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有茶多酚的奶糖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12-05 13:36:46 2
本發明涉及糖果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含有茶多酚的奶糖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糖果是以白砂糖、粉糖漿(澱粉或其它食糖)或允許使用的甜味劑,食用色素為主要原料,按一定生產工藝要求加工製成的固態或膠狀甜味食品。奶糖是一種結構比較疏鬆的半軟性糖果。糖體剖面有微小的氣孔,帶有韌性和彈性,耐咀嚼,口感柔軟細膩。奶糖的平均含水量為5~8%,還原糖含量在14~25%之間。茶多酚是茶葉中多酚類物質的總稱,包括黃烷醇類、花色苷類、黃酮類、黃酮醇類和酚酸類等。主要為黃烷醇類,兒茶素佔60~80%。類物質茶多酚又稱茶鞣或茶單寧,是形成茶葉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葉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質具解毒和抗輻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質侵入骨髓,並可使鍶90和鈷60迅速排出體外。茶多酚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尤其酯型兒茶素egcg,其還原性甚至可達l-異壞血酸的100倍。茶多酚除具有抗氧化作用外,還具有抑菌作用,如對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枯草桿菌等有抑制作用。茶多酚可吸附食品中的異味,因此具有一定的除臭作用。對食品中的色素具有保護作用,它既可起到天然色素的作用,又可防止食品退色,茶多酚還具有抑制亞硝酸鹽的形成和積累作用。因此將茶多酚加入到奶糖中會有很好的保健和防腐的效果,但是,奶糖的口感以細膩為主,茶多酚具有比較重的澀味,特別是直接加入茶粉的奶糖澀味更重,茶粉的內部還含有莖梗的粉料,會導致苦味更重,另外吃過度的奶糖容易發胖。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口感細膩,保健效果好,防腐效果好,吃了不容易發胖的含有茶多酚的奶糖及其製備方法。一種含有茶多酚的奶糖,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組分製成,蔗糖40~50重量份、澱粉糖漿幹固物20~28重量份、乳粉20~30重量份、植物脂肪10~20重量份、酯膠基質5~10重量份、白藜蘆醇0.2~0.3重量份、單寧0.2~0.3重量份、膠體1.5~2.0重量份、綠茶粉10~20重量份、檸檬酸鈣1~2重量份、紅麴黴菌0.02~0.04重量份和蒸餾水200~300重量份。優選由以下重量份組分製成,蔗糖45重量份、澱粉糖漿幹固物24重量份、乳粉25重量份、植物脂肪15重量份、酯膠基質7.5重量份、白藜蘆醇0.25重量份、單寧0.25重量份、膠體1.8重量份、綠茶粉15重量份、檸檬酸鈣1.5重量份、紅麴黴菌0.03重量份和蒸餾水25重量份。本發明中含有白藜蘆醇是對人體具有保健作用的物質,具有較強的抗氧化防腐的作用,而且白藜蘆醇能夠抑制脂肪的形成,即在長期食用含糖物質較高的糖果時,白藜蘆醇能夠抑制糖類物質轉換成脂肪,因此具有防止肥胖的作用,本發明的奶糖可以長期較多的食用,而不用擔心發胖。本發明單寧對人體具有保健作用的物質,而且綠茶粉中本身就含有部分單寧,單寧具有較強的抗氧化防腐的作用,可以防止奶糖變酸,但是單寧和唾液中的蛋白質發生化學反應,會使口腔表層產生一種收斂性的觸感,人們通常形容為「澀」,因此單寧會增加奶糖的澀味,因此本發明中含加入了紅麴黴菌,紅麴黴菌可以活血化瘀,降低口腔表層產生一種收斂性的觸感,可以細化奶糖的口感,使得奶糖食用起來更為細膩,減少澀味的存在。一種含有茶多酚的奶糖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溶解,將乳粉、酯膠基質、白藜蘆醇、單寧、膠體、綠茶粉、檸檬酸鈣和紅麴黴菌的混合物在溫度為10~15℃的條件下與等重量的蒸餾水進行充分混合;(2)、糖液配製,將蔗糖、澱粉糖漿幹固物和植物脂肪混合併加入剩餘的蒸餾水,充分溶解過濾後的得到糖液;(3)、熬煮,將糖液混合熬煮到120℃,糖度為15~25度,固形物為80~85%時為止,熬煮過程不停攪拌,然後降溫至40℃~50℃後倒入步驟(1)的混合物並充分攪拌,保溫靜置5分鐘後冷卻到常溫到糖膏;(4)、成型,將糖膏放入到壓塊機內進行壓縮已成糖塊;(5)、乾燥,在溫度控制在10~15℃,溼度控制在50%,將軟糖內水分乾燥到10~12%時停止;(6)、然後進行包裝。本發明通過獨特的方法用於製作奶糖,先溫度較低的情況下進行溶解,並將糖液單獨進行熬製,本發明的奶糖製備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奶糖原料物質在生產階段產生變性,能夠更好的保留奶糖原料的原汁原味,同時本發明還可以保留黴菌的活性,在防止黴菌在高溫或者其他不利條件下喪失活性。所述的綠茶粉按以下的方法製作1)鮮葉攤放:將茶葉鮮葉鋪設放置到竹蓆的上側,並將竹蓆放置到乾燥、通風遮陽的房屋內,持續時間2~3天;2)護綠處理:在鮮葉攤放的時候在竹蓆到木架上,在茶葉的上側撒上一層白醋,木架的下部設置有吹向竹蓆的風機,每3~4個小時將茶葉鮮葉翻動一次;上下透氣,通風的效果好,鮮葉呼吸好,防止鮮葉變黃甚至發黑。3)殺青;將護綠後的茶葉放置到殺青機內進行殺青;4)揉捻;將殺青後的茶葉放入到揉捻機內進行揉捻;5)解塊篩分;將揉捻好的茶葉解塊後進行篩分;6)脫莖梗;將篩分後的茶葉來回研磨搓動,使得莖梗脫離葉片,再次篩分將莖梗去除;本發明通過先揉捻後解塊再通過研磨搓動的方式使得莖梗脫離葉片,研磨時最好研磨的方向與茶葉揉捻的方向相反,不僅更好的託莖梗,也可以防止莖梗過多的碎裂,防止再次篩分時,莖梗碎段與葉片粉難以分離。7)脫水乾燥;將茶葉的葉片再次進行乾燥,含量水控制在4%以內;8)超微粉碎得到綠茶粉。所述的護綠處理時,茶葉每翻動一次茶葉上層都噴灑白醋一次。護綠得效果更好。所述的殺青時開始火力要猛,隨著茶葉中的水分逐漸減少,火力要逐漸減弱,並不停地攪拌。所述的脫莖梗時防止莖梗斷裂。本發明的綠茶粉去除了莖梗,使得綠茶粉的主要部分為都為茶葉的葉子片製作而成,因此去除了傳統莖梗而引起的口感粗糙、口味苦澀等缺點。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保存時間長,有益成分高,保健效果好,可以長期食用而不用擔心發胖,口感細膩,口味較好。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實施例一一種含有茶多酚的奶糖,由以下重量份組分製成,蔗糖40重量份、澱粉糖漿幹固物20重量份、乳粉20重量份、植物脂肪10重量份、酯膠基質重量份、白藜蘆醇0.2重量份、單寧0.2重量份、膠體1.5重量份、綠茶粉10重量份、檸檬酸鈣1重量份、紅麴黴菌0.02重量份和蒸餾水200重量份。一種含有茶多酚的奶糖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溶解,將乳粉、酯膠基質、白藜蘆醇、單寧、膠體、綠茶粉、檸檬酸鈣和紅麴黴菌的混合物在溫度為10℃的條件下與等重量的蒸餾水進行充分混合;(2)、糖液配製,將蔗糖、澱粉糖漿幹固物和植物脂肪混合併加入剩餘的蒸餾水,充分溶解過濾後的得到糖液;(3)、熬煮,將糖液混合熬煮到120℃,糖度為15度,固形物為80%時為止,熬煮過程不停攪拌,然後降溫至40℃後倒入步驟(1)的混合物並充分攪拌,保溫靜置5分鐘後冷卻到常溫到糖膏;(4)、成型,將糖膏放入到壓塊機內進行壓縮已成糖塊;(5)、乾燥,在溫度控制在10℃,溼度控制在50%,將軟糖內水分乾燥到10%時停止;(6)、然後進行包裝。綠茶粉按以下的方法製作1)鮮葉攤放:將茶葉鮮葉鋪設放置到竹蓆的上側,並將竹蓆放置到乾燥、通風遮陽的房屋內,持續時間2天;2)護綠處理:在鮮葉攤放的時候在竹蓆到木架上,在茶葉的上側撒上一層白醋,木架的下部設置有吹向竹蓆的風機,每3個小時將茶葉鮮葉翻動一次;3)殺青;將護綠後的茶葉放置到殺青機內進行殺青;4)揉捻;將殺青後的茶葉放入到揉捻機內進行揉捻;5)解塊篩分;將揉捻好的茶葉解塊後進行篩分;6)脫莖梗;將篩分後的茶葉來回研磨搓動,使得莖梗脫離葉片,再次篩分將莖梗去除;7)脫水乾燥;將茶葉的葉片再次進行乾燥,含量水控制在4%以內;8)超微粉碎得到綠茶粉。護綠處理時,茶葉每翻動一次茶葉上層都噴灑白醋一次。殺青時開始火力要猛,隨著茶葉中的水分逐漸減少,火力要逐漸減弱,並不停地攪拌。脫莖梗時防止莖梗斷裂。實施例二一種含有茶多酚的奶糖,由以下重量份組分製成,蔗糖45重量份、澱粉糖漿幹固物24重量份、乳粉25重量份、植物脂肪15重量份、酯膠基質7.5重量份、白藜蘆醇0.25重量份、單寧0.25重量份、膠體1.8重量份、綠茶粉15重量份、檸檬酸鈣1.5重量份、紅麴黴菌0.03重量份和蒸餾水25重量份。一種含有茶多酚的奶糖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溶解,將乳粉、酯膠基質、白藜蘆醇、單寧、膠體、綠茶粉、檸檬酸鈣和紅麴黴菌的混合物在溫度為12℃的條件下與等重量的蒸餾水進行充分混合;(2)、糖液配製,將蔗糖、澱粉糖漿幹固物和植物脂肪混合併加入剩餘的蒸餾水,充分溶解過濾後的得到糖液;(3)、熬煮,將糖液混合熬煮到120℃,糖度為20度,固形物為83%時為止,熬煮過程不停攪拌,然後降溫至45℃後倒入步驟(1)的混合物並充分攪拌,保溫靜置5分鐘後冷卻到常溫到糖膏;(4)、成型,將糖膏放入到壓塊機內進行壓縮已成糖塊;(5)、乾燥,在溫度控制在13℃,溼度控制在50%,將軟糖內水分乾燥到11%時停止;(6)、然後進行包裝。綠茶粉按以下的方法製作1)鮮葉攤放:將茶葉鮮葉鋪設放置到竹蓆的上側,並將竹蓆放置到乾燥、通風遮陽的房屋內,持續時間2.5天;2)護綠處理:在鮮葉攤放的時候在竹蓆到木架上,在茶葉的上側撒上一層白醋,木架的下部設置有吹向竹蓆的風機,每3.5個小時將茶葉鮮葉翻動一次;3)殺青;將護綠後的茶葉放置到殺青機內進行殺青;4)揉捻;將殺青後的茶葉放入到揉捻機內進行揉捻;5)解塊篩分;將揉捻好的茶葉解塊後進行篩分;6)脫莖梗;將篩分後的茶葉來回研磨搓動,使得莖梗脫離葉片,再次篩分將莖梗去除;7)脫水乾燥;將茶葉的葉片再次進行乾燥,含量水控制在4%以內;8)超微粉碎得到綠茶粉。護綠處理時,茶葉每翻動一次茶葉上層都噴灑白醋一次。殺青時開始火力要猛,隨著茶葉中的水分逐漸減少,火力要逐漸減弱,並不停地攪拌。脫莖梗時防止莖梗斷裂。實施例三一種含有茶多酚的奶糖,由以下重量份組分製成,蔗糖50重量份、澱粉糖漿幹固物28重量份、乳粉30重量份、植物脂肪20重量份、酯膠基質10重量份、白藜蘆醇0.3重量份、單寧0.3重量份、膠體2.0重量份、綠茶粉20重量份、檸檬酸鈣2重量份、紅麴黴菌0.04重量份和蒸餾水300重量份。一種含有茶多酚的奶糖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溶解,將乳粉、酯膠基質、白藜蘆醇、單寧、膠體、綠茶粉、檸檬酸鈣和紅麴黴菌的混合物在溫度為15℃的條件下與等重量的蒸餾水進行充分混合;(2)、糖液配製,將蔗糖、澱粉糖漿幹固物和植物脂肪混合併加入剩餘的蒸餾水,充分溶解過濾後的得到糖液;(3)、熬煮,將糖液混合熬煮到120℃,糖度為25度,固形物為85%時為止,熬煮過程不停攪拌,然後降溫至50℃後倒入步驟(1)的混合物並充分攪拌,保溫靜置5分鐘後冷卻到常溫到糖膏;(4)、成型,將糖膏放入到壓塊機內進行壓縮已成糖塊;(5)、乾燥,在溫度控制在15℃,溼度控制在50%,將軟糖內水分乾燥到12%時停止;(6)、然後進行包裝。綠茶粉按以下的方法製作1)鮮葉攤放:將茶葉鮮葉鋪設放置到竹蓆的上側,並將竹蓆放置到乾燥、通風遮陽的房屋內,持續時間3天;2)護綠處理:在鮮葉攤放的時候在竹蓆到木架上,在茶葉的上側撒上一層白醋,木架的下部設置有吹向竹蓆的風機,每4個小時將茶葉鮮葉翻動一次;3)殺青;將護綠後的茶葉放置到殺青機內進行殺青;4)揉捻;將殺青後的茶葉放入到揉捻機內進行揉捻;5)解塊篩分;將揉捻好的茶葉解塊後進行篩分;6)脫莖梗;將篩分後的茶葉來回研磨搓動,使得莖梗脫離葉片,再次篩分將莖梗去除;7)脫水乾燥;將茶葉的葉片再次進行乾燥,含量水控制在4%以內;8)超微粉碎得到綠茶粉。護綠處理時,茶葉每翻動一次茶葉上層都噴灑白醋一次。殺青時開始火力要猛,隨著茶葉中的水分逐漸減少,火力要逐漸減弱,並不停地攪拌。脫莖梗時防止莖梗斷裂。本發明實施例與普通奶糖對照表普通奶糖實施例一實施例二實施例三保健效果無良好優良好保質期12月18個月以上24個月20個月糖分吸收率30%13%11%15%口感一般細膩細膩細膩苦澀度無無無輕微澀味從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在與普通的市場上的奶糖相比,本發明具有明顯的保存時間長的特點,而且具有更好的保健效果,糖分的吸收轉化率較低,食用人群更不容易發胖,同時口感更為細膩,基本無為了增加保健成分而導致的口感和口味變差的情況發生。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