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固液分離器的製作方法
2023-11-05 20:12:42
專利名稱:複合固液分離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化工或食品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適用於食品、化工生產廠固--液分離,自原液或廢液中回收微細固體的複合固液分離器,其國際專利分類號為B01D。
在食品、化工等行業的生產過程中,往往涉及到固--液分離,即自原液或廢液中回收微粒固體。現有技術中一般是採用重力沉降設備沉降回收液體中的微粒固體(趙國方編化工工藝設計概論,北京,1990,10;《化學工程》編輯委員會編化學工程手冊,第22篇,液固分離,第22篇,化學工業出版社,1989,10)。該設備雖結構簡單,易於操作,其不足之處是分離、回收效率低,固形物出料困難,特別是難以回收微細粒的固體。
本實用新型就是為克服上述不足而設計的一種結構簡單、易於製造與安裝,方便操作,佔地面積小,分離效率與回收效率高的複合固液分離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下述措施來達到選用金屬或非金屬材料製成上部呈立方形,下部呈錐形的殼體、該分離器內裝置首尾立體交錯、對稱的四組斜板濃密箱,在靠近分離器中心處裝置旋液分離器,分離器的中心裝置攪拌軸,攪拌軸下部安裝V型攪拌葉,分離器的上部裝置電機、減速器和聯軸器。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
附
圖1是複合固液分離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斜板濃密箱和旋液分離器排列組合示意圖。
附圖3是斜板濃密箱的結構和安裝示意圖。
圖中1-殼體、2-進水管、3-旋液分離器、4-電動機、5-減速器、6-支座、7-聯軸器、8-頂架、9-出水口、10-溢流槽、11-斜板濃密箱、12-支架、13-攪拌軸、14-V型攪拌葉、15-出料口。
上述附
圖1、附圖2和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進一步詳述本實用新型。
選用金屬或非金屬材料製成上都為立方形下部為錐形的分離器殼體,然後將V型攪拌葉固定在攪拌軸放在分離器中,再依次將四組斜板濃密箱依次放在支架上,以首尾交錯排列形式固定。接著再將旋液分離器固定在斜板濃密箱與攪拌軸之間,殼體上部四周內壁有溢流槽。
分離器的上部裝置固定攪拌軸的頂架、頂架上裝置支座,減速器和電動機,分離器一側留有廢水出口,進水管直接連接旋液分離器。
分離器的工作過程如下母液由進水管進入旋液分離器,由於離心力的作用,粒度較小的晶體經離心沉降分離,再經斜板濃密箱淺層濃密後,逐步沉降至分離器底部,沉降在底部的固體在攪拌和自重的作用下排出分離器。廢水經溢流槽到廢水出口溢流排出。
本實用新型所具的優點是1、為食品、化工行業提供了一種新的固--液分離設備;2、結構簡單合理、易於製造和安裝;3、分離效率和回收率高;4、固形物和廢水排放通暢,出口不堵塞;5、操作方便,整機佔地面積小;6、生產過程平穩、自動化、處理量大。
權利要求1.一種適用於食品、化工生產廠固--液分離回收微細固體的複合分離器,該分離器由殼體(1)等所組成,其特徵在於該分離器內裝置了4組斜板濃密箱(11)、旋液分離器(3)、攪拌軸(13),攪拌軸(13)下部裝置有V型攪拌葉(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分離器,其特徵在於4組濃密箱以首尾立體交錯組合排列,旋液分離器(3),安裝高度低於分離器內液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複合固液分離器,其特徵在於殼體(1)的頂部有固定攪拌軸的頂架(8),殼體(1)上部還有溢流槽(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適用於食品、化工生產廠自原液或廢液中回收微細固體的複合分離器。該分離器由殼體、旋液分離器、攪拌軸、V形攪拌葉,4組濃密箱所組成。4組濃密箱以首尾交錯形武自出口溢流排放,微細粒固體由底出口排出。該分離器分離效率和回收率高,自動化程度高處理量亦大,易於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B01D36/02GK2164897SQ9320913
公開日1994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1993年4月9日 優先權日1993年4月9日
發明者丁忠浩, 陳志德, 吳治令 申請人:武漢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