時,料鬥內的輔料由於螺旋葉片的阻擋,不會繼續向攪拌桶內添加。本實用新型易於控制,清洗方便,不易堵塞,使壓漿機灌漿過程中輔料添加更方便。
【權利要求】
1.壓漿機輔料自動添加裝置,包括料鬥(1),其特徵在於:所述料鬥(I)底部為一圓形出料口(2),在出料口(2)內設置一撥輪(3),撥輪(3)設置在由伺服電機(5)帶動的攪軸(4)上;所述撥輪(3)為設置在攪軸(4)上的螺旋葉片,螺旋葉片的圈數為1.2?1.8圈,螺旋葉片的升角為8?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漿機輔料自動添加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撥輪(3)的外圓與出料口(2)內徑嚴密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漿機輔料自動添加裝置,其特徵在於:螺旋葉片的上端終止線與下端終止線不在同一軸線上。
【文檔編號】B28C7/04GK204054349SQ201420424164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0日
【發明者】徐新利, 羅慧剛, 王新讓, 尹成斐, 劉立軍, 薛洪發 申請人:河北高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