鱸魚的配合飼料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12-05 06:57:11 3
本發明屬於水產飼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鱸魚的配合飼料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鱸魚又稱花鱸、寨花、鱸板、七星鱸、四肋魚等,俗稱鱸鮫,在分類學上屬鱸形目、脂科,與長江鰣魚、太湖銀魚並稱為「四大名魚」之一。鱸魚肉質白嫩、清香,沒有腥味,肉為蒜瓣形,最宜清蒸、紅燒或燉湯。漁期為春、秋兩季,每年的10~11月份為盛漁期,尤其是秋末冬初,成熟的花鱸特別肥美,魚體內積累的營養物質也最豐富,所以是吃鱸魚的最好時令。鱸魚喜棲息於河口鹹淡水,也能生活於淡水,分布於太平洋西部、中國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體中均產之,黃海、渤海較多,為常見的經濟魚類之一,也是發展海水養殖的品種,在我國的主要產地是青島、秦皇島及舟山群島等地。
鱸魚由於生長快速,適應性廣、抗病力強、味道鮮美,經濟效益較高,是我國海水養殖的主要品種。鱸魚的海水網箱養殖過程中常以冰鮮魚作為餌料,由於鮮活料來源有限,捕獲量受季節影響明顯,且容易腐敗變質,未被採食的冰鮮魚沉入水底,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對脆弱的水環境造成極大破壞,鱸魚常因此患上嚴重的寄生蟲疾病,而近幾年鱸魚的人工養殖通常以高檔膨化料為主食少量用魚仔,目前鱸魚的人工飼料主要成份為魚粉、豆柏、麵粉、魚泊、磷酸二氫鈣、複合維生素、複合礦物質、氧化膽鹼等成份組成,如公開號為cn100998375的發明專利申請,就公開了鱸魚的配合飼料,該鱸魚的配合飼料除常規的魚粉、豆粕和麵粉等外,還通過添加各種菌、酶使得配合飼料的利用率較高,n、p的排洩較少。授權公告號為cn1833543的發明專利,則公開了花鱸魚的配合飼料,該花鱸魚飼料除常規的魚粉、豆柏和麵粉等外,還添加免疫多糖、酶製劑和甜菜鹼等,降低飼料係數,減少雜魚餵養的水質汙染和病菌傳播。但目前鱸魚的配合飼料魚粉用量較大,佔20%以上,因此n、p的排洩僅較多,且只是在營養和飼料係數方面的研究,未開展搞抗病害、抗應激性的研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出一種鱸魚的配合飼料,該飼料提高了飼料的利用率,降低飼料係數,增強了鱸魚體質,提高了鱸魚養殖存活率。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鱸魚的配合飼料,按照重量份數計算,包括以下的原料:
魚粉5~10份、豬內臟10~15份、蝦粉4~8份、發酵料40~50份、魚油1~3份、麵粉10~20份、磷酸二氫鈣1~2份、維生素和礦物鹽混合料1~3份以及複合胺基酸0.5~2.5份;其中,發酵料是由豆粕、蓖麻粕、銀杏葉、魚腥草與瑪咖粉通過複合微生物發酵製備獲得。
優選地,所述複合微生物為光合細菌、枯草芽孢桿菌與地衣芽孢桿菌的混合菌。
優選地,按照重量份數計算,發酵料的原料重量份為豆粕30~40份、蓖麻粕10~20份、銀杏葉5~8份、魚腥草2~4份與瑪咖粉1~3份。
優選地,所述複合胺基酸為甘氨酸、穀氨酸與丙氨酸的混合物。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鱸魚的配合飼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發酵料製備:將豆粕、蓖麻粕、銀杏葉、魚腥草、瑪咖粉與複合物微生物混合,攪拌均勻,進行翻堆發酵,時間為1~3天;
2)按照重量份數稱取魚粉、豬內臟、蝦粉、魚油、麵粉、磷酸二氫鈣、維生素和礦物鹽混合料以及複合胺基酸混合均勻,再與步驟1)發酵料混合均勻後,再超微粉碎過篩網得到粉料;
3)將步驟2)的粉料與水混合在90℃~100℃條件下進行溼法制粒,得到溼顆粒配合飼料;
4)將步驟3)的溼顆粒配合飼料烘乾即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發酵原料為豆粕、蓖麻粕的發酵原料,經複合微生物發酵後的產物;這樣該配方中魚粉成份降低。發酵原料中含有銀杏葉、魚腥草與瑪咖粉的中藥成分,通過複合微生物發酵而不用傳統的浸潤提取,不僅可以將中藥的活性成分保留,同時還能夠提高發酵產物蛋白的含量。
2、銀杏葉以及瑪咖粉提高鱸魚的免疫力,魚腥草與複合胺基酸可以提高鱸魚的攝食性。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鱸魚的配合飼料,按照重量份數計算,包括以下的原料:
魚粉8份、豬內臟12份、蝦粉6份、發酵料45份、魚油2份、麵粉16份、磷酸二氫鈣1.2份、維生素和礦物鹽混合料1.3份以及複合胺基酸1.6份。
發酵料是由豆粕34份、蓖麻粕16份、銀杏葉7份、魚腥草3份與瑪咖粉2份通過複合微生物發酵製備獲得。複合微生物為光合細菌、枯草芽孢桿菌與地衣芽孢桿菌的混合菌。複合胺基酸為甘氨酸、穀氨酸與丙氨酸的混合物。
製備方法:
1)發酵料製備:將豆粕、蓖麻粕、銀杏葉、魚腥草、瑪咖粉與複合物微生物混合,攪拌均勻,進行翻堆發酵,時間為2天;
2)按照重量份數稱取魚粉、豬內臟、蝦粉、魚油、麵粉、磷酸二氫鈣、維生素和礦物鹽混合料以及複合胺基酸混合均勻,再與步驟1)發酵料混合均勻後,再超微粉碎過篩網得到粉料;
3)將步驟2)的粉料與水混合在90℃~100℃條件下進行溼法制粒,得到溼顆粒配合飼料;
4)將步驟3)的溼顆粒配合飼料烘乾即可。
實施例2
一種鱸魚的配合飼料,按照重量份數計算,包括以下的原料:
魚粉5份、豬內臟10份、蝦粉8份、發酵料50份、魚油1份、麵粉10份、磷酸二氫鈣1份、維生素和礦物鹽混合料1份以及複合胺基酸2.5份;其中,發酵料是由豆粕30份、蓖麻粕20份、銀杏葉5份、魚腥草2份與瑪咖粉3份通過複合微生物發酵製備獲得。複合微生物為光合細菌、枯草芽孢桿菌與地衣芽孢桿菌的混合菌。複合胺基酸為甘氨酸、穀氨酸與丙氨酸的混合物。
製備方法:
1)發酵料製備:將豆粕、蓖麻粕、銀杏葉、魚腥草、瑪咖粉與複合物微生物混合,攪拌均勻,進行翻堆發酵,時間為3天;
2)按照重量份數稱取魚粉、豬內臟、蝦粉、魚油、麵粉、磷酸二氫鈣、維生素和礦物鹽混合料以及複合胺基酸混合均勻,再與步驟1)發酵料混合均勻後,再超微粉碎過篩網得到粉料;
3)將步驟2)的粉料與水混合在90℃~100℃條件下進行溼法制粒,得到溼顆粒配合飼料;
4)將步驟3)的溼顆粒配合飼料烘乾即可。
實施例3
一種鱸魚的配合飼料,按照重量份數計算,包括以下的原料:
魚粉10份、豬內臟15份、蝦粉4份、發酵料40份、魚油3份、麵粉20份、磷酸二氫鈣2份、維生素和礦物鹽混合料3份以及複合胺基酸0.5份;其中,發酵料是由豆粕40份、蓖麻粕10份、銀杏葉8份、魚腥草4份與瑪咖粉1份通過複合微生物發酵製備獲得。複合微生物為光合細菌、枯草芽孢桿菌與地衣芽孢桿菌的混合菌。複合胺基酸為甘氨酸、穀氨酸與丙氨酸的混合物。
製備方法:
1)發酵料製備:將豆粕、蓖麻粕、銀杏葉、魚腥草、瑪咖粉與複合物微生物混合,攪拌均勻,進行翻堆發酵,時間為1天;
2)按照重量份數稱取魚粉、豬內臟、蝦粉、魚油、麵粉、磷酸二氫鈣、維生素和礦物鹽混合料以及複合胺基酸混合均勻,再與步驟1)發酵料混合均勻後,再超微粉碎過篩網得到粉料;
3)將步驟2)的粉料與水混合在90℃~100℃條件下進行溼法制粒,得到溼顆粒配合飼料;
4)將步驟3)的溼顆粒配合飼料烘乾即可。
試驗例
選擇600條體型相同、生長狀況健康良好、日齡相同的幼魚作為實驗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300條,分別放入水質相同的魚池中飼養,實驗組飼餵本發明的魚飼料,對照組飼餵普通的魚飼料,兩組投料次數、投料數量、投料時間均相同,試驗期為2個月,試驗結果表明: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的飼料轉化率提高16%,鱸魚的肌肉蛋白質含量增加15%,鱸魚的日增重增加12%,存活率得到大大提高。實驗組發病率為0.63%,而對照組的發病率為5.8%。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