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塗層自潤滑聚氨酯漆包線的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1-05 13:27:07
雙塗層自潤滑聚氨酯漆包線的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塗層自潤滑聚氨酯漆包線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線坯經過壓力加工拉制而成裸導體芯線;(2)裸導體芯線經60~80℃的純淨水清洗,以180~360m/min的速度引入退火爐中進行保護性光亮退火;(3)用60~80℃的純淨水快速冷卻裸導體芯線表面,再拭除裸導體芯線表面水分,然後通過烘乾箱吹乾;(4)將裸導體芯線以180~360m/min的速度引入到烘爐塗漆區,通過毛氈或模具先塗敷底塗層,再塗敷面塗層;所述底塗層採用耐熱性聚氨酯樹脂,所述面塗層採用自潤滑的改性聚氨酯樹脂;(5)漆包線出烘爐後冷卻。本發明所提供的生產工藝具有生產工藝簡單、產品參數穩定的優點,且能減小漆膜偏芯度,有利於後續實現高速繞線。
【專利說明】雙塗層自潤滑聚氨酯漆包線的生產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絕緣電線電纜,特別是涉及一種雙塗層自潤滑聚氨酯漆包線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傳統的漆包線生產是將溶劑絕緣漆利用毛氈或模具塗敷在導體表面,然後在烘爐內高溫烘焙使絕緣漆溶劑揮發並交聯固化,再在漆膜表面塗上一薄層液體或固體潤滑油。在塗潤滑油過程中,潤滑油與漆膜表面為物理吸附作用,由於物理吸附作用弱,容易在高速繞線時被甩出或殘留在線圈內,導致作業現場環境汙染,也可能影響線圈的電氣可靠性和穩定性。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生產工藝簡單、產品參數穩定的雙塗層自潤滑聚氨酯漆包線的生產工藝,且能減小漆膜偏芯度。
[0004]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雙塗層自潤滑聚氨酯漆包線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0005](I)線坯經過壓力加工拉制而成所要求尺寸的裸導體芯線;
[0006](2)裸導體芯線經60?80°C的純淨水清洗,以180?360m/min的速度引入退火爐中進行保護性光亮退火;
[0007](3)用60?80°C的純淨水快速冷卻裸導體芯線表面,再拭除裸導體芯線表面水分,然後通過烘乾箱吹乾;
[0008](4)將裸導體芯線以180?360m/min的速度引入到烘爐塗漆區,通過毛氈或模具先塗敷底塗層,再塗敷面塗層;所述底塗層採用粘度為36?200mPa.s的耐熱性聚氨酯樹月旨,所述面塗層採用粘度為30?50mPa.s的自潤滑改性聚氨酯樹脂;
[0009](5)漆包線出烘爐後冷卻,即得雙塗層自潤滑聚氨酯漆包線。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步驟(3)中,所述烘乾箱的烘乾溫度為200?300°C。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步驟(3)中,所述底塗層的厚度為2種或3種漆膜厚度。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步驟(4)中,所述底塗層依漆膜厚度利用毛氈或模具反覆塗敷4?20次,每塗一次烘焙一次。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步驟(4)中,所述面塗層是由接枝或均相混合比例為
0.15%?5.0% Wt大分子聚酯、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內部潤滑材料的耐熱性聚氨酯絕緣漆。
[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步驟(4)中,所述面塗層的厚度為14 111至34 111。
[001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步驟(4)中,所述面塗層利用毛氈或模具反覆塗敷I?3次,每塗一次烘焙一次。
[001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步驟(4)中,烘焙溫度為350?500°C。[001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步驟(4)中,所述底塗層和面塗層的烘焙過程在同一烘爐中完成,或者分別在兩個烘爐中進行。
[00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提供的雙塗層自潤滑聚氨酯漆包線的生產工藝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I)通過選擇合適的芯線速度、面塗層和底塗層粘度、烘爐的溫度以及塗敷道數,使得所生產的漆包線偏芯度小,有利於後續實現高速繞線;
[0020](2)壓力加工後裸導體芯線直接塗漆,不需經過半成品收線、再放線工序,目的是使裸導體芯線表面汙染或缺陷最少,保證了產品電性能和熱性能的均勻一致;
[0021](3)底塗層和面塗層採用特性相同或相近的聚氨酯絕緣漆,不用考慮使用非同類絕緣漆導致的漆膜相容性差異,從而確保了漆膜厚度的全長度均勻性和連續穩定性;
[0022](4)面塗層採用含集膚性潤滑材料的聚氨酯絕緣漆,烘焙過程中潤滑材料自主聚集在漆包線表面,漆包線成品表面不用再塗潤滑油,適合各種高速繞線作業,減少了潤滑劑的消耗和浪費,同時也確保了生產現場的清潔衛生;
[0023](5)裸導體經退火熱處理後,用60?80°C快速冷卻導體表面,然後在導體表面塗上絕緣漆,快速利用圓截面上漆液的拉圓作用,有利於絕緣漆在導體表面的溼潤鋪展,漆液溶劑在烘爐中有序揮發和交聯固化,形成附著性極佳的漆膜,漆膜連續性和鹽水針孔極少。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所生產的漆包線的橫切面分析結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以下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0026]實施例一
[0027]本實施例的雙塗層自潤滑聚氨酯漆包線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0028](I)將銅線坯經過壓力加工拉制而成所要求尺寸的裸銅線,模具尺寸的選擇按產品導體截面積由拉絲機塔輪設計速比逐次遞算得出。
[0029](2)裸銅線經60?80°C的純淨水清洗,以180m/min的速度引入退火爐中進行保護性光亮退火。
[0030](3)用60?80°C的純淨水快速冷卻裸銅線表面,再用海綿拭除裸銅線表面水分,然後通過烘乾箱吹乾裸銅線表面殘留的吸附水分。
[0031](4)經清洗、退火、烘乾的裸銅線,以180m/min的速度引入到烘爐塗漆區,通過毛氈或模具先塗敷底塗層,再塗敷面塗層,經烘爐高溫烘焙絕緣漆發生交聯,均勻地附著在裸銅線上。
[0032]所述底塗層採用粘度為36mPa.s耐熱性聚氨酯樹脂,優選的,所述底塗層的厚度為2種或3種漆膜厚度。優選的,所述底塗層依漆膜厚度利用毛氈或模具反覆塗敷4?20次。
[0033]所述面塗層採用粘度為40mPa.s自潤滑改性聚氨酯樹脂。優選的,所述面塗層是由接枝或均相混合比例為0.15% wt多聚乙二酸甘油酯內部潤滑材料的耐熱性聚氨酯絕緣漆。優選的,所述面塗層的厚度為Iym至3μπι。優選的,所述面塗層利用毛氈或模具反覆塗敷I?3次。優選的,所述面塗層的烘焙溫度為350°C。面塗層經烘焙、冷卻而形成性能優良與外表面富集潤滑材料的光潔絕緣層。
[0034]所述底塗層和面塗層的烘焙過程均可在同一烘爐中完成,亦可選擇在兩個烘爐中進行。
[0035](5)漆包線出烘爐後室溫風冷,經過在線檢測裝置監測完成外徑和漆膜連續性,然後自動卷在收線軸上,形成漆包線成品。
[0036]採用本發明工藝生產的該漆包線應用於繞制各類汽車繼電器、點火線圈、液/氣介質泵、微特電機、電子標籤、震動馬達等線圈繞組,性能穩定,安全可靠。
[0037]實施例二
[0038](I)將銅線坯經過壓力加工拉制而成所要求尺寸的裸銅線,模具尺寸的選擇按產品導體截面積由拉絲機塔輪設計速比逐次遞算得出。
[0039](2)裸銅線經60?80°C的純淨水清洗,以250m/min的速度引入退火爐中進行保護性光亮退火。
[0040](3)用60?80°C的純淨水快速冷卻裸銅線表面,再用海綿拭除裸銅線表面水分,然後通過烘乾箱吹乾裸銅線表面殘留的吸附水分。
[0041](4)經清洗、退火、烘乾的裸銅線,以250m/min的速度引入到烘爐塗漆區,通過毛
氈或模具先塗敷底塗層,再塗敷面塗層,經烘爐高溫烘焙絕緣漆發生交聯,均勻地附著在裸銅線上。
[0042]所述底塗層採用粘度為60mPa.s耐熱性聚氨酯樹脂,優選的,所述底塗層的厚度為2種或3種漆膜厚度。優選的,所述底塗層依漆膜厚度利用毛氈或模具反覆塗敷4?20次。
[0043]所述面塗層採用粘度為30mPa.s自潤滑改性聚氨酯樹脂。優選的,所述面塗層是由接枝或均相混合比例為5.0% wt聚乙烯內部潤滑材料的耐熱性聚氨酯絕緣漆。優選的,所述面塗層利用毛氈或模具反覆塗敷I?3次。優選的,所述面塗層的烘焙溫度為450°C。面塗層經烘焙、冷卻而形成性能優良與外表面富集潤滑材料的光潔絕緣層。
[0044]所述底塗層和面塗層的烘焙過程均可在同一烘爐中完成,亦可選擇在兩個烘爐中進行。
[0045](5)漆包線出烘爐後室溫風冷,經過在線檢測裝置監測完成外徑和漆膜連續性,然後自動卷在收線軸上,形成漆包線成品。
[0046]實施例三
[0047](I)將銅線坯經過壓力加工拉制而成所要求尺寸的裸銅線,模具尺寸的選擇按產品導體截面積由拉絲機塔輪設計速比逐次遞算得出。
[0048](2)裸銅線經60?80°C的純淨水清洗,以360m/min的速度引入退火爐中進行保護性光亮退火。
[0049](3)用60?80°C的純淨水快速冷卻裸銅線表面,再用海綿拭除裸銅線表面水分,然後通過烘乾箱吹乾裸銅線表面殘留的吸附水分。
[0050](4)經清洗、退火、烘乾的裸銅線,以360m/min的速度引入到烘爐塗漆區,通過毛氈或模具先塗敷底塗層,再塗敷面塗層,經烘爐高溫烘焙絕緣漆發生交聯,均勻地附著在裸銅線上。
[0051]所述底塗層採用粘度為200mPa.s耐熱性聚氨酯樹脂,優選的,所述底塗層的厚度為2種或3種漆膜厚度。優選的,所述底塗層依漆膜厚度利用毛氈或模具反覆塗敷4?20次。
[0052]所述面塗層採用粘度為50mPa.s自潤滑改性聚氨酯樹脂。優選的,所述面塗層是由接枝或均相混合比例為2.0% wt聚四氟乙烯內部潤滑材料的耐熱性聚氨酯絕緣漆。優選的,所述面塗層利用毛氈或模具反覆塗敷I?3次。優選的,所述面塗層的烘焙溫度為500°C。面塗層經烘焙、冷卻而形成性能優良與外表面富集潤滑材料的光潔絕緣層。
[0053]所述底塗層和面塗層的烘焙過程均可在同一烘爐中完成,亦可選擇在兩個烘爐中進行。
[0054](5)漆包線出烘爐後室溫風冷,經過在線檢測裝置監測完成外徑和漆膜連續性,然後自動卷在收線軸上,形成漆包線成品。
[0055]將上述實施例一生產的漆包線進行切片檢驗,結果參見圖1。從產品橫切面分析結果看出,通過本發明實施例生產的漆包線的漆膜厚度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值不大於1.5,高於行業水平2.0。由此可見,本發明實施例所生產的漆包線偏芯度小,因此有利於後續實現高速繞線。
[0056]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雙塗層自潤滑聚氨酯漆包線的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1)線坯經過壓力加工拉制而成所要求尺寸的裸導體芯線; (2)裸導體芯線經60?80°C的純淨水清洗,以180?360m/min的速度引入退火爐中進行保護性光亮退火; (3)用60?80°C的純淨水快速冷卻裸導體芯線表面,再拭除裸導體芯線表面水分,然後通過烘乾箱吹乾; (4)將裸導體芯線以180?360m/min的速度引入到烘爐塗漆區,通過毛氈或模具先塗敷底塗層,再塗敷面塗層;所述底塗層採用粘度為36?200mPa.s的耐熱性聚氨酯樹脂,所述面塗層採用粘度為30?50mPa.s的自潤滑改性聚氨酯樹脂; (5)漆包線出烘爐後冷卻,即得雙塗層自潤滑聚氨酯漆包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步驟(3)中,所述烘乾箱的烘乾溫度為 200 ?30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步驟(3)中,所述底塗層的厚度為2種或3種漆膜厚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步驟(4)中,所述底塗層依漆膜厚度利用毛氈或模具反覆塗敷4?20次,每塗一次烘焙一次。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步驟(4)中,所述面塗層是由接枝或均相混合比例為0.15%?5.0% wt大分子聚酯、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內部潤滑材料的耐熱性聚氨酯絕緣漆。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步驟(4)中,所述面塗層的厚度為I μ m 至 3 μ m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步驟(4)中,所述面塗層利用毛氈或模具反覆塗敷I?3次,每塗一次烘焙一次。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步驟(4)中,所述面塗層的烘焙溫度為 350 ?500 0C ο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步驟(4)中,所述底塗層和面塗層的烘焙過程在同一烘爐中完成,或者分別在兩個烘爐中進行。
【文檔編號】H01B13/00GK103515031SQ201210199983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5日
【發明者】劉貴忠, 黃桂明, 周興和, 曾小乒, 馮忠泰, 梁偉冠 申請人:廣東蓉勝超微線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