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銅離子絡合纖維混紡紗線及其製備方法
2023-12-03 07:01:51
一種銅離子絡合纖維混紡紗線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銅離子絡合纖維混紡紗線及其製備方法,所述混紡紗線由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和棉纖維混紡而成,所述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的單纖維線密度為0.33~1.2tex,單纖維長度為23~30mm;所述棉纖維採用長絨棉單纖維線密度為0.15~0.2tex,長度為33~40mm,所述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和棉纖維混紡的混紡比為20~50:80~50。本發明通過控制纖維的長度和單纖維線密度,在細紗時利用緊密紡紗工藝/環錠紡紗工藝的纖維轉移機理,實現了紗線強力和抗菌功能的合理搭配;充分利用紡織原料,降低成本,提高了纖維的可紡性,獲得符合要求的抗菌類纖維製品。
【專利說明】一種銅離子絡合纖維混紡紗線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紡織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銅離子絡合纖維混紡紗線。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穿著的功能性、特別是對具有抗菌保健功能的服裝興趣更加濃厚。近年來,隨著新型纖維的不斷問世,對功能性紗線及織物的要求也越來強烈,特殊的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和棉纖維的混紡紗就是一例。
[0003]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是利用綠色環保手段將木、竹、棉短絨等原料製成溶液再經過銅離子溶液處理後,溼法紡絲製成的。這種纖維吸溼性良好,對抑制金黃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顯著。
[0004]但是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強力相對較低,生產成本較高,因此如果用單一的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製成的紗線紡織面料製作服裝的話,一是由於紗線的強力不夠,織造效率低下,二是價格會居高不下,市場接受度小。
[0005]也有人嘗試利用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與木、竹、棉等天然纖維進行混紡,由於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與其它纖維的纖維細度、長度和混紡比例選擇不當,造成混紡紗線中的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與其它纖維基本處於夾雜在一起、雜亂無序的排列狀態,混紡的紗線強力仍然不夠理想,並且由於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有的被其它纖維包裹在紗線的內部,沒有充分分布在混紡紗線外側與人體和外界接觸,又影響了混紡紗線的抗菌效果。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抗菌效果好,織造效率高且成本較低的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和棉纖維的銅離子絡合纖維混紡紗線及其製備方法。
[0007]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8]一種銅離子絡合纖維混紡紗線,所述混紡紗線由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和棉纖維混紡而成,其特徵在於:
[0009]所述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的單纖維線密度為0.33?1.2tex,單纖維長度為23 ?30mm ;
[0010]所述棉纖維米用長絨棉單纖維線密度為0.15?0.2tex,長度為33?40mm,
[0011]所述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的混紡比為20%?50%1棉纖維混紡的混紡比為50%?80%。
[0012]上述配比的混紡紗中,各種纖維之間具有較大長度、單纖維線密度等纖維性能參數差異,需要控制特定的紡紗工藝條件,才能獲得符合質量要求的混紡紗線。本發明提供的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混紡紗,由於控制了纖維的長度和單纖維線密度,在細紗時利用緊密紡紗工藝/環錠紡紗工藝的纖維轉移機理:長而細的纖維優先向內部轉移,粗而短的纖維傾向於外層。從而使抗菌效果優異的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分布在紗線的外側,而強力較高的棉纖維在紗線的中心區域。二者的搭配充分利用紡織原料,降低成本,提高了纖維的可紡性,獲得符合要求的抗菌類纖維製品。
[0013]進一步的,優選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在混紡紗線中的混紡比30%?50%,棉纖維在混紡紗線中的混紡比為50 %?70 %。
[0014]一種用於製備上述銅離子絡合纖維混紡紗線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0015]所述製備方法包括配棉、清花、梳棉、並條、粗紗、細紗和絡筒步驟,
[0016]各個步驟的溫度控制在23?32°C ;
[0017]各個步驟的相對溼度要求:梳棉步驟為60%?65%,並條和粗紗步驟為60%?65%,細紗步驟為55%?60%,絡筒步驟為70%?75% ;
[0018]其中:
[0019]①配棉
[0020]按照權利要求1所限定的單纖維密度、長度以及混紡比的工藝參數範圍內對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與棉纖維進行配棉;
[0021]②清花
[0022]遵循「短流程、低速度、多松少打,以梳代打,薄餵入、輕定量、大隔距,多混和」的工藝原則,保證纖維得到充分混和,減少纖維損傷,棉卷定量設定為乾重360g/m?420g/m,豪豬開棉機梳針打手轉速設定為450r/min?600r/min,綜合打手設定為650r/min?950r/min,風扇轉速設定為1200?1400r/min ;
[0023]③梳棉
[0024]採用低速度,緊隔距,大轉移,柔性梳理,減少落雜的工藝原則,提高錫林刺輥速t匕,以加快對纖維的梳理轉移,做好四塊一整,減少棉網出現雲斑,避免棉結產生,保證通道光潔,使得成條順暢,選用梳棉機A186,生條乾重設定為18g/5m?25g/5m,道夫速度設定為16r/min?22r/min,錫林速度設定為260r/min?310r/min,刺棍速度設定為750r/min?850r/min ;
[0025]④並條
[0026]並條機A272F 二並,並條機FA317,採用三道並條,併合數為8根,前羅拉速度設定為240r/min?300r/min,保證通道的光潔;
[0027]⑤粗紗
[0028]粗紗工序主要是分擔細紗機的牽伸壓力,在工藝配置時適當放大羅拉隔距,在確保細紗機不出硬頭的前提下,增加粗紗的捻係數,注意控制粗紗的張力,避免產生附加不勻,採用了封閉式錠翼,皮輥、皮圈的質量處理也要注意,以穩定質量;
[0029]粗紗機A456,粗紗幹定量設定為4g/10m?6g/10m,粗紗的捻係數為60?120 ;
[0030]⑥細紗
[0031]在細紗工序為了保證成品質量,工藝以二大隔距,小後區欠伸,中加壓,中硬度膠輥,小鉗口隔距為原則,減少紗的毛羽,降低細紗斷頭,提高成紗質量。
[0032]細紗機FA507,採用緊密紡紗工藝或者環錠紡紗工藝,細紗的捻係數為320?400 ;
[0033]⑦絡筒
[0034]自動絡筒機A0338,絡筒速度設定為1000m/min?1200r/min。
[0035]絡筒工序中採用合理清紗參數,合理引紗速度,減少紗線毛羽,防止條幹惡化的原貝U,提高自絡筒的效率,保證自絡筒後的紗線能滿足客戶的用紗要求。
[003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0037]1、通過控制兩種纖維組分的長度、單纖維線密度等纖維性能參數的較大差異性,利用緊密紡紗工藝/環錠紡紗工藝的纖維內外轉移機理,從而使得混紡後的紗線中,具有抗菌保健功能的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自然分布在紗線外側,而強力較高的棉纖維自然分布在紗線中心區域,實現了紗線強力和抗菌功能的合理搭配。
[0038]2、解決了目前混紡紗線存在的製造成本高、強力不足,抗菌效果差的缺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9]圖1為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混紡紗線的製備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0]下面結合實施案例對本發明的內容做進一步說明:
[0041]案例1:
[0042]①配棉
[0043]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混紡比為50%,單纖維線密度為1.ltex,單纖維長度為28mm,
[0044]棉纖維:選用新疆棉235,混紡比為50%,單纖維線密度為0.17tex,單纖維長度為35mm,均勻度 86.5。
[0045]②清花
[0046]棉卷定量乾重設定為380g/m,豪豬開棉機梳針打手轉速設定為500r/min,綜合打手設定為900r/min,風扇轉速設定為1380r/min。
[0047]③梳棉
[0048]梳棉機A186,生條定量乾重設定為20g/5m,道夫速度設定為18r/min,錫林速度設定為274r/min,刺棍速度設定為759r/min。
[0049]④並條
[0050]並條機A272F (二並),並條機FA317。採用三道並條,併合數為8根,前羅拉速度設定為250r/min。
[0051]⑤粗紗
[0052]粗紗機A456,粗紗幹定量設定為4.8g/10m,捻係數設定為68。
[0053]⑥細紗
[0054]細紗機FA507,捻係數設定為360。
[0055]⑦絡筒
[0056]自動絡筒機A0338,絡筒速度設定為1100m/min。
[0057]案例2:
[0058]①配棉
[0059]選取的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混紡比為30%,單纖維線密度為1.ltex,單纖維長度為28mm,
[0060]選取的棉纖維:新疆棉235,在混紡紗線中的混紡比為70%,單纖維線密度為0.17tex,單纖維長度為35mm,均勻度86.5。
[0061]②清花
[0062]棉卷定量380g/m,豪豬開棉機梳針打手轉速500r/min,綜合打手900r/min,風扇轉速 1380r/min。
[0063]③梳棉
[0064]梳棉機A186,生條定量20g/5m,道夫速度18r/min,錫林速度274r/min,刺輥速度759r/min。
[0065]④並條
[0066]並條機A272F (二並),並條機FA317。採用三道並條,併合數為8根,前羅拉速度設定為250r/min。
[0067]⑤粗紗
[0068]粗紗機A456,粗紗定量為4.8g/10m,捻係數為68。
[0069]⑥細紗
[0070]細紗機FA507,捻係數為360。
[0071]⑦絡筒
[0072]自動絡筒機A0338,絡筒速度1100m/min。
[0073]應用本發明紡制的上述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混紡紗織造的織物,具有優異的抗菌效果和服用性能。案例I的布樣編號為WJ20122238-1,案例2的布樣編號為WJ20122238-2,根據GB20944.3-2008紡織品抗菌性能的評價檢測報告:
[0074]
【權利要求】
1.一種銅離子絡合纖維混紡紗線,所述混紡紗線由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和棉纖維混紡而成,其特徵在於: 所述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的單纖維線密度為0.33~1.2tex,單纖維長度為23~30mm ; 所述棉纖維採用長絨棉單纖維線密度為0.15~0.2tex,長度為33~40mm, 所述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和棉纖維的混紡比為20%:80^-50%:5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離子絡合纖維混紡紗線,其特徵在於: 所述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在混紡紗線中的混紡比為50%,單纖維線密度為1.1tex,單纖維長度為28mm ; 所述棉纖維為新疆棉235,在混紡紗線中的混紡比為50%,單纖維線密度為0.17tex,單纖維長度為35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離子絡合纖維混紡紗線,其特徵在於: 所述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在混紡紗線中的混紡比為30%,單纖維線密度為1.1tex,單纖維長度為28mm ; 所述棉纖維為新疆棉235,在混紡紗線中的混紡比為70%,單纖維線密度為0.17tex,單纖維長度為3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離子絡合纖維混紡紗線,其特徵在於: 所述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在混紡紗線中的混紡比為30 %~50 %,棉纖維在混紡紗線中的混紡比為50 %~70 %。
5.一種用於製備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離子絡合纖維混紡紗線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製備方法包括配棉、清花、梳棉、並條、粗紗、細紗和絡筒步驟, 各個步驟的溫度控制在23~32°C ; 各個步驟的相對溼度要求:梳棉步驟為60%~65%,並條和粗紗步驟為60%~65%,細紗步驟為55%~60%,絡筒步驟為70%~75% ; 其中: ①配棉 按照權利要求1所限定的單纖維密度、長度以及混紡比的工藝參數範圍內對銅離子絡合纖維素纖維與棉纖維進行配棉; ②清花 棉卷定量設定為乾重360g/m~420g/m,豪豬開棉機梳針打手轉速設定為450r/min~600r/min,綜合打手設定為650r/min~950r/min,風扇轉速設定為1200~1400r/min ; ③梳棉 梳棉機A186,生條乾重設定為18g/5m~25g/5m,道夫速度設定為16r/min~22r/min,錫林速度設定為260r/min~310r/min,刺棍速度設定為750r/min~850r/min ; ④並條 並條機A272F 二並,並條機FA317,採用三道並條,併合數為8根,前羅拉速度設定為240r/min~300r/min,保證通道的光潔; ⑤粗紗 粗紗機A456,粗紗幹定量設定為4g/10m~6g/10m,粗紗的捻係數為60~120 ;⑥細紗細紗機FA507,採用緊密紡紗工藝或者環錠紡紗工藝,細紗的捻係數為320~400 ;⑦絡筒 自動絡筒機A0338,絡筒速度設定為1000m/min~1200r/min。
【文檔編號】D02G3/04GK104073941SQ201410280321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0日
【發明者】吳湘濟, 曹延娟, 辛斌傑, 劉海波 申請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