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1-04 22:41:22 4
專利名稱: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機構涉及全地形車差速後橋分部的切 換機構領域。
技術背景目前,我國生產的全地形車的驅動後橋一般不具備差速功能,車輛轉何時 兩個後輪需要行駛的路程不同,內側車輪行駛路程小於外側車輪行駛路程,因 此,在轉向時需要兩側後輪的轉速不同,即後輪要產生差速;不具備差速功能 的後橋的兩側後輪在任何情況下轉速都相同,這樣就造成轉向困難、輪胎磨損、 油耗高。為了克服一般後橋不能差速驅動的不足,應設計一種可差速驅動後fe 的鎖止式差速後橋。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機構,通過一套機 械式切換控制機構控制切換盤的位置,實現差速和差速鎖止功能,可差速驅動 後輪,並可實現差速狀態、差速鎖止狀態的自由切換。一種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機構,其特徵在於切換機構(1)的切換杆(2) 上套裝有切換扭簧(3);撥叉導軸(4)穿裝在切換杆(2)、切換扭簧(3)、撥 叉組件(5)和回位彈簧(6)的撥叉導軸安裝孔內;切換扭簧(3)和回位彈簧 (6)的插腳分別插入在撥叉組件(5)的切換扭簧插入孔和回位彈簧插入孔內;撥叉組件(5)的切換盤左插入頭和切換盤右插入頭插入在切換盤(7)的撥叉 切換盤插入頭安裝槽中;切換盤(7)的內花鍵孔的內壁上有內花鍵齒。本實用新型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機構的作用原理是通過本切換機構可以很方便地控制後橋的差速驅動和後橋的差速鎖止。本切換機構的具體的切換 原理說明如下全地形車後橋輸出部分分為左右兩部分,通過驅動左後軸和右後軸實現左 後輪和右後輪驅動,本切換機構控制切換機構中的切換盤的位置,可實現後橋 的差速驅動和後橋的差速鎖止,切換盤上的結合爪與差速器殼體上的結構爪是 相配合的,本切換機構的撥叉組件的撥叉可以控制切換盤的內花鍵在左後軸外 花鍵上作左、右移動,從而可實現切換盤上的結合爪與差速器殼體上的結合爪的分離和結合,當結合爪處於分離狀態時,切換盤花鍵不傳遞動力,動力由i速器的左右半軸齒輪花鍵輸出,差速驅動左右後軸,實現左右後輪差動;當結 合爪處於結合狀態,即鎖止狀態時,切換盤、差速器殼體、左半軸齒輪、行星 齒輪、右半軸齒輪被鎖止聯動,動力由左後軸、右後軸同步輸出,左後輪和右 後輪無差動。從而,說明了本切換機構可實現切換左右後輪的差動,或左右後 輪的同步。本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機構的結構說明如下切換拉索焊接在切換杆的切換拉索圓柱頭孔內的切換拉索圓柱頭上,當切 換拉索被拉動後,則切換杆繞撥叉導軸安裝孔內的撥叉導軸順時針轉動,則切 換扭簧安裝槽內的切換扭簧跟隨切換杆作順時針轉動,切換扭簧帶動撥叉組件 轉動,撥叉組件的切換盤左右插入頭插入在切換盤插入頭安裝槽中,可使切換 盤上的差速器殼體結合爪實現與差速器殼體左側軸頸上的結合爪之間的結合和 分離,當結合爪分離時,則可實現差速驅動後橋上的左右後輪,從而實現左右 後輪的差動;當切換拉索復位後,切換杆反時針迴轉,撥叉組件在回位彈簧作 用下反時針回到原始位置,則切換盤的結合爪與差速器殼體左側軸頸上的結合 爪相結合,這時實現後橋的左、右後軸同步輸出,左、.右後輪無差動,即被敏止聯動。本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機構優點是通過機械切換機構可實現全地形車 差速後橋左、右後輪的差動或鎖止,切換機構結構簡單、運行可靠。
圖1:為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機構(1)三維示意圖。圖中虛線部分分別為切換拉索和差速器殼體左側軸頸上的結合爪。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中(l)為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機構,(2)為切換杆,(3) 為切換扭簧,(4)為撥叉導軸,(5)為撥叉組件,(6)為回位彈簧,(7)為切 換盤。參見圖1,圖中右上角虛線部分為切換拉索,切換拉索的切換拉索圓柱頭安 裝在切換杆(2)的切換拉索圓柱頭孔內,在切換杆(2)的切換扭簧安裝槽中 安裝有切換扭簧(3)的方環形腳,切換杆(2)的撥叉導軸安裝孔和切換扭簧 (3)的撥叉導軸安裝孔都套裝在撥叉導軸(4)上,切換扭簧(3)的另外兩根 插腳插裝在撥叉組件(5)的兩個切換扭簧插腳孔內;撥叉組件(5)的撥叉導 軸安裝支架上的兩個撥叉導軸安裝孔也裝配在撥叉導軸(4)上,兩隻回位彈簧(6) 也套裝在撥叉導軸(4)上;兩隻回位彈簧(6)的插腳分別插裝在撥叉導 軸(4)的兩個回位彈簧插腳孔內。撥叉組件(5)的左插入頭和撥叉組件(5)的右插入頭分別插入在切換盤(7) 的撥叉切換盤插入頭安裝槽內,切換盤(7)內的內花鍵孔壁上有內花鍵 齒,與左後軸花鍵相嚙合,切換盤(7)上有結合爪,結合爪與圖1中下部虛線 所示的差速器殼體結合爪凹槽相配合。
權利要求1、一種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機構,其特徵在於切換機構(1)的切換杆(2)上套裝有切換扭簧(3);撥叉導軸(4)穿裝在切換杆(2)、切換扭簧(3)、撥叉組件(5)和回位彈簧(6)的撥叉導軸安裝孔內;切換扭簧(3)和回位彈簧(6)的插腳分別插入在撥叉組件(5)的切換扭簧插入孔和回位彈簧插入孔內;撥叉組件(5)的切換盤左插入頭和切換盤右插入頭插入在切換盤(7)的撥叉切換盤插入頭安裝槽中;切換盤(7)的內花鍵孔的內壁上有內花鍵齒。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機構,其特徵在於切 換杆(2)的切換扭簧安裝槽中安裝有切換扭簧(3)的方環形腳。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機構,其特徵在於切 換扭簧(3)的另外兩根插腳插裝在撥叉組件(5)的兩個切換扭黌插腳孔 內。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機構,其特徵在於切 換盤(7)上有結合爪。
專利摘要本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機構涉及全地形車差速後橋部分的切換機構領域。在切換機構(1)的切換杆(2)上套裝有切換扭簧(3);撥叉導軸(4)穿裝在切換杆(2)、切換扭簧(3)、撥叉組件(5)和回位彈簧(6)的撥叉導軸安裝孔內;切換扭簧(3)和回位彈簧(6)的插腳分別插入在撥叉組件(5)的切換扭簧插入孔和回位彈簧插入孔內;撥叉組件(5)的切換盤左插入頭和切換盤右插入頭插入在切換盤(7)的撥叉切換盤插入頭安裝槽中;切換盤(7)的內花鍵孔壁有花鍵齒。本切換機構結構簡單、運行可靠。
文檔編號F16H48/00GK201121694SQ200720131228
公開日2008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5日
發明者陳玉梅, 峰 高, 黃玉軍 申請人:江蘇林海動力機械集團公司;林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