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短炒製備花生油的方法與流程
2023-11-11 07:06:07 2
本發明屬於花生油生產工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高溫短炒製備花生油的方法。
背景技術:
花生油是中國特有的傳統食用油,具有獨特的花生氣味和風味,含有80%不飽和脂肪酸,包括油酸、亞油酸等,具備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傳統製備花生油的方法為壓榨法和溶劑浸出法,但得到的花生油的香氣不夠強烈,而且花生蛋白也未得到有效利用。為製備濃香花生油,目前的製備工藝主要是對花生原料進行高溫炒制,然後進行壓榨。傳統工藝中炒制花生所採用的設備利用炒鍋人工進行炒制,或是採用電動機進行驅動,在攪拌的情況下,對花生進行加熱翻炒,翻炒過程不但浪費人力物力,重要的是不能準確的把握花生炒熟的程度。現有花生油的生產線工藝中,採用花生炒料時間1.5h,來保證物料的炒料成度。溫度105度。炒鍋容量20立方左右。控制不好,物料容易稀流,榨油機吃料不好影響出油率,關鍵是花生油的濃香味道不足。另外,由於長時間高溫,花生的香味因子遺失嚴重,影響成品油的濃香風味。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物料稀流導致花生油濃香味不足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高溫短炒製備花生油的方法,改進直接汽進氣方式,降低炒料料層厚度,提高換熱效率,這樣就有效的保證在物料少,溫度高,短時間內提高到入榨要求指標,降低了物料的高溫時間,保留了花生特有的香味。
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為:
高溫短炒製備花生油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蒸料:經過炒料好的物料分層放置到蒸鍋中,蒸鍋內的環形蒸汽管道和縱橫交錯的兩路穿心直接蒸汽管道內通入高溫蒸汽,控制蒸汽壓力為6-8KPa,蒸汽穿過物料層內提高物料的溫度100-110℃,控制物料水份含量為4.5-5.5%;
(2)炒料:將花生物料送入焙炒鍋中,控制溫度為115-120℃,採用攪拌式焙炒炒料40-60min;
(3)入榨:將蒸料結束的物料放入炒鍋中,調整炒鍋溫度120℃-130℃,控制物料的水份在1.5-2.5%之間。
高溫短炒製備花生油的方法的蒸炒鍋,蒸炒鍋內設置有多層蒸料層,蒸料層的上端設置為蒸鍋,蒸鍋的頂部依次設置有進料口和出氣孔,最頂層蒸料層上端的炒鍋底部設置有出料擋板,出料擋板和料位控制計拉杆連接,料位控制計拉杆的頂部安裝有料位控制計,蒸鍋上端設置有上層鉸刀,蒸鍋下端設置有下層鉸刀,上層鉸刀和下層鉸刀沿著蒸鍋的中心軸同軸設置;蒸鍋頂部沿鍋邊呈環形設置有環形直接汽管道,蒸鍋頂部沿鍋內縱橫交錯設置有兩路穿心直接汽管道。
進一步的,所述環形直接汽管道設置為高為25cm的直接汽平面且設置為上下兩排,直接汽孔的直徑為4mm,汽孔與汽孔間距6cm,上下兩排的汽孔相互錯開。
進一步的,所述兩路穿心直接汽管道設置為高為34.5cm的直接汽平面,直接汽孔直徑為4mm,汽孔與汽孔間距6cm,一路穿心直接汽管道垂直設置,另一路穿心直接汽管道與豎直方向夾角設置為45°。
進一步的,所述環形直接汽管道和兩路穿心直接汽管道沿著蒸鍋從下至上平行排布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蒸鍋內的多層蒸料層設置有五層,底層和第二層的蒸料層厚度設置為30cm,第三層到第五層的蒸料層厚度設置為35cm。
進一步的,所述蒸鍋上端設置有上人孔,蒸鍋下端設置有下人孔,蒸鍋的頂部設置有鍋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改進直接蒸汽進氣管道,調整各層鍋料層高度,底層和第二層的蒸料層厚度設置為30cm,第三層到第五層的蒸料層厚度設置為35cm,降低蒸炒時間,從1.5小時降到60-40min,實現快速蒸炒,防止花生物料的稀流,降低操作難度,縮短高溫時間,降低能源消耗,保留花生特香風味。
本發明採用穿心直接汽管道直接蒸料,保證物料100℃左右;加鍋邊環形直接汽管道,和中部穿心直接汽管道,下面五層鍋調低料層,當物料到達設計料層後,開啟穿心直接汽管道和環形直接汽管道,將飽和蒸汽從圓周方向、上下方向全方位蒸料,保證物料的蒸胚程度,這樣既保證物料徹底蒸好,有改善縮短炒料時間又保證入榨的溫度和水分,這樣成品油的香味大大提高。
花生制油方式有很多種,本發明區別於常規熱榨工藝的主要特徵為,第一,較短的時間內提高到要求溫度,這樣就要求換熱的溫度要高、面積夠大,提溫的方式也要加強;第二、物料炒制的時間要越短越好,這樣能夠保證物料不出油,利於壓榨,提高出油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中蒸炒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1、進料口;2、出氣孔;3、上人孔;4、料位控制計;5、料位控制計拉杆;6、上層鉸刀;7、下層鉸刀;8、出料擋板;9、穿心直接汽管道;10、環形直接汽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實施例1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用於高溫短炒製備花生油的方法的蒸炒鍋。
如圖1所示,蒸炒鍋內設置有一層蒸料層五層炒料層,底層和第二層的蒸料層厚度設置為30cm,第三層到第五層的蒸料層厚度設置為35cm,炒料層的上端設置為蒸鍋,蒸鍋上端設置有上人孔,蒸鍋下端設置有下人孔,蒸鍋的頂部設置有鍋蓋,蒸鍋的頂部依次設置有進料口和出氣孔,最頂層蒸料層上端的炒鍋底部設置有出料擋板,出料擋板和料位控制計拉杆連接,料位控制計拉杆的頂部安裝有料位控制計,蒸鍋上端設置有上層鉸刀,蒸鍋下端設置有下層鉸刀;蒸鍋頂部沿鍋邊呈環形設置有環形直接汽管道,所述環形直接汽管道設置為高為25cm的直接汽平面且設置為上下兩排,直接汽孔的直徑為4mm,汽孔與汽孔間距6cm,上下兩排的汽孔相互錯開;蒸鍋頂部沿鍋內縱橫交錯設置有兩路穿心直接汽管道,所述兩路穿心直接汽管道設置為高為34.5cm的直接汽平面,直接汽孔直徑為4mm,汽孔與汽孔間距6cm,一路穿心直接汽管道垂直設置,另一路穿心直接汽管道與豎直方向夾角設置為45°,所述環形直接汽管道和兩路穿心直接汽管道沿著蒸鍋從下至上平行排布設置。通過改變直接汽結構,快速蒸好胚料,結合改變降低料層,有效縮短蒸胚時間,這樣既保證物料徹底蒸好,即改善縮短炒料時間又保證入榨的溫度和水分,這樣成品油的香味大大提高。保證出油率。這種方式簡稱,高溫短炒。
具體運行過程為:物料由進料口進入蒸炒鍋頂部的蒸鍋內,剛開始,蒸鍋的本層出料擋板是關閉的,物料在密閉的空間內進行翻蒸,由於上層鉸刀和下層鉸刀沿著蒸鍋的中心軸同軸設置,上層鉸刀和下層鉸刀進行旋轉,同時對物料進行翻蒸,提高了翻蒸的均勻性,出料擋板和料位控制計拉杆之間採用螺栓活動連接,當物料到達設計料位時,碰到料位控制計,料位控制計帶動料位控制計拉杆使本層鍋出料擋板翻轉,實現料層到設計料位才能出料。保證穩定的蒸料時間。當物料到達設計料層後,開啟鍋邊環形加立管直接汽管和鍋中穿心直接氣管,將飽和蒸汽從圓周方向、上下方向全方位蒸料,保證物料的蒸胚程度。
實施例2
高溫短炒製備花生油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蒸料:經過炒料好的物料分層放置到蒸鍋中,蒸鍋內的環形蒸汽管道和縱橫交錯的兩路穿心直接蒸汽管道內通入高溫蒸汽,控制蒸汽壓力為6KPa,蒸汽穿過物料層內提高物料的溫度100℃,控制物料水份含量為5.5%;
(2)炒料:將花生物料送入焙炒鍋中,控制溫度為115℃,採用攪拌式焙炒炒料55min;
(3)入榨:將蒸料結束的物料放入炒鍋中,調整炒鍋溫度120℃,控制物料的水份在2.5%之間。
實施例3
高溫短炒製備花生油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蒸料:經過炒料好的物料分層放置到蒸鍋中,蒸鍋內的環形蒸汽管道和縱橫交錯的兩路穿心直接蒸汽管道內通入高溫蒸汽,控制蒸汽壓力為7KPa,蒸汽穿過物料層內提高物料的溫度105℃,控制物料水份含量為5%;
(2)炒料:將花生物料送入焙炒鍋中,控制溫度為118℃,採用攪拌式焙炒炒料60min;
(3)入榨:將蒸料結束的物料放入炒鍋中,調整炒鍋溫度125℃,控制物料的水份在2%之間。
實施例4
高溫短炒製備花生油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蒸料:經過炒料好的物料分層放置到蒸鍋中,蒸鍋內的環形蒸汽管道和縱橫交錯的兩路穿心直接蒸汽管道內通入高溫蒸汽,控制蒸汽壓力為8KPa,蒸汽穿過物料層內提高物料的溫度110℃,控制物料水份含量為4.5%;
(2)炒料:將花生物料送入焙炒鍋中,控制溫度為120℃,採用攪拌式焙炒炒料50min;
(3)入榨:將蒸料結束的物料放入炒鍋中,調整炒鍋溫度130℃,控制物料的水份在1.5%之間。
將本申請中實施例2-實施例4中製得的花生油和現有技術中普通技術製備的花生油進行對比評價風味,結果如表1所示。
表1本申請和現有技術中花生油的風味評價表
如表1所示,本申請實施例1到實施例4中使用「含穿心管道蒸鍋」的蒸料裝置,調整各層鍋料層高度220mm,降低蒸炒時間,從1.5小時降到1小時,實現快速蒸炒,防止花生物料的稀流,降低操作難度,縮短高溫時間,降低能源消耗,保留花生特香風味。,而對比例1和對比例2中,使用普通的蒸鍋設備,對應的工藝步驟及參數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得到的花生油產品的品質是截然不同的。由本發明的製造方法所製得的花生油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低,酸價控制在0.1左右,且花生油的出油率遠高於現有技術。
以上所述並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實質範圍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