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狗和滴滴什麼關係(快狗打車流血上市)
2023-11-04 18:41:13 2
快狗和滴滴什麼關係?作者 嚴利婷編輯 高宇雷,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快狗和滴滴什麼關係?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快狗和滴滴什麼關係
作者 嚴利婷
編輯 高宇雷
2013年10月31日,58同城在紐交所上市,之後不久聯合創始人陳小華便辭去了所有職務。整整休息了半年,直到2014年,他開始了再度創業。
當年,58到家和58速運相繼上線,此後,前者經過組織架構升級定位家庭服務平臺,聚焦家政、藍領培訓、上門服務,並改名為天鵝到家,後者與香港短途貨運新秀Gogovan合併,打造同城貨運平臺並啟用新品牌快狗打車(GOGOX),二者共同構成了到家集團的兩大業務版圖。
2021年9月16日,已是到家集團創始人兼CEO的陳小華,在i黑馬的活動上分享了當初創辦58到家的初衷。本質上,陳小華與崇拜馬雲的姚勁波一樣,內心一直有做一家偉大公司的夢想。但無論是去年上市失利的天鵝到家,還是正在衝擊IPO的快狗打車,其實仍然沒有逃脫二流公司的命運。
快狗衝擊同城貨運第一股
4月24日,快狗打車更新港交所招股說明書,向著「同城貨運第一股」又邁進一步。
這是58同城從紐交所退市後,58系在資本市場的最新動作。早在58同城退市之初,姚勁波就曾公布了組織升級的藍圖:將橫向的信息分類平臺裂變成多個垂直產業平臺,並獨立走向資本市場。而在出售車好多的多數股權後,58系的頂梁柱就只剩安居客、轉轉、天鵝到家、快狗打車這四個。
過去兩年的空窗期內,58系分拆上市的嘗試從未間斷。
2021年4月,安居客率先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但此後遲遲未能通過港交所聆訊,最終導致招股書失效。2021年7月,天鵝到家接棒安居客奔赴紐交所,準備拿下「中國家政第一股」,卻在17天後就偃旗息鼓了。不過,這無法阻擋58的步伐,同年8月,快狗打車繼續接力,開始衝擊港股IPO。
毫無疑問,一旦快狗打車此次順利登陸港交所,將開啟58同城「一拆四」的新篇章,而58系分拆上市屢戰屢敗背後,固然有外部環境的影響因素,平臺自身的缺陷亦不容忽視,快狗打車也不例外。
作為國內最早的貨運平臺之一,快狗打車發端於58旗下的搬家業務,後者以同城貨運為切入點,在2014年9月獨立上線58速運。2017年8月,在阿里的牽線下,58速運與Gogovan合併,成為輻射亞洲的同城貨運平臺並更名快狗打車(GOGOX),其中,快狗主打國內,GOGOX聚焦海外。
雖然這次更名廣受詬病,但更名之後,快狗打車卻迎來了一波增長,2018年,陳小華向媒體透露,「新增了三倍客戶,多1億人知道,引發了上百家媒體的關注」。同年,快狗打車斬獲了史上最高的一輪融資,合計2.5億美元,參與的投資方包括淘寶、菜鳥、前海基金、中俄投資基金等。
據企名片顯示,快狗打車在上市前共完成3輪融資。最後一輪融資發生在2021年7月,領投方為交銀國際與數碼港創業投資基金。此前,有機構測算,快狗打車IPO前的估值約為20億美元。根據港交所披露的信息,快狗打車上市估值約為30億美元,本次預計將公開募集資金4~5億美元。
根據最新招股書顯示,快狗打車的前五大股東分別為:58到家、GoGoVan Cayman、淘寶中國、菜鳥、Vision Carnation,持股比例分別為51.2%、17.82%、13.09%、2.87%、2.4%。其中,阿里系通過淘寶中國、菜鳥、AHKEF三家公司主體,累計持有快狗打車15.96%的股權。
從這個角度來說,58同城雖然是一家騰訊系公司,但快狗打車已經倒向了阿里系,然而,從業務屬性上來說,快狗打車仍然是一家典型的58系公司,沒有逃脫燒錢獲客,做流量生意的本質。
快狗打車的58烙印:燒錢獲客 做流量生意
從商業模式上來看,快狗打車定位於純平臺,基本沒有自營運力。在運力端,快狗打車聚合獨立司機及物流公司提供派單服務,在需求端,快狗打車同時輻射B端中小企業及獨立C端用戶。從收入結構來看,快狗打車的主要業務大致分為三個部分:平臺服務、企業服務、增值服務。
其中,平臺服務主要指面向C端用戶及部分中小企業提供的物流服務,企業服務主要是針對中小企業提供的定製服務,增值服務則是為司機提供燃油卡、車輛保養和維修及轉介等各種增值服務。
根據招股書的數據顯示,2021年,快狗打車總營收為6.6億元,同比增長24.53%。其中,平臺服務收入為2.6億元,企業服務收入3.7億元,增值服務收入為0.3億元,三者分別佔總收入的比重為39.1%、56.4%、4.5%。總體來說,泛C端和B端的比重基本四六開,而增值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從業務層面來看,雖然快狗打車觸角輻射亞洲多個地區,但收入仍主要來自本土市場。數據顯示,從2018年~2021年,快狗打車的總收入分別為4.5億、5.5億、5.4億、6.6億,其中,本土市場的同期收入為3.3億,3.5億,2.8億元,3.4億元,佔比則分別達到73.3%,63.6%,51.9%,51.5%。
值得注意的是,快狗打車過去幾年在海外市場的收入比重不斷攀升,這一方面是源於本土市場增長放緩,一方面是由於海外市場不斷擴張。這體現在財報上就是快狗打車的海外收入的增速,持續高於本土收入增速,2018年~2021年,海外收入增速分別達到53.8%、30%、23%。
由於海外收入整體比重較小,快狗打車整體收入增速仍跟隨本土業績波動。2020年,受疫情影響,本土收入同比驟減,受此影響,快狗打車整體收入增速幾乎停滯,2021年,快狗打車的平臺服務收入雖實現了13%的增長,但相較於疫情前的2019年41.18%的增速,減少了28.1個百分點。
而與58系的其他平臺一樣,快狗打車的輕資產運營模式,註定了兩端同時燒錢的玩法。
在運力端,由於沒有自營運力,快狗打車非常依賴第三方,其中,包括派遣司機到平臺完成託運的人力資源機構及車隊運營商。招股書顯示,2018年,快狗打車的前五大供應商均為提供運力的人力資源機構,累計採購金額高達1.7億,合計佔快狗打車總收入的47.4%。
這意味著快狗打車有近一半的運力收入來自5個主要的運力機構,而平臺運力的穩定性完全有賴於快狗打車與這些機構的利益綁定。從數據來看,過去幾年,這種綁定關係似乎正在逐漸鬆動。2018年~2021年,快狗打車五大供應商的合計採購比重持續降低,已經從47.4%下降至22.2%。
消費端,不同於滴滴所在的C端出行市場,個人同城貨運屬於低頻消費場景,面對多樣化和同質化的貨運平臺,用戶通常更難培養出品牌忠誠度。即便是相對穩定的B端客戶,隨著對運力的需求頻次增加,客戶對於價格與體驗的要求更高,並且,隨時會有繞過平臺進行交易的衝動。
面對供需兩端均較低的黏性,平臺必須不斷通過營銷撬動流量增長。招股書數據顯示,從2018年~2021年,快狗打車花在銷售及營銷上的費用累計高達13.4億元。2021年,這一數據為3.3億元,同比增長73.7%,相當於總營收增速的三倍,也就是說,快狗打車每多收1塊錢,就得多花3塊錢。
這種不斷燒錢的業務模式,也最終成為了平臺盈利的阿喀琉斯之踵。從2014年上線以來,快狗打車深陷虧損泥淖,不斷靠外部融資輸血。根據招股書披露,2018-2021年,快狗打車的淨虧損分別為10.7億元、1.8億元、6.6億元、8.7億元,四年下來,累計虧損已經高達27.8億元。
同城貨運競爭:滴滴入局 快狗靠邊
除了流量平臺的模式缺陷,快狗打車這種低質量的生存狀態,很大程度上也源自市場競爭。而在快狗打車前後更新的兩版招股說明書中,激烈的市場競爭均被列為平臺七大主要風險之首。
長期以來,由於上下遊始終處在零散、非標的狀態,中國貨運市場一直被認為是一個潛力賽道,無論是城市間的幹線貨運,還是同城中的短途貨運,均有機會孕育出一個類似於滴滴的平臺級公司。尤其是隨著「幹線貨運版滴滴」滿幫衝殺出來,爭奪「同城貨運版滴滴」的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開始至今,同城貨運市場的融資數量超過60起,總投資金額超過300億元,其中,貨拉拉融資8次,累計金額超過24億美元,快狗打車融資3次,累計金額約3億美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快狗打車勉強能與行業龍頭貨拉拉保持同頻,維持市場的二八格局。
轉折發生在2019年,快狗打車開始出現頹勢。根據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年,本土市場上,快狗打車用戶端的平均MAU從2018年的69.1萬下降至66.7萬,此後,一路下滑至2021年的45.6萬。與此同時,企業端的平均MAU則從2018年的1802家下滑至1751家,如今,逐漸回升至2212家。
從市場上來看,很多人將這種業績下滑歸咎於快狗打車的更名。事實上,真正的關鍵在於,快狗打車從2019年開始大幅縮減了市場費用。數據顯示,2019年,快狗打車的銷售及營銷費用為2.96億元,同比下降43.5%,市場費率則從115.7%下降至54%,2020年,還一度收縮至36.7%的低點。
當然,這背後的原因有很多。一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快狗打車認為,「補貼戰是資本的無限遊戲,對行業沒有幫助,也不會贏得真正的勝利」,而更深層的原因在於快狗打車的融資能力有限,並且,大股東58同城當時正麻煩纏身,用戶流量見頂、收入增速下滑,對快狗打車也是愛莫能助。
這對於嚴重依賴燒錢獲客的快狗打車來說,相當於直接放棄了抵抗。2020年,滴滴大舉殺進貨運市場,讓快狗打車措手不及。2021年,快狗打車再度恢復了燒錢態勢,市場費率從36.7%上升至50.7%,試圖採取更激進的燒錢策略狙擊滴滴,不過,這仍然無法改變快狗打車掉隊的命運。
根據弗諾斯特沙利文的報告顯示,2020年,快狗打車的總交易額為20億元,按此計算,其市場份額為5.5%,位居市場第二。同期,公司A(貨拉拉)的交易額為195億元,市場份額為54.7%。
2021年,快狗打車的總交易額為19億元,市場份額降至3.2%,市場排名被甩至第三。同期,公司A(貨拉拉)的交易額為310億元,市場份額為52.8%,公司B(滴滴)的交易額為32億元,市場份額為5.5%。對比下來,快狗打車的衝擊可見一斑,需要指出的是,這還是滴滴下架後的結果。
面對同城貨源市場的弱勢,快狗打車講出的新故事是:新能源貨運。一方面,加速新能源貨車在平臺的落地,為司機端提供新能源購車優惠,降低運力擴展門檻及競爭力,另一方面,打通新能源汽車上遊供給端,形成一個多方共融的協同網絡,給主機廠、經銷商、司機端提供更多增值服務。
但這種網絡效應的發揮,最終還是依賴於貨運基本盤。對於快狗打車來說,守住基本盤是一場硬仗,而拿下同城貨運第一股,只不過是這場戰役的一次局部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