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六君子康廣仁簡介 他是怎麼死的?康廣仁他說
2023-11-09 00:50:07 6
人物檔案
姓名:康廣仁
別名:有溥
字:廣仁
號:幼博、大中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晚清
出生地:廣東南海人
出生時間:公元1867年
去世時間:公元1898年
職業:辦報人
主要成就:「戊戌六君子」之一
康廣仁是歷史著名維新派人士康有為的胞弟,當然他本人也是維新人士,而且是為了戊戌變法而犧牲性命的「戊戌六君子」之一。
康廣仁為廣東南海人,字廣仁號幼博,自幼時起就不喜歡科舉考試的制度。他認為中國之所以如現在這般孱弱,以致於到了衰亡的地步,就是一位八股考試的制度禁錮了中國的人才。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康廣仁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
康廣仁早年的時候,曾經做在浙江當過小吏,後來因為看不慣官場的腐敗和汙穢,因此將官職給辭了。之後康廣仁開始接觸維新思想,認為變法圖強應廣開學校,講求實用之學,以培養愛國志士。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後來,康廣仁的主要行動都是以辦報和開學校為中心的。
1897年,康廣仁在澳門創《知新報》,認為「發明民政之公理」。沒有多久又前往上海,倡導開設女學堂,期間與梁啓超等人設立戒纏足會。
甲午戰爭之後,《馬關條約》籤訂,全國反對籤約呼聲響亮。康有為當時與在京千名舉子聯名上書,反對籤訂條約。此事件之後,維新思想迅速傳播,人們開始尋找新的方法拯救國家,其中以變法圖強的聲音最大。
康有為與梁啓超在京朝上書光緒帝要求變法,康廣仁積極響應,後在1898年的春天與梁啓超一同上京,參與新政之中。
戊戌變法在持續了壹佰零三天之後,以慈禧太后發動宮廷政變,再一次執掌朝政而告終。康廣仁在變法失敗被捕時,曾笑談:「若死而中國能強,死亦何妨?」後來與譚嗣同等六人一起在菜市口被斬首,死時年僅三十一歲,位列「戊戌六君子」之一。
對於康廣仁的人物形象,還有一種說法。康廣仁實際上,並沒有主流觀點中那樣的光輝英勇。據當時看守過戊戌六君子的一個叫做劉一鳴的老獄卒所言,六君子被關押後時這樣的。
譚嗣同獄中意氣自若,拾取地上煤屑,就粉牆作書,問何為,笑曰:作詩耳。留下《獄中書》。而林旭呢,則美秀如處子,在獄中時時作微笑。康廣仁卻不同他人,一人拿頭撞牆壁,並且大哭道說:「哥哥的事情,如何要弟弟來承擔。(康有為事先聽聞消息,避難上海日本使館)」等到聽到有人說要提審犯人,康廣仁知道要受刑,哭的越發厲害。
劉光第曾經在刑部當過職,知道裡面的規矩,於是勸說道:「此乃提審,非就刑,毋哭。」等到將他們從西門帶出之後,劉光第臉上才顯出驚愕之色。因為按照規矩,只有要綁到刑場斬首的人,才會從西門帶出。於是劉光第大罵道:「未提審,未定罪,即殺頭耶?何昏聵乃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