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流設定表的製作方法
2023-11-05 12:41:52 1
專利名稱:電流設定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工業生產設備電流控制的一種電流設定表,具有對設備電流上下限控制輸出功能。
目前,在許多生產行業中,生產設備的運行都是由人工控制,由於前道工序的運行不穩定性,使得後道生產設備的電流負荷由於前道工序變動而變動,這就需要人工不斷對生產設備進行調整,而且很難使生產設備處於最佳工作狀態。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節約能耗,降低勞動強度,本實用新型研製了一種應用於生產設備電流控制的設定表,該設定表可根據設定的控制參數,將採集所得的電流信號與之比較,從而控制設備電流上下限輸出。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信號檢測及變送電路的放大輸出信號①和信號比較及分析處理電路電連接,信號比較及分析處理電路的運算放大器IC2的輸出端和控制輸出電路電連接,數據顯示部分通過波段開關DW1和信號檢測及變送電路的放大輸出信號①、信號比較及分析處理電路的參數設定電位器SWP2電連接。
所述的信號檢測及變送電路是0-5A的設備檢測電流接同心衰減線圈B1的輸入端,B1的輸出端接整流電路Q1的輸入,Q1的輸出端經濾波電容C1後加在可調電位器SWP1的兩端,從SWP1取得的分壓經R1、R2、R3、R4後與模擬集成晶片的運算放大器IC1的12、13腳相連接,14腳為放大輸出信號①,在13、14腳之間串接一反饋電阻R5。在上述電路中設備檢測電流經電流互感器後轉化為0-5A的交流電流,該交流電經輸入輸出比很小的同心線圈B1衰減為微安級,再經Q1整流、C1濾波後成為直流電流,該電流經電位器SWP1後轉化為電壓,此電壓經R1-R4分壓後作為模擬運放IC1的輸入信號U12,經IC1放大後的電壓U14與輸入信號U12的關係為U14=(1+R5/R4)U12,電壓U14即為信號檢測及變送電路的放大輸出信號①,該信號①作為比較處理的輸入信號直接輸入到信號比較及分析處理電路中去。
所述的信號比較及分析處理電路是信號①經電阻R7接在運算放大器IC2的9腳,+5V電源通過限流電阻R6後加在參數設定電位器SWP2上,電位器SWP2的調節電壓通過電阻R8後接在IC2的10腳,IC2的8腳為放大輸出信號②,在上述8、9腳間串接一反饋電阻R10,IC2的10腳通過電阻R9後輸入到運算放大器IC3的6腳,信號②通過電阻R11後接於IC3的5腳,IC3的5腳通過電阻R12後與三極體T1的基極相連接,IC3的7腳經電容C2後和三極體T1的輸出信號端相連接,並構成輸出信號A,該信號驅動輸出動作指示燈。在上述電路中,經濾波放大後的輸出信號①作為IC29腳負輸入電壓輸入電壓U9,同時+5V電壓經參數設定電位器SWP2設定的參數後再經分壓後取得的電壓作為IC210腳的正端輸入電壓U10,上述電壓經IC2運算放大器後得到的電壓為U8,U8為放大輸出信號②,該信號②作為IC35腳的正輸入電壓U5,IC2的正輸入電壓U10經電阻R9後作為IC36腳的負輸入電壓U6,上述電壓經IC3運算放大後得電壓U7,當U5>U10時,IC3的輸出電壓U7為負電壓,這種情況下工作指示燈不亮,反之當U5<U10時,則U7為正電壓,這時工作指示燈發光變亮,三極體T1起限制電位作用以保證工作指示燈的正常工作電壓。
所述的控制輸出電路是信號②通過R14後接單運放大模擬晶片IC4的2腳,-5V電源經限流電阻R15後加在可調電位器SWP3上,從SWP3上所取得的分壓通過R16後接在IC4的1腳,IC4的3腳作為輸出通過電阻R18、R19後接在三極體T2的基極上,R17為IC4的反饋電阻,C4為三極體T2的反饋電容,三極體T2的輸出信號B驅動輸出固態繼電器。在上述電路中,IC2的放大輸出信號②經電阻R14後作為IC42腳的正輸入電壓U2,-5V電壓經可調電位器SWP3後再經電阻R15、R16分壓,然後作為運算放大器IC41腳的負輸入電壓U1,通過調節電位器SWP3就可以調節設備控制電流上下限的範圍,上述電壓經IC4運算放大後得到IC4的輸出電壓U3,當(R14+R17)U2>R17U8時,集成運放輸出U3為正電壓,此時三極體T2導通,U3經T2放大後得到三極體T2的輸出信號B,該信號B能驅動輸出固態繼電器。
所述的數據顯示部分是四隻數碼管接顯示專用晶片IC5,IC5通過波段開關DW1和信號檢測及變送電路的輸出信號①和參數設定電位器SWP2相連接。在此電路中,通過DW1可以在數碼管上分別顯示出輸出信號①或SWP2所設定參數的數字。
由於採用上述方案,從而能根據設定的電流控制參數,將採集所得的電流信號與之相比較,達到了控制生產設備電流在上下限範圍內穩定運行的效果,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了能耗,降低了勞動強度。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圖。
附圖中可調電位器SWP1為W503型,可調電位器SWP2為WXD3-13型1K5多圈電位器,可調電位器SWP3為W103,運算放大器IC1、IC2、IC3為四運算放大器HA17324型模擬集成塊的一部分,模擬集成塊IC4為單運算放大器HA17358型,顯示專用晶片IC5為ICL7101CPL,數碼管選用共陽型數碼管B53111101型。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信號檢測及變送電路的放大輸出信號①和信號比較及分析處理電路電連接,信號比較及分析處理電路的運算放大器IC2的輸出端和控制輸出電路電連接,數據顯示部分通過波段開關DW1和信號檢測及變送電路的放大輸入信號①、信號比較及分析處理電路的參數設定電位器SWP2電連接。
信號檢測及變送電路是0-5A的設備檢測電流、同心衰減線圈B1、整流電路Q1、濾波電容C1、可調電位器SWP1、分壓電阻R1至R4和IC1的12、13腳依次電連接,在IC1的13、14腳之間串接一反饋電阻R5,IC1的14腳為放大輸出信號①。
信號比較及分析處理電路是信號①經電阻R7後接在IC2的9腳上,+5V電源、限流電阻R6、參數設定電位器SWP2、電阻R8和IC2的10腳依次電連接,IC2的8腳為放大輸出信號②,IC的10腳經電阻R9和IC3的6腳相聯接,IC2的9腳和8腳間串接反饋電阻R10,IC2的8腳經電阻R11後與IC3的5腳相連,IC3的5腳經電阻R12後與三極體T1的基極聯接,IC3的7腳經反饋電容C2後與三極體T1的輸出信號端連接後構成輸出信號A,信號A和指示燈相連並驅動輸出動作指示燈。
控制輸出電路是信號②經電阻R14後與單運放模擬晶片IC4的2腳聯接,-5V電源、限流電阻R15、可調電位器SWP3、電阻R16和IC4的1腳依次電聯接,IC4的2腳和3腳間串接電阻R17,IC4的3腳、電阻R18、電阻R19與三極體T2的基極依次電連接,電阻R18和R19之間的接點經反饋電容C4後與三極體T2的輸出信號端B電連接,該輸出信號端B驅動輸出固態繼電器。
數字顯示部分是參數設定電位器SWP2和檢測變送信號①通過波段開關DW1與顯示專用晶片IC5相連接,IC5與四隻數碼管電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電流設定表,其特徵是信號檢測及變送電路的放大輸出信號①和信號比較及分析處理電路電連接,信號比較及分析處理電路的運算放大器IC2的輸出端和控制輸出電路電連接,數據顯示部分通過波段開關DW1和信號檢測及變送電路的放大輸出信號①、信號比較及分析處理電路的參數設定電位器SWP2電連接;所述的信號檢測及變送電路是0-5A的設備檢測電流、同心衰減線圈B1、整流電路Q1、濾波電容C1、可調電位器SWP1、分壓電阻R1至R4和IC1的12、13腳依次電連接,在IC1的13、14腳之間串接一反饋電阻R5,IC4的14腳為運算放大後得到的放大輸出信號①,也即為信號比較及分析處理電路的輸入信號①;所述的信號比較及分析處理電路是信號①經電阻R7後接在IC2的9腳上,+5V電源、限流電阻R6、參數設定電位器SWP2、電阻R8和IC2的10腳依次電連接,IC2的8腳為放大輸出信號②,IC2的10腳經電阻R9後和IC3的6腳相聯接,IC2的9腳和8腳間串接反饋電阻R10,IC2的8腳經電阻R11後與IC3的5腳相連接,IC3的5腳經電阻R12後與三極體T1的基極相連接,IC3的7腳經反饋電容C2後與三極體T1的輸出信號端連接後構成輸出信號A,信號A和指示燈相連並驅動輸出動作指示燈;所述的控制輸出電路是信號②經電阻R14後與單運放模擬晶片IC4的5腳相連接,-5V電源、限流電阻R15、可調電位器SWP3、電阻R16和IC4的6腳依次電連接,IC4的5腳和7腳間串接電阻R17,IC4的7腳、電阻R18、電阻R19和三極體T2的基極依次電連接,電阻R18和R19之間的接點經反饋電容C4後與三極體T2的輸出信號端B電連接,該輸出信號端B驅動輸出固態繼電器;所述的數字顯示部分是參數設定電位器SWP2和信號檢測及變送電路的輸出信號①通過波段開關DW1與顯示專用晶片IC5相連接,IC5與四隻數碼管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流設定表,其特徵是可調電位器SWP1選用W503型,可調電位器SWP2選用WXD3-13型1K5多圈電位器,可調電位器SWP3選用W103,運算放大器IC1、IC2和IC3為四運算放大器HA17324型模擬集成塊的一部分,模擬集成塊IC4為單運算放大器HA17358型,數碼管選用共陽型數碼管BS3111101型,模擬集成塊IC5選用專用顯示晶片ICL7101CPL型。
專利摘要一種電流設定表,信號檢測及變送電路的放大輸出信號①和信號比較及分析處理電路電連接,信號比較及分析處理電路的運算放大器IC2和控制輸出電路電連接,數據顯示部分分別和信號檢測及變送電路的輸出信號①、信號比較及分析處理電路的參數設定電位器SWP2電連接。上述電流設定表可將採集所得的設備電流信號與設定的電流控制參數進行比較,從而控制設備電流在上下限範圍內穩定運行。
文檔編號G05F1/10GK2404145SQ9923011
公開日2000年11月1日 申請日期1999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1999年11月24日
發明者蔣振華, 周志鋒, 陳東偉, 餘海東, 吳林忠 申請人:江蘇正昌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