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耕機的鬆土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01:40:11 2
專利名稱:旋耕機的鬆土犁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農業翻耕機具,尤其是一種旋耕機的鬆土犁裝置。
技術背景土壤翻耕作業是農業生產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對恢復土壤肥力、改善土 壤結構、消滅雜草及病蟲害十分有利。目前所使用的翻耕農具按其工作部件 的特點分類為鏵式犁、圓盤犁和旋耕犁三種,其中旋耕犁也叫旋耕機,因其具有較好的碎土平地能力而得到廣泛應用。旋耕機的工作原理為拖拉機的 動力輸出軸驅動安裝在刀軸上的旋耕刀片旋轉,旋耕刀片連續不斷地切削土 壤,切削下的土塊向後拋擲並與擋泥罩板及平土拖板相撞擊,使土塊進一步破碎後再落到地面,實現其碎土功能。現有的旋耕機普遍存在如下一些問題:1.旋耕機在旋耕作業時需要克服農田土壤的阻力,為此驅動旋耕機的拖拉機 等農用車輛需要輸出很大的功率,導致拖拉機等農用車輛耗油較大,從而增加了農田的翻耕成本;2.旋耕機作業速度較慢,尤其是在結塊較多或含有較 多作物根系的土壤進行旋耕作業時效率較低;3.旋耕機在對農田土壤進行翻 耕時,耕深較淺,耕深一般在12 18釐米之間,只適用於對農田土壤的淺耕 滅茬,適用範圍較窄。其他兩種翻耕農具一鏵式犁、圓盤犁也存在類似問題。綜上,存在上述問題的癥結是因為在翻耕作業前沒有對農田土壤進行預 先處理,而現有的旋耕機以及其他翻耕作業農具均沒有設置預先處理機具。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設計科學合理、可有效提高翻耕質量及效率的旋耕機的鬆土犁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採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該旋耕機的鬆土犁裝置,其特徵在於由平行設置的前梁、後梁及犁輪、犁刀構成並固裝在旋耕機的動力箱上,其中後梁固裝在動力箱的前端且其上均布安裝有犁刀,前梁固裝在後梁的前端且其上安裝有犁輪。而且,所述的後梁通過連接板與前梁平行固裝在一起,該連接板與動力箱上的安裝板固裝在一起。而且,所述後梁上的犁刀豎直均布交錯安裝在後梁的前、後側邊。 而且,所述的前梁上所安裝的犁輪為兩個並對稱安裝在前梁的兩側下部。而且,所述的犁刀的刀柄上制有豎直定位孔排,所述的犁刀部位呈三稜錐體形且其底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 6。,該三稜錐體相互對稱的兩個上側 面的公共邊與犁刀底面的夾角為10 20° 。 而且,所述的犁刀數量為3 9個。而且,所述的犁輪安裝在輪架套筒上,該輪架套筒套裝在前梁上且內齧 合套裝有一絲槓,該絲槓的上端部制有手柄,在前梁上安裝有一可軸向定位 輪架套筒的螺絲。而且,所述的前梁和後梁中部上端各制有一可套穿旋耕機動力輸出軸的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1. 本旋耕機的鬆土犁裝置安裝在拖拉機與旋耕機之間,在對農田土壤旋 耕前預先進行鬆土處理並打松農作物根系,減小了旋耕機碎土的阻力,耕松 後的土壤土質十分均勻,耕深適當,深度均勻一致,旋耕質量高,並提高了 翻耕的工作效率,延長了旋耕機刀具的使用壽命,同時也節省了燃油。2. 本旋耕機的鬆土犁裝置安裝在後梁上的犁刀均勻分布安裝在後梁的 前、後側邊,即保持了鬆土犁裝置在工作時的平衡,也保證了在耕鬆土壤時 的切入土壤的力度;而且,設計的犁刀結構科學合理,對土壤的通透性較好; 安裝在前梁上的犁輪和後梁上的犁刀均可以自由調校高度以適應不同深度的 鬆土工作,擴大了旋耕機的適用範圍。3. 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十分簡單,設計科學合理,旋耕質量好、效率高, 有效地延長了旋耕機具的使用壽命,同時也大大地節省了燃油。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連接示意圖(旋耕機只給出動力箱部分); 圖2是圖1的犁輪結構剖視圖; 圖3是圖1的犁刀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進一步詳述本旋耕機的鬆土犁裝置安裝在拖拉機與旋耕機之間,該裝置由平行設置的前梁8、後梁5及犁輪9、犁刀11構成並位於旋耕機的前端,在後梁和前 梁上設有兩個可將後梁和前梁連接在一起的連接板4,後梁通過連接板與前 梁平行固裝在一起,同時該連接板通過螺栓(圖中未示出)與旋耕機的動力 箱2上設有通孔的安裝板1固裝在一起,在旋耕機的動力箱上設有一動力輸 出軸3與拖拉機相連接,由拖拉機牽引驅動旋耕機工作。鬆土犁裝置的後梁 固裝在動力箱的前端,鬆土犁裝置的前梁固裝在後梁的前端,在前梁和後梁 中部上端各制有一可套穿旋耕機動力輸出軸耕機的連接,在後梁兩側端還分別設置一對可與其他類型的旋耕機相連接的連接側板6。在後梁上均布安裝有犁刀,犁刀豎直均布交錯安裝在後梁的前、後側邊 的帶有通孔的卡夾(圖中未標號)內,安裝在後梁的前、後側邊的犁刀的數 量為3 9個,最佳方案為6個,其中其中四個安裝在後梁的前側邊,兩個安 裝在後梁的後側邊。為了調整犁刀在後梁上的高低位置以適應不同高度耕地 或土質土質的翻耕作業,在犁刀的刀柄上制有豎直定位孔排17,在調整犁刀 位置時,移動刀柄上的定位孔排在卡夾上的位置,並使用螺栓(圖中未示出) 將刀柄固定在後梁上的卡夾上,這樣即可調整犁刀在後梁上的的高低位置以 適應不同土質的耕地或不同的翻耕深度。為了減小前行時犁刀入土行程和土 壤的阻力,犁刀部位18呈三稜錐體形且其底面與水平面呈一定的傾斜角度, 該夾角可以設為3 6° ,最佳方案為5° ,該三稜錐體上部為相互對稱的兩 個上側面,兩個上側面的公共邊與犁刀底面的夾角為10 20° ,最佳方案為 15° 。經過試驗證明採用本方案具有最好的翻耕鬆土效果。在前梁兩側下部對稱安裝有兩個犁輪,該犁輪可以調整其在前梁上的高 低位置以適應不同高度耕地或不同土質的翻耕作業,犁輪與前梁的連接方式 如下犁輪安裝在輪架10上,輪架上端固裝一帶有內螺紋的輪架套筒16, 輪架套筒套裝在前梁上的前梁套筒14內,輪架套筒內嚙合套裝有一絲槓12, 該絲槓設有的環狀擋塊13位於前梁套筒內,該絲槓的上端部制有手柄,在前 梁套筒的側面安裝有一可軸向定位輪架套筒的螺絲15。當需要調整犁輪的高 度時,通過旋轉絲槓上端的手柄使得絲槓下端與輪架套筒內螺紋相嚙合來改 變輪架套筒的高低位置,從而調整與輪架套筒固裝在一起的輪架及犁輪的高 低位置,由於在輪架套筒與前梁套筒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當犁輪的高低位 置調整到合適的位置後,可以通過前梁套筒側面上的螺絲頂住輪架套筒的外 壁從而將輪架套筒與前梁套筒緊固在--起。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實施例是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實用新 型並不限於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述的實施例,凡是由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實 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得出的其他實施方式,同樣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 一種旋耕機的鬆土犁裝置,其特徵在於由平行設置的前梁、後梁及犁輪、犁刀構成並固裝在旋耕機的動力箱上,其中後梁固裝在動力箱的前端且其上均布安裝有犁刀,前梁固裝在後梁的前端且其上安裝有犁輪。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機的鬆土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 後梁通過連接板與前梁平行固裝在一起,該連接板與動力箱上的安裝板固裝 在一起。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機的鬆土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後 梁上的犁刀豎直均布交錯安裝在後梁的前、後側邊。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機的鬆土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 前梁上所安裝的犁輪為兩個並對稱安裝在前梁的兩側下部。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旋耕機的鬆土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的犁刀的刀柄上制有豎直定位孔排,所述的犁刀部位呈三稜錐體形且其底面 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 6。,該三稜錐體相互對稱的兩個上側面的公共邊與犁 刀底面的夾角為10 20° 。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旋耕機的鬆土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犁刀數量為3 9個。
7. 所述的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旋耕機的鬆土犁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犁輪安裝在輪架套筒上,該輪架套筒套裝在前梁上且內嚙合套裝有一 絲槓,該絲槓的上端部制有手柄,在前梁上安裝有一可軸向定位輪架套筒的 螺絲。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機的鬆土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前梁和後梁中部上端各制有一可套穿旋耕機動力輸出軸的凹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農業翻耕機具領域的旋耕機的鬆土犁裝置,其主要技術特點是由平行設置的前梁、後梁及犁輪、犁刀構成並固裝在旋耕機的動力箱上,其中後梁固裝在動力箱的前端且其上均布安裝有犁刀,前梁固裝在後梁的前端且其上安裝有犁輪。本實用新型安裝在拖拉機與旋耕機之間,整體結構十分簡單,設計科學合理,其對農田土壤旋耕前預先進行鬆土處理並打松農作物根系,減小了旋耕機碎土的阻力,耕松後的土壤土質十分均勻,耕深適當,深度均勻一致,旋耕質量高,並提高了翻耕的工作效率,延長了旋耕機刀具的使用壽命,同時也節省了燃油。
文檔編號A01B33/00GK201081882SQ20072009601
公開日2008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16日
發明者孫國志 申請人:孫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