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抽大醬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15:31:16
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自動抽大醬機。
背景技術:
大醬又名黃醬,是以黃豆、麵粉為主要原料,經蒸煮、制曲、發酵等工藝釀造而成的鹹鮮口味的調味品。是北方餐桌必備調味品之一,大醬是滿族傳統美食,滿族人做豆醬,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隋唐時期,滿族的祖先靺鞨人就種豆制醬。《新唐書·渤海傳》記載了柵城之豉,柵城,就是當時的東京城龍原府,大致包括今吉林省琿春市、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沿海一部分和朝鮮鹹鏡北道地區,是渤海經濟發達的地區之一。三國志、魏書、東夷傳"中說:於東夷之城最為平敞,土宜五穀,適宜大豆的種植。豆豉就是豆類釀造食品,當時日本人稱之為招提豆醬。近年來,大醬廣受大家的追捧,是一種健康的發酵調味品,不僅能提高食物的鮮度同時對人類的身體健康也有這種重要作用,它的加工工藝和製作流程是大家一致關注的問題,它的營養成分及其功能也是人們所研究的重要問題。大醬的未來展望也成為一種食品研究的趨勢和熱潮,大醬的製作工藝複雜,需要經過選材、浸泡、瀝水、蒸煮、破碎、造型、吊掛和發酵等工序,發酵完成後的就可以裝壇,目前發酵後的大醬抽取多為人工抽取,不僅浪費大量的人力,費時費力,也造成廠家的人力成本,如何發明一種可以降低廠家的成本,使用機器抽取,是目前本技術領域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動抽大醬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傳統的大醬抽取多為人工抽取,不僅浪費大量的人力,費時費力,也造成廠家的人力成本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抽大醬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左右兩側均連接有車輪支架,兩組所述車輪支架的底部均轉動連接有車輪,所述底座的頂部右側安裝有支撐柱,所述底座的頂部左側壁固定安裝有轉動支撐架,所述轉動支撐架的頂部轉動連接有工作檯,所述工作檯的外壁轉動連接有伸縮機構,所述伸縮機構的右端與底座的外壁轉動連接,所述工作檯的頂部右側固定安裝有減速機支撐臺,所述減速機支撐臺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減速機,所述減速機的右端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轉軸,所述減速機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抽醬筒,所述抽醬筒的內腔安裝有絞龍,所述絞龍的右端與轉軸的左端連接,所述抽醬筒的頂部右側開有出料口。
優選的,所述電機為異步電機。
優選的,所述伸縮機構為液壓伸縮杆。
優選的,所述底座、車輪支架、支撐柱、工作檯和抽醬筒均由不鏽鋼板製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自動抽大醬機,設計合理,實用性強,高效快速,通過伸縮機構帶動工作檯轉動,可以自由調整抽取角度,而且便於移動,採用電機和絞龍,可以將大醬抽取,減少了人工的浪費,降低了廠家人力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車輪支架、3車輪、4支撐柱、5轉動支撐架、6工作檯、7伸縮機構、8減速機支撐臺、9減速機、10電機、11轉軸、12抽醬筒、13絞龍、14出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自動抽大醬機,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左右兩側均連接有車輪支架2,兩組車輪支架2的底部均轉動連接有車輪3,底座1的頂部右側安裝有支撐柱4,底座1的頂部左側壁固定安裝有轉動支撐架5,轉動支撐架5的頂部轉動連接有工作檯6,工作檯6的外壁轉動連接有伸縮機構7,伸縮機構7可以調整工作檯6和抽醬筒12的轉動角度,伸縮機構7的右端與底座1的外壁轉動連接,工作檯6的頂部右側固定安裝有減速機支撐臺8,減速機支撐臺8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減速機9,減速機9降低電機10的轉速,增大電機10的扭矩,減速機9的右端連接有電機10,電機10的輸出端連接有轉軸11,減速機9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抽醬筒12,抽醬筒12的內腔安裝有絞龍13,絞龍13的右端與轉軸11的左端連接,抽醬筒12的頂部右側開有出料口14。
其中,電機10為異步電機,伸縮機構7為液壓伸縮杆,底座1、車輪支架2、支撐柱4、工作檯6和抽醬筒12均由不鏽鋼板製成,提高底座1、車輪支架2、支撐柱4、工作檯6和抽醬筒12的使用年限。
工作原理:當需要抽取大醬時,人工推動該自動抽大醬機到抽取的地方,啟動伸縮機構7,伸縮機構7伸長,帶動工作檯6轉動,進而將工作檯6上的抽醬筒12調整到便於抽取的角度,使得抽醬筒12的左端插入到發酵池中,之後啟動電機10,電機10帶動轉軸11轉動,轉軸11帶動絞龍13轉動,將發酵池中的大醬抽取到抽醬筒12內,絞龍13再將抽醬筒12內的大醬螺旋輸送,通過出料口14排出,完成大醬抽取。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